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科普|0~6歲精細運動發展裡程碑

2021-02-08 騰訊網

圖片來自網絡

— 導言 —

精細運動就是手的抓握,手眼協調能力。精細運動發展與孩子的智力發育有密切關係。在育兒路上,「不知道」的情況往往令人焦慮。而發展裡程碑,可以提供給我們一個有章可循的全局觀。

但裡程碑也只是一個「平均值」,千萬不要拿著裡程碑去看孩子是否「合格」,而是把裡程碑當成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精細運動的指導思想。

0~1歲-打好基礎

0~3個月

手掌慢慢從握拳狀態打開

會用整個手臂向面前的東西揮舞

抓東西的意識開始萌芽

3~6個月

伸手夠眼前的東西

開始會把一隻手的東西轉移到另外一隻手

6~9個月

抓住東西握在手裡

把手裡的東西送到嘴邊

雙手拿著水杯

開始會用食指指東西、戳洞洞

9~12個月

用大拇指和食指抓起小顆粒

可以單手抓住兩個小物體(比如小的積木)

把錢放進儲蓄罐(可以對準那個凹槽)

會握著蠟筆畫出點和不規則線條

1~2歲-鼓勵雙手合作

12~18個月

壘高積木(至少兩塊)

會拍手

會揮手表示再見

握著蠟筆可以畫出更多不規則長線條

18~24個月

壘高積木(至少四塊)

可以把戒指套進吸管裡(套圈玩具的縮小版)

打開比較松的包裝或者瓶蓋

讀繪本時,可以一頁一頁地翻頁

開始使用剪刀剪紙(接近2歲時)

解讀:1歲後要多鼓勵孩子雙手合作,是這個階段精細運動發展的關鍵。上面提到的這些裡程碑,基本上都是一個手做一件事,另外一個手幫忙一下,這就是雙手合作能力。

從這個階段起,有意識地讓孩子多參與生活自理對精細鍛鍊幫助很大。比如讓孩子自己穿上和脫下褲子,這就是最好的雙手合作的運用。

在日常和孩子互動的遊戲中多有意識鼓勵孩子用雙手,比如邊唱歌雙手邊做手勢。

2歲-學會自理是關鍵

2歲

獨立洗手

擰開和關上容器的蓋子

會拉比較大的拉鏈

獨立使用叉子或勺子吃飯

會用剪刀在紙上剪出幾道口

可以轉動門把手

解讀:2歲以後的精細運動裡程碑全部都集中在了自理能力上,這也是給我們一個提醒,大運動也好、精細運動也好、認知也好,孩子任何方面的發展都是為了培養他們成為獨立的人,而獨立人的第一步就是可以自理。

3歲-提高難度和準確度

3歲

可以依樣畫出橫線、豎線和圓圈

把紙一剪為二,並且會沿著直線剪紙

可以串直徑1釐米大小的串珠

會把鞋帶串進鞋洞

解讀:進入3歲後,考察的很多內容是之前的匯總,唯一的區別就是提高了任務的難度(比如之前隨便塗鴉,現在需要依樣畫出指定形狀),或者是提高了任務的準確度(比如需要沿著直線剪紙了)。

4歲

依樣畫出、「/」 、「\」和正方形

可以用大拇指依次碰其餘每個手指尖

用剪刀剪出一個圓形

獨立穿衣脫衣,完全不用幫忙

左右手開始出現偏好,會習慣使用某一邊

5歲

會繫鞋帶

用鑰匙打開門

依樣畫三角形和鑽石形狀

會用正確的方式握筆

6歲

熟練使用剪刀,完全不會剪出指定邊緣

熟練使用筆,可以自行畫出各種形狀

可以完成16~20塊的拼圖

可以依樣學著寫出自己的名字

可以描紅數字0~9、26個字母(區分大小寫)和其他至少3個簡單的字

— 結束 —

裡程碑的作用不是「比較」,而是指導我們幫助寶寶鍛鍊。每個寶寶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用平常心對待就好。我們要做的就是多鼓勵寶寶自己動手,精細能力的培養,往往就在日常生活中。

