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物分享|當孩子被人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2020-07-12 依依育兒師

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被欺負的時候,都會讓孩子先講禮貌,被打了也會習慣性的告訴他們「沒關係」,在父母看來,這體現了孩子的寬容大度,但其實,從兒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這樣做並不妥當,主要有這兩個弊端:

當孩子被人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第一,孩子容易變得膽小,對周圍的事物抱有一種畏懼的心理。

膽量,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膽量的大小,對孩子日後的成長發展影響也非常大。膽子大,勇於嘗試,能讓孩子對身邊的事物保持一種好奇心,能一定程度上激發孩子的一些潛能,培養孩子的思維與思考能力。或許有的人會有疑問,膽子的大與小真的對孩子日後有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基本上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後,都具有膽子大的潛質。膽子不大,沒有魄力,日後很難有較大的成就。相反,如果孩子有了一定大的膽量,那麼在日後做事情時,有時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孩子被人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第二,孩子容易變得不自信、壓抑,或者極端化。

孩子被欺負了,家長不管因為什麼原因罔顧孩子的想法,私自選擇對欺負孩子的人選擇了&34;的寬容,會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別人欺負都不會有人給自己出頭,被人欺負時不應該還手。也會有的孩子覺得既然家長不給自己討回公道,就自己動手討回公道,然後可能會聯合被人一起去欺負別人,這樣的話,孩子很容易誤入歧途。

當孩子被人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可是,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首先,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與交際能力。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就能在受到別人欺負時,完整地敘述整個過程,講清楚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不至於說讓事情顛倒黑白、&34;。語言表達能力變強了,孩子也會變得自信起來的。孩子變得自信,就基本不會存在什麼自卑的情況,也不會有甚至演變成為抑鬱症的情況。當孩子有了一定的交際能力,孩子能交到許多朋友,就會減少孩子被欺負的情況,孩子也就能快樂健康地成長。

第二,當遇到孩子被欺負的情況時,我們應該為孩子爭個說法,討個公道。

孩子被欺負,心裡肯定會不好受,會找家長傾訴,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耐心聽孩子講,將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當確定不是自家孩子的錯時,我們應該為自家的孩子爭個說法、討個公道。讓孩子建立正確的是非觀,也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家長的支持與關心。

當孩子被人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孩子被別人欺負的情況相信許多家長都遇到過,在這個時候,家長能否正確教育孩子就會顯得非常重要,也有可能會影響孩子日後。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想讓孩子長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你,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讓孩子走的更遠。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孩子成功的一大因素,想要塑造孩子獨立的意識,良好的品格,要抓住關鍵時期。

為大家推薦我家萌萌最近看的《小松鼠行為習慣繪本》,在看故事的時候,孩子非常容易就會把自己帶入到角色當中,裡面的人物怎麼做,孩子自然就會跟著模仿,從而學會基礎的生活規則。

當孩子被人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書中包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表達自己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疊加在一起,會讓孩子更容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

另外,還有《陌生人,快走開》、《說好了就要去做》等拓展故事,教會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學會誠實守信,懂的多了之後上幼兒園,家長們才能更放心。

