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程軌道交通的未來:新一代中低速磁懸浮列車下線

2020-12-22 林鹿拾光

軌道交通發展已經超過一百多年了,中國目前在高速鐵路技術和建設上一騎絕塵,領跑世界。而區別於傳統列車的磁懸浮列車,正方興未艾。中國在磁懸浮列車發展上,從最初的引進,到消化吸收,最後再創新,已經能與世界上其他擁有磁懸浮技術一爭高低了。

清遠磁懸浮列車下線

本月15日,國內首條磁浮旅遊專線——清遠磁浮項目首列車在長春中車長客股份公司正式下線。列車採用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平臺,每節車的最大懸浮重量達到40噸,列車最大載客量可達500人,最高運行時速達120公裡。

上海磁懸浮

磁懸浮列車是一種靠磁懸浮力使列車無接觸懸浮於軌道上軌道交通工具,它通過電磁力實現列車與軌道之間的無接觸的懸浮和導向,再利用直線電機產生的電磁力牽引列車運行。高速磁懸浮列車的速度可達每小時400公裡以上,中低速磁懸浮則多數在100-200公裡/小時。

長沙磁懸浮

磁懸浮高速鐵路具有速度高、能耗低的特點,磁懸浮列車噪音低甚至無噪音,震動小,運行平穩,乘坐舒適性和安全性好;啟動停車快,爬坡能力強;由於純使用電力,因此幾乎無汙染,環保性極好;維修少,日常管理維護成本低。

但磁懸浮列車與原鐵路軌道不能兼容,且運量較小、不便擴容、難以進入市中心等區域。

相比於中低速磁懸浮鐵路,高速磁懸浮建造成本高,風險大。目前國內在運營的高速磁懸浮鐵路只有上海磁懸浮列車。目前已經建成和在建、規劃中的都是低速磁懸浮鐵路。

中低速磁浮鐵路製造成本低、建設周期短、佔地面積小,其低振動、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適合市區、城區、近程城際和旅遊景區的交通連接。

目前,國內磁懸浮鐵路有:

國內第一條磁懸浮線路——上海磁懸浮列車,連接浦東國際機場站-龍陽路站,2006年4月27日開通

國內第二條磁懸浮線路——長沙磁浮快線,也是首條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磁懸浮,連接長沙南站和長沙黃花國際機場,2016年5月6日開通

國內第三條磁懸浮線路——北京地鐵S1線,國內第二條中低速磁懸浮,連接金安橋站和石廠站,2017年12月30日開通

國內第四條磁懸浮線路——清遠磁浮旅遊專線,在建,中低速磁懸浮,主要服務於長隆主題公園

國內第五條磁懸浮線路——四川新津磁懸浮,在建,國內第一條、全球第二條內嵌式磁懸浮

真空管道磁懸浮列車

除了高速和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已經有團隊開始研究用於未來交通運輸的真空管道磁懸浮列車,時速能超過1000公裡,將於空中交通工具並駕齊驅。

