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當局來硬的了

2021-01-09 臺海網

臺灣中時新聞網快評說,蔡英文當局從元旦起將開放萊豬進口,引發臺灣民眾食安疑慮,地方政府紛紛訂定「自治條例」規範所屬縣市肉品瘦肉精零檢出,蔡當局行政主管部門則選在開放前一天宣布,蔡當局將對地方已訂的「自治條例」直接函告無效,新訂「自治條例」的縣市不予核定。此一舉措,勢必引發法理爭議與政治力的激蕩,而受害的必將是廣大民眾的食安權益。

蔡當局行政主管部門要求萊劑含量「全臺統一標準」,各縣市政府依「地方自治權責」為民眾食安把關,兩者之間產生扞格,需要「釋憲」釐清,但「政務委員」羅秉成竟直接宣布地方政府的自治規範「違憲」,難不成他自認是大法官?還是他吃定大法官一定會聽從蔡當局行政主管部門的「宣示」?

民進黨執意開放萊豬,事前不但沒有跟民意溝通,也並未取得黨內共識,事後在此一政策對臺灣究竟獲得何種利益,始終諱莫如深;更嚴重的是,對民意提出的各種食安管理措施,更是無法有合理的響應保障。

如今萊豬開放在即,蔡當局行政主管部門乾脆逕行宣布不予核定地方政府的「自治條例」,等於是沒收地方政府保護人民的基本防衛,表面上看是為了止亂定紛,其實是刺激了地方為求食安健康自保,強化自力救濟,反而造成更大的紛亂。

而且蔡當局行政主管部門還強調,地方政府採取行政救濟手段期間,仍須以蔡當局的「食安法」為執法標準,如有執意執行「自治條例」規定,將依法究辦。這樣的語帶「恫嚇」,不僅將對地方基層公務員形成極大壓力,也會在民眾、肉品廠商和店家業者間,造成無窮盡的猜忌困擾。

