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神學15:新約|摩西之約|耶穌基督|亞伯拉罕|耶和華

2020-12-15 騰訊網

作者/梁戴珍妮(Janelle Dykstra Leung)

譯/梁帆鋒

來源/福音證主協會 (1995年出版)

編輯排版/隨手君(ID:suishouchuanfuyinjun)

第貳部分:聖約研讀

15 新約

引言

在本章裡,我們會談及聖經裡最重要的一個聖約----新約。當以色列民在摩西之約的條件下完全失敗,未能遵守律法以滿足神的公義和標準,神便重申對選民的律例,與選民立「新約」。從舊約和新的聖經所提及這「新約」的內容,看到它將 r亞伯拉罕之約」的應許延伸,也更清楚解釋如何應驗這無條件的聖約,因為「新約」設立之目的,是要將應許亞伯拉罕的地、後裔和祝福,都按著歷史進程一一實現,直到永遠。

我們曾提及亞伯拉罕之約是一個無條件的約,換言之,神是全權負責這聖約裡所有應許,與「摩西之約」的附帶條件,剛好相反,因為選民要得到摩西之約的祝福,完全視乎他們順服神與否。同樣, 神所立的「新約」,也是一個無條件之約,神立這約的對象也是以色列民,從耶利米書三十一章31至32節的記載,知道它是與摩西之約相對的;聖經清楚指明神最後令選民完全降服和信靠他(耶三十二40;結十一19----20,三十六27);而所應許之地(迦南美地)也會全部永遠歸於選民(結三十七25----28)。

一些觀察

新約在新、舊約聖經都有描述,讓我們首先從舊約聖經看一些有關「新約」的重要經文,這些經文包括:耶利米書三十一章31至34節,三十二章37至42節;以西結書十一章17至21節,十六章60至63;三十六章24至34節,三十七章21至28節。把這些經文歸納起來,可看到以下的應許:

1.神與選民所立的新約將會是一個永遠的約(結十六60----63,三十七26);

2.新約與摩西之約截然不同,不再是選民離開埃及地之後,他們不能遵守的律例(耶三十一31----32);

3.耶和華永遠是以色列民的神,而以色列民永遠是神的子民(耶三十一33,三十二38;結十一20,三十六28,三十七27);

4.耶和華會將律例寫在選民的心版上(耶三十一33);

5.將來不必特意教導有關耶和華的事,因為所有選民都會認識神(耶三十一34);

6.耶和華會忘記和寬恕以色列民所犯的過錯(耶三十一34;結十六63,三十六33,三十七23);

7.耶和華會賜給以色列民一個新心、一條道路;而以色列民會敬畏神,不會再遠離神(耶三十二39----41;結十一19,三十六26----27);

8.耶和華會將所有應許和福祉,全數賜予以色列民,就如神所應許的災禍臨到以色列家(耶三十二42);

9.耶和華會除去他們的硬心,賜給他們一顆肉心;好叫選民順從神(結十一19----20,三十六26----27);

10.神將會引領被趕散的以色列全家,重回應許之地,永遠居住其中(耶三十二37;結十一17,三十六28,三十七21----22、25);

11.以色列民會將一切偶像,從應許之地全部清除(結十一18,三十六25 ;三十七23);

12.以色列民會享受迦南地的豐盛和祝福(結三十六29----34);

13.以色列民將會只有一個王,和一個牧人----大衛的後裔(彌賽亞);成為一國而不會分裂(結三十七22、24----25);

14.耶和華會永遠居住在以色列民當中,他們永遠拜他(結三十七26----28);

15.聖靈會永遠內住在選民心中(結三十六26----27)。

從以上十五個觀察,知道神對以色列民的計劃仍然是要實行的,因為今天「新約」似乎只臨到一班相信耶穌基督的人(包括以色列民和外邦人),對於神在自己選民中履行的祝福,還需待時日應驗。因此,學者對這「新約」,有不同的看法。無論如何,這「新約」因著耶穌基督的救恩已成就了。如何成就?以色列民在現今的新約中有分嗎?教會是以色列民嗎?以下將會探討這些問題。

一些分歧

奇怪的是,舊約所講述的新約應許,一直等到基督的死才完全成就(參太二十六27----28;路二十二20);在這方面引起不少爭論,究竟誰能領受「新約」的應許?有些人相信「教會」取代了以色列民在神的計劃中的位置;有些只相信這新約是單施予以色列,與教會無關;也有些相信這新約是應驗於以色列民身上,但現時教會也能享受聖約中的祝福和應許。我們先看新約聖經提及有關新約的事,再在這方面加以研究。

