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荔枝喜溫暖潤溼的氣候,宜在年平均溫度17℃以上,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或霜期短,冬季無強勁寒潮侵襲,四、五月天氣多晴朗的地區栽培。用種子播種繁殖的龍眼、荔枝和從廣東引進的荔枝"妃子笑"是有主幹的.如主幹留得高,它們在生長過程中要消耗不少的營養物質供主幹生長,也就減少了枝梢、果實的營養物質,而且不利於管理和採收.因此,在發展新果園時應注意矮幹整形,改造老果園時也要注意使樹冠煩化。
龍眼幼齡樹的枝梢一年發生3次,以春、夏、秋3次梢為主要結果母枝.成年樹年抽梢1~2次.以春、秋2次梢為主要結果母枝.若施肥過遲易於在9~10月抽生晚秋梢.晚秋梢生長不充實,來年不能形成花穗.龍眼幼齡樹也有在長枝彎曲處的弓背上直接抽發無葉花穗的.荔枝的年抽梢次數依樹齡大小、樹勢強弱、結果多少、立地條件等的不同而有差異.未結果的樹,一年抽梢4次,春、夏、秋三季都能抽生,所抽枝梢數量多而較長;結果多的成年樹每年只抽梢1~2次,抽發量少而較短,多在採果後抽發.荔枝的主要結果母枝是隔年的多次梢和8月發生的早秋梢。
9月以後抽發的晚秋梢,下年很難結果.如條件適宜,也有在上年採果後的無葉枝樁上直接抽發花穗的.龍眼、荔枝都從枝條頂端著生圓錐花序,故有枝條隔年結果的本性.如某年滿樹開花而不加以控制,則成大年,因為它沒有營養枝,即沒有為下年準備結果母枝,下年必為小年.滿樹掛果樹不是連年豐產樹,只有半樹掛果樹才是豐產穩產樹.荔枝的花芽分化期,大約由10月中、下旬開始,到次年4月完成,屬於跨年成花樹種,如冬季受凍會引起嚴重減產.花芽分化期需要有足夠的營養物質積累和適宜的溫度8年發生的枝梢,粗度達到05釐米以上、生長充實的枝梢。
經過一段時間10℃左右的低溫即可通過春化階段,使枝梢發育成為花枝.龍眼是當年成花樹種,花芽的分化,在2月中、下旬開始,4月中、下旬完成.雌花的分化晩於雄花,因此常見龍眼在1、2月份受凍,2月下旬以後不再出現霜凍時它們的腋芽也會抽發出成為花枝、形成花穗.龍眼的花芽分化也要枝梢含有足夠的營養物質.8月末和9月以後抽發的枝條,生長不能充實,未充實的秋梢不能成花.營養失摁的樹,往往多年不能開花結實.因此,要注意促進早秋梢的發生,控制晚秋梢的抽發.龍眼、荔枝都是同株異花、異熟樹種。
它們的開花習性通常為先開雄花,繼後開雌花和兩性花,最後又開雄花.但是荔枝的雌、雄花期的間隔比龍眼長.有些年份在荔枝的主栽品種"大紅袍"上出現一株樹上開雌花時完全沒有雄花或雄花極少的現象.龍積的一些中熟偏早的株系上也有先開雌花,後開雄花的,因而妨礙授粉受精.故龍眼、荔枝都不適宜單株戎用"大紅袍"等單一品種栽培。龍眼、荔枝的葉片是屬於背腹兩面葉.葉片的上、下表皮都有厚的角質層或角質化層.上表皮沒有氣孔,下表皮氣孔大,這些氣孔多被護衛細胞的突起所遮蓋,這種構造能減少水分蒸發,是它們具有較好的乾旱適應性的主要原因龍眼、荔枝的果實含水量在70%以上,而以果肉含水最多。
在果實迅速膨大期,果內的增長最快,所需水分量最大.這時如遇氣候不良,久旱無雨,葉片雖具有減少水分蒸發的作用,土壤水分也不能滿足果實增長的需要,仍需要灌溉以補給水分,否則會產生大量裂果,造成損失.龍眼、荔枝的優良品種大都為焦核,焦核種子不能發芽.龍眼、荔枝都是雌雄異花植物種子大多不是純種,用種子繁殖不能保持母本的優良特性而多劣變,所以不能用實生苗作推廣栽培,實生苗只能用來作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