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蘇打粉和泡打粉哪裡不同?可以互相替換嗎?現在告訴你答案!

2020-12-20 雨落愛生活

初步踏入烘焙世界的人,在備料時一定會遇到 2 樣常見食材:小蘇打粉、泡打粉,它們都是用來提升口感的「膨鬆劑」,萬萬不可缺少。你知道他們是怎麼作用的嗎?兩者有什麼差別?是不是一定要按照食譜書上選擇其中一種?不想讓辛苦製作的烘焙品失敗,你一定要搞定關於蓬鬆劑的基礎學問。

小蘇打粉 Baking Soda

其實我們對小蘇打粉應該相當熟悉,提到它的化學名稱「碳酸氫鈉 NaHCO3 」是否也讓你回想起國中化學課寫得各種化學方程式、做過得酸礆平衡計算呢?

礆性的小蘇打用於烘焙的膨鬆劑時,必須搭配酸性液體(如牛奶、優格、白醋、檸檬汁、咖啡和蜂蜜等)才能發揮化學作用,酸礆中和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麵團、麵糊就會鼓起,使烘焙成品實體更蓬鬆,例如戚風、海綿蛋糕的棉狀組織孔隙正是它們的一大特色。除了蛋糕,餅乾其實也會加入少許小蘇打,能幫助形成更酥脆的口感。

不過小蘇打若跟酸性物質沒有完全中和,殘留部分就會讓糕點產生苦澀味、皂味,那味道真的不太妙。另外,因為小蘇打會加強褐變反應(browning),使烘焙成品顏色偏深,所以許多巧克力烘焙品都喜歡添加較多的小蘇打,看似使用了大量的可可一般;雖然你的確可以使用小蘇打當膨鬆劑美化賣相,不過也要小心別忘情加太多,否則它吃起來會像顆肥皂。

還有一點要注意,因為小蘇打進行酸礆中和反應所需的時間相當快速,所以添加膨脹劑後務必儘快送入烤箱,否則麵團中的空氣很快就會流失掉,使膨脹效果不佳。

泡打粉 Baking Powder

泡打粉也叫作發粉,是由礆性的小蘇打粉、酸性物質(如塔塔粉、鋁鹽)及乾性介質(如玉米粉,幫助吸收溼氣並緩衝酸礆作用發生)組成,同時含有酸、礆故可以自己形成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讓麵糊膨脹,所以食譜中即使沒有其他酸性液體也能使用泡打粉。

多數在市面上販賣的泡打粉都是屬於雙重反應(double-acting)的膨鬆劑,作用分成兩階段:與液體混合時會釋出部分氣體,送入烤箱中加熱是會有第二次的反應,讓麵團再度膨脹。因為這樣的特性,泡打粉使用上有更大的彈性,不必急著把麵糊或麵團送入烤箱。

因為不必考慮配方的酸性原料,也不像小蘇打粉一樣容易產生苦味,且不會影響麵糊顏色,泡打粉已成為現在最常用的膨鬆劑。

什麼是無鋁泡打法?

泡打粉是同時具備礆性的碳酸氫鈉與酸性物質的粉末,而以往經常使用酸性添加物「鋁鹽」在近年被認為對人體健康有害,所以許多廠商也開始生產「無鋁泡打粉」,以符合民眾追求健康的飲食。故在選購泡打粉時,當然是以「無鋁」為佳,請避開包裝成分表上有「鋁(Aluminum)」字樣的品牌。

小蘇打、泡打粉兩者可以互相替換嗎?

如上所述,這兩種膨鬆劑都是利用酸礆中和的原理來產生氣體,創造空氣感;所以若是沒有添加酸性液體的食譜中,都會註明需要使用泡打粉,若改用小蘇打粉是沒辦法發生化學變化的。

那麼,結論是「泡打粉可以取代小蘇打粉,小蘇打粉不能取代泡打」嗎?

