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重點筆記012: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2021-02-19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育丁

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即對教育目的的價值性進行選擇時所具有的傾向性。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問題是教育理論中最為重要的領域。教育目的觀可分為個人本位論、社會本位論、文化本位論、生活本位論等幾種類型。

(一)個人本位論

個人本位論的教育目的觀從個人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根據人的本性的需要來確定教育目的。它認為教育目的就是注重個人價值,注重人的身心和諧發展,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發展。

(二)社會本位論

社會本位論的教育目的觀強調人是社會的產物,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成為社會需要的人。因此,在教育目的中社會本位論主張培養社會要求的人才,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使受教育者掌握社會的知識和規範。

(三)文化本位論

文化本位論的教育目的觀強調教育目的應圍繞文化這一範疇來進行,用文化來統籌教育、社會、人三者之間的關係,其最終目的在於喚醒人們的意識,使其具有自動追求理想價值的意志,並使文化有所創造,發展與形成新的文化。

(四)生活本位論

生活本位論的教育目的觀認為教育要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或認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其注重的是使受教育者怎樣生活。

(一)社會價值取向確立應注意的問題

1.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指導

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最早源於人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發展及其保護的認識。它強調人與自然和社會的和諧,其核心是人的發展。而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對此負有重要的使命。因此,選擇確立教育目的必須依據和體現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和要求,把人、社會、自然的和諧發展作為教育目的選擇確立的根本價值取向。

2.功利價值與人文價值的問題

教育的功利性,即它自身活動所產生的社會物質生產、經濟發展及物質利益滿足方面的功用性和效益。教育的人文性,即它自身活動對社會精神生活、文化發展、價值建構等方面所產生的作用和效果。如何看待二者,如何處理二者的關係,這是選擇確立教育目的不可迴避的重要問題。因為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必然要反映和滿足社會的要求,這種要求不僅是社會物質和經濟發展方面的,還有社會精神文化方面的。從社會的這種內在要求來看,教育目的的選擇確立要堅持功利價值和人文價值的有機結合。

3.民族性與世界性問題

當代的改革開放已把中華民族置於世界發展的潮流中。它的發展,不光是一個適應全球化、走向現代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能動創造、開拓進取的民族化過程。這一趨勢使民族性和世界性成為教育目的價值取向不可迴避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發展過程中,既要傳遞、保持、維護本民族的傳統、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同時也要與世界各國進行交往與合作。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要立足民族,面向世界,在民族開放中發展、創造民族精神,使民族更好地走向世界並影響世界。

(二)人的價值取向確立應注意的問題

1.人的社會化和個性化問題

社會化和個性化是人自身發展的兩個不同方面。中外歷史上,對人的社會化價值和個性化價值存在著不同的認識。社會化因其所具有的個體對社會規範的遵從性,常常導致人們將其看成是對個性化的束縛和壓抑,從而輕視甚至否定社會化的意義。個性化因其所具有的個體的獨立性、自由性,常常導致人們將其看成是妨礙社會凝聚和一致的根源,甚至把它當做社會一致的對立物。人的發展與完善,在於社會化和個性化二者的和諧與統一。沒有人的社會化及其發展,個體將難以適應社會、參與社會、自主創造於社會,從而使各個不同的個體在社會中失去共有的基礎和賴以相互交往的基本規範。而沒有人的個性化及其發展,個體的觀念和行為就會千人一面,其自身的才智及潛能難以充分自由地發揮。而且,對個性的束縛和壓抑,不僅會造成個性自主自立和創造性的萎縮,而且還會影響社會文化的進步,使社會發展的內在生機和活力匱乏。單純強調社會化或個性化都是不可取的。

2.科技素質與人文素質問題

科技素質指與人認識、作用於自然,與人從事物質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技術方面的素養、品質及能力發展的水平,通常體現為科學文化知識、技能掌握及運用的能力,及與此相關的思維品質、探索創新的意識、崇尚科學理性的精神等。人文素質指與人認識、解決人類的生存意義和價值問題,與人從事社會價值建構活動密切相關的人類文化、價值方面的素養、品質及能力發展水平,通常體現為在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關切中所形成的價值理念、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及其能力等。從歷史的發展來看,近代以前的教育基本上是以人文素質培養作為主要的價值取向。近代以來,科技素質在教育目的價值取向上日益突出,使近代教育目的的科技素質與人文素質價值取向失衡。人文教育中缺少對科技素質的培養,科學技術教育中缺少對人文素養的觀照,不僅造成了當代社會人的素質的明顯缺失,而且也無益於社會解決人文精神失落的問題。在教育目的價值的選擇確立上,應當擺脫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的片面性,充分認識和理解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性,在教育過程中使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和諧統一。

