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如何正確看待那些經常舉手回答老師提問的孩子?

2020-12-15 自在人生wub

作為中小學老師,在課堂上提問時,經常遭遇到的兩種尷尬及分析: 一種情況是學生齊刷刷地全部舉手,讓老師分不清到底誰會誰不會,也不知道究竟該讓誰來回答更合適;另一種情況是無人舉手願意回答問題,學生不願意參與課堂活動,沒興趣配合老師的提問。其實這兩種情況都代表著老師課堂提問的失敗,對孩子成長教育不利!

對於老師的提問,所有孩子都齊刷刷地舉手要求回答,表明三種情況: ①提問過於簡單,學生人人都會,失去提問引發學生思考的意義;②學生習慣性舉手,不少學生是濫竽充數,礙於自己和老師的面子,不懂裝懂;③有些學生是盲目從眾心理,看到別人舉手,自己也跟著舉手,實際上心裡沒有一點回數。這樣的經常舉手回答老師提問,是在弄虛作假,滿足個人的虛榮心,欺騙自己和老師,對孩子的成長教育非常不利,容易讓孩子養成不誠實、貪慕虛榮的壞習慣。

學生對於老師的提問,不願意舉手回答,參與積極性不高,也表明三種情況: 其一老師的提問與課堂教學脫節或不夠精彩,引不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興趣,學生愛答不理;其二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上課不認真聽講和思考,根本沒搞明白老師所提問的問題是什麼;其三師生關係不和諧,學生故意不配合老師,甚至是跟老師作對,讓老師尷尬和難堪,想看老師的笑話。這些情況,不僅代表著老師課堂提問的失敗,更說明老師教學水平較差,同時也意味著班風學風不正,最後受害的還是學生,當然對學生成長教育嚴重不利了!

老師提問,孩子經常積極踴躍地舉手要求回答問題,對孩子的成長教育好不好?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方面、認真聽課、仔細思考老師所提問題後的積極踴躍舉手回答,對孩子成長教育是非常有利的。這不僅是孩子積極認真、勤學善思的具體表現,而且是孩子勇於表達自我、充分展示自己的體現。現代社會,我們的教育,就是要培養孩子「學進去,講出來」的基本能力,這是孩子學習的正能量,應該鼓勵與支持!另一方面、對老師的提問,不加思索、盲目跟風舉手,或者濫竽充數、不懂裝懂舉手,甚至只是為了愛慕虛榮和面子舉手,都是對孩子成長教育不利的。這樣的舉手,不僅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科學文化知識教育,而且影響著孩子的正確行為習慣教育,更影響著孩子的誠實品性教育;這些都嚴重桎梏著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於孩子的學業成才,還會不利於孩子未來的事業成功!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孩子在學校經常舉手回答老師提問」,究竟對孩子成長教育好不好,需要具體分析其成因和行為,我們應該鼓勵與支持孩子認真學習、積極踴躍的舉手回答,反對和糾正孩子愛慕虛榮、不懂裝懂的舉手回答。

