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事未成不可漏風,《易經》中4大說話智慧不可不知!

2020-12-13 田園易經

說話,是一種本能;懂得閉嘴,是一種修養。朱柏廬曰: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蘇軾曰:交淺言深,君子所戒。在我們的社交與生活中,是否真的如這些名家所言,話多會有不好的影響嗎?

-1-言多必失

《易經》中有云:謀事未成不可漏風。凡做一件事時,事情還沒有成功的時候,不要提前講出來,會漏掉事情的運氣,導致事情做不成,就好似蒸饅頭一樣,饅頭沒有熟之前如果揭開鍋蓋,那麼鍋中的氣就會漏出來,導致饅頭蒸不熟,而這便是《易經》對於言多必失形象的解釋。

-2-謀事未成不可漏風,風指什麼

我們都知道,「走漏風聲」指的是消息被傳遞出去,這裡的「風聲」便指的是消息。而」漏風「就是指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事情的內幕,機密被參與者之外的人知道了。

眾所周知,官渡之戰對曹操是非常重要的一場戰役。正是此戰讓他擊潰袁軍主力,為他統一中國北方奠定基礎。而對於袁紹來說也算是由此走向失敗的一場戰役,那麼為何袁紹在兵力遠勝於曹操的情況下最終會失敗呢,就是因為他的謀士許攸將袁軍打仗最核心的糧草機密透露給了於他們而言的外人,也就是敵人曹操,最終導致了這場戰役曹操得以以少勝多。

-3-可聚不可散,散時災不斷

首先要強調的是,漏風的影響會針對所有人,不論你的本命卦是什麼,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其次,在伏羲64卦中,17大畜卦便有著關於不可漏風「可聚不可散,散時災不斷」的注釋,並強調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一定要保守秘密,密不透風,因為一旦洩密,那麼事情便不會成功,而且不但不會成功,還會為人帶來災禍。

最後,我們要注意,越大的事越不能漏風,因為越大的事情,走漏風聲會對人產生越大的影響。

還是官渡之戰的例子。許攸將秘密透露給曹操,如此重大的一場戰役,如此重要的軍事機密,就這樣走露了風聲,結果便會導致袁紹大軍全線潰敗,袁紹最終走向死亡,而許攸也因此發生了命運的轉變,最終被曹操的大將所殺。

-4-如何學會說話

針對謀事未成,不可漏風問題,我建議:

1.說話應做到點到為止,任何事情看破不說破。

2.天機不可洩露,尤其是會影響到人的命運的問題,更是不能洩漏。

3.懂得人自然會懂,有緣人也自然會理解。

4.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歡迎在下方留言定製黃曆,通過每日合拍好友,選擇合拍的人,進行交流。