如果以字面解經法看舊約聖經所記載的,無疑這「新約」是特別為以色列民而設立,因此,如果選民要得著這聖約的應許,似乎便需等待主再來,在地上設立「千禧年」國度期間才能承受了。舊約聖經所記載有關「新約」的經文,有些是與末世有關(如以西結書三十八和三十九章所記載的「瑪各與歌革之役」;另參耶利米書);我們知道這「新約」論及以色列民的一部分預言已應驗(例如:以色列再次立國),但其他應許(例如:選民不需要再另行教導有關耶和華的事,因為心裡已認識他),顯然還需待時日應驗。

我們試從新約聖經,看看一些有關「新約」的經文(路二十二20;羅十一25----27;林前十一25;林後三2----8;來八8----12,九15----18,十16----17,十二23----24)。路加福音二十二章20節和哥林多前書十一章25節指出「新約」乃因著基督的血而成。在舊約,神以摩西律法來引導選民;在新約,神以基督審判他們。在舊約時代,神的聖潔與公義,是藉著律法的應許和將要來的救贖主彰顯;但在新約時代,神的聖潔是籍著基督顯明,而基督的死更成為了這「新約」的條件。

神過去曾揀選以色列民,也曾暫時撇棄他們,但仍應許他們將來得到救贖。羅馬書十一章25至27節便引用以賽亞先知的話,說明神如何等待外邦人的日子(和合本聖經譯作「數目」)滿足後,在主再來時再次應驗昔日對選民的預言。

新、舊約對比

在討論「摩西之約」與「新約」的分別時,哥林多後書三章2至18節有這樣的分析:

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寫在我們的心裡,被眾人所知道所念誦的。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藉著我們修成的。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不是寫在石版上,乃是寫在心版上。我們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這樣的信心。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或作:聖靈)是叫人活。那用字刻在石頭上屬死的職事尚且有榮光,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榮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臉;這榮光原是漸漸退去的,何況那屬靈的職事豈不更有榮光嗎?若是定罪的職事有榮光,那稱義的職事榮光就越發大了。那從前有榮光的,因這極大的榮光就算不得有榮光了;若那廢掉的有榮光,這長存的就更有榮光了。我們既有這樣的盼望,就大膽講說,不像摩西將帕子蒙在臉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將廢者的結局。但他們的心地剛硬,直到今日誦讀舊約的時候,這帕子還沒有揭去。這帕子在基督裡已經廢去了。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誦讀摩西書的時候,帕子還在他們心上。但他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裡,那裡就得以自由。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結語

希伯來書有數處經文說到基督是「新約的中保」(來八6,九15,十二24)。在希伯來書十二章24節之前的經文(第18----23節),藉著西乃山與錫安山的比喻,指出西乃山代表恐懼、黑暗、戰兢,而錫安山卻是象徵永活的神和天上的耶路撒冷城,內中住滿天使和被成全之義人的靈魂。

從以上經文看到,新約聖經描述的「新約」,都是針對「摩西之約」與「新約」的分別,就如解經學者李察斯(O Lawrence Richaeds)歸納說:「舊約是神在石版上寫律法的記號,是難以達成的標準;新約卻是針對人內心的改變。舊約標榜不能達成標準所引致的審判;但新約卻帶來不斷的寬恕。舊約提供有限度的神人相交的途徑(祭司制度與獻祭);新約卻借著基督,立時將神人關係連接起來。」

從另一層面,也看出新約聖經所提及有關「新約」的經文,都支持一個論調:這聖經包括了以色列民和教會兩者的現在及將來。例如:路加福音二十二章20節和哥林多後書三章都論述現時教會如何領受從新約而來的祝福(寬恕及聖靈的工作);雖然此時以色列民仍舊硬心和被撇棄,但羅馬書十一章26至27節也預告將來主再來時,以色列全家都會得著這救贖的恩典。

最後,「新約」所帶來的祝福,其意念是繁於「恩典」這字眼,無論外邦人或以色列民,因著這恩典,都在過去及將來承受神的應許。在舊約時代,選民在律法之下犯罪,只要肯認罪及悔改,便得到神在恩典下的寬恕;在現今的新約時代,以色列民和外邦人同樣得到救恩的喜樂及赦罪的平安,只要人相信耶穌基督的救贖恩典,這「新約」的應許便如數的臨到這人身上了。