相關焦點

  • 課堂上,老師最愛提問這幾類學生
    成績不夠好但是夠努力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往往成績不突出,思維會有些慢,理解力不夠,但是學習態度非常端正,課堂上能做到認真聽課,老師提問他們的時候,這些學生可以給出自己的想法,但往往會思考不到位,抓不住問題要點,也能代表大部分學生的答案,老師就可以順勢分析,以這些學生的回答為例,更好地指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
  • 在課堂上,面對一個不會的問題,該如何舉手回答呢?
    小學生的課堂,舉手回答問題是一種基本的操作,一方面表明了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表現著孩子們的勇氣 。一個勇於回答問題的孩子在生活中一定也是一個勇敢的人。試想一下,如果是一個你會的問題,那麼你舉手的時候一定是信心滿滿,回答的時候一定底氣十足。那麼如果老師提出的問題是一個你一下子沒有想明白的問題,這個時候敢於舉手就是在考驗你的勇氣了。關於這個問題,也是孩子提出來,我才仔細考慮了一下,其實沒有那麼複雜。
  • 老師喜歡提問什麼樣的學生?
    家長們都有這樣的感受:課堂上經常被提問到的學生,成績大概率比從不被提問到的學生好。老師為什麼經常提問這個學生?而那個學生卻從來不被提問到?顯然,學生自身和老師的態度都有區別,這種區別,自然會體現在成績上。
  • 真誠呵護,讓學生敢於舉手回答問題,站在課堂的正中央
    每一位學生都是一顆星星,或閃著光芒,或蒙著灰塵,我們老師,應該擦亮每一顆星星,讓他們在浩瀚的宇宙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自信從容地光芒四射、閃閃發光。——題記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回答,是師生之間進行交流,以及老師掌握學情,學生快速成長的最主要途徑。
  • 孩子在課堂上多舉手的好處太多了,家長 一定要看看
    怎樣才能提高孩子課堂聽課效率,讓孩子學掌握好所學知識呢?課上勇敢舉手,從開學第一天開始,堅持到學期最後一天! 1、有利於培養孩子專注能力 孩子想要在課堂上舉手回答問題,那麼孩子在課堂就必須一直專注地聽老師講課才行,於是,孩子的聽課的專注力和興奮狀態就被調動起來了,聽課的效率也就大大提高。
  • 孩子在課堂上多舉手的好處太多了,家長一定要看看
    怎樣才能提高孩子課堂聽課效率,讓孩子學掌握好所學知識呢?課上勇敢舉手,從開學第一天開始,堅持到學期最後一天!1、有利於培養孩子專注能力孩子想要在課堂上舉手回答問題,那麼孩子在課堂就必須一直專注地聽老師講課才行,於是,孩子的聽課的專注力和興奮狀態就被調動起來了,聽課的效率也就大大提高。
  • 課堂回答問題好處多,孩子不敢舉手,家長這樣鼓勵很有效
    上課發言好處多上了一年級,課堂上老師會經常會請同學們舉手來回答問題,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敏捷性、注意力專注性,同時對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也很有好處,還是孩子融入課堂的一種好方式,因此一定要鼓勵孩子在課堂上多發言。
  • 您家的孩子上課愛舉手回答問題嗎?
    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教學相長,其樂融融。這是許多人心目中理想的課堂狀態。 可您知道,您的孩子課堂上愛舉手發言嗎?而自己的孩子,似乎並不在其中。 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因為這既表明孩子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也鍛鍊了孩子當眾發言的能力。 可是,哪怕家長把道理講出花來,孩子卻始終不愛舉手發言,這時家長又該怎麼做呢?
  • 你家的孩子上課愛舉手回答問題嗎?
    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教學相長,其樂融融。這是許多人心目中理想的課堂狀態。可您知道,您的孩子課堂上愛舉手發言嗎?而自己的孩子,似乎並不在其中。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因為這既表明孩子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也鍛鍊了孩子當眾發言的能力。可是,哪怕家長把道理講出花來,孩子卻始終不愛舉手發言,這時家長又該怎麼做呢?
  • 學生不願回答問題?也許是課堂提問的方式不對
    提問是教學的靈魂,是完成教學目標的主要方式,也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動力。肯尼基·胡德曾說:「教學的藝術全在於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但現階段,大部分教師未能認識到這一點,認為提問就是提出一個問題,然後讓學生做出正確解答。這種提問方式不但機械性強,而且很難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 不做課堂「小啞巴」,讓孩子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不是完成學習任務
