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大智慧:做人具備4種品格,人生何愁無大用?

2020-12-16 天機易測

易經第61卦是一個最重要的卦,也是經常被人簡單化理解的卦,其實這個卦裡面有著深刻的大學問。這就是中孚卦。很多人都認為中孚就是誠信。其實遠不是這麼簡單的概念。《中庸》中有一句話: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經絡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那麼中庸中的至誠就是易經中的中孚。我們再看中孚的卦辭: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何為中孚?就是能取信並且感化小豬、小魚的智慧。也是跨越生活中艱難險阻的利器。這是誠信這麼簡單的事情嗎?那麼中孚究竟在說什麼?

周文王

易經是象、數、理、氣結合的學問,最開始是象,也就是說易經的語言都是源自於象。那麼這個象就是卦象。中孚卦的卦象是上巽下兌,巽為風為木為謙順。兌為澤為悅為口。那麼我們就從中孚這個卦象開始說明,中孚卦象中告訴我們的4件事。

1、虛懷若谷的心,謙虛的心。縱觀整個中孚卦,兩端四個陽爻,中間兩個陰爻,兩個陰爻就是人的內心,就是在告訴我們,想做到中孚先要有虛懷若谷的心。就是說人生在世,要為外物外事外人留下心靈的空間。一個人的內心不能裝滿自己,如果你的心已經裝滿了自己,那還講什麼中孚?很多人連別人說話都不能安靜地聽,凡事都是先入為主。不等別人把話說完,自己已經擅做決定了。所以,想做到中孚就要有一顆虛懷若谷的心,謙虛的心。

子思問孔子

2、有自己堅定的理想和原則。我們坎中孚卦上下卦的兩個中間爻都是陽爻,這就是中孚卦彖傳中說的:柔在內而剛得中。柔在內就是虛懷若谷的心。剛得中就是做人的原則和理想。人不是行屍走肉,人要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什麼當為,什麼不當為,都要有明確與堅定的原則。還有就是人生的理想,這才是能夠做到中孚,能夠堅定地面對人生艱難險阻的前提,也是利涉大川的前提。

孔子

3、外表和悅,內心喜悅。人不能愁眉苦臉的過日子,你每天對世界,對外人愁眉苦臉有什麼用?你自己的困難終究還是需要自己解決,你訴苦,你求饒只能徒增煩惱。別人想見你是你因為見到你能看到和悅,能如沐春風,不是跟你一起發愁來了。內心也是一樣,孟子云:養吾之浩然正氣。內心不喜悅,不和悅,一身的戾氣,何來浩然正氣?

老子虛懷若谷

4、乘木有功,善於度人。易經中孚卦彖傳中有一句話說得好:「乘木有功」。這是在說什麼?整個卦中間兩爻是陰爻,是空的,上巽為木,下澤為水,不就是在說船嗎?船為什麼能在水上漂浮,是因為中空,所以能載人渡河。人們常說積德行善,教化度人。積德行善不是放兩條魚,念幾句佛,捐幾個錢這麼簡單的。關鍵是在生活的路上,當別人與發生實質的利益衝突時,你有沒有度他一程?如果做人我們能具備以上4種品格,才算是做到了中孚。中孚就是信發於中,合理的誠信。能做到了中孚就是中庸中的天下之至誠,何愁人生無大用?