歷史文章

今日經文

隨手傳福音,始於2013年4月7日。

7年時間,總有一篇文章,給你帶來愛與希望。

郵件正文格式為:標題+署名+文章正文,可附作者簡介。郵件附件可添加配圖、音頻、視頻及自己的讚賞碼。

相關焦點

  • 摩西五經丨如何讀懂舊約的律法書
    從耶和華創造了伊甸園到亞當犯罪的這一期間,聖經學者稱之為樂園時代,這一時期有多久也無從考證。根據史學家提供的資料,主前約四千二百二十三年(根據考古發現的時間),亞當悖逆耶和華而犯罪,至以色列民在摩西的帶領下出離古代埃及,主前約一千四百九十五年耶和華在西奈山向摩西頒賜律法,這一時期約兩千七百年,包括了良心時代、人治時代、應許時代。
  • 從耶和華一神論過渡到基督中心論,信徒「罪身滅絕」,迎來新生
    耶穌基督被奉上神壇,代替耶和華受到崇拜,也是歷史的必然。基督中心論跟耶和華一神論從形式到本質都有所改變,即使耶穌一直宣稱自己在律法下成全律法,但不可避免的是隨著宗教的發展,基督教徹底跟猶太教決裂,成為一個全新的教派。
  • 基督福音|舊約與新約
    阿們,我們翻開聖經[希伯來書8章6-7節,13節]翻到一起讀: 如今耶穌所得的職任是更美的,正如他作更美之約的中保;這約原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那前約若沒有瑕疵,就無處尋求後約了。……既說新約,就以前約為舊了;但那漸舊漸衰的,就必快歸無有了。
  • 新約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和舊約相比,新約「美」在哪裡?
    這部作品充滿了猶太教的經典名詞,術語和思想,作者不僅指出耶穌在地位上是遠超天使的,還認為耶穌比摩西配得更大的榮耀,因為摩西只是神的僕人,而耶穌是神的兒子。所以《希伯來書》的作者認為《新約》比《舊約》更美,但作者不願意說出《舊約》有什麼瑕疵,而是通過比較,突出《新約》的美。作者是怎樣比較的呢?作者認為,《舊約》主要指的是兩方面:神跟猶太民族的始祖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和猶太民族出埃及之後,藉著摩西作為中保所立的約。
  • 上帝要與以色列人另立新約,這約不像帶領他們出埃及時候立的舊約
    在新約時代,主耶穌基督的身體復活後,五旬節有聖靈降臨,新約教會正式誕生了;耶利米書三十一31的預言於此時便首次應驗了。耶利米書三十一31-33記載:「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我雖作他們的丈夫,他們卻背了我的約,這是耶和華說的。
  • 認識恩典之約 第十二課 聖經神學的本質與方法
    舊約的中心、舊約的主角、主題,就是耶穌基督,這個是耶穌基督在路加福音24:25-26,還有24:44-47告訴我們的。所以舊約的事件不可以離開新約的應驗去理解它。所以這裡有一個方法論的提示,就是我們要從應驗的實體,就是耶穌基督並祂的大工,來解釋舊約暫時的預表,因為實體已經來到了。舊約不是它自身的目標,舊約歷史前進,朝著完結在前進的。
  • 耶穌是耶和華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聖父是耶和華,聖子是耶和華,聖靈是耶和華。新約聖經中的耶穌,是這位三一上帝的第二位格聖子道成肉身之後所取的名字。在舊約聖經中,聖子也常被稱為「耶和華」。但舊約聖經中,並非每處提到「耶和華」都是在指第二位格聖子,也有可能在指三一上帝的第一位格(聖父)。耶穌是真實的、完全的上帝,因此可以說,耶穌就是耶和華。
  • 耶和華的名字
    翻譯的時候,有時候是直接音譯出來,舉個例子:「耶穌」,「以馬內利」是翻譯音,字面上是沒有意思的。"基督"也是翻譯音。如果用意譯,"耶穌"的意思是上帝要將他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而"基督"的意思是受膏者,君王的意思。"以馬內利"的意思是神與我們同在。在以下收錄的這些名字裡,第一個至第七個名字都是不需要翻譯的,直接音譯。
  • 耶和華的名字 在聖經中有19種稱呼!
  • 耶和華的名字 在聖經中有19種稱呼!
    翻譯的時候,有時候是直接音譯出來,舉個例子:「耶穌」,「以馬內利」是翻譯音,字面上是沒有意思的。"基督"也是翻譯音。如果用意譯,"耶穌"的意思是上帝要將他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而"基督"的意思是受膏者,君王的意思。"以馬內利"的意思是神與我們同在。在以下收錄的這些名字裡,第一個至第七個名字都是不需要翻譯的,直接音譯。
  • 舊約聖經與新約聖經 (471)
    —徒17:11和一位肢體分享的時候,他說新約讀幾遍,舊約讀不下去。於是,我想談一談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奧古斯丁說:「新約在舊約中隱藏,舊約在新約裡彰顯。」新約和舊約的關係之緊密,在奧古斯丁的話語裡,一覽無餘。如果沒有舊約聖經,將沒有人明白什麼叫救贖。也無從理解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的死和第三天的復活,為什麼是救恩。舊約聖經告訴我們人類的失敗。
  • 耶穌基督福音|恩典與律法
