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典型案例解析:沃爾瑪等遇食品問題如何危機公關?

2020-12-25 贏商網

  近來是食品安全多事之秋,從關涉肯德基(需求面積:240-300平方米)、麥當勞、星巴克等多家企業的福喜事件到現在的沃爾瑪(需求面積:8000-10000平方米)「黑油」「過期肉」事件,可謂是波瀾不斷。一般來說,小事件中相關企業私下道歉賠償就完事了;而大事件,這些企業則會迅速反應,作出公關聲明,以期化簡事件的危機。

  如肯德基、沃爾瑪這樣食品安全頻發的企業公關聲明到底是啥樣的?贏商網小編今天就帶你來看看這些企業的公關聲明。

  一、敷衍了事型

  代表:華潤萬家Ole精品超市食品事件

  事件回放:2013年3月,華潤萬家超市廣州太古匯店被曝出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事件一經曝出,Ole超市迅速做出反應,發出道歉聲明,然而道歉卻與麥當勞的」撞臉「了。在華潤萬家Ole精品超市這份聲明中,特意提到這一」個別事件「,而這與此前麥當勞的道歉聲明如出一轍。公眾認為他們這是敷衍了事,隨即危機不但沒能化解,更讓其泛濫了。

  

  

下面為麥當勞去年3·15晚會被曝光後的官微發布的申明

  二、巧合疊加型

  代表:沃爾瑪」黑油「事件

  近日,沃爾瑪」黑油「」過期肉「事件再度將這家巨型企業推上風口浪尖。8月7日,《第一時間》出現了自稱是沃爾瑪深圳員工投放上去的曝光視頻,稱沃爾瑪熟食所用油和肉都存在過期問題。曝光發生後,又媒體發文稱,沃爾瑪當天晚上存在連夜銷毀該批食材的行為,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沃爾瑪怎樣回應的?沃爾瑪稱這純屬員工操作失誤,一天解凍了生產計劃4到5倍的生產量,又寫錯了保質期,導致食材必須銷毀。這樣的公關聲明讓人更是疑惑重重,怎麼這麼多巧合?下面是沃爾瑪的公關聲明原文:

  

  三、賣萌套近乎型

  代表:星巴克咖啡致29人集體腹瀉

  2014年1月,董先生為兌現年會諾言,購買50杯星巴克咖啡與茶飲請同事喝,最終29人集體喝至腹瀉。對此,星巴克是這樣回應的:

  又是星粉,又是個別事件。星巴克聲明中的」星粉「在拉近與顧客間的感情,然而此時用這樣的稱謂,讓人感覺是賣萌套近乎。

  

  四、無敵委屈型

  代表:肯德基速成雞事件

  事件回放:2012年11月,媒體曝光肯德基最大供應商山西粟海集團一隻雞由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消息一出,引起民眾廣泛關注。肯德基的公關聲明是這樣回應此事件的:

  

  五、信誓旦旦型

  代表:家樂福改期鮮肉

  事件回放:2012年,家樂福被曝出鮮肉的保質期前後日期隨意更改。消息引起了人們的不安和憤慨,因此家樂福緊急發出聲明如下

  

  一般企業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會迅速採取行動處理,也會在公關聲明後寫一堆信誓旦旦的保證,就像上面家樂福超市的公關聲明後半部分一樣,但是很多餐飲、超市企業又常常做不到他們給出自己的承諾,因而讓顧客寒心。

  六、誠懇道歉型

  代表:百勝福喜事件

  事件回放:2014年7月20日,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供應商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被曝使用過期劣質肉而被調查。此事件再次引起民眾對洋快餐的」信任危機「,而作為肯德基、必勝客兩大快餐名企的母公司——百勝集團,此時不發聲明,更待何時。於是,一份誠懇的道歉聲明就發了出來:

  

   百勝集團在道歉聲明這樣寫「上海福喜事件讓這樣一個莊嚴的承諾瞬間變得蒼白無力」,又是理解消費者的失望和憤怒,又是採取一系列措施,就公關聲明而言,這是一份誠懇的道歉聲明。然而,讓人難以忘記的是,百勝集團在中國發生的一次又一次食品安全問題。

  近年來,食品安全風波不斷,人們吃什麼都有點不放心。回顧這樣的公關聲明,其實更是回顧過往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史。敲響警鐘,才能走得端正。

