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舉手了,是老師不叫我!(二)

2020-12-15 網易親子

不愛舉手發言是一種心理障礙,它來源於自卑感和個人心理素質,還有環境的影響。家長要改變孩子的這種課堂習慣,必須找到孩子不愛舉手發言的原因,只有找準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在課堂上積極舉手發言的學生中,學習成績好的佔多數;在課堂上不願意舉手發言的學生中,學習成績差的佔多數。這個結果表明,在課堂上積極、主動爭取回答問題,有助於調動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可以明顯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那麼,如何讓孩子在課堂學習中積極舉手發言呢?

1. 督促孩子在學習新課之前做好預習

家長要督促孩子在學習新課之前做好預習,這種預習應該成為孩子的一種學習習慣,這種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僅有益於孩子在課堂上積極舉手發言、提高學習成績,更有益於孩子良好學風的養成。

2. 鼓勵孩子不要怕答錯

家長要改變孩子怕嘲笑的心態,讓孩子不要怕答錯,不要怕被別人笑。想到多少答多少,會一句答一句,會兩句就答兩句。另外,在回答問題時要冷靜,情緒不要激動,要不慌不忙地回答,可留有思考餘地,不至於丟三落四。

3. 為孩子創設鍛鍊的機會

如果孩子天性膽小,想讓孩子有所轉變總是不容易的,因此,家長一定要積極為孩子創設鍛鍊的機會。如:可以定期在家裡舉行小小的辯論賽、討論會,讓孩子談一談對一些現象、一些事件的觀點,並教給孩子一些發言的技巧等。孩子經過家裡的「鍛鍊」,慢慢就會改掉課堂上不愛舉手發言的習慣了。

4. 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要讓孩子積極舉手發言,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是關鍵。父母應注意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對他的閃光點及時加以鼓勵。父母可以每天晚上用 10分鐘時間傾聽孩子的談話,對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講評,對他的點滴進步給予充分肯定。這樣做,能夠有效調動孩子不斷進取的積極性,能夠使孩子從中獲得充足的信心。

另外,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多與活潑、開朗、在學校裡愛發言的同學交往,讓孩子與他們交朋友,觀察他們是怎樣學習,怎樣在課堂上發言的,這樣做,可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5. 加強與老師的聯繫與配合

家長應與老師加強聯繫,努力為孩子創設課上發言的機會,就像故事中張翔的媽媽一樣。如:可請老師平時多提問孩子,或請老師在課外輔導時多接觸一下孩子,努力縮小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緩和、減輕孩子的緊張感,使孩子逐漸做到在課堂上敢於面對同學們講話,敢於大膽舉手發言。

