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結構化促遷移——以「認識梯形「為例

2021-02-19 牛獻禮

        由於數學的知識、技能都是內在聯繫著,並總是相互作用彼此影響的,所以遷移現象普遍存在於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之中。遷移就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如果已有的知識技能對新學習的知識技能起到促進作用與積極的影響,就稱為正遷移。

    平常我們總習慣說,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如何如何,這裡所說的學習能力,其實就是指一個人的正遷移能力。遷移能力是衡量一個人能力大小的重要標準,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是一個人遷移能力的表現。在平日的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呢?筆者認為,結構化教學是重要的路徑。結構化,簡言之,就是關於結構的建構過程。即要遵循數學知識內在的邏輯機理,通過結構化的設計、遞進式的教學推進,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知識結構以及獲得知識的方法結構。

    以「認識梯形」的教學為例。

 

課件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讓學生回憶它們的特點(師生交流略)。

師:把一個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重疊在一起,如果重疊部分是四邊形,會是什麼樣的四邊形?先想一想,再畫一畫。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畫圖,然後呈現學生的作品進行全班交流。

歸納:把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重疊在一起,可以產生一個新的圖形——梯形。

學生自主觀察、探究,同桌合作交流:梯形有什麼特點?

生:梯形有四條邊,四個角;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

師(追問):你用什麼方法能確定梯形的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呢?

學生思考、討論。

生:梯形上面這條邊和下面這條邊分別在平行四邊形的兩條對邊上,我們學過,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所以梯形的這組對邊也是平行的。梯形的另一組對邊分別在三角形的兩條邊上,延長後會相交,所以這組對邊一定不平行。

師:通過剛才的研究,你認為梯形有什麼特點呢?

生:梯形的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

歸納: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師(質疑):把一個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重疊在一起,如果重疊部分是四邊形,這個四邊形一定是梯形嗎?

(學生的意見不一。)

師:實踐出真知!先想一想,再畫一畫,看能不能找到反例。

學生再次嘗試畫圖,並用剛剛建立的梯形概念判斷畫出的是否是梯形。

……

 

    在上述教學中,教師合理把握數學知識的整體框架,首先由兩個已經學過的圖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重疊出若干新的四邊形——梯形,讓學生親歷了「梯形」的形成過程,看到了知識的「源頭」。接下來,在探究梯形的特徵時,學生可以通過觀察比較這幾個梯形的共同點進行歸納,也可以由「平行四邊形對邊平行,三角形兩邊相交」作為已知條件,嘗試用演繹的方法推導出:重疊之後的梯形「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然後,提出質疑:「重疊出的四邊形是否一定是梯形?」引導學生再次嘗試畫圖、深入思考。這樣的結構化設計以及抽絲剝繭般的引導,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梯形的「特徵」,清楚了新舊知識間的聯繫,而且在運用正遷移學習新知識的同時,提高了推理能力、問題解決的能力。正遷移的能力就是這樣被逐漸培養起來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也是這樣慢慢地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相關焦點

