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滄州古城城門名稱之含義

2020-12-20 騰訊網

  在滄州市新華區荷花池北側的鼓樓廣場中心,有一座仿古建築——鐘鼓樓,鼓樓的一層有四個城門,分別為:阜民門、拱極門、鎮海門、望瀛門。此四城門之名稱就是採用了滄州古城(幞頭城)城門的名稱,鼓樓一層城樓即代表了幞頭城。

  滄州舊城(幞頭城

  滄州於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建州,最早的州治在饒安(今鹽山東南),公元622年,滄州州城從饒安遷到胡蘇城(今東光東北),五年後,州城又遷到清池(今舊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一說明永樂初年)遷到大運河岸邊的長蘆鎮(今運河區白家口一帶),一直到清末中國封建制度終結,州城無變動。明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知府賈忠主持修建滄州磚城,城周長8裡,城高8米多,計有垛口2166個。城池平面形狀類似男子戴的頭巾——幞頭,故俗稱「幞頭城」。城有5門,分別是:南門,後稱「阜民門」,位置在今清池大道和解放路交叉口一帶;北門,後稱「拱極門」,位置在今清池大道和維明路交叉口一帶;東門,後稱「鎮海門」,位於今建設大街與東風路交叉口一帶;西門,後稱「望瀛門」,位於今新華路與水月寺大街交叉口一帶;西南門,後稱「迎薰門」(俗稱小南門),位於原第一百貨商場西側路口一帶。

  那麼,滄州古城五門名稱的含義是什麼呢?

  南城門「阜民門」和「迎薰門」(小南門):用舜帝《南風歌》的典故,「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表達社會安定、人民富裕的含義。北城門「拱極門」:意思是群星朝向北極星,取天下都要以朝廷為中心之義。東城門「鎮海門」:和滄州鐵獅鎮海吼相呼應,鎮厄海潮之意。西城門「望瀛門」:瀛,從水,本義為海。《山海經》載,海上有三座仙山,曰蓬萊、方丈、瀛洲,山上有長生不老之藥。神仙本來是沒有的,因此「瀛洲」究竟在哪裡,誰也無法確指。上海的崇明島簡稱為「瀛」,山東的濟州島古名「瀛州」或「東瀛」,全國以「瀛」或以「望瀛」「登瀛」命名的地名車載鬥量,不可勝數。因為「瀛」是一種神仙境界,後也被引申為讀書士子金榜高中,「望」之,「登」之,就成為人們的一種美好嚮往。還有一說是「望瀛」指「望河間」。【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於趙都軍城(河間市)置瀛州。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瀛州為河間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廢郡復稱瀛州。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又罷瀛州恢復河間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廢郡復稱瀛州。後晉天福元年(公元936年)瀛州歸入契丹,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歸後周轄。北宋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廢瀛州建河間府。】但此說與其它城門名稱含義之宏大氣象極不協調,所以,我們還是按原始義理解比較準確。

