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揚州,乾隆皇帝吃過的包子,你要不要嘗嘗呢?

2020-12-23 蔣芬聊美食

大家好,我是蔣芬聊美食。李白的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也讓揚州火了千百年之久,說起揚州,現代人不僅僅是內心充滿唱腔,包括古代人也是,揚州在古時候被稱之為廣陵,建成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是江蘇省的地級市,它地處在江蘇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還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此外,揚州的美食也是天下一絕,非常豐富多樣,而揚州人在吃美食的時候不光是吃的講究,也吃得更是精細,那麼下面不如讓小編帶著大家了解一下揚州本地人最愛吃的地方美食吧,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揚州的名點小吃的確很多,比如那個揚州炒飯,相信很多吃貨都有所耳聞,但是與揚州炒飯能相提並論的三丁包子估計很多外地人都沒有聽說過或者也不怎麼了解,其實三丁包子也是揚州非常有名的傳統名點之一,它以精緻的外表和精緻的餡料而出名,麵皮選用中筋粉製成,添加香甜酵每粉、泡打粉、白糖等揉和而成,香甜鬆軟,不粘牙,不軟塌。餡心用雞工肉工筍丁製成,故名「三丁」。很多來到揚州遊玩的遊客都會被其美味所折服。

三丁包子也叫五丁包子,五丁主要就是指海參丁、雞丁、冬筍丁、蝦仁、冬筍丁、肉丁,其目的是「滋養而不過補的海參;美味而不過鮮的雞肉;油香而不過膩的豬肉;鬆脆而不過硬的冬筍;細嫩而不過軟的蝦仁」。一個小小的包子,成了各種食材融合的美味,可謂煞費苦心。相傳包子起源於三國時代,諸葛亮正在帶兵作戰,這時突然狂風大作,聽說是死去的戰士們無法魂歸故裡導致的,於是諸葛亮就用面包裹肉,做成人頭的樣子,祭拜死去的兄弟們,然後得到了海面的平靜。揚州的包子久負盛名,得到了天下許多人的讚譽,還有揚州包子「天下第一」的稱號。

關於三丁包子還有個非常有趣的傳說,相傳乾隆在一次巡視揚州城時,聽聞了有此包子,於是故意為難各位官員,要求要吃到美味的膳食,並且有五點要求,分別是「滋養而不過補,美味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鬆脆而不硬,細嫩而不過軟」。這讓官員們很是為難,他們將這個重任交給了幾位名廚。廚師們根據乾隆的要求,來是改進原有的包子,採用雞丁、肉丁、筍丁、蝦仁、參丁作為餡料,這五種餡料可以同時達到補、鮮、香、脆、嫩的效果,不光有利於身體健康還可以滋補養生。而因為這個研製的廚師姓丁,再加上這個包子中是由五種食材組合而成,所以乾隆就稱它為五丁包子。

五丁包子的這五種食材都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雞丁中的蛋白質要高於其他肉類的含量,且十分容易被吸收和利用,也能增加體力和強壯身體;參丁是古代的八珍之一,它含有多種對人生理活動有益的營養成分,在補充血量的同時還能延緩衰老;筍丁被稱之為菜中珍品,竹筍味道清香,口感爽脆,因為竹筍裡面富含纖維素能增加腸胃消化,也含有植物纖維,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還富含植物蛋白、維生素等多種微量元素,從而有助於幫助人體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但由於考慮到百姓的消費水平,便把海參丁和蝦仁去掉,成為現在的三丁包子,三丁也被稱為三鮮,因為把鮮味聚集在一起,所以說吃起來津津有味,口感鮮滑柔嫩,非常好吃,當作早餐能讓你整個中午都不餓。隨著時代不斷地發展,現在中國飲食文化也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人們開始了解傳統的飲食文化,也越來越看重健康的飲食,三丁包子作為揚州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人們,他們紛紛來到揚州城,想要目睹以及品嘗這些美食,迫切的想感受中國古代人創造出的絕品美食,看到這你有沒有心動呢不妨你也來揚州品嘗一番吧。