    求主耶穌不斷光照我們屬靈的眼睛,開我們心竅,能看見、聽見屬靈的真理,明白聖經、律法是本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 神的榮耀;如今卻蒙 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 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 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既是這樣,哪裡能誇口呢?沒有可誇的了。用何法沒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嗎?不是,乃用信主之法。
  • 耶穌的愛叫我們承受天父產業
    我們打開聖經希伯來書9章15節 為此,他作了新約的中保,既然受死贖了人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便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今天我與大家一起查考、交通、分享《耶穌的愛》第五講獻上禱告:親愛的阿爸聖天父、我主耶穌基督、感謝聖靈常與我們同在!阿們。感謝主恩!
  • 聖經神學與解放
    正確的聖經神學堅稱聖經的主旨不是關乎人,而是那一位全人全神,耶穌基督。基督的位格和作為是救贖歷史的高潮。祂是我們信心的創始成終者。我們要記得,耶穌稱自己是整個舊約故事的中心(路24:27)。如此,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釋經是解開聖經意義的關鍵。此信念幫助我們聚焦於聖經大戲劇的內容。其展現的是故事本身顯明的歷史,從創造到墮落,再到救贖,最後是成全。
  • 以色列丨雅各的十二個兒子中,約瑟預表著耶穌基督
    聖經聖經舊約是影子,新約是實體!舊約是預表,新約是彰顯!創世紀是聖經的第一卷書,預表著大量真理,需要用預表解經法把這些真理的亮光發掘出來。創世紀21章記載的亞伯拉罕在摩利亞山獻以撒,預表了基督受難。23章撒拉去世,預表神的選民以色列民棄絕天國和基督,天國隱藏成了奧秘。24章是利百加就以撒預表教會撇下財富、名利、地位等一切屬世界的,來到應許之地就耶穌基督。以撒四十歲娶妻利百加,六十歲生了孿生兄弟以掃和雅各(參 創世紀25章20節 26節)。耶和華愛雅各惡以掃,帶出了「揀選」的真理。以掃貪圖眼前利益,用長子的名分換了餅和紅豆湯,輕看長子的名分[創25:34]。
  • 基督教丨駁斥安息日會和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異端
    神是愛馬太福音的主題是「耶穌基督,救贖的君王」,所以,開篇即是基督的家譜!亞伯拉罕是希伯來民族的祖先,也是阿拉伯民族的祖先,被稱為「多國的父」!耶和華差遣身為先知、祭祀和君王的撒母耳膏立大衛作以色列王。基督道成肉身,在十字架上流血犧牲成全了舊約。他與世人訂立了新約,立約的憑據是祂的寶血!新約一開始就是安息,才有接下來的工作。「七日的頭一日」是主耶穌復活的日子,新約聖徒在主耶穌基督裡歸回真正的安息。基督身份極其尊貴,大衛的王位只是基督萬王之王的預表,基督在天國時代要作萬王之王!
  • 歌頌:《摩西五經》課堂筆記(第1天)
    工作之約和救贖之約的區分:行為之約中的工作就是救贖之約中所做的工作,做了這些工作就可以賺取永遠的榮耀,這就是為伊甸園中亞當的工作提供基礎,至終,亞當沒有做到,是耶穌代表我們做到了。工作之約也是恩典之約的基礎和背景。恩典之約是上帝基於上帝恩典的行為白白的祝福盟約所代表的人群,即耶穌基督。
  • 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贖
    求主耶穌不斷光照我們屬靈的眼睛,開我們心竅明白聖經,能看見、聽見屬靈的真理,明白基督十字架的救贖,是藉著基督的大愛和復活的大能,將得救的道路顯明、真理顯明、生命顯明,他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向禰。奉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
  • 耶穌基督丨創造和救贖兩大主題貫穿於整本聖經的始末!
    火的革新摩西受耶和華的差遣,帶領以色列民從為奴的埃及地出來,耶和華在西奈山將律法頒賜給以色列民,要求以色列民遵行,可惜,以色列民因著悖逆犯罪,因著對神懷有不信的噁心,所以,他們沒有力量行全摩西律法從摩西在西奈山領受律法開始一直到主耶穌被釘十字架,這一時期稱為律法時代。神照著應許和先知預言,在祂的時間差遣祂的獨生愛子主耶穌基督,耶穌就是道成肉身的基督!即舊約先知預言的天國的王彌賽亞!
  • 原來耶穌長像是這樣的!!!
    =聖經(66卷)基督徒不明白聖經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舊約和新約的關係,約3500年前,摩西記錄聖經的時候;【來10:1}記錄了將來事的影像,在新約中出現實體,這就是舊約和新約的關係,就如殺羊獻祭,這羊表明的就是新約中的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