當孩子被人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全書一共10冊,僅需59.9,平均下來一本不到6塊錢,一包小零食的錢就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非常划算了,如果錯過了關鍵時期,再想培養就難了!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當孩子被人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被欺負的時候,都會讓孩子先講禮貌,被打了也會習慣性的告訴他們「沒關係」,在父母看來,這體現了孩子的寬容大度,但其實,從兒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這樣做並不妥當,主要有這兩個弊端:孩子被欺負了,家長不管因為什麼原因罔顧孩子的想法,私自選擇對欺負孩子的人選擇了"沒關係"的寬容,會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別人欺負都不會有人給自己出頭,被人欺負時不應該還手。也會有的孩子覺得既然家長不給自己討回公道,就自己動手討回公道,然後可能會聯合被人一起去欺負別人,這樣的話,孩子很容易誤入歧途。
  • 當孩子被人欺負,父母別再說「沒關係」,要教會他這句話
    大部分父母在孩子被欺負的時候,總會習慣性的告訴他們「沒關係」,以此來安慰孩子。當孩子每次被欺負時,父母如果都安慰他說「沒關係」,會讓孩子認為別人欺負了自己,自己也沒啥辦法,只能忍氣吞聲,可能會導致他的性格膽小懦弱。二、讓孩子討好迎合。有的孩子本來非常生氣,或者有其他的辦法,但父母說了沒關係,反而強行壓抑住其他的念頭。
  • 當孩子被欺負時,不要再說沒關係了,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是不是會跟孩子說:「沒關係,大家都是好朋友,你要相信他也不是故意的,對不對?」儘管孩子已經跟你說了他是故意的,但是你還是會為對方去辯解,為的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夠有一個好人緣。但是殊不知這樣會讓孩子的內心覺得自己的父母從來不支持自己,從來不站在自己的這邊,時間一長這也會讓孩子和自己的關係越來越遠。
  • 孩子在外面被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3步教孩子處理危機
    」這些年,陸陸續續的通過查資料、和認識的寶媽交談再結合我自己的一些經驗,我總結了一下面對孩子被欺負的問題,家長要怎麼處理。我發現有的孩子跟家長說「我被欺負了」時,可能只是單純的想要跟家長分享自己的日常,有些孩子則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處理而向家長「求助」,還有些孩子是希望受到家長的關注,所以將事情誇大的描述出來。
  • 孩子在外面被欺負,家長別只會說「沒關係」,4步幫孩子化解危機
    孩子在外面被欺負,家長別只會說「沒關係」,4步幫孩子化解危機曾經看到過一個案例:一個人家的孩子,剛三歲半,正是活潑好動的年齡,周末大人不上班,孩子還喜歡去玩,於是夫妻倆辦了一張遊樂場的會員卡,時不時地帶著自己的孩子去遊樂場玩耍,可是在一次孩子玩耍的時候,驚險的一幕出來了!
  • 孩子在外面被欺負,家長別只說「沒關係」,3步教孩子化解危機
    前兩天,鄰居家的嘉嘉在小區和另一個小朋友打起來了,回家之後嘉嘉生氣的跟父母說自己被欺負了。可嘉嘉媽媽看了兒子渾身髒兮兮的,非但沒安慰孩子,還不高興的問嘉嘉:「人家怎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呀!」,臨了還囑咐嘉嘉:「別就知道打架,說句『沒關係』不就好了非要打起來才行嗎?」
  • 孩子被欺負,別再教他打回去,教會孩子這樣做才是更有效
    導讀:孩子被欺負,別再教他打回去,教會孩子這樣做才是更有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欺負,別再教他打回去,教會孩子這樣做才是更有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怎麼辦?聰明家長這樣做,值得父母借鑑
    很多的孩子面對這種欺凌的情況是很害怕的,家長一定要陪孩子站在同一戰線上爭取利益,這樣孩子才有勇氣去面對。2、教會寶寶禮貌待人如果家長想要孩子更好的融入集體,和幼兒園中的小朋友一起玩,所以,家長要教會孩子講文明懂禮貌,
  • 「媽媽,我被打了」,孩子被欺負別讓他說沒關係,要讓他「還手」
    說著眼淚又掉了下來,小虎媽媽趕緊安慰孩子:「小虎乖,咱別哭,沒關係的,讓他玩一會就是了」,原來是打人的孩子搶了小虎的玩具。現在的小孩子真是越來越厲害了,小小年紀就知道欺軟怕硬,對小虎這樣的軟茬總是欺負,我走過去,先和小虎的媽媽打了聲招呼,然後問小虎怎麼回事。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別只會教「告訴老師」,這樣做更好
    其實現如今很多這樣的案例,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都會被父母教導要把這件事情告訴老師。那麼告訴老師對於孩子受欺負而言真的有用嗎?因為當孩子受欺負的時候做出這樣的做法,其他的小朋友也很可能會把孩子當做一個愛打小報告的人。即便是最後解決了這樣的問題,孩子也很有可能被別人給孤立。
  • 「媽媽,我被人欺負了!」聰明的家長該教會孩子這些事
    當下,有不少父母感慨:我從小教孩子不要欺負人,要和諧友愛,熱愛分享,做個文明人。那麼,當孩子被人欺負了,家長要怎麼做呢?很多家長都認為「君子動口不動手」是一種傳統美德,即使孩子被人欺負了,也要學會隱忍,讓孩子少招惹麻煩。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家長教會孩子這樣做