相關焦點

  • 巷子裡開過吃吃看餃麵店 乾隆皇帝曾到此打卡?
    店主就在門前豎起一塊牌子,上面寫上「吃吃看,吃得不好把鍋摜」,好奇的路人就進門「吃吃看」,豈料,由於店主用料考究,味道確實好,生意逐漸興隆。後來,這家餃麵店便被人稱為「吃吃看餃麵店」,巷子便稱為吃吃看巷。傳說乾隆下江南 也曾來巷子裡吃過餃面?吃吃看巷看似普通小巷,卻還有一段與「乾隆下江南」相關的傳說故事。
  • 經典的揚州美食,你吃過幾個?
    畢淑敏曾說,人生終究要有一場觸及靈魂的旅行,趁年輕,多出去看看世界,去感受不同的人文風情,去嘗試各種不可能。當你來到揚州,你會放慢旅行的腳步,因為這裡的人,很習慣在舒緩的節奏中享受生活,所以想要深得這座城的慢生活精髓,就一定要吃這些美食。
  • 來揚州,除了揚州蛋炒飯,三丁包子也是你必吃的美食
    其中揚州十大名點:三丁包子、千層油糕、雙麻酥餅、翡翠燒賣、乾菜包、野鴨菜包、糯米燒賣、蟹黃蒸餃、車螯燒賣、雞絲卷更是揚州人早桌上不可或缺的一環。之前八哥寫過一篇關於揚州早茶樓的,有位朋友提到了揚州三丁包子,今天八哥也應朋友之邀,和大家好好講講這三丁包子。
  • 尋味揚州:蔣家橋餃麵店
    尋味揚州:蔣家橋餃麵店李志傑揚州東關街有家百年老店——蔣家橋餃麵店。去年逛東關街,匆匆而過,未入店品嘗,留下遺憾。前幾日去揚州有事,尋思得空品嘗,拉了兒子一起去。右側是一溜的操作間,餃面、餛飩、乾絲、包子、鍋貼,分門類別,一目了然。下餃面的女子用長長的筷子挑起麵條,香氣嫋嫋,熱氣騰騰,面前是一摞摞堆得老高的碗,簡直是在耍雜技。兒子點了一碗蝦籽餛飩,一碗蝦籽餃面,五隻鍋貼和兩隻三丁包。上早餐的速度挺快,有工業化生產,流水線作業,標準化製造的味道。
  • 中國美食揚州早茶,古時富甲天下的揚州,是如何過的悠然自得的?
    耀州自古就是幸福有卓越感的城市,古代著名詩人李白頌煙花三月下揚州,而民間時期的揚州更是富甲天下,而揚州的鹽商更喜愛修園子比廚子,而古時的乾隆皇帝6次下江南,5次都來了揚州,這可以說揚州的魅力是無法阻擋的。
  • 出發,跟著美食達人「尋味揚州」!
    作為「冬遊揚州,食泉十美」揚州冬季養生暨網絡營銷旅遊季活動之一,25日,「尋味揚州」美食網紅達人揚州行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網紅達人齊聚揚州,開啟3天2晚美食體驗之旅,以不同視角、不同的平臺向全國的網友推薦揚州的美食文化。
  • 天下香粉,莫如揚州 PP視頻《尋味中國》探訪百年香粉謝馥春
    在10月2日即將上線PP視頻的第27期《尋味中國》節目中,尋味人南下揚州,帶你揭開中國第一家化妝品企業、中華老字號「謝馥春」的面紗,探尋這傳承百年最適合國人使用的香粉謝馥春。憑藉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使得揚州這個城市帶給了人們無限美的想像。本期尋味人就要來到揚州,帶你解開揚州美的奧秘。
  • 舌尖上的歷史,江蘇省揚州篇,皇帝的佳餚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我們本期的「舌尖上的歷史」板塊,今天小編要帶大家去了解的是,揚州市在歷史上的各大美食。說起揚州市的美食,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揚州炒飯,幾乎全國各個地方都有揚州炒飯的身影。那麼除了揚州炒飯,大家是否還知道下面的這些美食呢?
  • 走進江蘇,揚州的老傳統特色美食
    揚州是中國四大菜系(川、魯、粵、淮揚)之淮揚菜的發源地之一,揚州菜與淮安菜合稱準揚菜。揚州菜興於隋唐,盛於明清,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曾先後數次南巡,使淮揚菜名聲大振,所以,有「玩在杭州穿在蘇州,吃在揚州」之說。
  • 尋味揚州:揚大學子助力淮揚美食文化傳承發展
    「揚州!」……近日,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尋味揚州」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竹西社區進行淮揚美食宣講,帶著竹西小學的娃娃們領略淮揚美食文化的魅力,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下淮揚美食文化的種子,傳承淮揚美食文化。
  • 杭世駿:被乾隆皇帝玩弄於股掌之上的一代大儒
