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舉手發言是一種心理障礙,它來源於自卑感和個人心理素質,還有環境的影響。家長要改變孩子的這種課堂習慣,必須找到孩子不愛舉手發言的原因,只有找準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在課堂上積極舉手發言的學生中,學習成績好的佔多數;在課堂上不願意舉手發言的學生中,學習成績差的佔多數。這個結果表明,在課堂上積極、主動爭取回答問題,有助於調動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可以明顯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那麼,如何讓孩子在課堂學習中積極舉手發言呢?
●1. 督促孩子在學習新課之前做好預習
家長要督促孩子在學習新課之前做好預習,這種預習應該成為孩子的一種學習習慣,這種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僅有益於孩子在課堂上積極舉手發言、提高學習成績,更有益於孩子良好學風的養成。
●2. 鼓勵孩子不要怕答錯
家長要改變孩子怕嘲笑的心態,讓孩子不要怕答錯,不要怕被別人笑。想到多少答多少,會一句答一句,會兩句就答兩句。另外,在回答問題時要冷靜,情緒不要激動,要不慌不忙地回答,可留有思考餘地,不至於丟三落四。
●3. 為孩子創設鍛鍊的機會
如果孩子天性膽小,想讓孩子有所轉變總是不容易的,因此,家長一定要積極為孩子創設鍛鍊的機會。如:可以定期在家裡舉行小小的辯論賽、討論會,讓孩子談一談對一些現象、一些事件的觀點,並教給孩子一些發言的技巧等。孩子經過家裡的「鍛鍊」,慢慢就會改掉課堂上不愛舉手發言的習慣了。
●4. 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要讓孩子積極舉手發言,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是關鍵。父母應注意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對他的閃光點及時加以鼓勵。父母可以每天晚上用 10分鐘時間傾聽孩子的談話,對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講評,對他的點滴進步給予充分肯定。這樣做,能夠有效調動孩子不斷進取的積極性,能夠使孩子從中獲得充足的信心。
另外,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多與活潑、開朗、在學校裡愛發言的同學交往,讓孩子與他們交朋友,觀察他們是怎樣學習,怎樣在課堂上發言的,這樣做,可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5. 加強與老師的聯繫與配合
家長應與老師加強聯繫,努力為孩子創設課上發言的機會,就像故事中張翔的媽媽一樣。如:可請老師平時多提問孩子,或請老師在課外輔導時多接觸一下孩子,努力縮小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緩和、減輕孩子的緊張感,使孩子逐漸做到在課堂上敢於面對同學們講話,敢於大膽舉手發言。
另外,如果是因為老師教學方法的原因造成孩子課堂上不積極回答問題,家長可以積極地與學校進行溝通,客觀地向學校有關部門反映情況,並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