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重點筆記013:我國的教育目的

2021-03-01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育丁

(一)我國教育目的的表述

1957年,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這一教育目的在當時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起了非常大的指導作用,對以後的教育目的的演變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1978年,我國的教育目的在第五屆人大會議上通過的憲法中被表述為:「我國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1981年,《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教育目的有新的表述:「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又紅又專、知識分子和工人農民相結合、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

1982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教育要為「九十年代以至下世紀初葉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大規模地準備新的能夠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各級各類合格人才。」明確指出:「所有這些人才,都應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和社會主義事業,具有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艱苦奮鬥的獻身精神,都應該不斷追求新知,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於創造的科學精神。」1986年,《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使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的建設人才奠定基礎。」在這裡,首次把提高全民族素質納入教育目的。

1990年,《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把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明確表述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貫徹『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方針,努力使教育質量在90年代上一個新臺階。」

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把教育目的表述為:「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2001年,《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堅持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2006年,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2010年7月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_____2020年)》強調:「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融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我國教育目的的精神實質

1.社會主義是我國教育性質的根本所在

我國教育目的所反映出來的這一基本精神,明確了我國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來源於社會需要,也受社會制約,帶有各個時代社會的特點和要求,體現了一定的社會性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教育目的也體現了這一特點,但不同於以往歷史上任何社會的教育目的,是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服務的。維護社會主義利益,為社會主義服務,是我國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正是由於我國教育目的所確定的社會主義性質的規定性,才在根本上保證了我國教育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指引著教育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培養各方面的人才。

2.使受教育者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我國教育目的反映出來的這一基本精神,明確了我國人才培養的素質要求。一是明確了人才應有的基本素質,即德、智、體、美等方面。二是明確了使受教育者各方面全面發展,即在注重基本素質(德、智、體、美)形成發展的同時,也要促進其他素質的形成和發展。這是促進人的個性豐富發展所必需的,有利於個人在物質生活領域和精神生活領域發揮其創造性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價值,使人的發展充滿內在活力。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質

我國的教育目的不僅包含對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而且含有對整個民族素質全面提高的要求。提高全民族素質,是我國當今社會發展賦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國當代教育的重要使命。這是因為:一方面,科學技術發展對綜合國力、社會經濟結構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使得科學技術成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關鍵,要加速科技進步並用科技進步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這取決於整個民族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實現社會的現代化不只是經濟的巨大發展,同時也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觀念等在內的社會的全面進步。而要促進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觀念在內的社會的全面進步,則需要整個民族素質的全面提高。因此,提高全民族素質,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是我國教育目的精神實質的又一個重要方向。

4.為經濟建設和社會全面發展培養各級各類人才

教育目的反映了我國教育的基本使命,一個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的全面發展進步,需要有各級各類人才與之相適應。培養能夠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各級各類人才,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教育目的所體現的基本要求。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基本思想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考察社會物質生產與人的全面發展關係時所提出的關於人的發展問題的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思想是:人的發展是與社會生產發展相一致的。舊式勞動分工造成人的片面發展,大工業機器生產要求人的全面發展,並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是教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人的全面發展具有豐富的內涵:(1)指人的物質生產、生活本身的勞動能力的全面發展;(2)指人的才能的全面發展;(3)指人自身的全面發展;(4)指人的自由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對我國教育目的確定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確立了科學的人的發展觀,指出了人的全面發展的歷史必然,對

我國的教育目的的確定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一方面為我們科學地認識人的全面發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論指導。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亞里斯多德、誇美紐斯、盧梭、裴斯泰洛齊等都曾提出過應使人的體力、智力和道德等各方面和諧發展的問題。但是他們的論述都是脫離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只是從「神的意志」或「人的本性」出發來說明和解釋人的發展。到了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等人也提出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但沒有從根本上說清人的發展與社會物質生產、生活條件的關係。馬克思主義為考察和說明人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科學的方法論。它要求在規定人的發展的時候,不能脫離具體的歷史條件。人的發展「既和他們生產什麼相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相一致」、「個人是什麼樣的,這取決於他們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用這種科學的人的發展作指導,有助於我們深刻理解人的發展的社會必要性和社會制約性,在確立和實現教育目的中把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很好地結合起來。