相關焦點

  •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召開中低速磁懸浮新制式軌道交通產業推進工作會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召開中低速磁懸浮新制式軌道交通產業推進工作會 ,6月27日,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召開中低速磁懸浮新制式軌道交通產業推進工作會。
  • 磁懸浮列車是怎麼回事?
    最近磁懸浮又火了!4月21日,日本東海鐵路公司(JR東海)磁懸浮創造了603公裡時速世界紀錄,這是人類地面交通工具的最高紀錄。另外一條消息是,也是4月21日爆出的,繼長沙機場中低速磁懸浮線路將於今年開通外,中國第二條中低速磁懸浮線路,北京S1線也於近日全面開工。
  • 中國院士:中國軌道交通的未來是磁懸浮!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清泉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軌道交通的未來仍然是磁懸浮,磁懸浮沉寂許久後,再次被提上日程……現在人們出遠門通常會選擇軌道交通工具。但是最近一個在之前被提起過但是後來又被擱淺的項目重新又被人們提及了起來,那就是——磁懸浮。首先,讓那個我們來了解一下,磁懸浮式什麼呢?
  • 國產大飛機高速磁懸浮列車在武漢亮相
    展示中國高端設計實力 國產大飛機高速磁懸浮列車在漢亮相12月11日,2020年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上,展示的新一代磁懸浮列車模型。■ 新一代磁懸浮時速可達600公裡展館入口處,青島展區前擺放的多個軌道列車模型十分顯眼,吸引眾多觀眾圍觀拍照。下一代地鐵車輛、「復興號」高速動車組、新一代跨座式單軌列車、北京大興機場線市域動車組等代表列車模型一齊展出,場面頗為壯觀。
  • 載客量可達500人 清遠磁浮旅遊專線首列車正式下線
    當天上午,下線儀式也在位於吉林長春的中車長客調試車間隆重舉行,來自中鐵磁浮、中車長客、清遠磁浮公司、清遠磁浮工程總承包部、國防科技大學、同濟大學、湖南凌翔磁浮科技公司的領導、專家、職工代表150餘人出席儀式。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潤正式向清遠市廣清城際軌道公司董事長、清遠磁浮總經理周海林交付鑰匙,標誌著清遠磁浮首列車正式下線。
  • 國產大飛機高速磁懸浮列車在漢亮相
    ■ 新一代磁懸浮時速可達600公裡展館入口處,青島展區前擺放的多個軌道列車模型十分顯眼,吸引眾多觀眾圍觀拍照。下一代地鐵車輛、「復興號」高速動車組、新一代跨座式單軌列車、北京大興機場線市域動車組等代表列車模型一齊展出,場面頗為壯觀。
  • 中國首條磁浮旅遊專線首列車在長春下線
    本文轉自【央廣網】;15日上午,國內首條磁浮旅遊專線——廣東清遠磁浮項目首列車,在中車長客股份公司下線。列車採用中車長客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平臺,應用常導電磁懸浮和車載短定子直線電機牽引技術,最高運行速度120km/h。
  • 磁懸浮列車和相關領域的認識和理解
    (二)有中國高鐵了,為什麼還需要發展中國磁懸浮? 高鐵屬於輪軌交通,高鐵車體的車輪與軌道是接觸式的,推動高鐵向前行駛的推力由輪子與軌道的接觸摩擦產生。250倍; (4)速度可調範圍大、適應性強,中低速磁浮列車可用於解決城市-郊區之間的短途交通,高速磁浮列車速度可達500km/h,為遠距離的客運和貨運提供了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5)汙染小、環境友好程度高,磁浮列車原理是基於磁懸浮實現無接觸式運行,故其碳排放量和噪音均遠低於普通有軌列車;       (6)系統耐用、維護費用低,磁浮列車正常工作屬於無接觸、無磨損運行,系統的維護費用僅佔傳統有軌列車的
  • 「軌道」催生奇蹟 「智造」引領未來——寫在中國國際軌道交通和...
    通過此次盛會,人們憧憬:伴隨著新一代技術變革浪潮,軌道交通將以「快速、智慧、綠色」助力人類進入發展新階段。(小標題)軌道經濟「含金」十足10月17日是第27個國際消除貧困日。清晨,湖南懷化雪峰山區菜農張霞像往常一樣坐上7272次綠皮火車。
  • 磁懸浮列車原理,磁懸浮列車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可以這麼說,中國本身就是一個創造傳奇的地方,因為作為一個東方大國,有很多的故事值得我們說到,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講,在書本上就知道一個事情,那就是中國的磁懸浮列車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列車,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非常的驕傲,那麼到底什麼是磁懸浮列車呢,可能通過書本以及相關的資料介紹,大家已經知道了磁懸浮列車就是通過電磁場的磁力將火車抬起來
  • 未來的火車比飛機還快?磁懸浮是解決方案嗎?
