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做「玻璃娃娃」,請您教會孩子不被欺負

2021-02-15 深圳松崗奇卡兒童潛能開發中心

摘要:欺負人與被欺負的事件一般始見於學齡前兒童,因為三—五歲的孩子正試圖在這個世界上驗證自己的力量,他們有可能會表現得霸道、控制欲強、喜歡打人來表達自己的意願,因此孩子們之間打打鬧鬧時有發生。

受欺負是可以預先做好防衛的

父母可以通過適當舉措事先預防孩子被欺負以及由此受到的傷害。比如:


1. 確保孩子在充滿愛、同情心與尊重的親子關係中長大

預防孩子被欺負或欺負人的最根本的方法是——確保他在充滿愛、同情心與尊重的親子關係中成長,而不是在被暴力和權力控制的環境中長大。

如果家長用掌摑等體罰來管教孩子,孩子或者會學到暴力即是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或者會變成懦弱膽怯的人;如果家長習慣用權力來強壓孩子,孩子或者學會仗勢欺人,或者會變得習慣屈從於強勢。


2. 與孩子保持溝通

孤獨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請記住,身為父母最重要的責任之一是——保持與孩子在心靈和情感上的親密連接。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要與孩子保持暢通的溝通。


3.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不合群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從孩子幼年開始就要著意去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比如在家玩交朋友的角色扮演遊戲、看相關的繪本圖書和講故事、多帶孩子參與集體活動,等等,教孩子在不同情境中,如何介紹自己、如何學會觀察別人、如何去和小朋友們打成一片。

4. 教孩子捍衛自己的談判技巧

孩子需要知道,在受到冒犯時,他可以用受人尊重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不是用暴力反擊。比如,可以教他們從以下說辭開始學習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要求:

「現在輪到我了。」

「請把手從我的身上拿開。」

「打人是不對的。」

「我不喜歡被那樣叫,你應該稱呼我的名字。」

5. 教給孩子自我保護的基本方法

欺負人的事件總在大人不在場的時候發生,所以要教你的孩子避免去無人監管的走廊、浴室、操場等地方。坐在校車的前面,站在隊伍的前面,食堂吃飯的時候坐在教職員工附近的位置,等等。


6. 告訴孩子,如果被欺負了,沒什麼可羞愧的,要果斷告訴大人

有時候小小的欺凌事件可能會升級,面子不應該比生命安全更重要。

7. 該幹預時果斷幹預

發現此類狀況時,需要積極與相關的人進行溝通,比如對方父母、老師等,不能讓孩子一個人獨自承受。尤其要注意那些非暴力行為的隱性傷害,比如言語攻擊和排擠孤立,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

孩子被欺負了該如何療愈

幫助學齡前孩子發洩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焦慮和傷害的最佳方法是:遊戲。


1、 如果孩子受到欺負和傷害,建議父母(尤其是爸爸)和孩子玩一個主題為「力量」的遊戲

例如,抓2個毛絨玩具,讓他們互相「玩」起來,其中一個推搡著另一個。但要記住,你並不是為了重現讓孩子受到傷害的情景,而是為了讓他發笑,發洩出他被欺負時積累的緊張和恐懼。所以,讓被推到的毛絨玩具站起來,滑稽可笑地反擊回去吧,不管是什麼,怎麼搞笑怎麼來。

你會發現,玩過這樣的遊戲以後,他可能會哈哈大笑,也可能會生氣或開始抽泣。這意味著他將受傷的心靈袒露在你的面前。擁抱這些感受,然後他才能卸載它們:「沒關係哭吧,親愛的,爸爸在這裡,爸爸會保護你的,我就在這裡。」


2、 另外,可以每天創建一個特殊時間,比如每一天1個小時

在這個時間,告訴孩子「爸爸想和你玩一個特殊的遊戲。爸爸今天扮演一個大怪物,像這樣!」,裝出兇狠的表情和怒吼,讓效果更逼真,並說:「我來抓你啊!」,然後咆哮著追逐孩子,讓孩子興奮著逃跑。

這樣的角色扮演遊戲將破除孩子內心深處對強大事物的恐懼,消除孩子受到欺負後的社交陰影。給孩子機會成為更強大的那一個——智力和力量都很強大的怪物,或者是擊敗怪物的小英雄!表揚他的勇敢:「哇,你好厲害!」「哦,怪獸被你打倒了!」全程要極盡搞笑之能。在這樣的遊戲中孩子會漸漸建立起自己是強大的、勇敢的一種信心。

