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也是內向者嗎?回顧您的上班族人生,看出生活中的端倪解決它!

2020-12-22 生活中的歡笑

您也是內向者嗎?回顧您的上班族人生,看出端倪

一個陽光燦爛的夏日午後,我和一群女大學生坐在辦公區的咖啡店裡,空氣中傳來手衝咖啡的香味,大片落地窗看出去是綠意盎然的街景,配合上班族忙碌的步伐,充滿活力。

我們坐在這裡是為了一個競賽,通過篩選的學生可以自選有興趣的職業去訪問該行業的「前輩」,這群女生有文組,也有理科的學生,小我十幾歲的她們早早到場,正經八百地等我入座。那一天,我開口的第一句話是:「可以幫我一個忙嗎? 你們不要這麼緊張好不好,這樣搞得我壓力很大。」

她們頓時綻開笑容,接著我們一同度過了一段愉快的相談時光。事後閱讀她們充滿溫度的手寫回饋卡片,我很驚訝,她們覺得此行收穫最多居然不是職涯經驗分享或任何關於競賽的事,而是「內向者怎麼面對職場挑戰」,我想,這應該是這本書最初的開始吧!

我是個不折不扣內向者,一走進電梯我一定馬上按關門,免得這0.01秒有其他陌生人進來;洗碗和倒垃圾我永遠都會選前者,因為倒垃圾要出門,遇到陌生人或認識的人。這些只是我內向的幾個小例子,若要認真講起,我想可以拍成一部比電影《玩命關頭》系列還長的電影;而內向者的人生也確實像「玩命關頭」般,隨時充滿刺激。

我天秤座的外向弟弟常笑我:「遇到鄰居會怎樣,打個招呼就好了啊,不然就不要理他啊!」外向者無法體會內向者心裡的糾結,就像有大氣層保護的地球是沒辦法體會整天被隕石攻擊的痛苦。社會新聞中常見記者透過鄰居、師長、同事的話來描繪事件主角的貌。

「如果是我,鄰居一定會說我老是深居簡出,把我形容成一個孤僻、不好相處的人吧!」我總是這樣想,但也沒有太多力氣去管別人的想法了。內向人生就是一部驚悚的恐怖片,外表看起來風調雨順,實際上暗潮洶湧、雷電加交的小劇場可是從沒停過。

然而,從學校到職場,許多時候需要「外向性」,大家都喜歡活潑開朗、見人會熱情打招呼的孩子,嘴甜臉笑馬上有讚美,至於害羞、不開口的小孩會被認為個性孤僻、沒禮貌、教養不好,甚至連爸媽也要遭受壓力。

因為職務需要,幾乎每份工作,我都像在內向者的地獄裡,即便曾經在正式晚宴上,因為壓力太大導致蕁麻疹發作,醫生邊打點滴幫我抑制,邊驚訝從沒見過這麼嚴重的症狀;也曾顧不得路人眼光,在信義區的高級百貨公司旁邊挫折到掉眼淚。不過,職涯前半段,我仍不服輸地想盡辦法想讓自己變得大家都喜歡、一副職場勝利組的模樣

我想當那種可以隨意跟人稱兄道弟、舌燦蓮花、討人開心的人;我費力打造了一副盔甲,盔甲上焊滿「理想中」的標籤─活潑、開朗、討喜、積極、充滿活力、人見人愛等等。盔甲越來越重,但因它能保護我,而且是大家喜歡的樣子,我總是辛苦地扛著。直到某一回前往馬來西亞旅行,旅程中將蘇珊.坎恩(Susan Cain)的《安靜,就是力量》讀了三遍。在此過程中我必須不時強迫自己中斷閱讀,抬頭深呼吸。書中所言震撼了我─原來我不是不如別人,而是因為我本來就不是那樣子的人。

社會上的主流價值通常傾向單一標淮,某種長相才漂亮、某種身材才叫辣、達成某種條件才算成功、某種個性叫作正常。我們都在追求成為那種「標淮的人」,而忘了自己原本的樣子。

後來,我決定放下旁人覺得很不錯的工作,投入自己感興趣的非營利組織,貢獻於我覺得重要、對生活有意義的事情,我決定不再隱藏自己的內向,與其千方百計地變外向,我選擇與自己相處,發掘自己的優點,截長補短。

我現在有一套機能性盔甲,輕巧合身,有需要才穿,我甚至可以大方說出:「我是內向者」卻感覺輕鬆又平靜。重要的是,我的工作表現並未因這些改變而受到影響,反而因為我找到了自己的內在動力、發揮專長而在短期間內升職。可以在國際性組織上班,管理其他國家的事業單位,是我連做夢都沒想到過的。

回想以前的自己,再看到眼前這群女大學生的迷惘,與對職場的惶恐,她們說希望和我一樣「充滿勇氣」且「溫柔堅定」;我卻只希望她們認識自己、做好自己,不要跟我一樣,花了這麼多力氣,才找到老天爺一開始就幫我選好的路。