  滄州古城五門十個字,涉及了天文、地理、政治、民生,命名準確、文雅,表達了官民的心態和期待。讓我們了解滄州古城的文化,熱愛我們的家鄉,為建設現代化滄州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話說滄州古城(幞頭城)城門名稱之含義
    在滄州市新華區荷花池北側的鼓樓廣場中心,有一座仿古建築——鐘鼓樓,鼓樓的一層有四個城門,分別為:阜民門、拱極門、鎮海門、望瀛門。此四城門之名稱就是採用了滄州古城(幞頭城)城門的名稱,鼓樓一層城樓即代表了幞頭城。
  • 帶你看百年前的滄州古城
    古老的漕運碼頭 傍城而過的運河 這些都蘊含著古城厚重的文化 現在 讓我們穿越去重遊那早已消失的滄州老城 還原被高樓掩蓋下的那座老滄州 滄州城牆與那些門
  • 從所城古城到登州古城,四城門的雅號很動聽,含義是這樣的
    煙臺風物誌之一百二十一篇之古城四大城門的雅號<一>《明史-兵志》記載: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魏國公徐輝祖巡視山東海防線——從萊州府到登州府,發現芝罘地處抗擊倭寇的臨海要塞,是扼守北平與津門的重要門戶
  • 塔佩門——是清邁古城留下的較為完整的城門
    塔佩門是清邁的城市地標,是清邁古城留下的較為完整的城門。清邁曾是泰北王朝蘭納的首都,建於1296年的清邁古城曾恢弘一時。這座由褐紅色磚塊砌起的正方形城牆由護城河圍繞,隨著歲月變遷,一部分護城河被填成了寬闊的廣場,守護都城的城牆早已殘缺,唯有佇立的塔佩門述說著古城當年的摸樣。
  • 西安城門名稱的由來:長樂安定永寧安遠,連在一起是什麼意思?
    西安的小夥伴們都知道,西安古城有四個正門,其中東門叫長樂門,西門叫安東門,南門叫永寧門,北門叫安遠門。但你知道這四個城門名稱的由來嗎?它們連在一起又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吧!01東門:長樂門長樂門是西安古城的正東門,門外是東關正街,門裡面則是東大街。長樂門是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時建立的,一直沿用至今。
  • 《勁道》之探秘老銀川:消失的城門
    這位網友的話,讓我想起了已故寧夏文史專家賀吉德先生十多年前的言論,他說,除了明、清兩代形成的百餘條街巷格局以及「兩塔兩閣一樓一門一廟半殘牆」之外,整個銀川古城的歷史風貌幾乎蕩然無存。而使我們引以為豪的西夏陵、賀蘭山巖畫、明長城等文物古蹟都遠離城市,嚴格意義上講,都不能算作「古城」的組成部分。從今天開始,口述寧夏的《勁道》欄目將推出探秘老銀川系列,展開老銀川方方面面的話題,目的就是去尋找老銀川的影子,喚起屬於我們的共同記憶。
  • 六百年風雨滄桑,世界最大城門,中華門保留蔣中正題字
    中華門甕城外臨長幹橋,內依鎮淮橋,集金陵古城垣之大成,列世界古甕城之最。雖經六百年風雨滄桑,仍以其古樸、渾厚的歷史風韻和震撼人心的古代軍事建築魅力吸引著八方來客。中華門修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至明洪武十九年,在南唐都城正南門基礎上擴建而成。
  • 2021年「城門掛春聯 江蘇開門紅」向全球徵集春聯暨江蘇城門(牆...
    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主辦,中國江蘇網、南京晨報承辦,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江蘇省楹聯研究會特別支持的「城門掛春聯 江蘇開門紅」第二波徵聯啟動,向全球徵集辛丑牛年春聯(具體城市和城門名稱見文後徵聯啟事)。
  • 從宋《平江圖》追尋蘇州古城的風貌
    圖的四邊有山有水,四周有高聳的城牆,城外有護城河,城內有規劃整齊的街道、坊市,河道四通八達,小橋河港密布,城內寺、衙、宅、園等建築刻劃清晰,各種建築物等都標列著名稱,是八百多年前蘇州城市建設的實錄,同時,還基本反映了春秋以來蘇州城的基本格局。它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平面圖,是世界上罕見的古城建設珍貴資料。
  • 臺灣屏東恆春古城門,墾丁海灣逐浪
    導語:臺灣屏東恆春古城門,墾丁海灣逐浪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鹹鹹的風,蔚藍的海,我在墾丁天氣晴。這次從高雄出發,千裡迢迢的騎乘機車拜訪了國境之南的恆春墾丁,微涼的氣候最適合與浪花逐戲了。但在前往墾丁的小灣之前,我們先拜訪了恆春鎮市區,走訪一趟海角七號拍攝景的阿嘉的家與城門。雖然屏鵝公路就一條直直通到恆春,但第一次騎車到恆春市區,其實路況並不熟。問了許多路人後才找到我們想看的恆春古城門。