從應對欺負中磨練出高超情商

如何保護自己不被欺負是對情商的極大磨練。在孩子進入小學後,可以教孩子更多應對挑釁和衝突的方法。

要讓孩子明白,挑事者都是通過挑釁別人來顯示自己的強大,如果受害者情緒失控或衝動反擊,恰恰正中下懷。所以,當遭遇取笑和挑釁的時候,最好的策略是保持冷靜、始終保持自己的尊嚴、並且讓對方也保有尊嚴,不攻擊,不貶低對方,儘量淡然處之。


基於這個基本策略,以下是六個很有效的防衛方法。

1、 堅決維護自己 :教你的孩子在面對欺負時不能輸了氣勢,挺直腰板、用強有力的聲音明確制止冒犯的行為。「這一點也不可笑。停下來!「

2、 用理性回應挑釁:可以用一個非防衛性問題來理性回應某種冒犯行為。「為什麼你要這樣說?」

3、 使用「我要」來表明態度:溝通專家建議,教你的孩子用「我要」的表達方式來對付挑釁和冒犯,比如堅定地說「我要你離開我。」或者「我希望你停止取笑我」。

4、 無視他:挑事者就喜歡看受害者難過痛苦的樣子。教孩子學會忽略惡意玩笑:假裝看不見聽不見,轉移視線看喜歡的東西,完全不感興趣地一眼飄過。

5、 迎合戲弄者:這是一種高超的情商技巧。比如,被挑釁:「嘿,四眼!」平淡回應:「你說得對,我的視力很差。

6、 發揮幽默感:當孩子被欺負時,如果能用自嘲精神巧妙回應,往往能將尖銳的形勢化解於無形。假設有人說「你真蠢。」孩子回應:「真的嗎?」「所以?」「哦,謝謝你告訴我。」

在保護孩子不受欺負的問題上,父母的直接保護終究是有限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孩子自身的情商水平,比如沉著冷靜的情緒控制能力、社交能力和談判溝通能力、勇敢與樂觀的自愈能力等等,因為情商低的不合群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欺負,而且高情商也能幫助孩子在遭遇挑釁時候巧妙應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避免孩子不受欺負及由此帶來的傷害,關鍵在於父母對孩子的情商教育。



好消息分享:

松崗奇卡全城搜索12名種子學員作為華南地區的優秀代表,提供0學費、0風險的的課程訓練,此名額僅此現松崗奇卡中心,請所有的家長爭取唯一的機會

【奇卡育樂大本營公眾平臺】

歡迎各位智慧父母的熱情分享,讓這個平臺惠及更多的父母

轉發是源自於對孩子的那份愛

願更多的父母和孩子也能感受到您的愛

可通過右上方按鍵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分享,小編邀請您關注深圳松崗奇卡兒童潛能開發中心公眾平臺,與小編親密互動。


微信號:K-car29621380

方式一:點擊「添加朋友」-「查找公眾帳號」- 輸入「深圳松崗奇卡兒童潛能開發中心」-「關注」;

