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眷村美食文物展 年貨有大陸家鄉味(圖)

2020-12-22 中國臺灣網

臺南眷村美食文物展 年貨有大陸家鄉味(圖)

2014年08月04日 11:29:57  來源:東南網

臺南市眷村美食文物展,年貨有大陸家鄉味。

  據中評社報導,辭歲迎新年,邁入第10年的臺南市眷村年貨大街美食文物展,提供臺南民眾趕辦家鄉味年貨,香腸、燒臘、山東餅,口味大江南北,也有在地創新研發的傳統美食。眷村文物展,鍋碗瓢盆櫥櫃,樣樣都呈現了老兵及眷屬的歲月點滴。

  臺南市老舊軍眷村改建工程幾乎已經完成,舊眷村拆除待盡,取代的新興高層社區。老眷村消失、老兵凋零,眷村文化也跟著散落,但還是有一群眷村二代,盡力搜羅了老家當,從自己的生活周遭著手,為這一段歷史留下見證。

  臺南市眷村美食文物展今年邁入第10屆,眷村文物展,集合了多個眷村留存的文物,有利用飛機廢油箱打造的鐵盆,軍毯做成的大衣、蚊帳,軍隊裝子彈木箱,也成了家裡置物櫃兼小桌。

  展出的文物中,還有60多年前,跟著主人隨軍遠從陝西省漢中來到臺灣的皮箱;在也有軍眷為貼補家計,早期流行打毛線衣代工機具。油燈、木桌、電爐、醃酸白菜的陶罐等,都是老兵赴臺落地生根的寫照。 

