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陪孩子上了一天課 我被臺灣幼兒園的用心給感動哭了

2020-12-17 太平洋親子網

  今天看到的一則小新聞讓菜媽覺得窩心又有趣。

  說的是臺灣一位小學老師給學生們布置了一項家庭作業——假如18世紀的科學家也有Facebook

  要求同學們認真查閱了科學家的事跡和成就以後,把科學家的臉書手繪出來:

  法拉第的頭像是一道酷炫的閃電,居裡夫人酷似公主萌萌噠,克卜勒翹著兩撇小山羊鬍……

  各位科學家在孩子們的筆下都成為有趣有愛的「現代人」。這種讓孩子們自主學習發揮想像力的教育方法調動出孩子們驚人的想像力。

  這不禁讓菜媽想到同樣很值得學習的臺灣幼兒園,小朋友在幼兒園裡的一天做什麼、學什麼、玩什麼、吃什麼都安排得細緻又人性。

  我知道3月份已經有很多心急的媽媽在為孩子挑選幼兒園,想知道好幼兒園有什麼標準,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位遠嫁寶島的媽媽對臺灣幼兒園的介紹,看看臺灣幼兒園在細節上是怎麼做的。

  作者:杭州小籠包。即便嫁到臺灣,與鼎泰豐為鄰,依然是杭州小籠包的鐵桿粉絲。之前做過電臺主持、報社記者,經常拖著行李滿世界飛,現在為了兩個兒子,乖乖收起翅膀,洗手做羹湯,閒暇時間打打太極、練練書法,在做一個好麻麻的同時,也在慢慢學會與自己相處。

  在臺灣,好的公立小學有時比私立貴族小學還要受歡迎。臺北市新生國小附設幼稚園就是如此。

  有別於國內,臺灣公立幼稚園只招收大班學生,即年滿5周歲的兒童,除非學生招不滿,才會開放招收中班學生以補足差額。因為有政府補助,學費全免,僅餐費需要自掏腰包。

  新生附幼今年招收120名學生,我家的兩個兒子很幸運地能同時入學。幼兒園開學第第一天,家長被要求陪同上課。僅在這一天的時間裡,我就被幼兒園的氛圍和老師們的用心所感動。

  歡快的相處環境

  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圍坐在寬敞明亮的公共遊戲大廳地板上,每一位老師都是蹦蹦跳跳地入場進行自我介紹,或演或唱地幫助孩子記住她們的名字,一個班30名學生配備2位老師以及2、3位實習老師。

  老師發給孩子們蠟筆,安排他們在新的帆布書包上作畫,我家大兒子畫了幾隻恐龍,很有抽象派的風格;小兒子畫的是拿槍瞄準射擊的士兵,我很努力地分辨著人物的外形,老師在旁笑著說:「不論好壞,每一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每一個孩子也是這樣…」

  公平尊重的師生關係

  老師的辦公桌就在教室裡,便於孩子隨時找到他們。

  自由開放的「興趣角落」

  在大廳的一角,有一個明顯的藍色角落,它是孩子們的閱讀空間,不僅如此,每間教室裡也都設有閱讀角落,因為學校希望孩子了解:書籍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另外,教室裡還有遊戲角落、手作角落、故事角落等。讓孩子在遊戲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新生附幼是其中的典範,而角落教學是它的一大特色。

  小朋友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角落玩耍,例如比較有表演欲的孩子,老師就會安排一處搭建起簡易小舞臺,旁邊架設一塊小黑板,列有劇目名稱、演員表,即便孩子只是觀眾,也要在上面留名以鼓勵參與。

  也正因為這樣開放式的教育特色,教室之間都是沒有大門的,孩子可以自由地探索這裡的一切,而沒有任何人為的屏障。

  潛移默化的素質教育

  學校還很注重孩子的環保教育。每間教室裡的垃圾桶都有注名垃圾分類,大廳一處還有鼓勵孩子用廢棄的紙箱做的小房子,孩子在裡面「過家家」也玩得不亦樂乎!

  趁孩子們在聽老師講故事的間隙,家長都被安排到會議室了解注意事項,每一個人都分到一個文件袋,裡面裝有家長接送證件、孩子的名牌貼紙、作息表、餵藥時間表以及9月的點心和菜單等,老師們的用心可見一般。

  一天做什麼,學什麼?

