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職業技術學院:實施四個「育人工程」,培養「三能」人才

2020-12-11 瀟湘晨報

巴中職業技術學院始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提升學生素質為目標,以實現內涵式發展為主線,實施「四個育人」工程,即文化育人、教學育人、管理育人、制度育人,狠抓教學質量,努力培養「站起來能講、坐下來能寫、走出去能幹」的「三能」人才。

一、堅持良好氛圍引領發展,把「文化育人」做活

學校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秉承「好學力行」校風,恪守「誠信、勤奮」校訓,堅持「立德樹人」。在吸收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結合校情凝練形成了內涵豐富、獨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教育學生知國情、跟黨走,教育學生懂規矩、守秩序,引導學生樹立讓尊重成為一種美德、讓寬容成為一種品質、讓文明成為一種習慣、讓讀書成為一種修養、讓挫折成為一種資本的觀念,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堅持繼承創新融合優勢,把「教學育人」做實

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加強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進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切實加強學校教學工作,進一步規範教學管理,完善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提高教學質量,深化學生素質教育和實踐能力培養,學校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及學校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及學生特點,構建了以「一個突出、兩個能力、三個注重、四個標準、五個創新」為主要內容的教學體系,對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教學管理、提高人才培養素質等產生了積極推動作用,為確保學校辦學特色及育人目標的順利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實施了素質教育「五項工程」,包括思想品德提升工程、書香校園工程、寫作與口才訓練工程,身心素質訓練工程、社會實踐工程。素質教育「五項工程」以第一課堂教育為基礎,以品德提升、人文修養、語言表達、身心素質和社會實踐教育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為目標,使學生「站起來能講、坐下來能寫、走出去能幹」,為學生學業成就與事業成功奠定堅實基礎。

三、堅持科學制度以人為本,把「管理育人」做細

學校堅持「和學生在一起」的學生管理育人理念,主要通過輔導員、班主任兩支隊伍,輔導員要與學生「心」在一起、「身」在一起、「情」在一起、「學」在一起、「玩」在一起、「苦」在一起,了解學生所想,清楚學生所需;班主任老師負責學生思想引導、專業學習、人生規劃及素質教育等培養事務,關心學生生活、幫助學生成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堅持量化標準規範管理,把「制度育人」做嚴

學校形成了以「全員聘用、制度管理、獎罰分明、量化考核」為核心的管理運行機制。學校建立健全了涵蓋教學管理、學生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後勤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同時明確所有崗位的崗位職責,做到「工作有要求、人人有責任、事事有反饋」。學校根據各部門的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及時處理教職工日常工作當中的成績和失誤,做到「功必賞、過必罰、誤必懲、績必獎」。學校將所有教職工每學期當中的出勤、獎懲、工作完成績效等指標匯總並量化,學期末對教職工的履職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分配、晉級的主要依據。以上舉措保障了學校的高效有序運轉,強化了教職員工的責任意識,調動了教書育人的工作積極性,打造了一支堅強有力的教師團隊,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人力保障。