相關焦點

  • 《易經》中暗藏的說話之道:真正會說話的人,從不說這3種話
    《易經》中暗藏的說話之道:真正會說話的人,從不說這3種話「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這是出自《論語·子路》中的一句話,由此可見古人對於「會說話」的重視。而在當今社會,也是如此,比如說在職場中,一個會說話的人,和一個木訥人,給領導的印象,之後獲得的待遇都是很有差別的。
  • 讀懂《易經》智慧 從崇道堂的《時空智慧》開始
    想到之前在崇道堂學習的《時空智慧》和《易經》智慧,所以開始重新品讀《解讀易經》,這是一本「可以看得懂得《易經》」。作者張成教授,是一位玄學演講家,自1990年以來,他每年開展200多場哲學講座,還多次應邀前往國外做傳統文化講座。在《解讀易經》中,張成教授將《易經》的六十四卦視做一套完整的人生密碼,並用現代白話對其進行了詳盡而又明白的解說。
  • 《易經》大智慧:做人具備4種品格,人生何愁無大用?
    易經第61卦是一個最重要的卦,也是經常被人簡單化理解的卦,其實這個卦裡面有著深刻的大學問。這就是中孚卦。很多人都認為中孚就是誠信。其實遠不是這麼簡單的概念。《中庸》中有一句話: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經絡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 易經忠告:笑著說話的人,都是聰明人
    《易經》把人們的造業分成三類,分別是身、口、意,口業就是很多人容易犯的,而且往往是不經意間就造下了罪業。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人與人交往,必須要說話,如果你一直沉默,別人真的會把你當啞巴。有些事情,如果你不去爭執幾句,不解釋清楚,別人就會以為你「默認」了,會變本加厲傷害你。可是,你應該如何開口說話?說話是一門學問,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和人品。
  • 《易經》中暗藏的六大說話之道,會說話,是一生的修行
    「兌」這個字,加上「月」字偏旁就是「脫」,言為心聲,不停地說話一個月,那麼你就「脫」了,赤裸裸了,你是否誠實,為人如何,大家就都知道了。言多必失,沉默是金;說話是能力,會說是智慧。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兌卦有六爻,每一爻都講了一種說話方式,共有六種,其中和兌、孚兌、商兌、引兌屬於好的說話方式,而「來兌」「孚於剝」這兩種都會帶來爭吵與不好的結果。
  • 為什麼清華大學用易經中的「厚德載物」作為校訓?
    為什麼清華大學用易經中的「厚德載物」作為校訓?易經智慧為什麼受到多人推崇?01《易經》為什麼是群經之首?在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著作中,《易經》有著最為悠久的歷史淵源。其形成的歷史從傳說中的伏羲氏一直延續到孔子,達數千年之久。
  • 《易經》中厲害的10大天機,你不可不知曉,收藏一定背下來有用
    「易經」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所載為常理常道,其價值歷久而彌新,任何一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恆不朽之經典作為源頭活水。「經典」不僅構成民族之傳統,而且提供給人民大眾以無限之啟發。《易經》便是民族智慧的結晶,集齊了古人的各種大智慧,大家總是能從中汲取到許多的求生之道,即便 是在現在這個物慾縱流的社會,搞懂易經,大家將會變得更加地去明白這個社會的準則。下列的十條是易經中經典中的經典,期望你能熟記於心。
  • 《易經》的智慧:「人有小算盤,天有大算盤」,點醒多少人!
    心大了,什麼事都小了;心小了,什麼事都大了。幸福,不是擁有得多,而是計較得少。把小算盤放一放,才能聽見大算盤的響聲。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易經》講道:利者,義之和也。對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智慧之書生和易,就是變化。一切都是不斷在變化的,《易經》裡,寫盡了生命一屈一伸,陰陽調和,宇宙變化,人生處世哲學。
  • 易經大智慧:一個人只有管好這個地方,才能事事順利,福運亨通
    易經的山雷頤卦,是講言食修養之道,管不住自己嘴的人,要好好學習易經智慧,想要事事順利,先從管住自己的嘴開始。《易經》山雷頤卦。上卦為艮,下卦為震。艮是止,震是動。頤指人的臉頰、人的口。吃飯和說話時口有口支配。這個卦象看,像是一個人吃東西的嘴,上面一個陽爻,上九陽爻,初九陽爻,像人的上下嘴唇,中間是四個陰爻,像人的牙齒,是不是很形象。
  • 2017至2020的高考試題中的《易經》
    更讓人驚奇的是,在全國Ⅰ卷數學科目中,竟然以太極圖中的陰陽魚為原型,設計幾何概型以及進行幾何概率的計算。這讓我們不禁驚嘆:這是什麼節奏?通觀數學高考的全部試題,如果你以為一張太極圖就是《易經》在數學考試中的全部應用,那就大錯特錯了!2017年在全國Ⅱ卷的第3題中,還「潛伏」著更高深的《易經》的智慧。
  • 清大《易經與國學智慧》課程回顧
    在21世紀瞬息萬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作為一家建築企業的領導,科學地掌握易經的應變之道,才能真正即達到修身養性的初衷,又能提升自己的管理智慧和規劃能力,清華大學崔國文教授多年研究《易經》,他以清晰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為大家系統解讀了《易經》,幫助同學們科學地掌握易經的變化之道,提升自我修養、人生境界
  • 《易經》智慧,在一「變」字——惟變不變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內涵無數的智慧。但事實上,這無數的智慧都凝結在一個字中——變。看其名也可窺見端倪:易者,變也。整部《易經》,其實都是在講一「變」字,它以前人長年的經驗知識,講事物變化的規律和法則,所以才叫《易經》。《易經》中的八大卦,其實是代表八種自然現象,乾卦為天,坤卦為地,震卦為雷,巽卦為風,坎卦為水,離卦為火,艮卦為山,兌卦為澤。
  • 牙齒縫隙變大、說話漏風,直接補上就好,NO!口腔醫生來
    臨床工作中,經常遇到患者抱怨牙齒之間縫隙變大,說話出現漏風。每當進食時嚴重食物嵌塞,整日煩惱不已。大多數人都想尋求醫生直接補上,解決縫隙這個難題。當然,口腔醫生的答覆是:牙齒縫隙變大,多半是牙周疾病的原因,直接補上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引起更多新的問題產生。
  • 易經告誡:飯局中有這4種表現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遇到別深交
    所謂「酒品見人品」,與這類人做朋友很可能被他的行為拖累了,老祖宗馮夢龍就曾在易經中告誡過:飯局中有這4種表現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遇到別深交。一、易經告誡:「飯局中老吹噓自己本事的人,遇到別深交」。飯局中,有這樣一種人,他們說話總是大聲大氣的。
  • 《易經》:睽卦求同存異的智慧解讀
    比如說:在《易經》的火澤暌卦中,古人就專門為人們開示了求同存異的智慧,認為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一般都是能夠可以調和的,所以說「小事吉」,就像人們所常說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一個同樣的道理。
  • 易經提醒你:這4個傷害過我們的人,不可原諒,更不值得再信任
    易經就提醒我們了:這4個傷過我們的人,可放過,卻不可原諒,更不值得再信任。第一個人:欺侮過我們的人。人這一輩子,總有喜歡我們的人,也有討厭我們的人。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不管喜歡不喜歡,人和人之間的交往,老是必須一個互相尊敬的度。
  • 《易經》中的30個成語中的人生智慧
    在中國文化史上,《易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易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易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易經》裡的30個成語,一起領略古老而深沉的智慧。
  • 易經忠告吃飯有這「4種表現」的人,大多數沒啥本事,遇到別交心
    酒局,如果是他人勸你飲酒,你不懂拒絕4、佔小便宜,逃單、不買單的人左宗棠說:「好便宜者,不可與之交財」,曾國藩說:「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由此可見,這兩位晚清中興名臣都一致認為:喜歡貪圖小便宜的人,不可與他們共事或者來往,免得深受其害。
  • 易經建議:這4個傷害過我們的人,不可原諒,更不值得再信任
    即便隨著時間的轉移,咱們已經放下了這份感情,放過了那個傷害過我們的人,可是,卻不可原諒對方的無情,才能避免自己日後再受其害啊。不得不承認,有一些層面確實很有道理,擁有《易經》作為指導,咱們就可以少走許多 彎路。古代人以前說過:「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易經》是公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 《易經》智慧:日常溝通中,這3件事少說,為自己添福
    因此如何更好的說話顯然已經成為了當下的一門大學問,一個會說話之人能夠用著自己三寸不爛之舌說的對方動容,自己的想法目的也會因此而很快實現。《易經》中一共有六十四卦,傳承至今日通過歷朝歷代的解讀,目前其所代表的卦象意義也可以映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