  這個作息表真心太細緻了。一天細化到九個時間段,每個時間段有非常具體的安排和步驟,小朋友的生活真心太充實了。旁邊還附上了課程內容所帶來的能力培養有哪些。

  仔細看了一下這個課程表便可以發現,幼兒園努力在營造一個極度溫馨的氛圍。

  比如在11:50-13:10和13:10—14:30這兩個時間段安排的是午餐約會、餐後談心環節和午休時間,幼兒園具體的安排是:

  1.母語生活用語。

  2.餐後漫步—小綠坡談心。

  3.衛生保健教育—用餐禮儀、清理餐桌餐椅、刷牙、鋪被子。

  4.師生床邊故事。

  哇哇,小綠坡談心,師生床邊故事,腦補畫面就很美好!

  對了,再仔細看一下圖表最底下,幼兒園還特別標註了全園在每周一還要結合安全、性別平等、環保、生命等主題,透過戲劇、影片、繪本、遊戲等方式進行活動。太完善了,有沒有?

  一天吃什麼?

  看看菜單,更是驚嘆。

  每天的菜單都有詳細的交待,主食有粥、拉麵、炒飯、麵包、水餃、饅頭,點心裡有西米露、地瓜湯、奶凍仙草、桂圓茶等,種類豐富得讓人直流口水,你想的到的想不到的都在上面了。

  更關鍵的是,每日搭配的飲食中蛋白質、脂肪、糖類、能量的含量都給家長逐一標註了。麻麻們,你們看到會不會感動到哭啊!

  最後,幼稚園主任強調說,其實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倒不是一家很棒的幼稚園,而是家長。

  她們有注意到,隨著時代節奏加快,大人浮躁的心態會影響到孩子,「所以,當你急匆匆地拎著包準備出門上班,而你的孩子還在慢悠悠地穿著鞋子,親愛的家長,請把你的耐心留給你最親的人,蹲下來跟孩子說,慢慢來吧!」

  好吧,孩子就慢慢來吧,我們會一直陪著你!

  來源:媽咪OK(ID:mami-ok)

  港大教育學博士主創、受高知媽媽歡迎的原創育兒號。國際幼兒教育協會專家指導,關注0-6歲寶寶的大腦科學、智商情商,也分享有關睡眠、餵養、疾病等最有細節、最具參考價值的育兒心得。

  菜媽說

  身邊5歲的小朋友,在幼兒園已經是預備小學的狀態,每天語數英齊上陣,真正讓他們無拘束玩的時間有多少呢?

  看著臺灣幼兒園這種按孩子需求劃分的設計,實在是感受良多。

  在學習的起步階段,孩子更需要的是按自己的興趣獲取多方面的知識,以及學著用語言、繪畫、表演、音樂表達自己的想法,作為他們學習任何知識的基石。

  少點功利,多點自由,選擇讓孩子更多空間與發揮的幼兒園,對孩子的成長之路至關重要啊!

  西洋菜媽媽,微信上首個西式育兒達人

  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西洋菜媽媽育兒筆記,滿滿的西方育兒資訊!