另外,如果是因為老師教學方法的原因造成孩子課堂上不積極回答問題,家長可以積極地與學校進行溝通,客觀地向學校有關部門反映情況,並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哆哆嗦嗦的回答到:老師,我舉手是因為我肚子疼,想上廁所……
    微笑地去尋找一個不可能出現的你!悲傷可以自行料理,快樂的滋味如果要充分體會,就需要有人分享才行。接下來分享一些快樂,讓開心的你或者不開心的你在笑一笑!圖解:網購過最沙雕的東西你網購過最沙雕的東西長啥樣?1.有一次,我和我媽去滑雪,回家了,我媽問我:「你身上酸不?」我:「你聞聞?」然後我很自然地抬起了胳膊。。。
  • 班主任說:我為什麼不喜歡上課總愛舉手的孩子 ▏教育
    很多父母都鼓勵孩子上課有積極舉手發言,原因大概有三,一是及時解決不懂得問題;二是引起老師對孩子的關注,讓老師喜歡;三是培養孩子的勇氣
  • 畢玉娟:「不會的請舉手」,讓我受益終生
    上課,老師會提問,通過提問,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老師最後一句往往是:會的請舉手。而教我數學的齊老師的最後一句是:不會的請舉手。齊老師不同於其他老師,完全是因為我的緣故。我是一個性格孤僻、不善言談的壞學生。
  • 學生上課積極舉手,老師卻一次不點名回答問題,家長機智處理
    家長的疑問我可以理解,對於老師來說,課堂互動也是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考評,以語文課為主,老師不可能在一堂課中按照全班人數來提問,各位同學,雨露均沾,都能回答上問題,這樣也失去了積極舉手的意義。但是老師一次都不叫孩子回答問題,確實很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該怎麼辦呢?
  • 學生上課積極舉手,老師卻一次不點名回答問題,家長機智處理
    家長的疑問我可以理解,對於老師來說,課堂互動也是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考評,以語文課為主,老師不可能在一堂課中按照全班人數來提問,各位同學,雨露均沾,都能回答上問題,這樣也失去了積極舉手的意義。但是老師一次都不叫孩子回答問題,確實很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該怎麼辦呢?家長的溝通方式很重要,我們現在的家長,受教育程度普遍很高,大部分家長還是可以理解老師的教學方式。
  • 他第一次叫我老師,老師與學生的故事(上)
    我教的四班的學生大都對人熱情,遇見了學校老師,不管認不認識,都愛叫一聲「老師好」。一下課,他們就跑進我的辦公室要水喝,不喝水的,也愛問這問那,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只有一個學生除外,他終日沉默寡言,名叫邱毅。邱毅和我住在同一個小區,有幾次我看見他回家進的二單元102室。
  • 一位資深班主任的掏心話:我為什麼不喜歡上課積極舉手的孩子?
    對於課堂上總是積極舉手問問題、回答問題的學生,老師們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呢?今天,要跟老師們探討的就是課堂舉手的問題。因為一位老師坦言:他不喜歡總舉手的學生。到底是為什麼呢?茜茜上一年級,媽媽每次送她到校門口,都不忘說:「上課積極點,多舉手,要不然老師不喜歡你!」茜茜倒是很聽話,每次老師一提問,她第一個就把手舉起來了。但老師讓茜茜起來回答的時候,卻發現茜茜回答得磕磕絆絆,有時乾脆回答不上來,一聽就是沒考慮好。
  • 「小海星有聲課堂」 | 第五季第11期《為什麼老是不叫我?》
    「小海星有聲課堂」 | 第五季第11期《為什麼老是不叫我?》媽媽,我沒心情,不想吃。你呀,心情總是時好時壞的,這回又是怎麼了?我就不明白了媽媽,為什麼老師不喜歡我呢?怎麼會啊,你們老師上次家長會還跟我說,特別喜歡你呢。可是我每次上課舉手,她都不叫我!我再也不舉手了!你上課想回答問題?
  • 老師,為什麼總是不提問我們家舉手的孩子?
    女兒今年上小學二年級,這學期開學快一周了。但這兩天回家她說了一件不開心的事:我們的班主任老師上課總是不提問我,每一次我都舉手。這個事情,她上一年級的時候,也說過。每次我都說,班級裡有40多個孩子,老師不能把每個學生都照顧到,老師不提問你,並不表示老師不欣賞你。
  • 請叫我郭老師
    郭老師,是我能夠接受的最有情味的稱謂。我並不很在意孩子們給我起外號,從屠夫,到坦克,從小二黑,再到老郭,時間總會帶走很多,而留下來的「老郭」,也總是在背後時常縈繞在孩子們的口中,我佯裝充耳不聞。至少「老郭」是真實的,在日漸衰老的過程中瘋狂而又天真,還帶著獨屬於自己的標誌。但我總會在公開場合要求學生稱呼我為「郭老師」,也願意很多同行朋友有如此相同的稱呼。
  • 孩子上課不舉手發言,怎麼辦?不用擔心這裡有妙計