相關焦點

  • 小學 | 教師資格證重點筆記:教育目的概述
    遼寧教師資格證考試網新朋友點擊上方藍字 遼寧教師資格證考試網關注,遼寧教師資格證考試網微信公共平臺每天發布最新信息
  • 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教育目的是教育學中的一個重要知識點,而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在考試當中的,大多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察。需要大家對每一個理論的核心觀點準確把握,並熟知一些常見的代表人物。二、社會本位論1.基本觀點:從社會發展需要出發,注重教育的社會價值;主張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合格公民和社會成員;教育是國家的事業;評價教育要看其對社會的發展貢獻的指標。
  • 2020寧夏教師招聘備考教綜易錯點: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理論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備考教綜易錯點: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理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教綜是教師招聘考試的一大模塊,歷年考生對教育目的價值取向問題失分比較多,所以寧夏華圖
  • 中學教師資格證|重點筆記012:教育目的的內涵、結構
    (二)內容結構教育目的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就教育所培養出的人的身心素質做出規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養出的人的社會價值做出規定。其中關於身心素質的規定是教育目的的內容結構的核心部分。【試題示例】1.【單選】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它貫穿於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從根本上來說,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問題是( )。
  • 教師資格證· 筆記丨教育目的概述快刷一遍!
    二、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單選、重點)國家:教育目的學校:培養目標:根據教育目的制定的各級各類學校關於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學科:課程目標教師:教學目標三、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的關係(單選,次重點)>教育方針包括教育目的教育方針還包括教育目的的性質教育方針還包括教育目的的實現途徑我國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四、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的關係(單選,次要)教育目的:國家培養人的總要求
  • 2021特崗教師教綜考點_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據及價值取向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特崗教師教綜考點_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據及價值取向,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一、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據   二、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教育的起源
    我們將持續更新教師資格證考試文章,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關注、收藏,也可以將文章分享給您朋友。本文809字,閱讀約需要3分鐘。今天我們來學習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的第一章第二節——教育的起源與發展——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內容包括:神話起源學說、生物起源學說、心理起源學說、勞動起源學說,下面我們就開始今天的學習,希望大家做好相關筆記,備戰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
  • 小學教師資格證|重點筆記013:我國的教育目的
    (一)我國教育目的的表述1957年,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這一教育目的在當時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起了非常大的指導作用,對以後的教育目的的演變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 教師資格證筆試每年必考:教育目的!
    三、教育目的層次結構【選擇題】教育目的的層次性包括:國家的教育目的、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學科的課程目標、教師的教學目標。②首先,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於謀求國家利益和社會發展,而在於發展人的理性和個性,促進個人自我實現。③個人的價值高於社會價值。
  • 學習筆記丨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三期
    ﹌﹌﹌﹌﹌﹌﹌﹌﹌﹌﹌﹌﹌﹌﹌﹌﹌﹌﹌﹌﹌﹌﹌﹌第二節 小學教育的產生與發展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1、全民性 2、義務性 3、全面性第三節 小學的組織與運行一、學校管理概述①決策指揮權 ②幹部任免權 ③用人權 ④獎懲權 ⑤財經權第四節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課程概述(※廣義課程,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基礎)「課程」指課業及其進程,把課程用於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始於斯賓塞《什麼知識具有價值》
  • 談談你知道的那些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教育目的是由人提出和制定的,體現了人的主觀意志。從古至今因為人們對教育一直持有不同的價值觀,因而在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據等問題上便形成了不同的主張。如果對教育史上關於教育目的的不同主張做一個分析,主要可以概括為兩大派別:「個人本位論」與「社會本位論」。在我們的教師招聘考試中,除了考察這兩大派別之外,還有比較重要的考點來自與杜威的觀點。
  • 2017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前押題預測——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2017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前押題預測——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http://guangdong.hteacher.net 2017-03-01 10:48 廣東教師資格證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幼兒園教師資格證和小學教師資格證哪個好考一些?
    幼兒園教師資格證和小學教師資格證哪個好考一些?
  •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我國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
    2020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安排表已發布,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筆試時間為10月31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的備考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備考資料,下面是考試題庫每日一練練習題,供各位考生查看學習。
  • 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學/心理學/新課標/問答題重點匯總筆記
    教師資格證筆試重點筆記!《教育綜合知識》詳細知識點( 珍藏複習版)住!
  • 教師資格證必背必看重點筆記(珍藏版)
    我拿到教師資格證已經兩年了。這份筆記是我當時備考時整理出來的。非常好用!後來我把筆記分享給了其他考教師資格證的朋友,他們對照著我整理的筆記,結合我的學習方法,也都通過了考試,拿到了證。【筆記使用方法】第一步:第一次考試的小白,請先熟悉教師資格證的兩本教材書!!!不要上來就看筆記。
  • 教學價值取向的表徵、差距與歸因——對北方兩省中小學教師的調查分析
    「教學重在探討學習者和教師,集中在課室層面。」因此有必要專門針對教學價值取向進行研究。目前國外雖然有以科林斯和帕特為代表的教學觀實證研究,他們編制的教學觀量表(Teaching Perspectives Inventory,簡稱TPI)在國外研究中應用廣泛,但量表維度對我國教育文化背景的適用性有限,而且測量內容不是專門針對教學價值取向的。
  • 【小學教師資格證】重點筆記:課程目標
    定義是根據教育宗旨和教育規律而提出的具體價值和任務指標,是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地位
  • 通過教師資格證面試,看小學教育現狀
    我是一名小學數學教師,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體,關注作者,和老師一起學數學。再次參加教師資格證面試工作,感觸良多,通過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也能看出教育現狀。可以說,有驚喜也有遺憾,喜憂參半。我們市這次參加教師資格證面試的人數又比上半年增加了不少,每次參加考官培訓,負責教師資格證考試的領導都會公布參加面試的人數,連續多次人數極速增加,一方面說明教師行業還是被越來越多的青年人看好,另一方面也看出國家對教育的日益重視。還有讓人欣喜的是,今年考生的素質普遍比去年考生高,原以為只是巧合,自己考場的考生素質較高。
  • 幸福是教學的重要價值取向
    ● 羅儒國   教學作為教師的一種生活方式、存在方式,是追尋價值、創造價值、體現一定價值取向的生命活動。那麼,教學對教師意味著什麼?或者說,對於教師而言,教學究竟是為了什麼?這些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   一、對教學價值取向的論述。   關於教學價值取向問題,國內外學者對此已有不同程度的關注,形成了不同的觀點,見仁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