    如果是一個性格內向,或者不太敢表達自己訴求的孩子,儘管學習成績很好,也會被定義為性格不好。那麼怎樣讓孩子鍛鍊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勇氣呢?作為老師,一堂課不會讓一個班的同學每個人都能有舉手回答問題的機會,但老師都會喜歡孩子們能積極舉手,活躍課堂氣氛。舉手不單是示意回答問題,有問題也可以提出問題。舉手回答問題不是「學習任務」,而是一項愉快的教學活動。
  • 老師,為什麼總是不提問我們家舉手的孩子?
    女兒今年上小學二年級,這學期開學快一周了。但這兩天回家她說了一件不開心的事:我們的班主任老師上課總是不提問我,每一次我都舉手。這個事情,她上一年級的時候,也說過。每次我都說,班級裡有40多個孩子,老師不能把每個學生都照顧到,老師不提問你,並不表示老師不欣賞你。
  • 班主任說:我為什麼不喜歡上課總愛舉手的孩子 ▏教育
    因此,舉手回答問題當然可以提倡,但是必須要在老師示意可以舉手的時候再舉,這樣既是對其他同學的尊重,也不會對老師的教學秩序造成困擾。試想一下,一個孩子特別積極,老師話音還沒落孩子就急忙舉手大聲表示要回答,這樣老師到底是該提問呢還是該置之不理呢?
  • 小學語文課堂高科技,搶答器代替舉手回答問題,用大數據分析教學
    而老師們也會依賴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共享,喪失一些教學反思的習慣。傳統的課堂上,老師講課提問,學生舉手回答,甚至是我們一二年級的課堂裡,老師還要不斷去強調坐姿,頭正伸直腳放平,以此來達到某種程度的課堂互動。有些學生舉手回答問題非常積極,手伸得很長,恨不得舉到老師臉上。有的學生從來不舉手,也不願意來回答老師的問題。
  • 學生上課積極舉手,老師卻一次不點名回答問題,家長機智處理
    家長的疑問我可以理解,對於老師來說,課堂互動也是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考評,以語文課為主,老師不可能在一堂課中按照全班人數來提問,各位同學,雨露均沾,都能回答上問題,這樣也失去了積極舉手的意義。但是老師一次都不叫孩子回答問題,確實很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該怎麼辦呢?
  • 學生上課積極舉手,老師卻一次不點名回答問題,家長機智處理
    家長的疑問我可以理解,對於老師來說,課堂互動也是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考評,以語文課為主,老師不可能在一堂課中按照全班人數來提問,各位同學,雨露均沾,都能回答上問題,這樣也失去了積極舉手的意義。但是老師一次都不叫孩子回答問題,確實很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該怎麼辦呢?家長的溝通方式很重要,我們現在的家長,受教育程度普遍很高,大部分家長還是可以理解老師的教學方式。
  • "孩子害怕回答問題,從不舉手"|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害怕舉手是表象,真正害怕的是被評價這位家長發現孩子從來不發言,害怕發言。在家長的詢問下,女兒坦言自己不願意回答問題的原因:&34;原來孩子真正害怕是被評價。在課堂上發言,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都是有壓力的,他們不確信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擔心萬一答錯了一道簡單的問題
  • 那個愛舉手發言的孩子,為何漸漸變得沉默?
    「老師,我長大後要當一名科學家!」 「我想成為一名作家!」 「老師,我長大後想當總統,因為……」 孩子剛上小學那會,我常問他,今天上課有沒有好好回答老師的問題呀?那時候,他總能興奮而又肯定地答,「有」。
  • 我舉手了,是老師不叫我!(二)
    在課堂上積極舉手發言的學生中,學習成績好的佔多數;在課堂上不願意舉手發言的學生中,學習成績差的佔多數。
  • 舉手回答問題太俗氣?老師上課新創意,學生全體舉腳贊同
    為什麼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都需要學生舉手來回答呢?因為能夠提高學生們上課的專注程度,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也能保持教室紀律不會亂糟糟的,還會提高老師的積極性,讓他也能夠講課更加投入認真,然而衰衰的老師卻想到了一個新創意。衰漫畫。舉手回答問題太俗氣?老師上課新創意,學生全體舉腳贊同如果上課時老師不允許同學們舉手回答問題了,你該如何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