正確答案是,完全不建議兩者互相替換。

舉例來說,若以泡打粉帶替小蘇打粉,會產生的幾個問題:

.以1:1代替,結果礆性成分不足以產生足夠的空氣,成品扁塌。

.泡打粉中約僅有 1/3 的小蘇打,故增加泡打粉用量,以 3 倍量取代小蘇打,但同時泡打粉中的酸性成分、乾性介質也增加了 3 倍,造成成品走味、吃起來有明顯苦味;或是化學反應太快、氣體瞬間產生卻立刻大量消氣。

小蘇打粉、泡打粉在各自的食譜中都有需要發揮的作用,以不同的形式讓你的烘焙品蓬鬆、輕盈或是酥脆,很多時候它們甚至是需要同時使用的。你看到的每一則食譜都是經過研發者精心調配、計算而出的最佳比例,所以並不鼓勵任意替換食材,否則很容易失敗。

除非你極富實驗精神、且對於酸礆值的化學計算相當熟悉,想要好好來場烘焙科學實驗,也許成功後能分享給更多烘焙愛好者!

相關焦點

  • 酵母粉、小蘇打、泡打粉究竟怎麼用?麵點師告訴你答案
    做烘焙的小夥伴們,估計都繞不開這幾種「粉」,在配方中應該不止一次見到過「酵母粉」、「泡打粉」、「小蘇打」的身影。也常常有朋友問我泡打粉和酵母粉能混用嗎?做蛋糕需要放酵母粉嗎?麵包需要放小蘇打還是泡打粉?等等一類的問題。不管是做蛋糕還是做麵包、包子饅頭,都會涉及到一個麵糊/麵團膨脹的過程。這幾種粉的作用都是讓麵團膨脹的,所以可以統稱為「蓬鬆劑」。
  • 酵母,泡打粉,小蘇打哪種發麵比較好?
    它們是根據不同的膨脹方式讓麵團膨脹的。發酵面一般以酵母菌用為膨脹劑,常用的有活性乾酵母與老面。像我們平常所吃的饅頭、包子、花卷、水煎包、烙餅、燒餅等這些麵食,就是用酵母菌發酵的面做成的。發粉面一般是使用糖、油、蛋作為輔助原料,用化學膨大劑調製而成,比如泡打粉,小蘇打。桃酥、沙琪瑪、油條等油炸面點用的就是發粉面。
  • 小蘇打與泡打粉有何區別
    讓你「吃」情一片——碳酸氫鈉(小蘇打)你只知道饅頭的柔軟,卻不知道小蘇打默默地付出;你只知道餅乾的香酥,卻不知道小蘇打為此拋棄了生命。小蘇打就是碳酸氫鈉(NaHCO3)。你見過別人蒸饅頭或者製作蛋糕嗎?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他們除了要用「面引子」以外,還要放點「鹼」,這裡的「鹼」即小蘇打——碳酸氫鈉。碳酸氫鈉是鹼性膨鬆劑,其能中和「面引子」的酸味。許多人以為「鹼」的作用是除「酸味」的,其實它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使饅頭、麵包、蛋糕等食品柔軟富有彈性,使餅乾酥鬆,口感好。
  • 酵母、小蘇打、臭粉、明礬、泡打粉的區別
    一、化學蓬鬆劑—發酵粉:1、小蘇打(碳酸氫鈉):在和食物裡含有的酸性物質作用下,小蘇打可分解成鈉離子,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後者可以起蓬鬆食物的作用。4、泡打粉(baking  powder):是一種複合蓬鬆劑,有很多不同的種類。一般是將固體的鹼和酸的粉末混合,在乾燥的條件下它們不接觸,也不發生反應,一旦遇水就會溶解接觸,反應放出氣體。
  • 酵母 小蘇打 泡打粉 塔塔粉 食用鹼 面點中的各種粉你知多少
    酵母 泡打粉 小蘇打 塔塔粉 面鹼這些在烘焙和家庭面點中很常見的粉狀物質。他們的區別是什麼呢?講這些麵團中的粉狀物質就要從使麵團蓬鬆的幾種方式談起。總的來說,使麵團蓬鬆一共有三種方式,即物理方式(在各種打發方式的這篇文章中已經介紹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頭像查看過往文章)、化學方式和生物方式會在本文做詳細講解。
  • 泡打粉和酵母粉可以互相替代嗎?
    平時我們做發麵,為了發酵得更快,一般都用泡打粉。有時候泡打粉用完了,可不可以酵母粉來代替呢?下面生活妙招網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    泡打粉可以用酵母粉代替嗎?    答案是肯定的。    泡打粉是用小蘇打、酸性原料和玉米澱粉混合而成的物質,由於小蘇打是鹼性的,發酵的程度有限,因此會加入一些酸性原料,保持酸鹼平衡,同時又加入玉米澱粉,可以讓泡打粉的酸鹼平衡,這樣在發制麵團時,化學反應更加強烈,大量的二氧化碳產生,自然能讓麵團更加疏鬆了。