對於2021年8月「反萊豬公投」的法律效力如何,蔡當局行政主管部門的態度顯然是避重就輕,只求先強渡關山再說,說穿了,就是要全民吃萊豬,來硬的又如何!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當局不要「找死」,別以為自己機會來了
    蔡英文的此次講話給人一個印象,她很想「轉正」,將臺灣與西方的價值同盟變成更加正規的戰略同盟關係。當然我們也注意到,她在臺海問題上也有戰戰兢兢的一面,這應是大陸這兩年的各種威懾行動起了作用。她繼續把話兩頭說,表示在變局當中,臺灣「絕對不能錯估情勢,激化衝突或者妥協屈從」。這反映出,臺當局「賊心很大,賊膽稍小」。
  • 臺學者痛批蔡英文當局南海立場:未見敵蹤 先備降書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屏東「滿吉勝號」等三艘漁船自發性開船到太平島護漁權,對於漁船是否可登島,臺灣當局態度反覆。對此,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湯紹成指出,此次臺灣漁民「保祖產、護主權」的活動,蔡英文當局上下一路打壓、或硬或軟地阻止,真是讓人感到違逆民意莫此為甚;他表示,蔡英文當局對於爭取太平島「主權」的態度低調,其中美國的因素至為關鍵,而民進黨的臺獨意識型態讓自己作繭自縛,將對臺灣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只有儘快覺醒,懸崖勒馬、改弦更張,才可能為臺灣扳回一點利益。
  • 蔡英文當局決策魯莽角色混淆 民眾吃苦頭
    臺灣《中華日報》19日社論指出,臺當局硬推「一例一休」紛擾尚未散去,一群大學兼任教師又因蔡當局決策失當而面臨失業危機,17日在臺當局「教育部」發出沉重怒吼。
  • 蔡英文當局硬掰紅利撒錢 挨轟政策買票債留子孫
    華夏經緯網1月8日訊:為走出敗選陰霾,臺灣地區蔡英文當局硬將歲計剩餘掰成「經濟紅利」,遭批「這是史上最大買票行為」,純粹政治考慮。  報導說,蔡英文昨(7)日召集臺當局「行政院」各部門聽取經濟紅利分享政策。
  • 侯友宜查萊豬硬起來 港媒爆:與蔡英文當局暗中較勁
    對此,港媒分析直言「侯跟當局槓定了!」據報導,侯友宜從元旦起,一連數天安排了3場關於查萊豬與標示的行程,宣示護食安的立場,更稱新北市有3828攤豬肉及加工製品攤商,目前已經查核500攤,會在3個月內把3828攤全部查核完畢。
  • 蔡英文就硬過「勞基法」首度道歉 民眾不領情斥其「幹話黨主席」
    蔡英文與民進黨「立法院」總召集人柯建銘。(資料圖)中國臺灣網1月10日訊 民進黨執政當局近期欲強行通過島內「勞基法」修正案,引發勞工階層拼死反抗。綠營行徑被指,不但會令勞工再難拿到加班費,甚至有可能最長連上12天班。
  • 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
    陳水扁於2003年下半年拋出「公投制憲」、「2006年催生'臺灣新憲法'及2008年實施'新憲'」的「臺獨時間表」、引起美國的疑慮和不滿後,蔡英文多次赴美「滅火」,借「民主」旗號來掩蓋陳水扁的「臺獨」本質,騙取美國的「諒解」與支持。  2000年8月,時任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在「立法院」發言稱,「'一個中國'是臺灣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臺灣沒有空間與可能性去逃避。
  • 需要給蔡英文當局一個根本性警告了!
    蔡英文(資料圖)美臺不斷加強勾結,美在臺協會日前發布了一張美軍加油機為臺灣戰鬥機空中加油的照片,這也是赤裸裸的挑釁。說實話,大陸輿論對蔡英文當局與美勾結的這些表現已經有些不耐煩了,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相信兩岸有可能和平統一了,「武統論」被更加廣泛地討論。
  • 邀請蔡英文去華盛頓?臺當局「嚇壞了」
    導讀:前段時間,民進黨當局和美方交往過密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民進黨當局為了討好川普政府,促使他在大選中更具有優勢,主動開放萊豬、美牛,造成本土市民大規模抗議未果。
  • 社評:蔡英文發狂言難掩臺灣當局的慌亂
    蔡英文喜歡接受西方媒體採訪,原因是她不被任何有影響的國際場合接納,只好通過在西方媒體上露面刷存在感。不過她這一次說得很出格,滿嘴跑火車,顯示臺當局在遭到一連串失敗後,如今真的慌了,急了,扛不住了,要通過說些猛的來給自己壯膽,激勵綠營,討好「急獨」分子,在國際上也賺點同情分。
  • 蔡英文當局成了笑話全集
    臺灣《中央日報》8日發表評論說,蔡英文當局最近成了笑話全集,官員信手拈來都是笑話,簡直讓人目不暇接。2017年才剛剛開始,蔡當局雞飛狗跳早已一片混亂,無知官員笑話不斷,人民的生活越來越苦、越來越悶。難怪網絡民調顯示,去年臺灣人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票投蔡英文!
  • 蔡英文當局不會給臺灣帶來真正的未來
