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發現您的孩子被欺負了,您應該幹預嗎?
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有的人認為,我們應該讓孩子自己主動去解決衝突,而有些人認為父母有權利和義務去幫助孩子。
在你決定如何做之前,首要的問題是分清楚情況。
如果你的孩子是被「欺凌」,而不是簡單的友誼問題,那麼你應該立即站出來幫助孩子。
很多人無法分清楚這些情況,將他們混為一談。
是不是欺凌的關鍵在於,有人故意重複地對別人說或做傷害他人的事情。
經過統計,在100個初高中生中,每周至少有8個人遭受欺凌。
即使看起來只是簡單的辱罵,但是欺凌對於孩子的心理來說是一件非常可怕而且危險的事情。
欺凌往往不是單一事件,而是有計劃,有目的性的,反覆的和有針對性的。
這並不是兩人之間的競爭關係,而是以惡毒的意圖反覆進行威脅或者恐嚇。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勇敢的站出來,反抗欺凌者,或者告訴父母。
所以父母應該關注孩子的跡象,注意孩子行為變化。
如果他突然變得悲傷,睡不著覺,變得安靜和內向,甚至是,小孩總會想著多要錢。(可能小孩被敲詐勒索了)
凡是反常的舉動,都應該引起父母的注意。
不要一言不合就謾罵或者毆打,這樣小孩受到欺凌的時候更不可能告訴父母。
1. 焦慮和恐懼
2. 自尊心變低,開始說負面的話語。
3. 總是感到不適,比如頭疼或者胃痛。
4. 不想去上學或者參加活動
5. 變得容易發怒。
6. 受傷,淤傷、服裝損壞。
7. 威脅自己
8. 孤立自己
如果孩子頻繁地做噩夢,很有可能說明孩子受到同伴的欺凌。
父母應該第一時間收集確切的證據,然後親自去學校進行解決。但是,你必須確定孩子是受到了欺凌,而不是普通的友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