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指出了人的全面發展的歷史必然性,為社會主義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從社會生產的發展,特別是社會大工業生產發展對人的影響中,看到了「承認勞動的變換,從而承認工人儘可能多方面的發展是社會生產的普遍規律」,揭示了人的全面發展的歷史必然性,有助於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在人才培養中堅持全面發展的方向,豐富培養人的素質,更好地推動我國的現代化建設。

(一)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系統的影響,把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轉化為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就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智育的方向。

(二)智育

智育是傳授給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他們智力的教育活動。智育在社會文明建設中起著不可缺少的和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全面發展教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智育的任務主要包括:(1)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培養基本的技能技巧。(2)發展學生的智力。智力是指保證人們有效地進行認識活動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綜合,它包括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記憶力、注意力等因素,其中,思維能力是決定性的因素。

(三)體育

體育是以身體活動為基本內容,促進人的身心發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過程。體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關係到整個國家、民族的強弱盛衰。

體育的任務主要包括:(1)增強學生體質(根本任務),其中包括促進學生正常發育和身體各器官機能的發展,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和人體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2)向學生傳授體育和衛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3)通過體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4)向國家輸送優秀體育運動員,促進我國體育水平的提高。

體育的組織形式:(1)體育課(基本組織形式);(2)早操、課間操;(3)課外體育鍛鍊;(4)運動隊訓練;(5)運動競賽。

(四)美育

美育是通過現實美和藝術美的形象化形式打動學生情感,使學生在心靈深處受到感染和感化,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具有感受美、鑑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的任務主要包括:(1)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和感受美、鑑賞美的知識和能力;(2)培養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3)培養學生的心靈美和行為美。

美育的實施途徑:(1)通過各科教學和課外文藝活動實施美育;(2)通過大自然實施美育;(3)通過社會日常生活實施美育。

(五)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是引導堂生掌握勞動知識和技能,形成勞動觀念塑習慣的教育。勞動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能促進學生優良品德的發展,有利於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還能增強學生體質,有利於完成升學和就業雙重任務,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

勞動教育的途徑:(1)通過校辦工廠(或車間)和農場(或實驗園地)的勞動進行勞動教育;(2)通過參加校外的工廠、農場或農村的勞動進行勞動教育;(3)通過服務性勞動,尤其是社會公益勞動進行勞動教育。

綜上所述,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都是全面發展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各有各的基本任務,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一個整體。

