臺灣「大選」政黨競選補助 公庫8年共付41億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

    18黨車投票明天舉行,這次共有18個政黨提名不分區候選人,是歷年最多的一次,超長的選票採用彩色印刷,方便辨識。(王爵暐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地區領導人競選經費補助政黨票競選補助區域暨原住民「立委」補助。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地區選制自2008年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後,始有政黨競選補助金制度,若政黨票得票率超過5%,該政黨可領取每票50元(新臺幣,下同)的競選補助,並可連領4年。回顧第2008年7屆「立委」選舉,只有國民黨、民進黨通過門坎,至2012年第8屆「立委」選舉,除了傳統藍、綠兩黨外,另有臺聯、親民黨突圍;據統計,2008年迄今,公庫補助上述政黨就高達41億8829萬元。

    為保障多元參政,臺「立法院」去年三讀通過《「公職人員選罷法」》修正案,將政黨補助金門坎自原先的5%下修至3.5%,新制將於今年「大選」首度實施。本次全臺不分區及僑選「立委」一共有18個政黨登記角逐席次,一般預料能突破的小黨可望增加。

    臺「中選會」官員表示,「中選會」每年編列約6億元的政黨補助金,但因開票結果尚未出爐,不敢斷言實際支出金額是否增加,屆時若有小黨得票率能順利突破3.5%而增加支出,將以臺「行政院」第二預備金支應。

    以2008年「立委」選舉為例,國民黨及民進黨的政黨票得票率分別是51.2%、36.9%,每年可分別領取2億5054萬元及1億8050萬元;再以2012年「立委」選舉相比,當時除了既有藍綠兩黨外,臺聯黨及親民黨亦通過5%的政黨補助高門坎,國、民、親、臺聯黨可每年請領2億9316萬元、2億2782萬元、5893萬元及3610萬元。