相關焦點

  • 0~6歲兒童粗大運動與精細動作的發展規律
    從出生到2歲,他們的活動非常有限,大部分情況下都待在嬰兒床裡、大人的腿上、嬰兒圍欄裡,或其他通常固定、安全的地方。不過,3歲時,大部分孩子在走路時協調性變好,可以上下樓梯、跑步,甚至騎三輪腳踏車。3~6歲的孩子在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展隨著粗大動作的發展不斷取得進展,漸漸學會使用其腿部、軀幹和上臂的大肌肉來維持平衡。
  • 0~6歲兒童粗大運動與精細動作的發展規律
    從出生到2歲,他們的活動非常有限,大部分情況下都待在嬰兒床裡、大人的腿上、嬰兒圍欄裡,或其他通常固定、安全的地方。不過,3歲時,大部分孩子在走路時協調性變好,可以上下樓梯、跑步,甚至騎三輪腳踏車。3~6歲的孩子在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展隨著粗大動作的發展不斷取得進展,漸漸學會使用其腿部、軀幹和上臂的大肌肉來維持平衡。
  • 0-6歲兒童發展裡程碑,建議收藏
    兒童這種到了一定年齡,具備一定能力的現象,我們形象地稱之為「兒童發展裡程碑」。因為兒童發展裡程碑的存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几乎都遵循著相同的規律,既有連續性,又有階段性,在不同年齡階段,有明顯不同的發展標誌。而我們通過觀察、分析這些標誌,就可以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狀況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 【孕校素材】0-6歲兒童運動發展裡程碑及培養指南
    今天就要跟大家分享0-6歲兒童的發展裡程碑,包括活動、認知、語言、情緒與行為、社交溝通、感官等方面。各方面的發展都同樣重要,且息息相關。在分享之前,我們需要明白,孩子的發展是個持續的過程,有既定的先後次序。不過,每個小孩都是獨特的,所以不會有「標準」的成長軌跡。事實上,有些孩子或許在某方面的發展表現良好,而在其他方面則顯得稍遜,這是十分自然的現象。
  • 0~6歲精細運動發展順序、鍛鍊方法,爸媽掌握這些,孩子才更聰明
    0~6歲精細運動發展得越好,孩子才會越聰明。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精細運動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卻不知道如何給孩子進行精細運動的發展鍛鍊。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孩子精細運動發展的順序,以及如何來有效且有序地鍛鍊孩子的精細運動的發展,讓孩子的手和大腦得到充分的鍛鍊,從而讓孩子更加聰明。
  • 《0-6歲兒童發展裡程碑》全在這!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0-6歲兒童發展裡程碑》是教育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合作項目「早期兒童養育與發展」的宣傳資料之一,主要目的是向家長傳授科學的育兒觀念和知識,以提高0~6歲兒童家長和其他養育者的科學育兒能力。家長可以通過此裡程碑來觀察、分析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以便及時了解孩子,更好地養育孩子。
  • 0-4歲嬰幼兒15大能力發展裡程碑
    早教應該遵循自然,遵循寶寶的發展規律,即按照孩子的成長和人心的自然發展而進行教育。0-4歲嬰幼兒15大能力發展裡程碑>參考文獻:1. 0-6歲兒童發展裡程碑,中國教育部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發布;2.丹佛發育篩查測驗(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3. 0-3歲兒童心理發展與潛能開發,陳雅芳,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4. 0-3歲多元智能評估與培養,周念麗等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早產兒要早期幹預 究竟幹預什麼?
    早期幹預是指一種有組織、有目的的豐富環境的教育活動,它用於發展偏離正常或可能偏離正常的5-6歲以前的小兒。通過這種措施,可望使這些兒童的體格、運動、智力、語言、行為能有所提高,或趕上正常兒童的發育。 而早產兒的早期幹預是以促進早產兒各個能區的發展並規避其發育風險為首要目的一種療育手段。
  • 【發展測評】《0~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
    本標準適用於0歲~6歲(未滿7周歲)兒童發育行為水平的評估,是評估兒童發育行為水平的診斷量表。1、能區 attribute量表測定的領域,本量表包括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適應能力和社會行為五個能區。註:在編制的量表中,按年齡分組編制測查項目,若被試者通過3歲的測查項目,就表示他使用該量表測查的智力年齡為3歲。3、發育商 development quotient;DQ用來衡量兒童心智發展水平的核心指標之一,是在大運動、精細動作、認知、情緒和社會性發展等方面對兒童發育情況進行衡量。