相關焦點

  • 源於《易經》的八個成語,提升人生境界的大智慧!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淵藪,它包羅萬象,被譽為「群經之首」。出自《易經》的成語,據統計有二百餘條,它們是對易經智慧的高度概括,微言大義,內涵豐富。下面介紹其中最經典的八條成語,值得珍藏一生!天人相應,君子也要自強不息,使自己具備造福社會、服務眾人的能力。君子絕非窮斯文、假清高,君子努力創造財富,又不被物慾所困,能無私地回饋社會,這才是真君子!二、亢龍有悔:物極必反,淡然處之原文:「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 《易經》大智慧:本事不大的人,往往更有福報,老祖宗的話真準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手捧易經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人在這世間一世,真的得好好花點時間去讀讀《易經》,去大徹大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 《易經》到底多偉大?10句經典語錄,句句人生智慧,值得細細品讀
    《易經》是一本建立在古人宇宙自然觀基礎上,並融合中國古老曆法而形成的一本書。《易經》是《論語》的姊妹篇,如果說《論語》教我們怎麼為人,則《易經》教我們的就是怎麼做人,更教我們怎麼做事。易經強調的是過程,只有走好每一個過程,才可能得到好的結果,而絕對非現在的人所理解的,只問結果不問過程。
  • 《易經》人生的答案之書,教會你做人之道,這3種人才最有福氣
    《易經》做人要做這3種人才有福《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經》告訴我們,往往這三種人最有福。厚德是善良,用善良的心地去承載萬物,待人接物,包納萬物,就是寬容。懂得厚德載物的人,懂得善良寬容的人,其實就拿到了人間最好的通行證,為自己乃至子孫後代種下了福田。2.自強不息的人《周易》上說,人要效法大地的品德,用厚德承載萬物;要效法上天的品德,以剛健的精神自強不息。
  • 易經告誡:「做人要有點城府」藏住這4樣東西,福氣才會越聚越多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被儒家稱為五經之首。因此,《周易》是中國哲學的源頭,是中國文化心理的源頭,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行為指南。作為一個人,你應該是一個有點城府,你應該避免鋒芒畢露,藏者盛!易經告誡,一個人再有本事,也要藏好這4樣東西。
  • 《易經》:低調做人,懂得慎言慎行,才是對人生負責的態度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辯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因為其深奧和艱澀難懂,很少有人能夠理解,這本奇書究竟要教給世人什麼道理。
  • 《易經》告誡:男人有這4種面相,往往是發達的徵兆,不妨留意
    我國是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五千年燦爛的歷史中誕生了不少經典,哪怕是到了現在也不過時,其中「群經之首」的《易經》就洩露:這幾種面相的人,是天生「福相」,有一個恭喜你提起《易經》,很多人稱其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經典中之經典,哲學中之哲學,智慧中之智慧。
  • 《易經》智慧:大器晚成的人,身上或有這4個特點,將來非富即貴
    人生在世,出身不同,則命運相去甚遠。不同的境遇,造就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有人年少成名,卻泯然眾人。有人屢試不中,卻大器晚成。
  • 真正的人中之龍,明白易經4字天條,善用易經3條錦囊
    那麼一個人能成大事,能有大的作為的人,就是我們常說的人中之龍,他們究竟靠的是什麼?智慧、信仰和格局。這是每一個成功者必須具備的品質。易經中有比較重要的一卦,就是易經第11卦——泰卦。泰卦中有重要的4個字:小往大來。
  • 《易經》:人生最關鍵的3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說透人生大智慧
    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易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古代人用它對國事、軍事還有祭祀等進行預測,現代人用它來引導人生。
  • 易經:64種卦象、64種智慧、64種人生天機
    《易經》中蘊涵的豐富智慧已經滲透入中華文明的各個領域,其宇宙觀、生命觀和方法論對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哲學、藝術等方方面面影響深遠。1、讀懂乾卦,找準位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當朱元璋還是朱重八時,當孫悟空還是弼馬溫時,就算你是一條龍,也只能選擇潛伏。「潛伏、現身、警惕、馳騁、騰飛、過失」,這是人生必經的六個階段。
  • 易經裡的「五條成語」,任何一個,都飽含人生大智慧
    於是就發展出了許多成語,據統計,《易經》中包含的成語多達兩百多條,子曰接下來就總結了其中五條分享給大家,每一條都蘊含著人生大智慧。值得收藏!1、否極泰來「否」和「泰」分別是《易經》中的第十二卦和十一卦。
  • 清大《易經與國學智慧》課程回顧
    在21世紀瞬息萬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作為一家建築企業的領導,科學地掌握易經的應變之道,才能真正即達到修身養性的初衷,又能提升自己的管理智慧和規劃能力,清華大學崔國文教授多年研究《易經》,他以清晰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為大家系統解讀了《易經》,幫助同學們科學地掌握易經的變化之道,提升自我修養、人生境界
  • 易經智慧:真正成大事者,必先看透其「2大因素」,早晚出人頭地
    《易經》是中國古代思想中的自然哲學跟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中國民族智慧的結晶。內容非常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都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易經》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
  • 這句經典名言出自易經,道盡人生哲理,還被作為大學的校訓
    從整體上看,這句話講的是做人的道理,整句話的意思是做人要像天空那樣剛強不息,能夠自己去主動追求卓越,奮勇前行,與此同時,做人還得像大地一樣厚實,有品德,為人厚道,海納百川。這句話用天和地做比喻,用天地的特點來形容人的品格,此等博大的胸懷和宏偉的志向讓人感慨。
  • 《易經》中暗含的2大「玄機」: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
    在《易經》中,還暗含這2大玄機:生活中,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看看你是哪一種?孔夫子回答:「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們做人,一定得懂得謙卑,對天地,對鬼神,對自然萬物,要有敬畏之心。人應當效法大地的品德,用厚德承載萬物;要效法上天的品德,以剛健的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在大地之上種下福田,而自強不息則是為自己爭取更廣闊的天空。自強不息的本質,就是眾多經典中所說的:日新其德。陰陽相摩,八卦相蕩。
  • 易經提醒:「升米恩,鬥米仇」,做人再有本事,也別對兩個人施恩
    《易經》也是一本關於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從出生、上學、工作、結婚,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其實都能在《易經》中找到提示。第一種人:得寸進尺的遠親。所以,做人再有本事,也不要對唯利是圖的小人施加恩惠,一旦施加,必然會給我們帶來想不到的隱患。所以說,做人不能沒有原則的善良,而是又有一點鋒芒,善良要給懂感恩的人。升米恩養鬥米仇:再善良,也不要對這三種人施以大恩。由此看來,《易經》中的智慧,高深莫測,卻對我們的人生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 人善被人欺,做人不能太老實:謹記易經4句忠告,就沒人敢欺負你
    人善被人欺,做人不能太老實:牢記易經四句忠告,就沒人敢欺負你《易經》一書中記載: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易經》》是一部講變化的書。《易經》》說,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易傳》也說,神無方而易無體。意思就是萬物的變化無常,沒有固定的規律。
  • 曾仕強教授:《易經的人生智慧》全集
    曾仕強教授:《易經的人生智慧》全集感恩老師精彩授課贈送傳統文化學習大全集點擊查看《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 》系列2大全集 珍藏轉發 功德無量!《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 》全集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
  • 易經提示:走路時有這4種表現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沒必要深交
    中國歷史上下幾千年,因為《易經》而成就的傑出人物真是太多了。周文王、姜太公、孔子、孟子、劉伯溫、諸葛亮、等等他們精通《易經》。很多歷史上的大家也對《易經》有很高的評價,像醫聖孫思邈就說:「不知易,無以言太醫。」唐代的名相虞世南也說過一句話:「不知易,不可為將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