【來源:巴中職業技術學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實施基於工程教育理念
    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遵循高等職業教育規律,樹立人的全面發展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辦學思想,以「工學結合」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重視課程體系整體優化,突出職業能力培養,明確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
  • 「三色文化」育人 「四賽體系」育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奮力...
    原標題:「三色文化」育人 「四賽體系」育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奮力打造特色校園文化結碩果三是落實名匠園建設工程,深度挖掘林業、建築裝飾、環境保護、電子信息等行業的名師名匠信息,形成了名匠景觀;實施精工培養工程,聘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絕技絕藝大師和在國內具有影響力的名匠擔任教師,加強傳承型、絕技絕藝型人才培養。學賽化知:構建完善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制定課程標準,完善教學體系。
  •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英語四六級成績查詢入口
    新東方網四六級頻道第一時間公布查分入口。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英語四六級成績查詢網站有2個:   一、99宿舍網。  學院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獨特的辦學思路、優秀的師資隊伍、優雅的校園環境、鮮明的高職特色,致力於培養具有現代競爭意識和綜合職業能力、素質全面,能適應二十一世紀經濟發展需要的實用型技術人才。作為一所有著四十多年歷史的公辦高校,近年來,在不斷的改革、超越和發展中打下了穩固的基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逐步形成了知識、品格、才藝、技能四元並重的辦學風格。
  • 濰坊科技學院實施多元融通人才培養助力職業教育新高地
    這僅是濰坊科技學院實施「多元融通制」職業教育改革中「初中-本科」貫通培養的一個案例,除了初中起點的本科層次貫通培養外,學校還有「3 2」、五年一貫制等高職層次的貫通培養,以及不同管理主體、辦學主體、辦學類型、評價主體,不同教育類型、教育層級、教育形式、教育內容、人才標準等的多元化融合貫通人才培養,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適合的教育」,有效地提升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推進人才培養高質量創新發展
    二、強化三個對接,深化產教融合    近年來,黃河水院從對接區域戰略、對接優勢產業、對接重點企業三方面入手,把推進產教融合作為職業教育的核心任務,堅定不移地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有特色發展。2016年,結合高職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深化校企「雙主體」合作育人。在水利水電建築工程、測繪工程技術等5個專業開展了國家級現代學徒制培養試點。
  •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以文育人 為學生成才提供良好的「精神土壤」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大力實施文化育人工程,通過挖掘學校文化底蘊、豐富文化育人內容、創新文化育人載體等,不斷提升校園文化育人內涵,潤物無聲地滋養了學生心靈、涵育了學生品行,造就了許多建設國家的棟梁之材。
  • 「三色文化」育人 「四賽體系」育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奮力打造特色校園文化結碩果
    ,實現江西省世賽金牌零的突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屆職業技能大賽,學院選手包攬家具製作項目金銀牌;在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學院的參賽項目獲得金獎;學院獲評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和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範校,近三年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均為95%以上,並在全省排前三……近年來,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治校水平顯著提升、特色辦學成果豐碩。
  • 以文化的力量鑄魂育人——寧夏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育人創新典型案例...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緊抓機遇,提出用3年的時間,大力實施「文化鑄校」工程,以文化引領學校發展,只有這樣,學校才會有持續的生命力,才能根深葉茂,幹壯枝強。學校開展以「給學生系好人生第一顆紐扣、讓學生吃上一碗健康的熱飯、教學生掌握一門熟練的技術、在學生心中樹立一座理想的燈塔」為主要內容的「四個一」活動,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變成暖心工程,彰顯出蓬勃的思想政治工作生命力,讓師生真切觸摸到獲得感、幸福感的同時,激發了全校勠力同心幹事創業的團結偉力,學校發展迸發出澎湃的活力。
  •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培養社會急需技術人才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通訊員 周思思「新基建」產業人才,複合型「新工程師」,網絡安全衛士,新商科人才,近年來,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深化產教融合,改造升級傳統專業,培養社會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三重螺旋航海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以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摘要:從三重螺旋理論出發,在界定航海人才培養內涵與特徵的基礎上,對基於三重螺旋理論的航海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具體分析,結合中國航運人才培養的發展現狀,以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實踐為例,探討構建促進航海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 新華網與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籤約共建思政育人協同發展中心
    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 12月9日,新華網與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的思政育人協同發展中心揭牌。新華網教育事業中心運營總監徐晶,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光文,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愛課程中心副主任居烽,江蘇省高校在線開放課程中心主任王建平等參加會議。
  • 以「班級責任制」建強學校的「細胞」——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班級是教育的細胞,是學校的細胞,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陣地。近年來,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深入貫徹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大力推進「三全育人」改革,聚焦班級建設,實施「班級責任制」,形成了輔導員組織指導、班主任主導實施,職業導師、陽光導師等深度參與,教師齊抓共管的班級管理新模式,構建了具有學校特色、學院特點和專業個性的育人體系,思政工作改革創新成效明顯。
  • 「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技能育人、情感育人」強管理——石林彝族自治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四個特色育人工程」
    學校近年來通過實施「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技能育人和情感育人」強管理,使學校育人環境更加優化,人際環境更加和諧,精神面貌更加向上,培養質量更加提高,學生光彩就業全面實現。第一,文化育人。該校的教學工作的出發點是經典文化融入人才培養。學校實施的文化育人工程緊扣一條主線,那就是 「人才培養」,但還需有一個靈魂,即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質量立本「精工」賦能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構建特色「質量文化」
    原標題:質量立本「精工」賦能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構建特色「質量文化」   高校質量文化不僅是一種寶貴的無形資產也是順利實現「培養什麼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前提與關鍵
  • 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精英人才培養又添新篇章
    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收到喜報,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2020屆優秀畢業生劉少陽同學被臨沂市理工學校作為高端人才引進,給予事業編制待遇。這是繼武棟進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劉樹輝進入臨沂市機電工程學校後,機械工程系通過職業技能大賽的培養向中職院校輸送的又一精英人才。
  • 傳承非遺文化 賦能特色育人——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申報案例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秉承「立德樹人」「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結合學校的職教特色,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產教融合平臺為依託,以非遺傳承大師為引領,以「雙師型」師資團隊為智庫,以網絡「雲課堂」「雲展廳」為渠道,創新「四大課堂」非遺文化育人機制,推動實現中國非遺紫砂陶的活態傳承、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 中共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委員會
    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是「甘肅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地處武威市涼州區黃羊鎮,現有教職工360人,學生7000餘人。學院黨委下設 7個黨總支、6個在職職工黨支部,3個離退休職工黨支部和2個學生黨支部。在職職工黨員 147人,離退休職工黨員49人,學生黨員314人,其中少數民族黨員13人。
  •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助力高質量發展
    10月底,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一次特殊的師徒結對儀式,20名校企導師與20名相關專業優選學生結成師徒關係,他們實施的項目主要是「讓更多鄉村美起來」。學校之所以舉辦這麼有儀式感的結對,是為了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全面對接。
  • 【觀點】景安磊 鍾秉林:一流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形勢、問題和路徑
    培養一流工程技術人才,需要優化學科建設和專業集群的發展路徑,凸顯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特色;回歸工程實踐本質的內容體系,加強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內涵建設;提升專業綜合能力,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健全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協調各方育人資源和力量。
  • 築水文化育人體系 育高素質技能人才——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結合水利行業優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水文化教育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通過建立基於「人職匹配」就業模型的高職「若水」人才「3+1」培養模式(「3」包含了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培養內容、培養過程和評價方法,「1」是針對人才培養的環境變量),在實踐中充分發掘水利行業的特色和優勢,構建高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