  • 0-6歲大運動+精細動作對照表
    6歲大運動+精細動作發育對照表建議收藏,根據月齡對應看哦~ >> 0-1個月 <<【表現】頭豎立3-5秒鐘,再發展成匍匐爬。-2歲 <<【大動作】扶欄杆上下樓跑步給孩子創造機會,控制和鍛鍊平衡【精細動作】進一步鍛鍊手的靈活性:搭積木、拼圖、摺紙、串珠訓練肌肉協調能力:塗鴉、畫圓和放射交叉狀線
  • 0-6歲兒童發展裡程碑
    兒童這種到了一定年齡,具備一定能力的現象,我們形象地稱之為「兒童發展裡程碑」。因為兒童發展裡程碑的存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几乎都遵循著相同的規律,既有連續性,又有階段性,在不同年齡階段,有明顯不同的發展標誌。而我們通過觀察、分析這些標誌,就可以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狀況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 0-3歲兒童精細運動發育
    精細動作能力指個體主要憑藉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在感知覺、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動的配合下4個月仰臥清醒狀態時,雙手能湊到眼前並可注視手的動作,6個月以後該運動可消失常常去抓東西可用拇指和示指捏起小的物件(如黃豆、玻璃球等)10個月可用拇指和另一隻手準確捏起直徑為0.6cm
  • 0-3歲嬰幼兒語言發展裡程碑
    0~ 3 歲嬰幼兒語言發展裡程碑0~ 3 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裡程碑,對於幼兒的語言發展有著舉足輕。
  • 嬰兒期的運動發展,身體發展的裡程碑。你了解嗎?
    @毛大花yo可能沒有其他的身體變化能夠比嬰兒不斷掌握的運動技能更加明顯、更加讓人期待。粗大運動技能:儘管新生兒的運動技能還不是很熟練,但他們還是能夠完成一些運動。例如,當嬰兒面朝下趴著時,他們會擺動手臂和雙腿,可能還會試圖抬起沉重的頭部。隨著嬰兒力氣的增加,他們能夠撐起自己的身體向不同方向移動。結果他們通常是向後移動,而不是向前移動。
  • 早產兒管理與隨訪
    隨訪次數(1) 低危早產兒:建議出院後至矯正6月齡內每1~2個月隨訪1次,矯正7~12月齡內每2~3個月隨訪1次,矯正12月齡後至少每半年隨訪1次。根據隨訪結果酌情增減隨訪次數。> 隨訪主要內容為:①詢問既往信息;②全身檢查,體格生長監測與評價;③神經心理行為發育監測和評估;④特殊檢查:早產兒視網膜病(ROP)篩查、聽力篩查以及其他必要輔助檢查;⑤餵養、護理、疾病預防及早期發展促進指導;⑥異常情況的早期識別和處理。
  • 寶寶大運動發育落後了嗎?別著急,先了解六大運動發育裡程碑
    2個月大時,是大運動發展的關鍵,在趴著時,短暫抬頭,臀、頭同高,肘支撐抬頭能到達45度;絕大多數寶寶4個月大時,趴著時,頭能抬高90度。在這裡寶寶可以多練習——趴,來幫助寶寶鍛鍊頭頸部、背部、及四肢肌肉的發育,從而幫助寶寶抬頭。
  • 0-6歲兒童如何掌握正確握筆姿勢?
    孩子到了4歲時,不少父母開始抱怨,就兩個字母,怎麼孩子寫起來就那麼難。 其實,在孩子3歲時,爸爸媽媽就可以開始教他們怎麼用正確的方式握一支鉛筆。 知子貓攜兒童手部技能專業治療師來和爸爸媽媽們一起探究如何幫助0-6歲兒童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
  • 這些0-3歲精細動作,對孩子智力發展的幫助簡直太大了~
    精細動作主要指手部小肌肉活動,是指嬰幼兒主要憑藉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 主要包括抓握動作,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握筆、繪畫、書寫和生活自理動作技能,還有手的靈活性、手眼協調能力和雙手協調性等。
  • 裡程碑|0~5歲兒童語言發展
    兒童的語言發展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年齡的兒童表現出不同的語言發展水平,今天禮橙貝君來分享下:兒童語言發展的裡程碑。
  • 0-6歲孩子如何護足?安踏兒童走進幼兒園科普護足知識
    安踏兒童作為課題研究深度合作夥伴,在現場展示了為嬰幼童打造的專屬護足操,科普運動護足相關知識。、0-6歲嬰幼兒足部健康成長的發育規律,以及如何科學護足避免運動傷害。她指出,"0-6歲是孩子自身運動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影響孩子大腦發育、身體統感能力的重要過程,通過運動啟蒙可促進身體發育。同時幼兒運動要科學合理,符合其健康成長的發育規律,避免運動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