  • 酵母粉和泡打粉、小蘇打有什麼區別?牢記這三點,你也能成為大廚
    最近全民都在家學習各種面點的做法,而每天從早到晚,都有人問我:做饅頭需要放泡打粉嗎?做油條需要小蘇打嗎?做千層餅需要放酵母粉嗎?而胡師傅是一位非常熱心的人,只要大家有問題,我就會毫無保留的告訴大家,只要每個人都能做出心目中滿意的美食,我心裡就特別高興。
  • 酵母、小蘇打、泡打粉、自發粉的區別、原理及用法
    它們的不同點是:  酵母是通過酵母菌的不斷繁殖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面蓬鬆,產生酒香味和酸味(雜菌繁殖所產生的醋酸味),屬於「生化」反映。面肥和酵母發酵的原理相同;  小蘇打是通過受熱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面蓬鬆,屬於化學反應。它的俗稱也叫「焙燒蘇打」,並能與酸中和,消除酵面中的酸味。
  • 「小蘇打」和「泡打粉」還在傻傻分不清?這篇超全攻略請收好
    首先,小蘇打是鹼。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在學校做的科學實驗,把小蘇打和醋混在一起,然後就會有泡泡冒出來? 當你把小蘇打(鹼)和醋(酸)混合時,就產生了化學反應,而這個反應的產物便是二氧化碳。我們在烘焙時餅乾、蛋糕、麵包等就會發生同樣的反應。
  • 酵母粉、泡打粉、小蘇打的區別是什麼?用法各不同,別再用錯了
    對於很多喜歡做麵食的朋友來說,家裡經常會備一些酵母粉、泡打粉、蘇打粉,因為在製作很多麵食的時候都要用到它們。雖然說經常會用到,但也有很多朋友並不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在做麵食時,也是各樣都添加一些。酵母粉、小蘇打和泡打粉雖然都屬於發酵劑,但其用法還是有不小的區別的,發酵效果的差別也是比較大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些酵母粉、泡打粉、小蘇打之間的區別的具體用法。一、酵母粉酵母粉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一款發酵劑,平時無論是蒸饅頭、蒸包子還是烙發麵餅,都少不了要用到它。
  • 詳解小蘇打,泡打粉,乾酵母的區別與應用
    而「區別」是發酵的原理不同,方式不同,時間不同。 乾酵母,是一種活性菌,屬於活性發酵,通過細菌的不斷繁殖而進行發酵,是慢速發酵;而泡打粉與小蘇打,都可以算是一種化學發酵計,不同是泡打粉是快速發酵,而小蘇打是受熱發酵,並且因為屬於鹼性,所以可以中和酸性食物。
  • 做麵食時,食用鹼、小蘇打、酵母粉、泡打粉的區別和用法,漲知識
    平時在做麵食時,很多朋友都會被食用鹼、小蘇打、酵母粉、泡打粉,這幾種食材搞混,不知道它們到底有什麼作用,什麼情況下該使用食用鹼?什麼情況下又該使用小蘇打或者酵母粉、泡打粉?雖然它們都是白色粉末狀,從外觀看起來也很相近,但是這幾種食材的作用和用途是有很大區別的。
  • 經常發麵,酵母粉,小蘇打和泡打粉三者的區別你知道嗎?
    現代人發麵經常會用到酵母粉,小蘇打和泡打粉。那麼這三種物質有什麼區別呢?使用起來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詳細分享一下。---酵母粉---首先酵母是一種微生物,而且是一種有益的微生物,在外界條件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會大量繁殖。
  • 酵母粉、泡打粉和小蘇打,它們有這些區別和用途,你都用對了嗎?
