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汽車,也許早就該說再見了

2020-12-10 騰訊網

一、華晨混了二十年,最後落得個還不錢

20日下午,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超大型國有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華晨汽車成立於2002年,隸屬於遼寧省國資委的重點國有企業。

目前旗下擁有4家上市公司,分別是華晨中國(01114)、金杯汽車(600609)、申華控股(600653)、中國動力(600482),其中上市公司華晨中國與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公司。

目前華晨中華旗下品牌有華晨中華、金杯、華頌三個自主品牌和華晨寶馬、華晨雷諾兩個合資品牌。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華晨集團還沒有什麼車型,也沒有消息或者新聞說華晨集團在做進入新能源汽車的準備等。

今年的疫情真的影響很嚴重,很多原來賺錢的企業,今年不賺錢,債務違約。也有很多原來不賺錢的企業或者虧損的企業正犯愁找什麼理由向股東和投資人解釋,然後補襪子的疫情給了個大大的臺階。

從2011年起,華晨集團真正賺錢的資產就變成了寶馬。2011年至2018年,華晨寶馬每年為華晨集團貢獻的利潤額平均在17億元-55億元之間,在華晨集團的淨利潤佔比也逐年上漲,基本都在90%以上。

2019年華晨集團的全年營收為40.27億元,稅前利潤是62.92億元。2019年華晨寶馬的淨利潤是76.26億元,如果剔除掉華晨寶馬的淨利潤,華晨集團虧損額超過10個億。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寶馬業務,華晨集團就是一個一直虧損然後還進一步下坡的國有企業。

華晨集團正式開始進入大眾視野是在10月下旬,華晨集團發行的10億元私募債到期,但僅支付了利息,沒有兌付本金。千億國企不還錢的消息牽動著資本市場的神經。

緊接著,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月13日以華晨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具有較高重整價值為由,對華晨汽車提起申請破產重整。

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張是成立的。按照華晨集團上半年財報,華晨集團負債總額523.76億元,資產總額476億,資產負債率超過110%。

11月16日,華晨集團發布公告稱,目前華晨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

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華晨集團的現存資產不足以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同時,華晨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華晨集團管理人,全權負責企業破產重整期間各項工作,包括受理並認定債權人債權申報,編制重整計劃草案並提交債權人會議表決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

也就是說,華晨集團這次重整想賣掉的是不賺錢的資產,是整個集團目前的相對劣質資產。

大家也別擔心賣不出去。基本的生產能力和銷售渠道還是在的,如果價格夠便宜,還是會有不少人感興趣的,至於重整後能不能賺錢,得看是被誰收購重組。

要是把這部分資產很便宜的賣給我,那以後可能會越虧越多。但是要給特斯拉的馬斯克,保不齊就變成了賺錢的寶貝。

敢接的人一定是得有金剛鑽,如果重整成功意味著資金,資源的倒入,意味著管理能力的提升,意味著未來賺錢能力可期。

這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算得上是好事。

華晨集團旗下的3家上市公司華晨中國、金杯汽車、申華控股的股價也於20日分別大漲8.25%,10%,10%。心動不?能追不?

二、這樣的熱點追還是不追?

首先,華哥認為是這樣的,像華晨集團這樣的超大型國企,省市級重點項目,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就這麼倒下去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要找一個新的好東家可能也比較難。

1.市場化機構重組

華晨汽車首先是一個國有企業,收購國有企業的資產,講真,市場化的機構還真的得掂量掂量。

要是市場化的機構或者企業去收購華晨集團下面的這些資產,可能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管理成本

在我的職業經歷裡面,也參與過幾次國有企業的收購併購。當然,我做的並不是汽車企業而是別的領域。

華哥那個時候收購國有企業下屬資產的時候,會涉及很多的問題,比如員工安置問題。你不能收購企業的資產,你還需要給在這個企業裡面的員工安置工作,並且不能辭退。

雖然咱們現在大部分人都沒有鐵飯碗,但是有一部分群體還是有鐵飯碗的。雖然這個鐵飯碗也許掙不了太多錢。

通常,國有企業的員工,尤其是老員工,人緣都不錯,但是業務能力和工作效率真是得好好考量一下。對於一個市場化的企業,去收購國有企業下的資產,要做好管理成本提升的準備。

另外還得轉換心態,要開放和平和,有些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然容易把自己氣死。

還有,華晨集團是瀋陽市的重點項目,東北項目,投資不過山海關這個習俗也不是空穴來風。

議價能力

想想自己過往的職業經歷,我竟然無奈地笑了出來。千萬別以為咱們兜裡裝著錢的時候就是爺,有的時候有錢也得裝孫子。

市場化的機構收購國有企業資產的時候,在議價能力方面可能並不佔優勢。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市場化的機構拿著錢去收購某個省市的重點項目,還沒開始談判,副市長先來了。七分談事三分點撥,七分實三分虛,你慌不慌?