相關焦點

  • 濱州:感動!幼兒園畢業典禮上,臺下幼師哭了!
    視頻顯示,幼兒園的畢業典禮上,一位幼師正在臺下帶著孩子舞蹈,看到屏幕上孩子剛進入幼兒園的場景,再看到現在就要離別了,這位幼師的淚瞬間流了下來!這一幕正好被拍下來,在投稿中,網友表示離別季讓人們都看看能夠回憶起自己的老師,能常懷感恩之心!視頻被傳到網上後,都挺感動。
  • 「我不要上幼兒園」,孩子入園焦慮,做好這幾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學會自理、勇敢地向老師表達自己的需求、認識幼兒園的環境、幼兒園的課、操場上的遊戲、吃飯、上廁所、午睡以及了解幼兒園的規矩和安全,幫助孩子掌握入園技能、了解幼兒園的生活以後,孩子自然就不會再擔心上幼兒園了;
  • 孩子謹遵師囑,哭著把記錄刷進6秒:用心對待即可,結果不重要
    速疊杯是孩子所在幼兒園裡的特色課,新學期伊始,老師就在家長會上交代家長:「一年365天,每天都要練習至少七遍,假期也不能偷懶。」所以,每天我都會監督、鼓勵孩子用心做好。不料他又哭上了:「不行,達不到5秒我就不休息,一直練,練到天黑!」
  •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後,媽媽、幼兒園老師、孩子的一天
    這幾天是開學季,大中小學校都很熱鬧,而最最熱鬧的當屬幼兒園了。父母們第一次和自己的孩子分開,孩子們第一次離開家,過上校園生活,這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那麼下面我們就看看這一天媽媽、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們都是怎麼過得吧?
  • 沒想到,居然被這所幼兒園的開學第一課感動哭了……
    經過長長的假期 終於迎接萌寶歸來一個燦爛的微笑,一聲熱情的問候,一句「老師,我想您」,一幕幕溫暖的畫面,喚醒了育才幼兒園的活力新學期,新氣象今年特殊的背景之下育才幼兒園開學第一課的內容也不同以往一場關於「超級英雄」的大PATY開始了90分鐘的活動攝影師都被感動得直流淚幾次不得不放下相機去尋找紙巾擦眼淚這是為什麼?
  • 幼兒園老師透露:上幼兒園第一天不哭的孩子,大都出自這3種家庭
    當這個「依戀系統」的固有方式被打破,孩子不得不與親人分離,本能就會做出大哭的反應。這種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分離焦慮」。面對「分離焦慮」,大多數孩子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才能進行正常的幼兒園生活。而那些上幼兒園第一天不哭的孩子,基本上已經適應了,所以才會表現的十分淡定。我認識的一位幼兒園老師透露,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孩子,大都來自以下3種家庭。
  • 給孩子輔導作業氣哭老母親,網友:才幼兒園就哭,上小學怎麼辦?
    想起之前也看過的類似一個事件:一媽媽輔導作業,兒子崩潰大哭,孩子拉著爸爸說換個媽媽行不行?其實陪低年級孩子做作業,家長應儘量放平心態,把重點放在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興趣上。2、我兒子現在才幼兒園大班,昨晚教他做作業把我氣哭了。我是不是太玻璃心了?才幼兒園我就崩潰了,不知道上小學會是什麼樣子。
  • 要不要讓孩子上才藝課?
    學的話,一些本來在學校已經學得很辛苦的孩子,如果還要在課餘時間上才藝課,家長也會擔心孩子太累,而且,很有可能引起一場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戰爭」。但是不學的話,很多家長又怕耽誤孩子的發展。到底該怎麼辦呢?臺灣出版人謝淑美女士在自己的暢銷家庭教育圖書《豆芽不上安親班》中談到了對此問題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參考。
  • 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這樣的孩子有什麼特質?幼師告訴你
    從那以後我兒子上幼兒後,我用心去規劃了一下,教育孩子流程,一直跟幼兒園老師互動,會告訴他好多我們真實故事,經常會重複講直到現在。一定要讓孩子鍛鍊獨立,自我成長自我有一個最好生理素質,我幾乎不會盯著孩子寫作業,他都是自覺去完成。希望所有媽媽在孩子開始去做自己事情,一定要跟孩子一樣去完成。
  • 你家孩子是不是也哭著鬧著不願去上幼兒園?
    雖然我覺得狠心一點丟給老師就走不太好,可是早上時間寶貴,又感覺迫於輿論壓力,我又趕著上班,無奈之下只能這樣做了。在麥芽糖小朋友鬼哭狼嚎般的哭聲中走出幼兒園後,心裡又覺得揪著痛。幼兒園老師果然神機妙算,前面兩天就一直提醒我要多關注孩子情緒,還說頭幾天不哭後面開始哭的孩子也不少。果然如此吶。