相關焦點

  • 盤點近年來優秀危機公關案例(上)
    此話不錯,但我們也能看到呷哺呷哺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時,能自始至終從容應對,沒有自亂陣腳。 下一步我們看看,當負面發生且此並非「烏龍」時,公關人士如何應對。 以上兩個案例皆為自家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出現危機,然而有的危機來自於對整個行業,這時候要如何應對呢?不妨參考一下星巴克的案例。
  • 「全家」過期食品事件的危機公關
    撰文丨彬叔新聞主題「全家」過期食品事件的危機公關>彬叔「快」說問題是:為什麼說「全家」對過期食品事件的危機公關不給力?從全家登上熱搜到發表官方聲明,看似全家對事件處理反映迅速,但危機公關還是處理不力。深究其原因:1. 給人感覺店大欺客臺灣的頂新國際集團1988年10月開始投資大陸。
  • 2020年最佳典型公關案例事件
    檸檬公關 危機公關管理專家一:2020發生的最佳典型公關案例事件【天選之釘】釘釘被教育部選中作為給小學生上網課的平臺,一時間天選之釘成了被網課支配的孩子們的出氣筒。四:2020發生的最佳典型公關(危機公關)案例事件【噹噹從摔杯到搶章主題活動】噹噹創始人李國慶與俞渝的權力大戰正酣,相關話題刷屏網絡。
  • 盤點近年來優秀危機公關案例(下)
    上回小編盤點了與產品質量有關的企業危機公關案例,但像上篇小編所說的,負面危機不止一類。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企業形象類的危機公關成功案例,以供參考。 與國外的案例相比,國內企業形象的案例也同樣不少,尤其在網際網路行業。近幾年,最典型的莫過於2017年淘寶被兩會代表點名事件。 2、2017年淘寶被兩會代表點名事件(企業形象類) 上榜理由:充足準備、逐條回應、數據體現結果。
  • 屈臣氏危機公關案例分析
    與此同時,屈臣氏也並未坐以待斃,第一時間在網上發表聲明,採取相應公關措施,配合有關權威機構將該事件完美平息,屈臣氏的公關處理團隊也因此受到業界的一致好評。藉由此則危機公關處理案例不難看出 ,在處理此類公關事件的時候,我們應當熟練運用「危機公關策略的5s原則」,將事件的發展態勢及時的掌控在於企業自身有利的一邊。
  • 有哪些經典的危機公關失敗案例?
    危機公關案例每當企業遭遇危機公關時,都會在第一時間迅速了解情況給出回應,以儘快的防止輿論的進一步發酵和企業形象的損害,然後主動道歉承擔責任,表明決心和誠意,給足補償和懲罰,或是請到權威機構來背書一般來說,成功的危機公關都做到了一些相同的事情,比如危機公關中的5S原則,憑藉這幾條基本原則,再加上具體靈活的公關能力和發揮,目前已有的成功的危機公關案例已是數不勝數。然而,關於危機公關,有成功的經典案例,也同樣存在不少經典的反面案例,這些案例在處理危機時觸碰的誤區,在應對危機做出的「作死」反應,令人不解與唏噓的同時,同時也帶來了危機公關的一些教訓和思考。
  • 豐巢、百度、海底撈、D&G危機公關案例分析
    成也公關,敗也公關 每逢品牌遭遇危機公關,都必須在第一時間迅速了解情況給出回應,儘快的防止輿論進一步發酵和損害品牌形象,然後主動道歉承擔責任,表明決心和誠意,給足補償和懲罰,或者請到權威機構來背書,重新獲得大眾的信任,不斷與大眾保真誠溝通,一絲不苟地處理危機,
  • 細數娛樂圈中典型的危機公關案例
    娛樂公關就是指藝人明星遇到危機,如:緋聞撲面而來,他們就會請公關公司來幫忙處理善後事宜,這些為他們出頭策劃的人就是公關。因此擁有一個強大的公關公司,對於明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52科技網絡公關公司正好是擁有實戰經驗豐富的網絡技術團隊,專業研究品牌維護、危機公關處理,網絡公關處理,企業政府危機公關處理,負面消息信息處理,提供專業網絡品牌維護方案,歡迎來詢盤。
  • 企業危機公關案例——麥當勞、家樂福、中國電信危機處理之策略
    當這些企業面臨信任危機時,他們都採取了什麼樣的手段來化解危機呢?本文從危機公關處理理論來探討和分析這三家企業是如何進行信任危機處理,以此來總結企業危機公關的成功方法和策略。首先來了解這三家企業的曝光違信違規行為:麥當勞據報導,北京麥當勞三裡屯餐廳不遵循麥當勞運營標準,存在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如牛肉餅掉在地上不經任何處理接著二次銷售、過期的甜品更改包裝接著賣
  • 必維助力市場監管分享後疫情時代食品企業如何開展危機管理
    2020年7月16-17日,必維集團(Bureau Veritas,以下簡稱「必維」)受邀參加由廣州市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廣州市黃埔區食品安全協會承辦的2020年食品生產安全工作暨「食品安全大講堂」第二季度食品安全主任培訓,與200多位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質量安全負責人共同探討食品企業危機管理話題
  • 必維助力市場監管,分享後疫情時代食品企業如何開展危機管理