[責任編輯:楊笑]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twwtougao@163.com

聯繫電話:010-83998731

相關焦點

  • 臺南眷村美食文物展 年貨有大陸家鄉味
    臺南市眷村美食文物展,年貨有大陸家鄉味。  據中評社報導,辭歲迎新年,邁入第10年的臺南市眷村年貨大街美食文物展,提供臺南民眾趕辦家鄉味年貨,香腸、燒臘、山東餅,口味大江南北,也有在地創新研發的傳統美食。眷村文物展,鍋碗瓢盆櫥櫃,樣樣都呈現了老兵及眷屬的歲月點滴。  臺南市老舊軍眷村改建工程幾乎已經完成,舊眷村拆除待盡,取代的新興高層社區。
  • 臺南眷村年貨開賣 大陸美食飄香(圖)
    臺南眷村年貨大街活動,看得到大陸北方麵食。(中評社趙家麟攝)環球網1月6日消息 臺南市眷村年貨大街開賣。集合了臺南地區軍眷村大江南北口味的傳統年貨大街活動3日起在臺南市立棒球場開賣,一連舉辦9天。提前為臺南帶來了濃濃農曆新年氣氛。臺南市眷村年貨大街今年已是第8屆,不同於其他各地的年貨採辦商品,這裡保留了濃濃的「外省口味」。眷村的各式年貨在農曆新年的年貨大街體現了大環境歷史變遷中特殊的飲食文化風貌。
  • 臺南眷村年貨大街 懷念大陸家鄉味(組圖)
    眷村年貨大街,品項琳琅滿目。(中評社趙家麟攝)環球網1月17日消息,臺南眷村年貨大街訂21日至25日正式登場,融合了大江南北及在地食材的眷村美食是一大特色。農曆春節近,臺南市邁入第9年的眷村年貨大街活動,14日擴大舉辦記者會並訂名為「眷村暨臺灣風味大江南北貨年貨大街」,除了道地傳統眷村美食,還邀南北貨商及地方經典小吃,以市集風貌呈現,在春節前夕邀大眾前來作客。
  • 組圖:大江南北家鄉味 臺南眷村年貨大街開賣
    邁入第11屆的臺南眷村年貨大街,集合了大江南北家鄉味與眷村媽媽自行研發的面點及醃製美食。  東南網1月29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農曆年關近,臺灣各地有年貨大街活動中,具有獨特老兵眷村文化特色的眷村年貨大街,在臺南邁入第11年。老舊眷村改建的大林國宅,28日搶先端出傳承兩、三代的大江南北家鄉味,還有融合臺灣在地文化的各式年貨熱鬧開賣。
  • 凝聚兩岸濃情 眷村美食源自大陸(圖)
    最近,島內更有超市業者,請王蓉蓉設計眷村便當。眷村美食在兩岸年輕人心中,找到了新的生命。  源自大陸,融匯南北口味  所謂「眷村菜」,其實是到臺灣後經過本土化改良的大陸各地風味美食。麻辣夠味的辣子雞丁、外酥內脆的燒餅油條、紮實帶勁的山東饅頭、酸勁十足的東北酸菜白肉火鍋,當然還有牛肉麵、餃子、麻辣鍋等。
  • 晉江跨年美食展 濃濃臺南味(圖)
    晉江市民對臺南美食都很好奇,各式小吃都要嘗一下。圖片來源:臺灣《旺報》圖片來源:臺灣《旺報》  中新網12月31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福建省泉州晉江市政府今年的跨年有「臺南味」,邀請大臺南廟會文化觀光美食協會到晉江舉辦美食展,跨年晚會也由臺灣原住民擔綱演出,晉江市民對臺南各式小吃都很捧場,有些東西雖然吃不慣,還是要品嘗一下。
  • 眷村:抹不去的臺灣符號 培養寶島精英和美食(圖)
    就在人們回望即將消失的眷村時,突然發現,那些破敗的「村」裡走出了臺灣各界的精英,孕育了臺灣的旅遊名片——美食,深藏著無限的歷史文化資源……  近日,臺灣從北到南多處眷村停止拆毀,申請成立文化園區,令眷村再次成為熱點話題。  宋楚瑜、胡志強、龍應臺、郭臺銘、高希均、鄧麗君、林青霞、蔡琴、賴聲川、朱天心……他們有一個共同點:生長在眷村。
  • 臺灣眷村:走出無數各界精英名人 孕育特色美食
    ,是百萬大陸移民融入臺灣社會的見證,有再漂亮的現代建築也不能取代的文物價值、歷史價值。現在,澎湖、桃園、新竹、臺南、高雄……臺灣從北到南爭著申請成立眷村文化園區,希望依託殘存的眷村建築發展文創產業和旅遊業。目前,臺灣軍方已經公布了老舊眷村文化保護計劃,批准中心新村、三重一村、馬祖新村等13處為「保護區」。   眷村沉澱著幾代人的情感。王偉忠說:「別看破破爛爛,每個門裡都有精彩的故事,都有悲歡離合。」
  • 新北眷村文化節講述濃濃「家情家味」
    原標題:新北眷村文化節講述濃濃「家情家味」   新華社臺北10月10日電(記者 陳君 劉剛)2017新北市眷村文化節10日在新北光興公園熱鬧開幕。現場安排的眷村百味市集、經典相聲演出、經典歌舞聯演和耆老說故事等精彩活動,吸引了不少眷村後代和周邊居民入場參與。