  • 商丘古城:大型古城遺址,古代城池的典範之作
    現存歸德府城之下,同時疊壓著明朝弘治十六年之前元朝時期修建的歸德府城、北宋時期的陪都應天府南京城、隋唐時期的宋州治所宋城、秦漢時期的梁國國都睢陽城、周朝時期的宋國都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雖然歷經戰亂,但保存得基本完好,為全國少見的古城遺存。由於年代久遠,兵禍天災,古城曾多次被毀,又多次重建,但範圍都在南北十裡之內。城門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
  • 永泰古城:淹沒在歷史長河的古城
    從甘肅景泰縣一路向西,在荒原上若看見一座殘破不堪的古建築,那一定是永泰古城。永泰古城,貼上了「樓蘭第二」的標籤,停頓在荒漠之中。遠遠望去,像極了世界的盡頭。每一個來到永泰的人,都帶著孤寂之感離開。永泰古城始建於大明王朝,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因其城堡似金龜,故又叫永泰龜城。龜城是明朝政府為防禦北方少數民族入侵而修建。永泰龜城的城牆由黃土夯築而成,四面各有一座半月形的甕城,如同龜爪,只有南面的甕城有兩扇城門,外門叫「永寧門」,內門叫「永泰門」,成了烏龜的頭。
  • 幼兒園小班優秀遊戲教案《城門城門幾丈高》含反思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
  • 古城西安城門2020新春對聯集錦欣賞
    藏大書畫院~藏大書畫教育平臺 截止2020年春節,西安古城門連續舉辦了十五年的春聯徵集活動,於日前圓滿完成新一輪的春聯徵集評選,佳作紛呈,美不勝收。特別是對"漢唐"、「鶯燕"等,這些西安城門春聯時常出現的熟語,能巧用仿詞修辭,推陳出新,寫出自家面目,這種自覺的創新意識,十分難能可貴,顯示了作者良好的詩文修養。整幅聯亦雅亦切,並佔鰲頭,毫不遜色。
  • 2021年「城門掛春聯 江蘇開門紅」活動開啟
    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主辦,中國江蘇網、南京晨報承辦,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江蘇省楹聯研究會特別支持的「城門掛春聯 江蘇開門紅」第二波徵聯啟動,向全球徵集辛丑牛年春聯(具體城市和城門名稱見文後徵聯啟事)。
  • 崇武古城風景區在哪裡? 崇武古城相關簡介(組圖)
    改革開放後的1980年至1987年間,由國家分三期撥款對古城進行了全面重修,始自北門至南城角,次至水關門北,終及北城門,至1987年 9月間全部竣工。斷者續,頹者葺,使古城恢復了昔日海上雄關勝概,成為中國軍事建築學研究的一份珍貴資料,同時也成為崇武旅遊景區的核心。
  • 大南門、小南門、東門…你知道溫州這九座城門在哪嗎?
    大南門、小南門、東門…你知道溫州這九座城門在哪嗎?這些耳熟能詳的地名曾經是溫州的古城門,現在我市首批文化標識恢復了它們最初被記載的名字。當再次被標識出來的時候,那些千百年來遺留的古蹟仿佛重新呈現在人們眼前。如今市民能重走這些城門舊址,回憶曾經的「城南舊事」。溫州古屬甌越,也稱東甌,從古城建成到現有已經有1600 多年的歷史。雖經歷代更新改造,但依然較好地保存著「東廟、南市、西居、北埠、中子城」的功能格局和明清以來所形成的街巷風貌。
  • 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什麼時候進都不收錢,城門和街道不設檢票口
    中國土地遼闊,物博,歷史文化豐富,至今留下了很多古代城市,由於許多古代城市和戰亂,或者地質災害等原因,已經失去了當年的風貌, 現在中國保存得最完好的古城共有四座, 其中一個在山西晉中, 那扇門和街道上沒有檢票口, 什麼時候進入古城都不需要錢, 這是你參觀特別有名的小旅遊勝地時必須購買通行證
  • 全臺僅存的一座完整古城——恆春古城,小夥伴們都有去過嗎
    恆春鎮舊名琅嶠,為臺灣最南端的鄉鎮,亦為枋寮以南唯一的平原,古城就座居鎮中央,其周遭丘巒環繞,早年也是南疆上的國防重鎮;不論就歷史、建築而言,恆春城都有其特出之處,尤其難得的是其形制保存完整,為全臺僅見,今已列為二級古蹟。
  • 李保坤《關於慶雲縣的街道路名稱的思考》入選《地名觀瀾》
    位於魯西北平原北部,地處兩省(山東、河北)三市(濱州、滄州、德州)北以漳衛新河為界,與河北省的鹽山縣、海興縣隔河相望,東與無棣縣毗連,南與陽信縣接壤,西與樂陵縣交界,位於華北、勝利、大港三大油田中心,是連接華南華北、東北、北京、天津的重要交通樞紐,素有「進京門戶」和「山東北門」之稱。全縣總面積501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