    多位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質量安全負責人共同探討食品企業危機管理話題。廣州市黃埔區2020年食品生產安全工作暨「食品安全大講堂」第二季度食品安全主任培訓現場 在本次工作大會上,必維集團中國區食品產品經理董峰先生(GFSI「全球食品安全倡議」能力建設工作組組員、食品安全專家)針對後疫情時代食品企業面臨的挑戰進行分析,啟發大家充分認識風險與機遇,獲得業務驅動力;並結合多個知名企業危機管理案例解析
  • 2017年最值得關注的危機公關案例,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
    今天梅小花帶大家來復盤2017年最值得關注的危機公關案例,攜程、海底撈、美聯航等,他們處理危機的手段是何?效果如何?這幾個案例究竟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 案例點評: 10月6日,也曾有一篇文章刷爆朋友圈,《一年100億?揭秘"攜程"坑人"陷阱"》,該文怒斥攜程種種問題。攜程於第二天發布了公關聲明,指出文章不屬實,"100億"純屬造謠誹謗,沒有任何事實依據。 在風雨中接連被曝光的攜程,面對著消費者的質疑,攜程的危機公關處理方法可以說只有一個:事件正在查實,耐心等待官方通知。
  • 關鍵點傳媒發布2017十大危機公關案例報告
    近日,在關鍵點傳媒聲譽管理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公關傳播研究所、華南危機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小組、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公共管理學系的共同努力下,基於對2017年企業類、政府機構類危機公關事件的梳理和分析,精選出2017年度十大公關案例(含企業類、政府機構類)研究報告。
  • 2019年的40大危機公關事件盤點
    面對這件事件,聯想選擇的是硬剛媒體,硬懟網友,先不說效果如何,這樣的風格確實令人耳目一新,網際網路時代以來就鮮有企業以這樣的姿態和輿論對話,聯想可以稱其一。但是實際上效果我們可以看見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良好,聯想這樣的溝通姿態很難挽回輿論的心,也並沒有解決危機,反而引發了新一輪的公關危機,與輿論場高姿態溝通的效果如何,此事可鑑。
  • 餓了麼、百事遭遇公關危機:疫情期間企業該如何處理負面新聞?
    對於品牌來說,危機公關可以幫助企業度過難關,也可能讓其墜入輿論的漩渦,萬劫不復。 所以,企業究竟該如何給出一份「完美」的危機公關方案呢?今天talk君為大家分享這篇來自饅頭商學院(ID:mantousxy) 的文章。
  • 一杯豆漿的新生 ——永和豆漿公關危機案例ICC模型分析
    一杯豆漿的新生  ——永和豆漿公關危機案例ICC模型分析  公共關係危機管理的重要任務就是修復企業符號關係與行為關係這兩大共識系統,恢復共識系統間的有效連接,使之協調發展,其主要手段便是以企業危機傳播行為為管理對象的危機傳播管理。建立ICC模型,有助於我們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學習企業公關危機管理。
  • 危機公關不是滅火器只是潤滑劑
    近年來,特別是中共十六大召開以來,中國政府的新聞制度大幅改革、新聞輿論監督權利的鞏固、政務信息的開放、新聞界採編分開的大面積試點等,又臨2003年中國部分地區爆發SARS和近期爆發的「禽流感」公共衛生事件,危機公關逐步走入公關界、新聞媒介和專家眼裡,這是對中國公關界帶來的歷史性的機遇,是中國公關人鄭重地向世人表明:危機與我無處不在,只有正視(偵測)危機、研究危機、管理危機(危機管理)、評估危機……我們才能有效地控制危機
  • 沃爾瑪為公眾科普食品安全知識
    在由沃爾瑪、果殼網聯合呈現的「舌尖上的安全」專題頁面上,一個小實驗告訴你用泡水檢驗黑花生是否染色並不靠譜。簡單又科學的檢驗方法是在水中滴入白醋,真正的黑花生溶出的色素是花青素,遇酸則會變紅。  近日,沃爾瑪攜手開放、多元的泛科技興趣社區果殼網推出線上專題和線下食品安全顧客互動活動,用科學又生動的方式詮釋普及食品安全相關知識。
  • 撇開豬隊友和危機公關,餓了麼的問題出在哪裡?-虎嗅網
    如時尚先生刊文《餓了麼公關能力有多糟糕,有對比才有差距》,也有自媒體小道消息(Fenng)《我為什麼討厭餓了麼們》。無意之間,餓了麼的這次危機公關似乎成為公關界失敗的典型案例。那麼不提公關應對,只從業務上來說,「餓了麼」們在這次曝光中究竟錯在哪裡?
  • 公關危機?看看賈伯斯當年是如何神逆轉的
    3.15 晚會一曝光,「餓了麼」中槍,事後員工一句抖機靈的「忘給央 X 續費」非但沒有緩解危機,又製造出新的、更深的公關危機。說起失敗的危機公關,遠點你可能會想到柯林頓與萊溫斯基,近點可能會想到天價魚,數不勝數。但你很少聽說成功的危機公關案例,因為那些真正被成功公關的事件,根本不會為演變為人盡皆知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