方式二: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深圳松崗奇卡兒童潛能開發中心官方微信。

諮詢熱線:0755-29621380 13428779798鄧老師

中心地址:松崗樓崗大道集信大廈2樓(即萬華國際酒店正對面農業銀行樓上)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欺負,別再教他打回去,教會孩子這樣做才是更有效
    導讀:孩子被欺負,別再教他打回去,教會孩子這樣做才是更有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欺負,別再教他打回去,教會孩子這樣做才是更有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受欺負被打,教會孩子做這三件事比「打回去」更有意義
    但是父母要記住教會孩子:好欺負不代表懦弱,善良要有光芒。父母要明白,眼前的「受欺負」「被打」並不代表孩子永遠就是吃虧的一方,所謂傻人還有傻福呢,但是,不打回去也不代表自己就是慫的。在育兒路上,父母要懂得做孩子的「領路人」,而不只是「消防員」。當孩子遇到社交問題時,我們應該想想,該怎麼藉助這個機會教會孩子,學會更成熟的人際交往能力。
  • 「校園欺凌」頻發,父母應教會孩子這3步,才能保證孩子不被欺負
    導讀:「校園欺凌」頻發,父母應教會孩子這3步,才能保證孩子不被欺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校園欺凌」頻發,父母應教會孩子這3步,才能保證孩子不被欺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會怎麼教孩子不受到別人的欺負呢?首先還是要教會孩子善良
    被欺負的同學,之所以不敢告訴自己的老師,是害怕以後被欺負的更慘,而不敢告訴父母,純碎是屬於怕父母擔心,怕自己丟臉。 那麼,為什麼,那些孩子會被霸凌,就是因為他們太乖了。當孩子的玩具被別人奪走時,你是否只會教孩子學會分享?中國的父母往往都是因為三觀太正,老是讓孩子學會忍讓,包容別人,導致孩子在學校太乖,以至於經常被欺負。很多時候,孩子的悲劇都是因為父母的不重視,不在乎和軟弱開始的,想像一下,孩子在學校受到了欺負,回家父母還不能為自己出頭,這是孩子是沒有任何依靠的。
  • 孩子受欺負家長怎麼辦?教會孩子如何不被欺負!
    與孩子保持溝通  孤獨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請記住,身為父母最重要的責任之一是——保持與孩子在心靈和情感上的親密連接。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要與孩子保持暢通的溝通。  3.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不合群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家長教會孩子這樣做
    不僅非常沉默,而且遇到別人欺負,也從來都不敢反抗,不管是比他大的,還是比他小的孩子打了他,他都不還手。家長往往戲稱這樣的孩子是「家裡的老虎」,但沒有哪個家長是能夠看著自家的孩子被人欺負而無動於衷的。 看到自家孩子被打,家長的心裡一定很不是滋味,擔心這樣一味地忍讓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長大以後也會到處受人欺負,但也總不能教他還手吧,以牙還牙、以暴制暴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 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困惑,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到底怎樣才是合理的解決方法呢?
  • 當孩子被人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被欺負的時候,都會讓孩子先講禮貌,被打了也會習慣性的告訴他們「沒關係」,在父母看來,這體現了孩子的寬容大度,但其實,從兒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這樣做並不妥當,主要有這兩個弊端:孩子被欺負了,家長不管因為什麼原因罔顧孩子的想法,私自選擇對欺負孩子的人選擇了"沒關係"的寬容,會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別人欺負都不會有人給自己出頭,被人欺負時不應該還手。也會有的孩子覺得既然家長不給自己討回公道,就自己動手討回公道,然後可能會聯合被人一起去欺負別人,這樣的話,孩子很容易誤入歧途。
  • 孩子受欺負了,應該「打回去」嗎?如何教會孩子不被欺負?
    俗話說「打在兒身,疼在娘心」,孩子上學後家長難免擔心孩子被欺負。孩子受了欺負,要告訴孩子打回去嗎?這個話題也一直備受爭議。很多小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很缺乏。如何讓孩子不被欺負,如何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這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 玻璃娃娃
    新世紀後,老師們不用再去挨家挨戶規勸迷途的孩子了,坐在辦公室裡的校長和教師,反覆高喊的卻是:「安全第一,人人牢記」。這就讓人有點蒙圈了,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聖地,怎麼就變成了玻璃娃娃的樂園?過去放學,老師說:「回家記著看書啊!」現在放學,老師說:「回家記著和家長共同學習安全責任書啊!」
  • 當孩子被人欺負,父母別再說「沒關係」,要教會他這句話
