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作業讓家長急得吞安眠藥,問題出在哪
文/土哥
上周五晚上,武漢許女士輔導兒子做數學題,前前後後講了大半個小時,兒子仍然表示自己不會做。許女士越來越焦躁,忍不住對孩子發了脾氣,沒想到,兒子和媽媽吵了起來。回到臥室後,慪著氣的許女士,竟然拿起平時偶爾服用的安眠藥,一口氣吞下7顆。
作為一個工作三十幾年的教育者,看了這則新聞,心中五味雜陳,這種「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現象絕非個例,不久前,上海一位媽媽被不認真寫作業的女兒氣到抓狂,連連咆哮,卻樂壞了她的老母親和老父親。原來23年前,她的爸爸給她輔導功課時就是這樣,還寫了一封家書道:不為人父母,如何品嘗做父母的艱辛。總有一天你也會為人父母,那麼,現在我們就留下這封簡訊,二十年以後,看你如何教子呢?(作業卷也留下,請你20年後再看。)
更有甚者,南京一位33歲的母親因為陪孩子寫作業,生氣以後腦梗了。
人們也許要問,到底怎麼了?根源到底在哪?
細究起來,原因無非有這兩點:
一是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容不得孩子在學習上有半點差錯,一定要向隔壁家的孩子看齊。
二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學生的課業負擔問題,喊了多年的減負,可是,越減越重,越減越難,老師布置的作業是越來越多,越來越難,從小學開始就布置一些需家長幫忙才能完成的作業,諸如一些製作PPT、攝影、列印之類的作業,讓一些家長焦頭爛額,而課內作業也是越來越難。
基於此,作為家長,要心態好一些,不爭第一不擺龍尾即可。教育是慢活、細活,遇到問題家長首先要疏導好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分析原因。要著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可以請老師幫忙。
作為學校老師,尤其是管理者,要好好學習一下上級部門的減負令,老師布置作業時,要把握好難易度,估算好時間,最好是因人而異,分層次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