    昨天一則新聞讓小信看到了「行」的新可能,繼共享汽車、新能源汽車領域「瘋狂燒錢」之後,國內的軌道交通終於迎來了技術突破。我國時速600公裡的磁懸浮試驗樣車在山東青島「閃亮登場」,2016年立項,經過了三年的技術攻關終於可以牛刀小試了,樣車的下線也預示著技術理論的成熟,開啟商業化路徑了。
  • 什麼是磁懸浮列車?和高鐵有什麼不同啊?
    我國打算研發時速600公裡的磁懸浮列車了,對比下竟然是飛機時速的三分之二!不過有了高鐵為什麼還要研究磁懸浮呢?兩者除了速度外還有什麼差別嗎?磁浮列車是利用電磁力讓車體懸浮在軌道之上,並通過電磁力推動車輛運行的交通工具。
  • 全面解析磁懸浮列車優缺點 未來高鐵技術哪家強?
    德國也從20世紀70年代起正式研發磁懸浮技術,80年代建成首條試驗線路。作為目前最快速的地面交通方式,磁懸浮技術有著其他地面交通無法比擬的優勢。磁懸浮高速鐵路利用磁懸浮力使列車處於無接觸懸浮的平衡狀態,和軌道之間無摩擦,因此具有速度高、能耗低的特點。常導磁懸浮列車的時速可達400至500公裡,超導磁懸浮可達500至600公裡。
  • 上海磁懸浮列車是雞肋?別再「巴結」日本的超導技術,中國再創新
    這麼看,磁懸浮似乎變成了趕飛機的交通工具或者旅遊觀光的列車了,一想到3億每公裡的造價成本,運營到何時才能收回成本呢?真的是這樣嗎?國內正常商業運營的磁懸浮線其實一個手掌就能數得過來:上海磁懸浮列車、長沙磁浮快線、北京地鐵S1線,分別於2003年,2016年,2018年開始運營。他們都都屬於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技術方面都是引進德國的常導型磁懸浮技術。
  • 新築股份單日巨量換手超三成,超級電容器、中低速磁懸浮附體助推股價
    由此計算可知,當天新築股份的成交金額,佔其流通市值的比例高達35.21%,這在A股並不多見。新築股份突現巨量成交,與中低速磁懸浮綜合試驗線和超級電容器緊密相關。據4月20日晚間公告,新築股份2018年從德國馬克斯博格公司引進的內嵌式中低速磁懸浮系統全套主要核心技術,目前處於消化吸收階段。作為技術消化吸收及商業運營展示重要載體,內嵌式中低速磁懸浮綜合試驗線一期線路工程已基本建成,後續車輛、線路調試等相關工作正在籌備中。
  • 新築股份三連板,「磁懸浮」板塊全產業鏈分析(文末附標的)
    得益於中國是目前磁懸浮線路最多(3/5),運營裡程最長的國家,再加上中國中車近二十年的研發積累,目前中國中車已實現高中低三種磁浮列車製造技術的全覆蓋。子公司中車唐山公司憑藉五代磁浮列車技術產品的研發、製造及運營的深厚積累,成為我國中低速磁浮交通產業的引領者。另一子公司中車株洲已自主研發出長定子直線電機和懸浮電磁鐵,並成功應用於中車組織,四方股份、唐車、中車株洲參與的600公裡時速磁懸浮列車樣機。
  • 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張衛華:下一代高速列車將具備五大特點
    9月2日,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張衛華演講。 澎湃新聞記者 姚曉嵐/圖下一代高速列車將具備五大特點。9月2日,在2020中國國際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大會上,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張衛華帶來《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趨勢》的演講。在演講中,張衛華提到未來軌道交通技術發展的高速方向有三個方向,一是更高速度高速列車;二是高速磁懸浮軌道交通;三是真空管道軌道交通。
  • 上海遊客體驗長沙磁懸浮列車,無法相信,怎麼跟坐地鐵一樣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在人們出行的交通方式日益多元化了起來,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比如說,遠距離出行我們可以選擇飛機、高鐵,近的可以選擇乘坐汽車、公交、地鐵等等,可以說是十分方便了。不過呢,這些都不是今天小編要介紹的,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的是目前在國內還比較少見的磁懸浮列車。磁懸浮列車是一種現代化的高科技軌道車輛,它是利用電磁力實現列車與軌道之間的非接觸式懸掛和引導,並利用直線電機產生的電磁力拉動列車。目前,磁懸浮列車在我們國內還沒有全面推廣開來,而且也僅僅只有三條線路。
  • 「軌道」催生奇蹟 「智造」引領未來
    前沿的技術、酷炫的裝備,讓參觀者如同穿越時光隧道直達未來;成果的展示、觀點的碰撞,為全球軌道交通領域從業者提供了展示創新和激發創新的平臺。通過此次盛會,人們憧憬:伴隨著新一代技術變革浪潮,軌道交通將以「快速、智慧、綠色」助力人類進入發展新階段。
  • 第七代磁浮列車+國內首款無線城軌電車亮相
    第七代磁浮列車+國內首款無線城軌電車亮相  中車唐山公司兩款填補行業空白的新產品1月7日集中亮相。新型無線供電制式城軌車輛在國內首次實現軌道車輛供電制式由「有線」到「無線」的突破,打破了發達國家對軌道交通車輛無線供電制式的技術壟斷。第七代時速200公裡磁浮列車完美融合中低速磁浮和高速磁浮技術,實現多項關鍵技術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