而且別忘了,你收購的是資產,這個資產將來還是要在這個地方去經營的,該有的尊重和敬畏之心還是要有的。

所以在議價能力方面,有錢的未必代表有優勢。

2.國有企業重整

如果要是另外一個大型國有企收購華晨集團下的資產。

怎麼說呢,一提到國有企業,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都是大,穩定。但是也會想到另外一些點,規模龐大導致的效率不是很高,以及......

所以我覺得由另外的一個國企整合華晨集團目前不賺錢資產的可能性,真的不大。沒有主觀的意願,也不具備客觀的條件。

當然,這隻代表我個人的觀點,而且對於這種熱點吧,我追的興趣也不是很大,不怎麼想摻合。吃吃瓜就算了。

相關焦點

  • 華晨汽車真的破產了嗎?
    華晨汽車是隸屬於遼寧省國資委的重點國有企業,旗下擁有4家上市公司,分別是華晨中國、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債務纏身的華晨今年8月,華晨汽車旗下多隻存續債券就出現暴跌,債權銀行就華晨汽車債務問題組成了債委會。
  • 華晨汽車的發展史,是扶不起的阿鬥,還是過度的依靠外資的後遺症
    說起#華晨汽車#那就不得不說到仰融和華晨的前身瀋陽汽車製造廠。1988年,華晨汽車的前身——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瀋陽汽車製造廠的基礎上正式成立。而華晨汽車也在這期間推出了中華V3、V5、V6、V7等SUV車型。如V3,在2015年4月上市,當月銷量雖然只有0.15萬輛,然而隨後飛漲,同年11月達到該車型的月銷量歷史高峰——1.88萬輛。之後,又一路走跌,到2016年7月時只有0.22萬輛。而改款之後的中華V3也是未能在有好的表現之後中華V5、V6也是同樣如此。
  • 華晨中華智能製造工廠:中國汽車工業智能化的新高度
    中國的製造業也經歷了相似的歷程,從最初的「世界加工廠」到如今的「世界工廠」,中國已躋身世界製造大國、製造強國,而作為製造業標杆的汽車工業,中國的汽車製造業的技術實力和體系能力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比如最近被科爾尼評為「最佳工廠」的華晨中華智能製造工廠。
  • 他是怎麼把2000億資產的華晨汽車做沒的?
    就連祁玉民也說,他對汽車製造不了解,對華晨更是知之甚少。他對組織部派他去華晨覺得很突然,沒有任何思想準備。他在趕赴瀋陽路上給姐姐發的那條簡訊廣為流傳,「我在雨雪交加中,懷著難以名狀的複雜心情,去一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單位從事陌生的工作。」華晨一度是遼寧第二大國企,舉足輕重,地位非比尋常。繼創始人仰融出局後,華晨的幾任領導如走馬燈似輪換。
  • 被申請破產重整後,華晨汽車確認65億債務違約
    在被供應商申請破產重整後,華晨汽車確認數筆債務違約。11月16日晚間,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晨汽車」)發布公告稱,目前,華晨汽車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因企業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
  • 華晨汽車關聯公司及其法人代表被限制消費
    來源:金融界網站天眼查App顯示,近日,華晨汽車投資(大連)有限公司新增一則限制消費信息,該限制消費令的發布日期為2020年12月11日,申請人為長園深瑞繼保自動化有限公司,案號為(2020)遼01執1613號。
  • 崩潰早已發生,只是沒有說再見,半年0銷量,華泰汽車早就倒下了
    記得在去年9月份,我們曾經推送過一篇內容,大致內容是華泰汽車當時帳上的流動資金只有13萬元,而且4大工廠已經悉數停產,華泰汽車早就已經彈盡糧絕。與此同時,有銀行方面傳出消息,華泰汽車將在2019年年底之後啟動破產清算程序,但是消息得到了華泰汽車的闢謠,不過當時在很多業界人士表示,華泰汽車的闢謠顯得蒼白無力,只是在拖延時間,華泰汽車早已崩潰,各方面消息沒有一個是有利於華泰汽車的。當時我們判斷,華泰汽車官方啟動破產程序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最大的可能性是,在大家慢慢忘記這個品牌存在的時候,這個品牌便不復存在了。
  • 76億淨利潤都挽救不了的「婚姻」,華晨寶馬終分手
    我們常說大樹底下好乘涼,但時間久了自己就涼涼了。如今的汽車行業真的是倒閉消息一大堆,前不久是眾泰和力帆,如今又傳出了華晨汽車在進入破產重組和董事長祁玉民被查的消息。提到華晨汽車,很多人第一意識想到的就是華晨寶馬,畢竟靠著寶馬這棵大樹,華晨汽車還是風光了一段時間。華晨寶馬在03年的時候正式成立,現在員工接近2萬加的人數,服務於上百家的汽車銷售商。
  • 華晨汽車進入破產程序後自主品牌銷量慘澹,庫存車售價跳水
    華晨中華的在售車型僅有中華V3、中華V6和中華V7,其銷量慘澹。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7月,華晨中華銷量為零。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晨汽車」)進入破產程序後,其旗下自主板塊風雨飄搖。