    但有些同學在課堂上沒有積極性,從不參與老師的問題。這讓老師也很困惑。如果老師告訴家長,孩子最近不愛舉手。家長不要著急。要現弄清楚不舉手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如果老師告訴家長,孩子最近不愛舉手。家長不要著急。要現弄清楚不舉手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 換個老師上課 讓5年從不主動舉手的孩子發言了
    會議間流傳出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名杭州的特級教師到一所鄉村學校上課,居然讓一位5年從不主動舉手的孩子,主動開口發言了!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杭州淳安縣梓桐鎮。今年3月初,杭州天長小學語文特級教師曹曉紅到淳安縣梓桐鎮外桐完小給學生上《草船借箭》一課。這個班的班主任童永才就坐在後面聽。開始上課後,童永才突然發現自己班裡一名叫胡珊的學生舉手了,他大吃一驚!
  • 老師好像不喜歡我
    兒:老師都比較喜歡女生。母:老師難道都不喜歡男生嗎?兒:有些男生老師也喜歡的,只是我覺得老師好像不喜歡我。母:老師有說不喜歡你嗎?兒:那沒有。母:老師對你特別不好嗎?兒:也沒有。母:那你為什麼覺得老師不喜歡你呢?兒:老師對喜歡的同學會經常笑的,上課也會經常叫他們回答問題的。
  • 教師節,記我的劉老師
    那時因我愛看課外書籍加上人小有點虛榮心,故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每篇語文課本都能一字不差的舉手說出其文段落大意及中心思想。每次老師都不動聲色的點名叫我回答。多少次雖說我的答案是百分百的準確,多少次我卻一次次的心感到內疚!只因那些答案是自己從家中的書上抄下來的。那時剛開始心想也許老師不知道我是做假。
  • 江敏:回憶我的語文老師
    我這個平凡的學生,還是特別想用我的拙筆,如實地去記錄這些平凡質樸又偉大的師者,以表達心中的感激與崇敬!我的小學是一所鄉村小學,我的啟蒙老師叫鄧俊峰。鄧老師是一位民辦老師。我上學時,他年紀就已經很大了,頭髮都掉光了。他在學校不僅要帶學前班的課,還要燒火做飯負責所有老師的夥食,還要負責打上課鈴和下課鈴。
  • 我的小學老師叫畢淑珍:很少提起,卻從未曾忘記
    01我不能不承認我是與其它小孩子不太一樣的,我不僅笨,還馬虎,似乎做什麼都做不好,要不然街上的大人小孩兒都不叫我的名字,見了總叫我「馬大哈」呢?那時候村裡的小學老師是民辦老師,是從村裡念過書的人裡選上來的,也說話不講究,教我一年級的朱老師與我媽是遠房表姐妹,我叫朱姨,算和我有親戚,越是親戚越是嚴,她批評我,我不怪她,誰讓我不爭氣,考零分呢?全年級六個班,只有一個雙零分,那就是我。02 我媽本來就脾氣不好,這下更是火冒三丈,罵我丟人現眼罵出三條街去。
  • 我恨過一個老師
    遭遇的女老師,姓胡,我們背地裡都叫她「虎老師」,五十歲上下,印象中微胖,精神總有些萎靡。 她從教我們拼音開始,但我只記得我對拼音的有些拼寫規則直到上高中有個老師重講我才搞清楚。很顯然,她沒有講明白,後來的老師認為這是一年級的東西,沒必要再講,加之我從小不愛問,導致我一個穩居班裡前三名的學生拼音基礎一直不好。我查字典很少用音序查字法,拿到字大致猜下它該讀什麼,然後想著拼音的順序翻。
  • 學生不愛舉手是什麼鬼:不會說話才是你的硬傷
    每當課後在我交流感想,表達感動的時候,就有同事「謙虛」地說:「哪裡哪裡,開學初學生都這樣,一鬥兒興,過陣子就沒有舉手的了。」那麼,果真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撇開「開學」的因素不談,就平時的課堂教學調研情況來看,同一個班級,不同的任課老師上課,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響應程度存在著明顯差異;不同的班級,同一位老師,教授相同的內容,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情況差別不大。
  • 懷念我的啟蒙老師
    想起曾經教過我的老師們,他們的身影,或智慧內斂,或張揚奔放,或娉婷婀娜,或平淡保守,一幕幕如電影般在我腦海中閃回。我的啟蒙老師叫易山秀。是一位知性而又壓抑的女老師。一九七三年的秋季入學時節,我被上小學二年級的哥哥偷偷帶到了一個叫橙樹灣的地方,在大隊的學校裡報了名,還是個公班(當年農村的學校,分公辦班和民辦班。
  • 上課不舉手發言,這個孩子道出了心聲
    我們經常會說,這孩子就是不愛舉手發言,怎麼辦呢?以下這篇張潔的習作,不知說出了多少孩子的心聲。打敗敵人,戰勝自己「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這個缺點或是毛躁,或是懦弱,或是粗心……我也有缺點,一個困擾我許久的「敵人」——膽小。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樣招惹上這位大俠的。也許是某節課因問題回答不恰當,引來大家的嘲笑。也許是說話一磕巴被大家戲耍,也許是……反正我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算能百分百正確回答問題也堅決不再舉手,視其為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