相關焦點

  • 小學 | 教師資格證重點筆記:教育目的概述
    遼寧教師資格證考試網新朋友點擊上方藍字 遼寧教師資格證考試網關注,遼寧教師資格證考試網微信公共平臺每天發布最新信息
  •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教育的起源
    我們將持續更新教師資格證考試文章,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關注、收藏,也可以將文章分享給您朋友。本文809字,閱讀約需要3分鐘。今天我們來學習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的第一章第二節——教育的起源與發展——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內容包括:神話起源學說、生物起源學說、心理起源學說、勞動起源學說,下面我們就開始今天的學習,希望大家做好相關筆記,備戰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
  • 教師資格證筆試每年必考:教育目的!
    三、教育目的層次結構【選擇題】教育目的的層次性包括:國家的教育目的、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學科的課程目標、教師的教學目標。四、現階段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徵)我國的教育目的是實現素質教育,其基本精神如下:(1)要求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堅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
  • 教師資格證· 筆記丨教育目的概述快刷一遍!
    二、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單選、重點)國家:教育目的學校:培養目標:根據教育目的制定的各級各類學校關於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學科:課程目標教師:教學目標三、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的關係(單選,次重點)>教育方針包括教育目的教育方針還包括教育目的的性質教育方針還包括教育目的的實現途徑我國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四、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的關係(單選,次要)教育目的:國家培養人的總要求
  •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我國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
    2020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安排表已發布,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筆試時間為10月31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的備考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備考資料,下面是考試題庫每日一練練習題,供各位考生查看學習。
  • 2021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2021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的備考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查看學習。
  • 幼兒園教師資格證和小學教師資格證哪個好考一些?
    幼兒園教師資格證和小學教師資格證哪個好考一些?
  • 學習筆記丨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三期
    ﹌﹌﹌﹌﹌﹌﹌﹌﹌﹌﹌﹌﹌﹌﹌﹌﹌﹌﹌﹌﹌﹌﹌﹌第二節 小學教育的產生與發展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1、全民性 2、義務性 3、全面性第三節 小學的組織與運行一、學校管理概述(教科書和講義為主體部分)※我國中小學教科書的組織結構一般採用「螺旋式」與「直線式」兩種。
  • 學習筆記丨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一期
    ﹌﹌﹌﹌﹌﹌﹌﹌﹌﹌﹌﹌﹌﹌﹌﹌﹌﹌﹌﹌﹌﹌﹌﹌﹌﹌﹌﹌﹌﹌﹌﹌﹌﹌﹌﹌﹌﹌﹌﹌﹌﹌﹌﹌﹌學習筆記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情分析:卷面分:150分 考試時間:120分鐘(最終成績折算成120分計算,70分合格)
  • 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學/心理學/新課標/問答題重點匯總筆記
    教師資格證筆試重點筆記!《教育綜合知識》詳細知識點( 珍藏複習版)住!
  • 小學教師資格證|重點筆記012: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即對教育目的的價值性進行選擇時所具有的傾向性。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問題是教育理論中最為重要的領域。教育目的觀可分為個人本位論、社會本位論、文化本位論、生活本位論等幾種類型。(一)個人本位論個人本位論的教育目的觀從個人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根據人的本性的需要來確定教育目的。
  • 教師資格證必背必看重點筆記(珍藏版)
    我拿到教師資格證已經兩年了。這份筆記是我當時備考時整理出來的。非常好用!後來我把筆記分享給了其他考教師資格證的朋友,他們對照著我整理的筆記,結合我的學習方法,也都通過了考試,拿到了證。【筆記使用方法】第一步:第一次考試的小白,請先熟悉教師資格證的兩本教材書!!!不要上來就看筆記。
  • 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我國的教育制度
    世紀下半期基本形成學校教育系統(學制)的形成,即意味著制度化教育的形成(重點)我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誌:清朝末期的「廢科舉、興學校」,以及頒布了全國統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學制02.3.非制度化教育(超越制度)
  • 教育目的——我國的教育目的(教師招聘重點、難點、考點)
    一、我國教育目的確立的理論依據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確立的理論依據。1、人的全面發展的含義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勞動能力,即智力和體力的全面協調發展,也包括人的道德發展。二、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堅持培養「勞動者
  • 環宇教育教師資格證筆試+面試課程招生簡章
    教師資格證:普通班、協議班、無憂取證班.同步熱招中教師資格證培訓,我們是專業的
  • 教師資格證教學實施、評價重點知識點匯總(附考試答題技巧)
    經過十天的更新,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學習筆記今天更新最後一章,教學實施與教學評價結合前面8篇筆記的內容,構成完整的科目二筆記今天同時附帶科目二的考試答題技巧一定要看到最後哦!第六章 教學實施第一節教學概述一、教學概念1、概念:教學是在教育目的規範下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
  • 小學教師資格證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補貼是多少
    來信標題 小學教師資格證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補貼是多少 來信內容您好,請問小學教師資格證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補貼是多少?能發一下證書補貼的明細麼 我找了半天沒找到那證書是可以領取補貼的。來信時間2020-12-16 16:36:36回復時間 2020-12-17 11:09:34 辦件編號 202012160029596 信件狀態 已辦結 提交對象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信件分類 求助 信件主題 教育 信件來源 網上問答(部門信箱) 是否公開 公開 回復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 非師範生考教師資格證是報小學好還是中學好?
    2017年下半年山東教師資格考試即將開始,很多人會遇到這個問題,山東·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為大家解答:非師範生考教師資格證是報小學好還是中學好,供考生參考。預祝大家順利取得教師資格證,拿下教師之路敲門磚。非師範生考教師資格證是報小學好還是中學好?
  • 我國小學教育的發展
    修業年限為5年;②教學宗旨「以啟人生應有之知識,立其明倫理愛國家之根基,並調護兒童身體,令其發育」;③初等小學堂主要教授科目有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字等中國開始實施的第一個現代學制(實行新學制的開端)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教師專業筆記
  • 福建教師資格證考試_中國教育考試網報名入口
    廣東教師資格考試網提供以下教師資格考試動態信息:福建教師資格證考試_中國教育考試網報名入口,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準考證列印,教師考試動態的內容,請關注廣東教師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