    王鑫 中國網評論員臺軍「漢光」演習即將在7月展開,據島內媒體爆料,此次演習將有「蔡英文遭劫持」的戲碼。蔡英文如此強行「加戲」已非首次,而且其對於自身安全,小心的有些過分。眾所周知,釣魚島自古就是我國固有領土,這一點毋庸置疑,此次日本挑起的改名事件,是對我國領土主權的挑戰,這一事件事關全民族的利益,而在這一點上,蔡英文當局又退縮了。據臺媒報導,國民黨6月15日提出請蔡英文和各政黨領袖登釣魚島宣示,但是被拒絕了。蔡英文在參訪活動時表示,不可把不同歷史時空發生的事錯置,臺當局的立場很清楚,就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 如何理解蔡英文當局「釋放善意」
    蔡英文拋出「兩岸互動新模式」(資料圖)近段時間以來,被「缺電」問題弄得焦頭爛額的蔡英文當局似乎有意在兩岸政策上搞點動靜。繼陸委會用宣傳片向大陸喊話「兩岸和為貴」之後,蔡英文再次拋出「探索建立兩岸互動新模式」的話題,似乎有意為已陷入僵局的兩岸關係「解套」。
  • 深度曝光:蔡英文當局的「獨」門秘籍
    民進黨再度執政之後,蔡當局表面上提出:「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實際上繼續推行「去中國化」,肆意渲染「仇中反中」情緒。黃智賢批對「香港暴亂」的失實報導)(臺媒報導稱「美國暴動」)冷血術釋義:而在島內,蔡英文當局在全面執政後早就忘記了
  • 蔡英文當局「餐敘執政」羞辱了誰?
    臺灣《中國時報》25日社論說,如果不是臺灣民間團體向蔡英文辦公室申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的會議內容被拒,如果不是蔡英文辦公室回應此會議「採餐敘方式舉辦」,並無製作會議或錄音紀錄,我們都還不知道事態竟有這般嚴重!重大決策竟然用輕率的形式拍板定案,既不留紀錄,也不想讓人民知道,一個嚷嚷要謙卑的臺當局,竟如此傲慢!
  • 鬱慕明來大陸重磅發聲,怒批蔡英文當局,一針見血
    果不其然,蔡英文當局就亢奮了起來。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公開叫囂稱,美國售臺兩款飛彈「可以打到大陸沿海」,他甚至吹噓,只要蔡英文「動員令」一下,約45萬人將在第一時間成為防衛作戰主力。鬱慕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重磅發聲,怒斥蔡英文當局執迷不悟,勾結外國勢力「反中」、「仇中」,綁架臺灣民眾與大陸為敵。他一針見血的指出,年輕人不應該淪為「臺獨」政客的馬前卒,而應該站出來,效法美國越戰時期的反戰運動,因為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人、都是中國人」。鬱慕明還表示,蔡英文當局想用所謂「反滲透法」阻攔自己來大陸交流,他並不感到畏懼。
  • 美媒爆料「警告」蔡英文!臺當局對美大選緊急「糾偏」
    美媒在如此敏感時刻刊發這樣的報導令臺灣當局膽戰心驚。近幾個月來,蔡英文當局為了充當美國川普政府對抗大陸的棋子,不惜在美國大選中押單邊,賭川普能連任並繼續遏制中國的政策。島內綠營媒體瘋狂吹噓川普「肯定當選」,臺灣也成為國際機構在15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民調中「唯一支持川普當選」的地區。
  • 蔡英文當局背離臺灣民意誤入歧途
    蔡英文2日下午強硬表態稱,臺灣「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也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她還聲稱,臺灣絕大多數民意也不會接受,這是「臺灣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當天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蔡英文是回應這一講話時做出上述表態的。
  • 蔡英文當局這麼幹,等來的不一定是選票
    蔡英文當局馬上表態說,將用「人道救援」方式給予某些香港居民赴臺「個案協助」。什麼是「人道救援」?怎樣「個案協助」?其實稍微想一下,就明白蔡英文的意圖:其想通過接受大量香港暴力分子,支持港獨,助力臺獨!並且,讓這些人為其明年的大選站腳助威!
  • 蔡英文當局人事大換血 2年來最燙手的位子是哪個?
    包括這次改組,短短2年出頭,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已經歷經多次「內閣」改組。到底在蔡英文當局裡,哪些位子是「高危險群」,歷經最多次異動?又有哪些文風不動,穩若泰山? 「勞動部」是「內閣」裡最軟的一塊 蔡英文曾說「勞工是自己心裡最軟一塊」,這句話雖然被很多勞工拿來恥笑,但「勞動部」卻因為負責人更換頻繁,意外變成「『內閣』裡最軟的一塊」。 蔡英文當局甫上任,就以大開善門發紅包的方式,化解了華航空服員的工潮,然而如此「大方」所打下的例子,卻使得後來的勞動議題爭議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