    我們在做麵食的時候,經常會用到酵母粉、泡打粉和小蘇打這三種食材。但是什麼時候用酵母粉,什麼時候應該用泡打粉,又在什麼時候能用到小蘇打呢?這些你都會用嗎?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和各自的用途嗎?你都用對了嗎?今天小編就詳細的給大家說一下酵母粉、泡打粉和小蘇打的區別和各自的用途,以後不要再用錯了。首先我們來說一下酵母,大家對於酵母可能是最熟悉的了,家庭使用最為廣泛。酵母是一種天然有益菌,在合適的溫度和溼度條件下,會大量繁殖活性菌,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讓麵團變成蜂窩狀蓬鬆狀,所以非常適合用來做發麵饅頭、包子等等。
  • 你還在用小蘇打洗潔精代替洗碗粉嗎?
    「剛需」和「戶均擁有量不足2%」,兩個事實之間形成明顯反差。為什麼解放人手的洗衣機可以被廣泛接受,而同樣解放人手的洗碗機卻不被更多人接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消費者認知層面還是洗碗機本身?答案是:二者兼有。當買洗碗機時,會聽到很多這樣不理智的聲音:聽說洗碗機費水費電費錢還洗不乾淨!
  • 泡打粉可以用酵母代替嗎 泡打粉和酵母的區別
    導讀:我們都知道,泡打粉和酵母是很常見的兩種膨鬆劑,很多人在做麵包糕點的時候都會使用泡打粉或酵母。那麼泡打粉可以用酵母代替嗎?一般情況下,泡打粉和酵母粉可以相互替代,但由於為了效率,常混合使用,因為酵母受溫度溼度限制,而泡打粉則不受限制。所以酵母粉加泡打粉混合後,可以達到更好更快的起發效果。泡打粉可以用酵母代替嗎回答是肯定的。
  • 求求你,其實酵母、泡打粉、小蘇打真的不一樣,別搞錯了
    求求你,其實酵母、泡打粉、小蘇打真的不一樣,別搞錯了!連饅頭也不成功?原來連第1步都沒搞清,難怪要翻車!泡打粉是一種複合膨鬆劑,由蘇打粉添加酸性材料,並以玉米粉為填充劑製成的白色粉末,又稱為發泡粉和發酵粉。泡打粉是一種快速發酵劑,經常被用來做包子、饅頭、發糕、快手小蛋糕、餅乾等。
  • 小蘇打和泡打粉有何不同?原來性質、使用區別甚大,掌握別再出錯
    那麼小蘇打和泡打粉有何不同?原來性質、使用區別甚大,掌握別再出錯,下面小鹿為大家科普這2種食品添加劑的不同點,以及在麵食類製作中的使用方法。◇ 小蘇打和泡打粉從本質上3個不同點:▲1、成分不同:小蘇打簡稱食用鹼,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泡打粉別名叫發泡粉,主要原料是玉米澱粉和小蘇打,以及部分酸性輔料;▲2、性質不同:小蘇打都稱為食用鹼了,性質當屬鹼性,泡打粉因含有小蘇打以及部分酸性物質,性質屬中性;▲3、使用方法不同:小蘇打需要通過遇水並加熱,才能分解產生氣體,泡打粉只要與水混合,產生酸鹼中和反應
  • 「小蘇打」和「泡打粉」還在傻傻分不清?這篇超全攻略請收好!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在學校做的科學實驗,把小蘇打和醋混在一起,然後就會有泡泡冒出來?當你把小蘇打(鹼)和醋(酸)混合時,就產生了化學反應,而這個反應的產物便是二氧化碳。我們在烘焙時餅乾、蛋糕、麵包等就會發生同樣的反應。
  • 學會這些讓你正確區分酵母粉、泡打粉、食用鹼與小蘇打(收藏)
    在生活中很多年輕的朋友,尤其剛剛步入社會需要做飯露一手的朋友,還是分不清酵母粉、泡打粉、食用鹼與小蘇打正確使用的方法,導致最終使用的效果大大縮水,下面就為大家細細的講解一下。等體積變大,面中有大量小氣泡時就可以做了。泡打粉泡打粉是一種複合膨鬆劑,由蘇打粉添加酸性材料,並以玉米粉為填充劑製成的白色粉末,又稱為發泡粉和發酵粉。泡打粉是一種快速發酵劑。用途:主要用於糧食製品之快速發酵。在製作蛋糕、發糕、包子、饅頭、酥餅、麵包等食品時用量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