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省外的小夥看到我的文章後諮詢留言諮詢:只有三萬元積蓄,想開個燒烤店,又擔心自己沒經驗怕失敗,他朋友會燒烤,怎麼合作好、該做哪些準備。他考慮到了風險並專門諮詢我,且只用自己的錢開店(現在很多人用父母積蓄或借貸開店),說明小夥子是有心有志之人,點個讚。我給他兩條件建議:一是找家生意好的燒烤店去打工學習半年,二是學到手藝後擺半年地攤。
其實我遇到的許多店老闆都因為開店前準備不足,導致後來失敗,其中很多因素都是先天缺陷,店開起來後就無法進行調整和改善,比如目標市場錯位、選址不準、產品技術不過硬、沒有做生意的感覺、缺乏最基礎的經營能力等等,這些都需要在開店前準備到位才能開,再則後患無窮。
為什麼我建議小夥去擺攤?別小瞧了擺攤,並不簡單,對於從來沒做過生意的小白們有著極高的磨練價值,且看以下分析:
1、培養生意人的感覺:看似最原始的一手錢一手貨的面對面交易,蘊含著商業最根本的基因,除了鍛鍊最基礎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觀念調整,找到做生意的感覺。比如理解開店是一個辛苦的過程、開店就是滿足需求的過程、開店就是用好產品好服務招來回頭客的過程等等。
2、小成本試錯:開店投入少則三五萬,多幾十萬,對於很多草根而言這些錢都不算少,在新手開店風險很高的情況下,一旦失敗,損失很大,給老闆帶來的壓力也不小。而擺攤只需要幾百元投入就可以。
3、驗證產品水平:好多新手剛開始對自己的產品技術定位不準,有的覺得沒把握,有的覺得很牛X,到底處於啥水平,顧客會不會喜歡,擺攤一段時間後心裡就有數了,如果技術不行,就抓緊打磨提升,如果技術好就信心更足了。
4、了解目標顧客:每種產品都有對應的目標消費群,而且這些目標消費者在每個區域的密度是不一樣的,比如商務辦公區的年輕女性較多、舊小區的中老年人較多等,通過擺攤就能很有效地認識到你的目標顧客群,進而了解他們的消費特徵,熟悉他們。
5、積累資金:如果擺攤成功了,說不準你都不想開店了;如果還想開店,堅持一段時間積累更多資金,最好是自己開店當老闆,避免初次合作出問題。
6、幫助決策:如果你擺攤不成功,不賺錢,無論是主觀上不喜歡,還是能力上達不到,就足以證明你不適合開店,老老實實去上班。
有人覺得擺攤很LOW丟面子、風吹日曬還被城管到處趕,放不下身段。可知古今中外
很多商界大佬和成功企業家在最初時都有過類似擺攤這種經歷,世界首富蓋茨從車庫起步,京東創始人東哥從中關村電腦城裡擺攤賣光碟發家。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也有不少多年擺攤的商販,其中有些賺的錢比所謂的大老闆要多,菜市場裡藏著不少隱性富翁,看似辛苦不穩定,可他們心不累,晚上睡得踏實。我一位朋友在水產市場裡擺攤幾年來,還開了工廠,又是做淘寶,又是開直播,都賺翻了。
反觀現在商業街上或購物中心裡,很多門店表面上裝修的一個比一個光鮮,除了一小部分生意火爆外,更多門店裡的店員在悠閒地玩手機,老闆們卻在背後愁得吃不下睡不香,因為他整天在為員工和房東打工。打開58同城一看滿眼的轉讓信息,每個關門的店鋪後面都有一位心酸的老闆,賠錢不說,有些還搭上了家人的幸福。
開店賠錢和練手擺攤你選擇哪個?
如果文章對你有啟發,歡迎關注本號,每天分享開店乾貨,點滴學習,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