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不曾走過,怎會懂得?或許,這世間的一切就如《人生海海》中爺爺所說的那樣:「池塘大了,水就深了,水深了,魚就多了,大魚小魚,泥鰍黃鱔,烏龜王八,螃蟹龍蝦,鮮的腥的,臊的臭的,什麼貨色都有。人就是這些貨色,什麼樣的都有,有麻痺不仁,有隨波逐流,有心是黑的,有的甚至沒有心,無論怎樣,沉沉浮浮,浮浮沉沉,在認清了生活本來的面目後,唯有自渡,才是唯一的出路。」
「爺爺」是《人生海海》中一個重要人物,他最擅長講道理,在孫子眼裡他有趣而博學,「天上的仙,地下的鬼,人間的理,世間的道,什麼都知道」,就像村子裡的老人,喜歡跟你講人生的複雜和做人的道理。
爺爺是一家之長,守護祖宗兒孫是他一輩子的責任,這點他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所以,他絕對不會允許有任何損害家族的事情發生,他告發上校就是最好的證明。可他這一次走錯了,鋌而走險出賣上校不但讓家族蒙了羞,還造就了全家人十幾年的愧疚。
有人說,爺爺是太過自私了,他把面子看得太重。可他作為家長,守護兒子的心有錯嗎?他想讓家人不受流言所傷,做了錯的選擇,在被揭穿後,他從未反駁,只有在兒子要和他決裂的那一刻,他才無力辯解:「我是不想讓你背黑鍋,一家人被當賊看」。爺爺此刻最心痛的應該是不被家人所理解吧,世人都可以指責他,唯獨他傾盡所有想守護的人不可以,所以,爺爺最後在無限的愧疚和絕望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爺爺在《人生海海》中是個悲涼的角色,記得作者在文章中寫道:「一分鐘的好抵得過一輩子的仇恨」,可為什麼偏偏兒子和孫子沒有在爺爺絕望的那一刻給他一絲安慰呢?他太可悲了,他是好人,可偏偏做了壞事,註定了這個好人會受到良心的譴責,逃不出自己心頭的愧疚,正應了那句「善有善報,惡有惡果」。
生活是根本不能讓每一個人都事事如意的,因為生活的真相往往掩蓋著太多的複雜和無奈,我無法說譴責爺爺,只是他愛過了頭,做出了錯的選擇。對錯是沒有絕對的,我們只能選擇不損害他人的利益,做對得起自己的事。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會走很多路,經歷生命中無數的繁華和蒼涼,但所有的經歷都只為了告訴你:好好活著,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