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小學老師,在課堂上提問時,經常遭遇到的兩種尷尬及分析: 一種情況是學生齊刷刷地全部舉手,讓老師分不清到底誰會誰不會,也不知道究竟該讓誰來回答更合適;另一種情況是無人舉手願意回答問題,學生不願意參與課堂活動,沒興趣配合老師的提問。其實這兩種情況都代表著老師課堂提問的失敗,對孩子成長教育不利!
對於老師的提問,所有孩子都齊刷刷地舉手要求回答,表明三種情況: ①提問過於簡單,學生人人都會,失去提問引發學生思考的意義;②學生習慣性舉手,不少學生是濫竽充數,礙於自己和老師的面子,不懂裝懂;③有些學生是盲目從眾心理,看到別人舉手,自己也跟著舉手,實際上心裡沒有一點回數。這樣的經常舉手回答老師提問,是在弄虛作假,滿足個人的虛榮心,欺騙自己和老師,對孩子的成長教育非常不利,容易讓孩子養成不誠實、貪慕虛榮的壞習慣。
學生對於老師的提問,不願意舉手回答,參與積極性不高,也表明三種情況: 其一老師的提問與課堂教學脫節或不夠精彩,引不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興趣,學生愛答不理;其二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上課不認真聽講和思考,根本沒搞明白老師所提問的問題是什麼;其三師生關係不和諧,學生故意不配合老師,甚至是跟老師作對,讓老師尷尬和難堪,想看老師的笑話。這些情況,不僅代表著老師課堂提問的失敗,更說明老師教學水平較差,同時也意味著班風學風不正,最後受害的還是學生,當然對學生成長教育嚴重不利了!
老師提問,孩子經常積極踴躍地舉手要求回答問題,對孩子的成長教育好不好?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方面、認真聽課、仔細思考老師所提問題後的積極踴躍舉手回答,對孩子成長教育是非常有利的。這不僅是孩子積極認真、勤學善思的具體表現,而且是孩子勇於表達自我、充分展示自己的體現。現代社會,我們的教育,就是要培養孩子「學進去,講出來」的基本能力,這是孩子學習的正能量,應該鼓勵與支持!另一方面、對老師的提問,不加思索、盲目跟風舉手,或者濫竽充數、不懂裝懂舉手,甚至只是為了愛慕虛榮和面子舉手,都是對孩子成長教育不利的。這樣的舉手,不僅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科學文化知識教育,而且影響著孩子的正確行為習慣教育,更影響著孩子的誠實品性教育;這些都嚴重桎梏著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於孩子的學業成才,還會不利於孩子未來的事業成功!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孩子在學校經常舉手回答老師提問」,究竟對孩子成長教育好不好,需要具體分析其成因和行為,我們應該鼓勵與支持孩子認真學習、積極踴躍的舉手回答,反對和糾正孩子愛慕虛榮、不懂裝懂的舉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