  • 華晨汽車今日破產重整,曾經中概第一股為何落魄至此?
    華晨汽車這次真的沒錢了。2020廣州車展開幕第一天,中國汽車圈就投下了一枚重磅消息: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今日公開的一份民事裁定書顯示,裁定受理格致汽車對華晨汽車的重整申請。這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華泰紫金豐利中短債「踩雷」華晨汽車,跳崖式下跌
    原標題:華泰紫金豐利中短債「踩雷」華晨汽車,跳崖式下跌   10月26日,資本邦獲悉,上周周五,
  • 華晨集團宣布重整遭證監會立案 業界提醒此華晨已非彼華晨
    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當日公布的民事裁定書稱:申請人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格致汽車)對被申請人華晨集團享有到期債權,且未獲清償。華晨集團對該債權明示不能清償,存在資不抵債的情形,因此,華晨集團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同時,華晨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華晨汽車回應債務風波:已成立債委會,避免簡單斷貸抽貸
    對於旗下債券下跌、債權銀行成立債委會、工廠工人輪休放假事宜,華晨汽車集團有關負責人作出回應。8月12日上午,華晨汽車集團旗下多隻債券在二級交易市場大跌,一度觸發盤中臨時停牌。當日收盤,19華汽01下跌28.65%,18華汽01下跌19.93%,18華汽02下跌18%,18華汽03下跌17.16%。
  • 昔日國產汽車巨頭「隕落」 華晨集團正式啟動破產重整
    距離「17華汽05」債券違約風波還不到一個月,遼寧省國資委旗下重點國有企業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即走向破產重整程序。11月20日,在第十八屆廣州車展召開的第一天,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的這一重磅消息在汽車產業界掀起了巨大波瀾。
  • 華晨汽車:控股股東內部轉讓逾三成股權至遼寧鑫瑞
    原標題:《國企紅籌》華晨汽車:控股股東內部轉讓逾三成股權至遼寧鑫瑞   華晨汽車(01114)宣布,
  •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
    法定代表人:王中,該公司董事長。委託代理人:楊仁國,男,漢族,1967年10月3日出生,住吉林省遼源市西安區仙城街十三委十三組,該公司工作人員。被申請人(債務人):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住所地瀋陽市大東區東望街39號。法定代表人:閻秉哲,該公司董事長。
  • 未履行法定給付義務 華晨汽車關聯公司及其法人代表被限制消費
    12月14日,記者從天眼查App查詢獲知,近日,華晨汽車投資(大連)有限公司新增一則限制消費信息,該限制消費令的發布日期為2020年12月11日,申請人為長園深瑞繼保自動化有限公司,案號為(2020)遼01執1613號。
  • 華晨集團重整後遺症:山海關外的寒風還是吹痛了金杯汽車的臉?
    來源:道哥說車此前華晨汽車集團破產重整、前董事長祁玉民接受調查的消息被先後曝出,山海關外的冬風顯得更加寒冷。起初,針對華晨集團破產重整的消息,華晨間接控股公司金杯汽車曾發布公告稱:華晨集團的破產重整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產生影響。
  • 誰把華晨推向了破產?
    這就意味著在今年6月底的時候,華晨能夠自由調動的資金不超過21.5億元。儘管在債市上出現違約,但真正促成華晨破產的卻不是債權人,而是一家被拖欠貨款的供應商。11月13日,格致汽車向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華晨集團破產。天眼查信息顯示,格致汽車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汽車衝壓模具的研產商,此前一直為華晨配套。
  • 慎思明辨 熱心專注 對話華晨鑫源重慶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龔大興
    斯威汽車品牌大事記2012年6月華晨汽車集團與東方鑫源控股有限公司合資組建華晨鑫源重慶汽車有限公司,雙方分別持股20%和80%。十幾年後,記者在華晨鑫源重慶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鑫源)偌大的汽車生產辦公區內,見到了46歲的華晨鑫源重慶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龔大興。他向我們介紹東方鑫源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鑫源控股)始創於1997年,是一家涉及工業製造、金融服務、體育賽事等多個領域的大型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