  • 臺南眷村年貨開賣 大陸美食飄香(圖)(九)
    北方腊味醃製法,也運用在鄰近海邊臺南,魚貨也能醃製上桌。
  • 眷村 抹不去的臺灣符號
    就在人們回望即將消失的眷村時,突然發現,那些破敗的「村」裡走出了臺灣各界的精英,孕育了臺灣的旅遊名片——美食,深藏著無限的歷史文化資源……  近日,臺灣從北到南多處眷村停止拆毀,申請成立文化園區,令眷村再次成為熱點話題。  宋楚瑜、胡志強、龍應臺、郭臺銘、高希均、鄧麗君、林青霞、蔡琴、賴聲川、朱天心……他們有一個共同點:生長在眷村。
  • 大陸新娘眷村美食受喜愛
    從大陸嫁到臺灣的新娘也漸漸地在臺灣的美食界闖出一片天!針對臺灣人對眷村美食的喜愛,在水餃跟滷味方面,堅持住用心捏出手工水餃,以及用辣椒、花椒所炒出來的辣椒醬,都能夠緊緊地牽絆著老饕的胃。特別是榨菜肉絲炒到鹹香剛好的「榨菜肉絲麵」,可是讓很多老饕們深深想念,而且一再來吃。
  • 賴聲川:眷村人的根還在他們大陸的家鄉
    核心提示:我覺得我們在看這段50多年的歷史,1949年大陸人到了臺灣,成為外省人,成為眷村人,這裡面其實我覺得我們大陸的朋友,太多事不了解,太多故事他是不知道的,因為我們大陸的朋友看到的畫面是1949年你走了,然後可能是1988年你回來了,40年以後,回來的都是西裝筆挺,然後帶著什麼三大件,五小件這些禮物就送到家鄉去返鄉,
  • 清代33進士光耀臺灣 臺南展珍貴兩岸文物(組圖)
    清代33進士光耀臺灣 臺南展珍貴兩岸文物(組圖) 2014年07月29日 10:55:59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 關注「臺灣眷村文化」:眷村明天何去何從?(組圖)
    然而,懷舊者希望可以為承載無數風雨的眷村找到新的出路;文化研究者則提出,流掉的是歷史,不會是眷村承載的兩岸情。  就像賴聲川說的:「眷村就像北京胡同一樣,那些老的房子一旦拆掉,多少年的歷史就都沒有了。」他和王偉忠決意要做這樣一個記錄者,記錄眷村的記憶。所以,他們合作了《寶島一村》,還堅持一定要到大陸來公演,因為他們要讓更多人一起留住記憶。
  • 眷村涼麵好吃過四川?! 趙家姐弟傳祖味
    臺南二空涼麵在網絡上頗有名氣。(圖/涼老爹與富爸爸)  眷村裡長大的孩子自嘲,兒時隔壁家罵小孩,自己也怕;眷村戶與戶間,隔著薄薄的牆,棟與棟間,隔著窄窄的巷,這種由環境造成的緊密感,也形成心理上的親密感,傍晚時分,總能嗅出右邊山東王大叔在包餃子,左鄰四川張大媽拌著麻辣麵、後頭雲南李家妹子在調辣醬……一個村子是大江南北的縮影,彼此用食物分享著鄉愁,不同省份的特色美食,豐富了臺灣的飲食文化,即使眷村因改建凋零,但隱身都會巷弄裡的眷村菜
  • 高雄麵館轉型打造連鎖品牌 眷村美食進軍廈門市場
    高雄麵館轉型打造連鎖品牌 眷村美食進軍廈門市場   疫情重創臺灣餐飲業,島內不少知名餐飲老店近期甚至宣布停業,然而也有業者轉戰大陸尋找商機。高雄的一家牛肉麵館就以眷村情懷包裝餐飲品牌,準備打入連鎖市場,還計劃將廈門設為進軍大陸市場的第一站。  高雄市區這間樸實小店,每到用餐時刻,總是一位難求。
  • 關注「臺灣眷村文化」
    他和王偉忠決意要做這樣一個記錄者,記錄眷村的記憶。所以,他們合作了《寶島一村》,還堅持一定要到大陸來公演,因為他們要讓更多人一起留住記憶。  沒有未來的眷村?  臺灣傳記作家王豐嚮導報記者介紹,眷村是臺灣外省人集中的小區,一些藝人或文化人如果是外省人,就有很多是來自眷村。眷村是早年外省人到臺灣的一個小區,主要是軍人家庭或是警察家庭。
  • [年味臺灣]採年貨
    臺南幫侯雨利、吳修齊家族,「統一」的高清愿、「新光」的吳火獅、「東帝士」的陳由豪、「和信」辜家、「義美」高騰蛟、「臺鳳」黃家等紡織、食品業巨頭的前半輩子,幾乎都是在迪化街上拼事業。這條只有800米長的老街,可以說是培育臺灣大商人的搖籃。
  • 臺灣眷村子弟:有人躋身上流有人成黑幫老大
    臺北地標「一〇一」大樓腳下,保存有臺北地區最古老的眷村——四四南村。眷村是臺灣特色的社會生活形態之一,泛指1949年前後自大陸各地遷臺的軍公教人員聚集社區。因為這群人認為終會回到大陸的家,故沒有人斤斤計較。讀者有看過侯孝賢講述自家故事的電影《童年往事》的,應能體會那種時代氣氛。  根據臺灣「國防部」的統計,歷年來全省列管的眷村多達530座,其中以坐落桃園縣的最多,約佔80處,其次則為臺北、新竹、臺中、嘉義、臺南、高雄等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