    他一生著作甚豐,晚年在粵東、揚州書院講學。曾經在乾隆元年(1736)年開設的博學鴻詞科中一等第五名。而就是這樣一位大儒,後來被乾隆皇帝罷了官,令很多人替他惋惜。杭世駿生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卒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字大宗,號堇浦,晚號秦亭老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杭世駿幼時家貧,但由於受其父的影響,酷愛學習,經常不分晝夜地讀書。
  • 南京十大特色小吃,最後一個是乾隆賜名,到了南京一定要嘗嘗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沒吃過南京的鴨血粉絲就等於沒來過南京 精明的攤主預先將鴨血煮熟,切成小塊放在鍋中,見有遊客來,便撈出鴨血裝在白瓷碗裡,然後澆上一勺滾燙的鮮湯,滴上數滴香油,撒上一撮蝦米和鴨肝鴨腸衣等,再點上一撮香菜。愛吃辣的客人,還可以再加上些辣椒油或胡椒,又香、又辣、可口的味外脆裡嫩、餡足汁多、鹹中帶甜是南京牛肉鍋貼的最大特色。因為汁多,老主顧都把吃湯包的用到了這鍋貼上。
  • 清宮御膳那些事:皇帝一日兩餐,乾隆偏愛蘇杭菜
    皇帝一天兩頓正餐那麼清廷皇帝一天吃幾頓飯,都吃些什麼呢?根據清代典制的記載,皇帝每日兩餐,分別為「早膳」和「晚膳」,確切地說指的是正餐兩頓。在兩頓正餐之外還有若干次點心或零食。一天吃兩餐是北方民族的飲食習慣,這與北方的氣候寒冷、晝短夜長有關,而在南方生活的人大多一日三餐。
  •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揚州旅遊必體驗,乾隆稱它是天下一絕
    揚州是一個特別適合旅行的地方,她很慢,但又很熱情,她很好吃,也很好看。一趟揚州之旅,留下了許多深刻的印象,但腦子裡最先想到的,竟然是「皮包水」和「水包皮」。我跟朋友說:我在揚州過的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日子。
  • 揚州最好吃的5道特色小吃,有一道天下聞名,你一定吃過!
    昨日介紹了蘇州和南京的特色小吃,今天介紹江蘇另一座城市的小吃,它就是揚州。揚州,古稱廣陵,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 ,是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
  • 揚州入選「世界美食之都」,揚州的這些美食你都嘗過嗎
    揚州最近頻頻出現毛筆,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了最新加入「創意城市網」的66個城市名單,古城揚州成功入選「世界美食之都」,2013年,揚州開始計劃申報美食之都,2018年全面啟動,現在,塵埃終於落定了,今天我們就聊一下好消息!揚州入選「世界美食之都」,揚州的這些美食你都嘗過嗎。
  • 檔案春秋︱清宮御膳那些事:皇帝一日兩餐,乾隆偏愛蘇杭菜
    皇帝一天兩頓正餐那麼清廷皇帝一天吃幾頓飯,都吃些什麼呢?根據清代典制的記載,皇帝每日兩餐,分別為「早膳」和「晚膳」,確切地說指的是正餐兩頓。在兩頓正餐之外還有若干次點心或零食。一天吃兩餐是北方民族的飲食習慣,這與北方的氣候寒冷、晝短夜長有關,而在南方生活的人大多一日三餐。
  • 揚州美食攻略,去揚州必吃的十大美食,你完美的避開了哪幾種?
    揚州隸屬於江蘇省,位於江蘇省中部,處於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古時候稱廣陵、江都、維揚,在2500多年前秦漢時期就在此建城。揚州境內風景優美,也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的發源地。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揚州的十大名吃。
  • 乾隆賜名的「紙皮包子」,「紙」皮如何包羅萬餡?
    紙皮包子是一道山東地方特色美食,由鄒平縣明集鎮高家村的高氏傳人代代相傳,迄今已有300 餘年歷史。清朝乾隆辦宮廷「千叟宴」,就用過紙皮包子。發展到今天,經過高氏歷代傳人的改良創新,結合先進的營養配方工藝,15 克「皮薄如蟬翼」的包子皮要容納6倍90 克的美味餡料,晶瑩剔透的包子,內容餡料一覽無遺,吃起來口感筋道、餡多味美、湯汁濃鬱,的的確確是「真芯看得見」的特色美食。
  • 乾隆御宴(組圖)
    【來源:今日揚州】  清乾隆皇帝在位60年間,曾六次南巡,駐蹕揚州。乾隆南巡,除政事外,遊山玩水,遍嘗江南美食。從乾隆御膳檔案可以看出,乾隆愛食東北的山珍,特別愛食燕窩、淮揚菜點、蘇州點心、鍋子菜(火鍋)和素食。他曾說:「蔬食殊可口,勝鹿脯熊掌萬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