    全臺選舉包含臺灣地區領導人暨「立委」選舉,除了政黨的競選補助外,臺當局另提供臺灣地區領導人、區域及原住民「立委」每票30元的個人選票補助金。

    據統計,2008年及2012年「大選」競選經費總計達7億8409萬元;2008年及2012年區域及原住民「立委」競選補助,大約有6億6815萬元。

    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部分,若以政黨別細分,2008年國民黨「馬蕭配」領2.3億元、民進黨「長昌配」則領1.6億元;2012年國民黨「馬吳配」領2億元、民進黨「英嘉配」領1.8億元。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臺2020「大選」補助款,民進黨2.4億國民黨1.6億
    臺「中選會」今天公告,2020「大選」當選人為蔡英文、賴清德。另外,代表國民黨參選的韓國瑜、張善政及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賴清德,分別可獲得1億6566萬元(新臺幣,下同)及2億4510萬元的補助金。「中選會」指出,依「選舉罷免法」規定,各組候選人選舉得票數達當選票數1/3以上者,應補貼其競選費用,每票補貼新臺幣30元,但其最高額不得超過候選人競選經費最高金額。
  • 臺灣經濟:各級公庫收入不減反增,年增逾2千億
    因5G頻譜收入進帳約千億元抵銷減幅,加上各項財產收入如地上權的權利金等利多,今年前十月儘管稅收下滑千億元,但臺灣各級公庫收入仍較支出多出3590億元。如果把公庫收入年增數剔除政府間補助款、舉債與賒借等收入,今年前十月公庫收入也年增965億元。
  • 臺灣「大選」:16時開票 今晚揭曉結果
    經過昨晚最後一輪造勢活動,醞釀許久的臺灣「大選」今日終登場! 據中新網1月16日報導, 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和立法機構第九屆民意代表選舉今天(16日)舉行。選舉結果將成為臺灣島內未來政局走向的風向標。
  • 臺灣「大選」那些事兒:舞獅雜技肚皮舞娘齊上陣
    原標題:臺灣「大選"的那些事兒  【編者按】1月16日,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選舉將迎來投票日。四年一度的臺灣「大選」頗受關注,對於島內各政黨來說,此次選舉也是難得的比拼「面子」的造勢之機。《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親歷臺灣「大選」時間,帶讀者觀觀「面子」,品品「裡子」。
  • 一波三折:郭臺銘退出臺灣2020大選
    然就在連署競選「總統」截止的最後時刻,郭臺銘再度突破「常規思維」,宣布不參與連署競選「總統」,使國民黨選情再度出現「峰迴路轉」的契機。國民黨或可規避重蹈分裂覆轍從1996年開始啟用直接選舉方式產生臺灣地區領導人至今,國民黨在「大選」中一共經歷了兩次分裂。
  • 【臺灣來論】只能塞牙縫的選舉補助款,到底該不該發?
    拋開那些政治陰謀不論,選舉補助款的存在,確實對窮黨、小黨有幫助,不過,施明德在2015年倡議取消選舉補助款,理由是「國庫」短缺,以及「有人拿補助款買別墅」。近日,「臺灣警消聯盟」執行長投書媒體,呼籲各政黨放棄選舉補助費,理由是: 1. 民進黨現在太肥,不應再受補助。2. 民進黨做不好,還拿納稅人的錢,民眾等於助紂為虐。3.
  • 赴臺陸生將全額自付健保 臺當局年賺1億新臺幣
    在臺陸生納保議題延燒時久,早在2012年10月11日,臺灣「行政院會」就通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在臺就學的大陸學生納入健保範圍,送交「立法院」審議。2014年9月24日,臺「立法院」內政、教育及文化「聯席委員會」才對草案進行初審,但附帶決議要求陸生、外生應全額自付健保費,並待「全民健康保險法」配套修正後才施行。
  • 從花蓮補選看臺灣明年大選
    藍綠雙方都把其作為明年「總統」大選的預演,在補選中檢驗民意,並試驗、修正戰術、戰法。         (一)花蓮補選是民進黨第一次在單一席次競選中打組織戰、資源戰。在政黨輪替以前,民進黨沒有行政資源,地方樁腳也不及國民黨,所以每逢選戰,輒以文宣戰應對。
  • 臺灣大選觀察
    問:與往屆幾次臺灣「大選」相比,你認為這屆的選舉有哪些不同? 答:第一,從選舉制度看,這是首次「總統」和「立委」「二合一」選舉。臺灣以往歷次選舉簡直是「如蠅逐臭」,什麼議題吸引民眾眼球就拋什麼,各種負面選舉招數頻出,比如說散發對手的黑函、「非常光碟」,甚至直接用錢買票,或者使用黑道弟兄恐嚇的方式。2004年的「總統」選舉和2010年的「五都」選舉中,甚至發生了「槍擊事件」,負面選舉花招用到了極致。
  • 臺灣縣市議員得票率也將影響2016大選
    原標題:臺灣縣市議員得票率也將影響2016大選   臺灣在2014年即將舉行「七合一」選舉,即臺當局直管的五市市長、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與村裡長共七項選舉將於同一天舉辦。目前各界的焦點都放在市長和縣市長的選舉上,但縣市議員的選舉同樣不可小覷,根據對近幾次臺灣大型選舉的數據觀察與分析,縣市議員的得票率跟臺灣領導人選舉也有重大關聯。   縣市議員是一個政黨在基層的服務員,他們直接為選民服務,服務的質量如何影響選民對該議員和政黨的觀感,更進一步來說,影響選民的政治偏向性。
  • 美國大選Q&A丨大選年有哪些「大日子」?