相關焦點

  • 孩子內向就等於沒出息嗎?你也是踩坑的家長嗎?傷害了孩子太多
    那麼我想說的是,您這樣判定您的孩子您不覺得有點兒草率了嗎?難道從一開始您就否定了自己的孩子,感覺孩子內向就是等於沒出息,難道外向就有出息,您真的認可這樣的觀點嗎?其實從根本意義上來講,我對這種觀點是抱否定態度的。
  • 《內向心理學》:內向者的社交手冊
    過多的外界刺激會讓內向者流失大量的能量,所以內向者會有抽離的需求,而安靜的時刻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條件,可以讓他們在結束社交後卸下負擔,自行復原,再次進入到日常生活中。而外向者就沒有這個需求,所以他幾乎不需要有寧靜的時刻。因此顯而易見的,在必須處理很多外來刺激的情況下,內向的人就會與外界保持距離。
  • 《內向者心理學》中的智慧
    今天聽了《內向者心理學》這本書,書中告訴我們:「內向者並不需要改變自己迎合社會,而是可以順應自己的個性,創造條件發揮性格優勢,讓自己更成功」。 生活中經常會用內向和外向,來形容人們不同的性格。在小時候,我經常被貼上內向的標籤,所以我認為自己也是一個內向性格的人,膽小、謹慎、只知道學習,別人總是這樣評價我。
  • 《走出內向》:怎樣從內向者變成社交達人?
    本書作者傑茜卡潘,出生於美國,在澳大利亞留過學,在北京、巴黎生活過,最後選擇定居倫敦。本書中她以幽默、生動、風趣的筆調,從自身經歷出發記錄下了自己尤為特殊的一年——走出內向的一年。■一個內向者的自白傑茜卡潘從小就意識到自己的內向性格,但她始終憧憬著一種更遼闊的人生。
  • 《內向心理學》——讓內向者發揮更大影響力
    這本《內向心理學》正是從內向者的角度出發,提供了許多能有效發揮他們優勢的建議。當然,這本書並非只是為全球半數內向者所寫,同時也是為了內向者的同事、伴侶、父母及領導所寫,讓他們明白該如何與內向者相處,為何他總是跟自己想得不一樣,為何他需要更多時間考慮,不喜歡暢所欲言,有強烈的獨處需求等。
  • 「戲如人生」也是教育?楊畫老師為您解惑教育戲劇
    在大眾的理解中,中學最重視的應該是考試成績,為什麼反而會開設這樣「非主流」的課程,它對學生會有什麼益處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訪問了負責講授戲劇課程的楊畫老師。 我們一位老師總結的特別好:戲劇是濃縮的人生,人生是放大的舞臺。雖然最初很多孩子也是抱著學習簡單的表演技能,期末完成匯報演出這樣的目的而來,但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這門課程其實是藉助戲劇的形式,幫助孩子們去理解同伴、理解社會、理解人生。
  • 心理學家:您的孩子被欺負了,您應該介入嗎?
    當您發現您的孩子被欺負了,您應該幹預嗎?有的人認為,我們應該讓孩子自己主動去解決衝突,而有些人認為父母有權利和義務去幫助孩子。經過統計,在100個初高中生中,每周至少有8個人遭受欺凌。即使看起來只是簡單的辱罵,但是欺凌對於孩子的心理來說是一件非常可怕而且危險的事情。欺凌往往不是單一事件,而是有計劃,有目的性的,反覆的和有針對性的。這並不是兩人之間的競爭關係,而是以惡毒的意圖反覆進行威脅或者恐嚇。
  • 它就在您電腦裡,您認識它嗎
    在以前的文章中,有一篇文章提到了如果遇到 Office 365 客戶端激活失敗的情況應該怎麼辦,文中提到的解決辦法和這四個文件之一有莫大的關聯,如果您忘了的話可以再點擊看一下回憶回憶👇那麼這個在我們遇到 Office 365 客戶端激活失敗的時候需要使用的重要工具是什麼呢,就是這個腳本,我們叫 OSPP.VBS,英文全稱是Office Software
  • 《走出內向》|如何從內向者「修煉」成社交達人?
    這一年,她走出內向的世界,成了一名自己口中的「社交達人」。她從這種改變中獲得了很多能量,對內向和外向有了新的認識。本書作者為華裔作家傑茜卡·潘,出生於美國,在澳大利亞留過學,在中國北京、法國巴黎生活過,最後選擇定居英國倫敦。本書中她以幽默、生動、風趣的筆調,從自身經歷出發記錄下了自己尤為特殊的一年——走出內向的一年。也是一本給內向者和孤獨者的社交指南。
  • 《讀書》天生如此您了解自己的性格嗎
    綜合歸納四種性格活潑型S: 喜歡說,外向,活潑,快樂者力量型C: 喜歡做,外向,執著,行動者完美型M:喜歡想,內向,悲觀,思考者和平型P: 喜歡看,內向,隨和,旁觀者>性格決定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管理好性格,就可以管理好個人的人生。
  • 別再爭議大眾與本田的安全性了,一場車禍當中看出端倪!
    導讀:別再爭議大眾與本田的安全性了,一場車禍當中看出端倪!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再爭議大眾與本田的安全性了,一場車禍當中看出端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今年的中國保險研究院剛剛公布了該車的碰撞測試結果。在我們的常規認知中,感覺就像日本車是紙車,但令所有人驚訝的是它的性能非常好。但是最令人驚訝的是,厚皮的德國車始終表現令人失望。最近發生了一起兩車相撞的車禍。但是,碰巧相撞的兩輛車是大眾和本田。