    但是從兒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這句話並不妥當,主要有這兩個弊端:一、讓孩子懦弱膽小。當孩子每次被欺負時,父母如果都安慰他說「沒關係」,會讓孩子認為別人欺負了自己,自己也沒啥辦法,只能忍氣吞聲,可能會導致他的性格膽小懦弱。二、讓孩子討好迎合。有的孩子本來非常生氣,或者有其他的辦法,但父母說了沒關係,反而強行壓抑住其他的念頭。
  • 孩子受欺負怎麼的辦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傑語媽媽,今天我們來說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受欺負怎麼辦?作為父母孩子,任何事都會掛心,就算是明星也不例外,也會因孩子被欺負了而困擾。考量一下自己的實力,再決定怎麼做,孩子遇到有人孤立他,不跟他玩兒,父母就趁機告訴他如何加入別的群體,可以交換玩具,做遊戲來吸引人等等,也可以和群裡的一個小朋友做有做朋友,然後再加入群體。孩子會在一次次的問題中成長,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即使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發現孩子經常被欺負,那也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因為這樣,父母還有機會幫助孩子一起擺脫被欺負的現象,總比長大了父母看不到孩子被欺負好得多。
  •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如何教會孩子應對同伴「欺負」的方法
    很多在家裡被寵的孩子,忽然就要經歷「完全平等」的狀態,大家在一起吃飯、睡覺、喝水、玩耍,都要統一聽從指揮,在做很多事的時候講求規則、順序,講求分享、合作。當孩子不熟悉這樣的生活方式,不能很快適應的時候,就難免會出現衝突。
  • 這3類孩子容易被欺負,這5種方法保護孩子不被欺負
    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研究也發現:被欺負過的老鼠,大腦中掌管情緒的部位發生改變,對壓力更敏感,久而久之還會出現社交障礙,即使在安全的環境也害怕結交新朋友。孩子被欺負,被霸凌是每一個家長都會擔心的問題,孩子為什麼會被欺負?被欺負了要打回去嗎?到底要怎麼教孩子才能不被欺負?
  • 孩子被欺負,不敢去幼兒園怎麼辦?寶媽:打回來,絕不以德報怨!
    孩子年齡小的時候,特別是幼兒園期間,一般的打打鬧鬧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有些孩子就比較過分了,幾乎能把全班同學欺負個遍,沒完沒了,甚至有小朋友懼怕到不敢上學!作為父母最不忍心看到的就是自己孩子被欺負,往往就會替孩子想方法出主意去避免被欺負,有的家長可能讓告訴老師,有的則堅決讓孩子打回來,認為以德報怨是對自己尊嚴的踐踏,如果您孩子面對這種情況,您會採取怎樣的措施呢?
  • 女兒膽小在外面總被戲弄,媽媽教會孩子四不要,強大自身不受欺負
    4歲的悅悅從幼兒園放學後就一直悶悶不樂,回到家裡就進了自己的房間,媽媽看到後先是以為女兒是不是不舒服,可悅悅的表情讓媽媽覺得今天在幼兒園裡一定發生了什麼事讓悅悅不開心了。晚飯後,媽媽陪悅悅一起看書,感覺孩子心情好一些的時候,媽媽就詢問今天發生了什麼事。
  • 不想孩子變成任人欺負的受氣包,請教會他合理宣洩情緒
    直接把你的不高興說出來就行,為什麼要哭?」孩子還是不說話,繼續哭。爸爸接著說:「你看啊這件事呢,爸爸沒有徵求你的同意就喝了你的飲料,這是爸爸做的不對。你得告訴我,而不是哭,否則你不說話,爸爸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了。所以以後出現問題時,你如果感到不開心不舒服,就說出來好不好?」孩子聽了爸爸的話,終於不哭了,點了點頭。
  • 「媽媽,我被人欺負了!」聰明的家長該教會孩子這些事
    孩子不知道怎麼回擊,就光讓別人欺負了,我該怎麼教育孩子呢?那麼,如果孩子被欺負了,受了委屈,父母該不該教育孩子打回去呢?家長作為大人,對小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威懾,不要以恫嚇或者訓斥的方式教育對方的小孩,只要清楚的告訴對方這樣做是不對的。
  • 好物分享|當孩子被人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被欺負的時候,都會讓孩子先講禮貌,被打了也會習慣性的告訴他們「沒關係」,在父母看來,這體現了孩子的寬容大度,但其實,從兒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這樣做並不妥當,主要有這兩個弊端:孩子被欺負了,家長不管因為什麼原因罔顧孩子的想法,私自選擇對欺負孩子的人選擇了&34;的寬容,會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別人欺負都不會有人給自己出頭,被人欺負時不應該還手。也會有的孩子覺得既然家長不給自己討回公道,就自己動手討回公道,然後可能會聯合被人一起去欺負別人,這樣的話,孩子很容易誤入歧途。
  • 寶寶幼兒園被欺負,這3步必須教會孩子(建議收藏)
    當然,家長們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作為一個寶媽,Judy何嘗不擔心呢?但是,這樣直白白的問出來,不論當時你說氣勢洶洶質問還是可憐兮兮的求答案,孩子潛意識裡都會有被欺負一遍的感覺。當然,Judy的文章裡也有寫過,如何通過各種跡象觀察寶寶是否被欺負。今天,我們不再老話題重聊。今天,我們來說說孩子如何預防被欺負。《Judy反欺負教程》走起——一、禮貌在先,靜觀其變教會孩子首先做到自己有禮貌在先,假如與小朋友有摩擦,不要急躁,觀察一下小朋友接下來的做法。
  • 請教會孩子拒絕別人的無理請求,這樣才能讓孩子更有力量保護自己
    原來是他和小夥伴玩耍時,和其中一個孩子發生了口角,對方家長趕來,惡狠狠地讓這個男孩罰跪。男孩竟然也默默地照做了,孤零零地跪在小區廣場上,一直到他的爸媽趕來,罰跪才告一段落。從旁觀者角度來看,這完全是對方家長在欺負和嚇唬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