    編者按:大洋彼岸,四年一度的美國大選臨近。面對新冠疫情、經濟衰退、單邊主義和種族騷亂,今年的大選異乎尋常。黨內預選預選通常從大選年的年初開始,到年中結束。預選有兩種形式:政黨基層會議和直接預選。政黨基層會議是指兩黨在各州自下而上召開代表會議,最終選出代表本黨在本州的選民參加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與政黨基層會議不同,直接預選在形式上如同普選,一個州的兩黨選民同一天到投票站投票選出參加本黨全國代表大會的州代表。美國大多數州都採用直接預選。
  • 臺灣主要政黨簡介:泛綠陣營
    Party),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1986年解除戒嚴與黨禁前整合而成,乃臺當局「行憲」後第一個具真正意義的體制內反對黨,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後第二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政黨,同時是臺灣目前最大的本土政黨;於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至2008年間成為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8年「大選」下野後至今仍為最大在野黨。
  • 臺灣新竹市:宗親勢力猶存 政黨成為主導
    在1989年市長、省議員與「立法委員」三項公職選舉中,國民黨推出童勝男競選市長,張蔡美競選省議員,許武勝參選「立法委員」;而「施家班」與民進黨組成「鐵三角」,由施性忠的胞兄施性融參選市長,魏秀珍參選省議員,蔡任堅競選「立法委員」。
  • 臺灣每逢「大選」有奇案:興票案、兩顆子彈、私菸案
    臺灣《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興票案爆發老宋「大位」飛了時間回到1999年底,時任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楊吉雄舉行記者會,揭露當時被外界看好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宋楚瑜之子宋鎮遠,於1992年開始,在中興票券開戶,購買1.06億多元票券。宋鎮遠當時只有24歲,資金來源被廣泛質疑。
  • 黨派如林立 主席滿街跑——臺灣政黨那些事兒
    25日,臺灣又一個政黨——時代力量黨宣布成立,創黨記者會安排在臺北凱撒大飯店舉行。16時一到,主持人趕緊喊「撤」,引起現場一陣會意的笑聲。  臺灣「解除戒嚴」至今,出現一波波「建黨潮」。新華社駐臺記者從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獲悉,截至1月23日,臺灣共有265個政黨。
  • 【大選觀察之二】走進國民黨中央和朱立倫競選總部
    國民黨競選總部中央,朱立倫、王如玄的宣傳看板  大公網1月13日訊 臺灣2016大選投票日倒數第三天,大公網記者來到了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220號的中國國民黨候選人「朱王配」競選總部。本次臺灣大選選情普遍偏冷,在臺北市的街上極少能看到相關的選舉文宣。記者在實地走訪國民黨的競選總部之後,才稍微感到有些選舉氛圍的存在。  朱立倫競選「大本營」並不神秘  熟悉臺灣選舉的人都知道,每逢選舉之時,各政黨候選人都會選擇一個風水寶地作為自己的競選總部,也就是俗話說的選舉「大本營」。
  • 競選花費或將達140億美元,川普、拜登的資金從哪兒來?
    據《紐約時報》報導,2020年總統大選將打破以往紀錄,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昂貴的選舉。根據「美國政治捐獻資料庫」(Open Secrets)的最新預測,2020年總統大選的總花費或將接近140億美元,是2016年大選支出的兩倍多。
  • 新加坡公布疫情下大選準則:競選活動將以電視廣播和網絡直播為主
    新加坡選舉局今天(18日)公布新冠疫情下全國大選初步競選準則,主要參考衛生部在病毒解封第二階段的抗疫措施,包括禁止五人以上的集會、保持安全距離等。根據選舉局文告,由於解封第二階段不允許大型集會,無論是競選群眾大會或投票日當晚的政黨支持者集會,都不會獲得警方許可。競選活動將以電視廣播和網絡直播為主。除了政黨競選廣播,各選區候選人也能通過電視頻道做選區競選廣播,每名候選人可亮相三分鐘。
  • 「黑鷹」墜落震蕩島內選情,藍綠兩派競選活動被按「暫停鍵」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5日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最後一個「超級星期天」。本應進入白熱化的各種競選活動,因一架載有臺「參謀總長」沈一鳴等人的「黑鷹」直升機墜毀致8死5傷,突然被按下暫停鍵。島內藍、綠等各陣營候選人相繼宣布取消近兩天的競選活動。不過,表面的平靜下依然暗流湧動。
  • 印度大選將至 WhatsApp出手:散布假消息就封號
    參考消息網2月14日報導 臺灣媒體稱,臉書最大市場印度將於5月舉行大選,臉書與旗下實時通軟體WhatsApp致力掃蕩假新聞,臉書拓展快速檢查網絡規模,而WhatsApp則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維持平臺乾淨。據臺灣《工商時報》2月11日報導,臉書11日表示,公司在印度大選前努力拓展快速檢查網絡,阻擋以用戶數計算的最大市場印度流傳假消息。報導稱,臉書的快速檢查網絡增加5名新夥伴,讓總數增加至7名,其中包括印度媒體巨擘「今日印度集團」(India Today Group)。印度大選可謂全球規模最大的選舉,有投票資格的選民超過8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