  • 孩子在幼兒園偷東西怎麼辦?這位老師的做法感動了眾多網友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從教已經十年了,記得我第一次踏入幼兒園的大門,迎來一批活潑可愛的"小不點",望著他們由於第一次上幼兒園哭鬧不止的樣子,我卻手忙腳亂,孩子哭,我更急。而現在的我,整天欣喜的徜徉於幼兒之間,無論什麼樣的孩子,在我眼裡都是美麗的天使,望著他們一張張天真的笑臉,聽著他們一句句真誠的話語,我覺得這是我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光。
  • 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該怎麼辦?
    悅寶剛開始去幼兒園的前兩個星期,很開心的去了。第三個星期的周二開始,她開始不願意去,從起床的那一刻就開始哭,一直哭到幼兒園門口,上樓梯是扶著牆走的。 第2步,接納曲:你不習慣吃幼兒園的飯,也不想睡在幼兒園的床上,你不想玩遊戲不想交朋友,你只想抱著你的娃娃只想哭 ,這都正常,媽媽知道。 第3步,鼓勵曲:你能做到堅持上學,已經很了不起了,媽媽相信,有一天你會愛上幼兒園的。 這番話說完後,孩子也許會大哭,這是孩子被理解被接納後的情緒釋放,她的內心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原來媽媽知道我的處境,我的表現很正常。我有信心做到更好。
  • 「媽媽,我有錢了,可以買你一天的時間嗎?」別讓你的陪伴變成孩子的...
    剛上幼兒園時,爸爸說只要表現好回家就可以玩遊戲,媽媽還會給買套衣服,但他們都是騙人的,所以我就不想表現好。 家長們起早貪黑、辛辛苦苦地賺錢,有多少孩子又會懂得父母的幸苦? 但,一則男孩哭「買」媽媽一天陪伴的視頻火了。
  • 看到幼兒園老師把孩子抱起來的那一瞬間,我哭了
    等我回到家,我好像想起來了,我家孩子一他見不得那種吵的場面,人一多就要走,天一熱就要睡覺的那種。趕緊停下手中的活,跑去幼兒園,果真,監控裡沒有,我在想,是不是被抱出來了,突然孩子就出現在大廳了,我趕緊蹲下來不讓他看見。
  • 孩子一上幼兒園就哭,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借鑑
    其實在頭一天晚上,我就給女兒講了好多幼兒園的事情,給她做了鋪墊,好讓她能安心呆在學校。原本去學校的路上,女兒滿臉笑容。可是,到了學校,剛把她交給老師,荔枝臉上的笑容就立刻消失了,轉而是梨花帶雨般的眼淚。
  • 家庭訓練日記——孩子在幼兒園的一天
    家庭訓練日記孩子睡得晚,所以早上也起的晚,去幼兒園沒想到孩子今天很聽話,沒哭也沒鬧,只是伸手讓我抱,然後我抱著他走進幼兒園的大門後,門衛爺爺給她量了體溫,然後帶他進教室。,之前孩子是很抗拒的,不是抱就是要哭和鬧,要麼就拉著我的手,要離開或者他要去其他的地方玩,做完早操後和別的小朋友一樣,排隊上廁所。
  • 送娃上幼兒園,一哭二鬧三不要,可能是家長說「再見」的方式不對
    「嗚嗚,媽媽不要走,我不要去幼兒園」「媽媽,你陪我去幼兒園吧,我害怕,我不想自己去幼兒園」「媽媽,我要回家。有的孩子會用大聲哭喊的方式引起家長的注意,有的則會跑出教室去找家長,這不僅會干擾老師正常的活動組織,還會使孩子整天心神不寧,影響班上其他孩子的情緒。錯誤方式二:悄悄溜走在沒正式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帶大寶去試上了一節早教中心的課,我陪著大寶一起去上。
  • 用心呵護,用愛培育——臺灣「幼教之父」林子盟教授山水谷城未來之星幼兒園行
    臺灣幼教之父——林子盟       未來之星「以開放式的蒙氏教育理念培育快樂、負責和富有創造性的寶寶,促進寶寶身心健康,開發潛能和健全人格」是未來之星的教育理念,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孩子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通過實施主題整合課程,讓幼兒在快樂的環境裡對真實實物的觀察,自由自主的探索與實際操作。
  • 孩子哭著不願意上幼兒園,父母除了按時接送,還需給予情感支持
    1、孩子一哭就心軟,送還是不送?2、為什麼孩子上了一天,過兩天就不想上了呢?3、不得不面對分離焦慮的時候,我們可以做點什麼來「共渡難關」?有一天晚上,正睡著的時候,他哭醒了,說不要去幼兒園,作為母親的我,心裡是真的很難受,又不知道該怎麼辦。猶豫再三,就問了老師,孩子在學校是不是有什麼不開心的事,老師說沒有,就是純粹的不適應。突然就冒出來一個想法,要不要明年四歲了再送?同時,我針對這個疑問,也在網上尋求更多的答案。
  • 我陪幼兒園孩子上了堂數學課,發現老師教的是怎麼做論文……
    我一直覺得在這方面做得還是不錯的。直到不久前我陪了果果一節數學課,被老師震驚了,因為老師教了我從沒想過的內容。慢我知道的實驗,卻有意想不到的過程那天課上的主題是比較和測量。一得知這個主題,我就開始疑惑:「幼兒園的孩子又不會懂得看度量單位,怎麼學呢?老師教了能記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