  • 總被要求放開自我,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內向者究竟該怎麼做?
    那內向就是一種性格缺陷嗎?其實不是,這隻每個人不同的天性而已,而且內向者也有其優勢。內向者總是敏感,但這也是成長的優勢內向者大多都很敏感,所以很多人會覺得跟內向者相處很麻煩。但諷刺的是,實際相處的時候,忍耐的大多都是內向者。雖然內向者無法輕易拉近與人的距離,但拉近距離之後,相處就不會有任何困難,可以變得非常親近。
  • 智商高的孩子,這4個特徵很明顯,4歲前就能看出端倪
    導讀:智商高的孩子,這4個特徵很明顯,4歲前就能看出端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智商高的孩子,這4個特徵很明顯,4歲前就能看出端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個世界,還要誤解內向者多久?
    1、內向者真的差人一等嗎?「你這麼內向,怕是要孤獨終老了」「內向的人容易抑鬱。」內向者向內獲取能量,人際交往會損耗他的能量,一個人的時候他感覺更愉悅。但這並不意味著內向者在人際交往方面就一定會弱於外向者。即便是性格內向者,他也可以根據情境需要進行自我調試,從而穿上外向的外套,以符合別人對自己的期待。但當不需要這一外套時,他會毫不猶豫地脫下它。外向者通常會發現自己處在一種「亢奮」的情緒狀態之中。
  • 學術上敬仰您,生活中信任您
    張雲閣【老師,我想對您說】拋出問題,辯論交鋒,適時引導,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教學,張雲閣老師的課都同樣受歡迎。疫情期間,張老師率領馬院教師在「媒體上發聲、視頻中亮相、教學中聚焦」,將抗疫案例融入教學中,組織錄製的抗疫視頻供全校4萬學生在線學習。做學生喜愛的好老師,幫助更多的學生成長成才是張老師的職業初心。逢年過節張老師都會邀請我們到他家做客,甚至在最繁忙的畢業季,他也會抽出時間來和即將步入社會的同學談理想、談人生,分享自己的人生體悟,希望大家少走彎路。
  • 《內向心理學》:正視內向,讓你遊刃有餘地穿梭於職場與生活
    但《內向心理學》拯救了我的內心,讓我正視內向。這是一本從內向者的角度出發,講解如何有效發揮內向的優勢,為內向者開拓人生新篇章的書。著名的物理學家阿基米德說:給我一根槓桿,我可以翹起地球。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能力翹起地球,但需要一根能將自己能量最大化的槓桿。正視自己的內向,便是能幫內向者翹起地球的槓桿。
  • 內向的人都很害羞? 關於性格內向者的15個誤會你造嗎?
    內向的人都很害羞? 關於性格內向者的15個誤會你造嗎?時間:2016-07-31 15:49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內向的人都很害羞? 關於性格內向者的15個誤會你造嗎? 我們對內向的人有諸多誤會。
  • 內向單身上班族"下班沉默症" 網友呼籲"自救"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快,上班族壓力大。很多人上班時候侃侃而談,下班之後卻不發一言,呈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似有「下班沉默症」。性格內向者、單身上班族更易患「下班沉默症」。針對這種現象,網友們呼籲心病必須靠「自救」。
  • 我是內向,不是靦腆——內向者的24個表現
    生活中,人們常說我是個靦腆的人。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直到我了解到靦腆是指社交焦慮和不安全感導致怕接觸陌生人的性格。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發現: 嘿,等一下——我並不怕生人啊,只是和很多人呆在一起太久了的話,我會有一種被榨乾了的感覺而已。我也知道,這時候我需要獨處來給自己充個電。還有,我不喜歡為交際而交際,我的每一次社交都是有理由和意義的。
  • 內向性格真的不好嗎?搭建「恢復壁龕」,培養「內向性格競爭力」
    導語:一直以來,在我們的印象裡,內向似乎一直都是個貶義詞。生活中經常聽到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太內向,進而各種擔憂。這個社會給外向的人賦予了太多光環,而內向的人卻被貼上膽小、自卑、社交能力差等標籤,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個人都對「內向」這種性格避之不及,家長不願孩子內向,老闆不願招內向的員工,內向的人難道真的不具備優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