    不僅非常沉默,而且遇到別人欺負,也從來都不敢反抗,不管是比他大的,還是比他小的孩子打了他,他都不還手。家長往往戲稱這樣的孩子是「家裡的老虎」,但沒有哪個家長是能夠看著自家的孩子被人欺負而無動於衷的。 看到自家孩子被打,家長的心裡一定很不是滋味,擔心這樣一味地忍讓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長大以後也會到處受人欺負,但也總不能教他還手吧,以牙還牙、以暴制暴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 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困惑,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到底怎樣才是合理的解決方法呢?
  • 不想孩子受欺負,媽媽要教會孩子立足之道:生而為人,別太善良
    「文/豆寶奶奶育兒經,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對於父母來講,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越來越優秀,於是乎從小就給他們灌輸一些思想,比如要樂於助人、要懂得謙讓、要善良等等。其實,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孩子很單純可社會卻不簡單,有些時候善良之舉,可能會讓對方更加得寸進尺。
  • 不想孩子受欺負,媽媽要教會孩子立足之道:生而為人,別太善良
    「文/豆寶奶奶育兒經,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對於父母來講,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越來越優秀,於是乎從小就給他們灌輸一些思想,比如要樂於助人、要懂得謙讓、要善良等等。其實,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孩子很單純可社會卻不簡單,有些時候善良之舉,可能會讓對方更加得寸進尺。
  • 李玫瑾:孩子在校被欺負,別只說「告訴老師」,家長還可以這樣做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彬彬有禮,謙虛懂事的好孩子,很多時候父母都會教育孩子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但是很少有家長教導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後該如何處理。對於這點,李玫瑾教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孩子小的時候缺乏是非觀念,不懂得孰是孰非,他們做任何事情的目的都是單純的覺得好玩,如果孩子遭受到同齡人的無端欺負後選擇默默忍受,那麼這樣的欺負就會常態化。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要出頭嗎?家長這樣做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
    當孩子被欺負了,家長們應該怎麼做呢?01我們要摒棄最可怕的處理方式,那就是不問緣由,先批評自己家孩子。所以家長首先要做的,是詳細了解事件經過,對自己孩子不偏聽偏信,是應該的,但也不要直接否定孩子。,這樣做的好處有: 1、讓孩子知道不是拳頭硬嗓門大就是真理,明白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規則以及是非對錯。
  • 當孩子受欺負時,別再忍氣吞聲,教會孩子說這句話,孩子自信倍增
    當孩子受欺負時,別再忍氣吞聲,教會孩子說這句話,孩子自信倍增教育孩子對每一位父母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往往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難題,這就需要父母善加引導了。當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家長的表現,往往就決定著孩子未來的性格。
  • 孩子被人欺負,除了打回去,這些辦法家長也要教給孩子,值得借鑑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擔憂,孩子平時性格比較軟弱,被人欺負了,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也不敢告訴家長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培養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呢?奶油媽媽給大家提供幾點建議。1、讓孩子懂得拒絕不少的父母平時教育孩子,要學會謙虛、禮讓、懂得分享,但是卻沒有教會孩子怎樣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請求,孩子一昧的退讓,無條件的妥協,被人欺負了也不敢還手,性格會越來越懦弱。
  • 心理學:當孩子被欺負時,父母要不要讓孩子還回來
    由於孩子內心的委屈無處釋放,一直藏在心裡的話,容易養成懦弱自卑的性格,以後再被欺負了也不會告訴父母的,就自己一個人扛著,將會形成一生的烙印。。當我們第一時間得知自己的寶貝被欺負時,自己先要穩住情緒,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再做下一步決定。2.家長千萬不能錯誤引導性地問孩子。
  • 孩子幼兒園被欺負,父母學會4個妙招解決,別只會讓孩子告訴老師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人在江湖走,哪能不溼鞋?同樣,擺脫父母庇護的孩子,在外不可避免的要與人發生矛盾,或是被人欺負,或是不受人待見,接受冷嘲熱諷,處境十分的尷尬,內心也感到極度的不愉快。每當遇到類似的情況,家長的處理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