  • 《梯形的認識 》教學設計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第三課時:梯形的認識。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梯形的概念,認識特殊的梯形,了解梯形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自主創造梯形的過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發現並總結出梯形的概念,讓學生經歷、體會知識的形成過程;        3、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動手操作能力。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認識梯形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徵。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徵。  2、活動難點:認識不同擺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 教學研討|1.5.1 曲邊梯形的面積(第二波)
    學生在本節課學習中將會面臨兩個難點:1、如何「以直代曲」,即學生如何將割圓術中「以直代曲,近似代替」的思想靈活地遷移到一般的曲邊梯形上.具體說來就是:如何選擇適當的直邊圖形(矩形、三角形或梯形)代替曲邊梯形,並使細分的過程程序化且便於操作和計算.
  • 梯形面積的計算說課稿(一)
    梯形面積的計算是這部分內容的基礎和重中之重,學生只有掌握了這部分內容,才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2、學生分析對於梯形,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認識,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適時進行數學化,讓學生經歷實際操作、合作交流、歸納發現和抽象公式的過程,是本課教學的關鍵。
  • 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的面積》說課稿,新手老師必看
    一、說教材分析1、課標理念:課標要求學生在學習梯形的面積時,要在已有認識梯形的底和高的基礎上,經歷探索梯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並能運用面積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並在探索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中,獲得教學探索的經驗。
  • 幼兒小班課件認識三角形和梯形組合的正方形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認識了用兩個三角形我們能組合拼成三張圖,用兩個梯形我們能組合拼成的七張圖,我們用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我們能組合拼成五張圖,那麼用兩個三角形和兩個梯形組合拼成什麼圖形呢?我們今天主要只講組合正方形。
  • 【精彩推薦】小學數學課《梯形》系列資料
    認識梯形,知道梯形各部分的名稱。會作梯形的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2.認識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3.通過觀察、分析、質疑、自學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與思考習慣。教學重點:了解梯形的本質特徵。認識特殊的梯形。教學難點:了解梯形的本質特徵。一、發現問題,激發探究梯形的興趣。
  • 水平遷移VS垂直遷移、一般遷移VS具體遷移
    遷移的分類在考試當中考察頻率不低,主要是單選題的形式出現,大家最容易弄混的分類是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以及一般遷移和具體遷移,那麼接下來我們將針對這兩個重點分類詳細說明。根據遷移內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不同,可以把遷移分為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
  • 教資結構化問題分析:以教育實踐模塊為例
    本文將從統考後教師資格證面試中結構化問題的基本情況及其應對策略兩個方面給學生揭示教師資格中結構化面試的全貌,希望通過本文的呈現,可以給學生一定的指導。結構化面試是教師資格證面試中的第一個環節,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可想而知結構化面試對於整個教師資格面試的重要性,學生一定要做到態度上重視,方法上掌握,練習上加強,以便在教師資格證面試中開一個好頭,為整個教師資格證的面試奠定一個好的開端。
  • 2017版高中英語課標關鍵詞——結構化知識
    這是第一次提到「結構化知識」。原文2案例2語篇研讀:以「A Trip>『The True North』」一文為例(課文原文見附錄4第二部分)......該文以時間順序展開,細節信息比較分散,只有通過分層整合時間、路線、見面和感受等相關信息,才能在零散的信息之間建立起關聯,也才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煉和整合加拿大國家概況,構建有關加拿大國家概況的結構化知識,為比較中加兩國概況,在新語境中遷移所學內容,實現創新表達創造條件。
  • 為什麼當貝投影的梯形校正那麼快?詳細解析投影儀梯形校正
    現在的智能投影儀真的是越來越方便了,拿到家裡只要插上電源連上無線網絡就可以直接使用,也不用太在意到底放在什麼位置,梯形校正功能可以很方便的把畫面調整到位。那麼投影儀究竟是如何進行梯形校正的呢?今天就以最近十分熱門的當貝投影F3為例,來告訴大家現在的智能投影儀到底是如何進行梯形校正的,當貝投影上的iChips晶片到底有哪些功能。首先來看這塊iChips晶片。在當貝投影F3中,有很多不同功能的晶片,如DLP晶片、中央處理器晶片、畫質處理晶片等。當貝投影F3中的這塊iChips C788晶片就是專職處理畫面梯形校正的專業晶片。
  • 結構化教學:數學教學的理性回歸
    數學教學應結合學科特點,有序建構學習者的知識結構,促進知識向技能的遷移和轉化,最終形成學習者自身的認知結構。結構化教學就是要有機整合「知識結構」「認知結構」,將其一體化。(一)梳理與整合:從點到體,在序列中建構     布魯納認為,知識不應當是零散的,而應當是結構化的。
  • FANUC 如何理解梯形圖中「步數」的含義
    梯形圖步數在學習PMC的過程中,經常會提到「梯形圖步數」這一概念,以0i-D系統為例,PMC分為0i-D與0i-D/L兩種不同的類型,其中0i-D類型的PMC用於0i-MD/TD系列,而0i-D/L類型的PMC用於0i-MATE-MD/TD系列,這兩種類型的PMC有很大區別,其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兩者梯形圖最大步數的不同,0i-D類型的PMC,標準步數為24000步,最大可擴容至64000步,而0i-D/L類型的PMC,標準步數卻只有5000,最大可擴容至24000步,兩者差異較大。
  • 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學生學得透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數學遷移、轉化思想,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完全一樣的梯形若干個。1.小結:大家都是把梯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推導出它的面積計算方法,無論哪種方法我們都可以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板書: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2.教學教材第96頁例3。
  • 結構化教學,讓數學學習自然發生
    緊接著,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現任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北京教育學院兼職教授華應龍老師帶來了他的經典的「化錯教學」——以《化錯,做思想的魔術——「我不是笨小孩」為例》這一主題的講座。他著眼於「就您會解這道難題嗎?學生會嗎?學生為什麼自己會了?」這三個方面做了深刻地講解。
  • 2020年數學學習方法:談梯形輔助線的作法
    二、平移兩腰     平移兩腰,使兩腰交於短底上一點,把梯形轉化為兩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進而解決問題。     例2  如圖3,在梯形ABCD中,AD∥BC,AD<BC。E、F分別為AD、BC的中點,且EF⊥BC。求證:∠B=∠C。
  • 遷移的分類
    遷移指的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的影響,或者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我們通常所講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都可以稱之為遷移。通常可以把遷移分成以下類型:1.根據遷移發生的方向,分為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
  • 零基礎學plc梯形圖
    PLC最突出的優點之一就是採用「軟」繼電器(編程元件)代替「硬」繼電器(實際元件),用軟體編程邏輯代替傳統的硬布線邏輯實現控制作用,而且PLC的程式語言面向被控對象、面向操作者,易於為熟悉繼電器控制電路的電氣技術人員理解和掌握。PLC的程式語言有順序功能圖、梯形圖語言、功能塊圖、指令表、結構文本等。在這些語言中,尤以梯形圖、指令助記符語言最為常用。
  • 歐姆龍cp1h常用指令學習(九)結構化語言ST
    結構化語言ST是作用於功能塊編程中。這門語言對於梯形圖中不善於處理的數值運算等邏輯算法,採用類似於高級語言的語法,使其變得簡單。
  • 早期的學習遷移理論
    針對於遷移發生理論的探索,更有助於學習有關遷移的知識。有關遷移發生的理論教育心理學家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根據理論研究的階段分為了早期遷移理論和現代遷移理論。其中,有關早期遷移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過程中常以選擇題或者簡答題的形式出現。因此,對於早期遷移理論的分析以期對學員的備考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