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親親小編,我們又見面啦~
有句話說得好,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我們平日裡忙忙碌碌,除了家人和愛人的溫暖,也就只有各種美味的食物,能夠撫慰我們的身心了,畢竟民以食為天嘛!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什麼美食呢?嘿嘿,那就是——三杯雞啦!
作為一個江西人,小編不僅是吃醋小達人,對三杯雞、文山雞丁、四星望月、米粉蒸肉、永和豆腐、黃袍拜君王這些菜都愛的非常深沉有沒有!
其中有些菜都是我們江西名菜,過去只有在大餐館中才有幸吃到的!而小編的母上大人,就特別擅長燒這些山西名菜有沒有!
所以小編對它們愛的更加深沉了!
這些菜裡,名字最風雅的,就要屬四星望月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著名風景區呢!我要不說的話你們肯定想不到,這道菜其實主要是用草魚和水發粉幹製作的哦!味道鹹鮮香辣,極為可口,是我們贛南客家人那邊傳過來的。
說完了風雅的四星望月,再來講一下名字超級霸氣的「黃袍拜君王」!
中國菜裡有很多菜名都非常的有意思,堪稱是千奇百怪,有光是聽名字就感覺色彩豔麗的,也有平平淡淡樸實無華的,有宛如秀麗風景區的,還有像是戲名一樣的名字。
小編吃遍大江南北,縱覽八大菜系,還真沒發現有幾個菜的名字比黃袍拜君王要更加霸氣的,聽起來簡直像是一齣戲曲,還是一出高潮戲。
這道黃袍拜君王呢,說實話,的確和一位君王有關,距離咱們比較近的年代裡,有一個皇帝特別喜歡溜達,還經常和各種菜產生糾葛,那麼他是誰呢?沒錯,就是史上有名的大豬蹄子,乾隆皇帝了!
說是黃袍拜君王,其實就是用黃顙魚製作的一道菜,因為有傳說乾隆曾在一次微服私訪中吃到過這道菜,然後還遇到了五十六代天師張遇隆,張遇隆借菜名一口道破乾隆身份,乾隆暗道厲害,這道菜也從此成為了一道名菜。
說了這麼多小編喜歡的江西菜,為什麼小編偏偏要講三杯雞呢?那就得和小編現在所處的地方有關了。
小編是地地道道的江西人,如今工作在臺南地區,具體地點就不透露了哈。
提起這點呢,主要是想說,這邊人的飲食習慣和小編有不少的差別,他們口味普遍偏清淡,但小編是個喜歡鹹辣酸的人啊!一開始是真的不太習慣。
唯一比較合小編口味的,就是這邊的三杯雞了。
當然,說是合口味,其實這邊的三杯雞做法依舊味道偏淡偏甜,小編一開始感覺格外觸動的,其實就是「三杯雞」這個名字了。
現在在這邊吃習慣了,倒是覺得還好,覺得臺灣三杯雞的做法也相當不錯。
既然說到三杯雞呢,就好好說道說道。
這道菜是我們江西的傳統名菜,還在去年被評為江西十大經典名菜之一,算是我們老山西的門面菜了。
可能臺灣人有不少人祖籍在江西吧,反正這道菜後來流傳到臺灣,還成了臺灣菜中的代表性菜品,也真是走的挺遠。
說起這道菜呢,就不得不提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文天祥。
說是當年,那個南宋末期,我們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一位江西的老婆婆得知文天祥即將被殺,就帶了一隻雞和一壺酒來獄中探望他。
老婆婆在一位獄卒老鄉的幫助下見到了文天祥,她把帶的雞收拾好切成塊,在瓦缽中倒上三杯米酒,用小火煨制。
一個時辰後,兩人把雞肉端到文天祥面前,他心懷亡國之恨吃完了最後這頓飯。
這個獄卒回到老家江西寧都後,每逢文天祥祭日,必用這道菜祭奠他。
當然,關於這道菜的起源,也還有其他說法,不過小編最喜歡文天祥這個版本。
囉囉嗦嗦說了這麼多,接下來就說一下這道菜該怎麼做吧,非常的簡單。
食材:三黃雞、香菇、紅椒、色拉油、姜、蒜、料酒、生抽、老抽、香油、植物油、白糖、白胡椒。
做法步驟:
1、香菇和紅椒切塊備用;
2、雞肉洗淨,切小塊放入容器中,加1湯勺料酒、白胡椒粉、薑片、蒜拌勻,醃製20分鐘;
3、炒鍋倒入植物油,燒至5成熱,倒入醃好的雞肉和醃雞肉的薑片和蒜,炸至斷生撈出;
4、將炸好的雞肉塊放入砂鍋中,倒入生抽、糖、老抽、香菇塊,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燜10分鐘,之後開大火收汁,最後加入白糖、香油調味即可。
做好的三杯雞味道醇香,非常可口有沒有!
好啦,我們今天就說到這,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