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被人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2020-10-03 依依育兒師

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被欺負的時候,都會讓孩子先講禮貌,被打了也會習慣性的告訴他們「沒關係」,在父母看來,這體現了孩子的寬容大度,但其實,從兒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這樣做並不妥當,主要有這兩個弊端:

第一,孩子容易變得膽小,對周圍的事物抱有一種畏懼的心理。

膽量,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膽量的大小,對孩子日後的成長發展影響也非常大。膽子大,勇於嘗試,能讓孩子對身邊的事物保持一種好奇心,能一定程度上激發孩子的一些潛能,培養孩子的思維與思考能力。或許有的人會有疑問,膽子的大與小真的對孩子日後有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基本上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後,都具有膽子大的潛質。膽子不大,沒有魄力,日後很難有較大的成就。相反,如果孩子有了一定大的膽量,那麼在日後做事情時,有時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孩子容易變得不自信、壓抑,或者極端化。

孩子被欺負了,家長不管因為什麼原因罔顧孩子的想法,私自選擇對欺負孩子的人選擇了"沒關係"的寬容,會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別人欺負都不會有人給自己出頭,被人欺負時不應該還手。也會有的孩子覺得既然家長不給自己討回公道,就自己動手討回公道,然後可能會聯合被人一起去欺負別人,這樣的話,孩子很容易誤入歧途。

可是,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首先,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與交際能力。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就能在受到別人欺負時,完整地敘述整個過程,講清楚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不至於說讓事情顛倒黑白、"背黑鍋"。語言表達能力變強了,孩子也會變得自信起來的。孩子變得自信,就基本不會存在什麼自卑的情況,也不會有甚至演變成為抑鬱症的情況。當孩子有了一定的交際能力,孩子能交到許多朋友,就會減少孩子被欺負的情況,孩子也就能快樂健康地成長。

第二,當遇到孩子被欺負的情況時,我們應該為孩子爭個說法,討個公道。

孩子被欺負,心裡肯定會不好受,會找家長傾訴,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耐心聽孩子講,將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當確定不是自家孩子的錯時,我們應該為自家的孩子爭個說法、討個公道。讓孩子建立正確的是非觀,也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家長的支持與關心。

孩子被別人欺負的情況相信許多家長都遇到過,在這個時候,家長能否正確教育孩子就會顯得非常重要,也有可能會影響孩子日後。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想讓孩子長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你,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讓孩子走的更遠。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孩子成功的一大因素,想要塑造孩子獨立的意識,良好的品格,要抓住關鍵時期。

為大家推薦我家萌萌最近看的《小松鼠行為習慣繪本》,在看故事的時候,孩子非常容易就會把自己帶入到角色當中,裡面的人物怎麼做,孩子自然就會跟著模仿,從而學會基礎的生活規則。

書中包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表達自己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疊加在一起,會讓孩子更容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

另外,還有《陌生人,快走開》、《說好了就要去做》等拓展故事,教會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學會誠實守信,懂的多了之後上幼兒園,家長們才能更放心。

全書一共10冊,僅需59.9,平均下來一本不到6塊錢,一包小零食的錢就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非常划算了,如果錯過了關鍵時期,再想培養就難了!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好物分享|當孩子被人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被欺負的時候,都會讓孩子先講禮貌,被打了也會習慣性的告訴他們「沒關係」,在父母看來,這體現了孩子的寬容大度,但其實,從兒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這樣做並不妥當,主要有這兩個弊端:孩子被欺負了,家長不管因為什麼原因罔顧孩子的想法,私自選擇對欺負孩子的人選擇了&34;的寬容,會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別人欺負都不會有人給自己出頭,被人欺負時不應該還手。也會有的孩子覺得既然家長不給自己討回公道,就自己動手討回公道,然後可能會聯合被人一起去欺負別人,這樣的話,孩子很容易誤入歧途。
  • 當孩子被人欺負,父母別再說「沒關係」,要教會他這句話
    大部分父母在孩子被欺負的時候,總會習慣性的告訴他們「沒關係」,以此來安慰孩子。當孩子每次被欺負時,父母如果都安慰他說「沒關係」,會讓孩子認為別人欺負了自己,自己也沒啥辦法,只能忍氣吞聲,可能會導致他的性格膽小懦弱。二、讓孩子討好迎合。有的孩子本來非常生氣,或者有其他的辦法,但父母說了沒關係,反而強行壓抑住其他的念頭。
  • 當孩子被欺負時,不要再說沒關係了,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是不是會跟孩子說:「沒關係,大家都是好朋友,你要相信他也不是故意的,對不對?」儘管孩子已經跟你說了他是故意的,但是你還是會為對方去辯解,為的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夠有一個好人緣。但是殊不知這樣會讓孩子的內心覺得自己的父母從來不支持自己,從來不站在自己的這邊,時間一長這也會讓孩子和自己的關係越來越遠。
  • 孩子在外面被欺負,家長別只說「沒關係」,3步教孩子化解危機
    前兩天,鄰居家的嘉嘉在小區和另一個小朋友打起來了,回家之後嘉嘉生氣的跟父母說自己被欺負了。可嘉嘉媽媽看了兒子渾身髒兮兮的,非但沒安慰孩子,還不高興的問嘉嘉:「人家怎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呀!」,臨了還囑咐嘉嘉:「別就知道打架,說句『沒關係』不就好了非要打起來才行嗎?」
  • 孩子在外面被欺負,家長別只會說「沒關係」,4步幫孩子化解危機
    孩子在外面被欺負,家長別只會說「沒關係」,4步幫孩子化解危機曾經看到過一個案例:一個人家的孩子,剛三歲半,正是活潑好動的年齡,周末大人不上班,孩子還喜歡去玩,於是夫妻倆辦了一張遊樂場的會員卡,時不時地帶著自己的孩子去遊樂場玩耍,可是在一次孩子玩耍的時候,驚險的一幕出來了!
  • 孩子在外面被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3步教孩子處理危機
    」這些年,陸陸續續的通過查資料、和認識的寶媽交談再結合我自己的一些經驗,我總結了一下面對孩子被欺負的問題,家長要怎麼處理。被欺負也沒關係或者家長不關心我會不會受欺負,反倒讓孩子受到不好的影響。1、安撫孩子的情緒當孩子表達出自己被欺負的事情之後,家長應該第一時間關注孩子的情緒,用比較平和的情緒安慰他,讓孩子儘可能的將負面情緒表達出來,減少被欺負對孩子的影響。同時也要檢查孩子有什麼受傷、有沒有因此對上幼兒園產生牴觸的情緒。
  • 孩子被欺負,別再教他打回去,教會孩子這樣做才是更有效
    導讀:孩子被欺負,別再教他打回去,教會孩子這樣做才是更有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欺負,別再教他打回去,教會孩子這樣做才是更有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怎麼辦?聰明家長這樣做,值得父母借鑑
    更有很多的家長對孩子產生了溺愛教育,導致孩子成為了家長的小霸王,性格不僅越來越任性,還會出現打父母的情況,孩子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很多的孩子面對這種欺凌的情況是很害怕的,家長一定要陪孩子站在同一戰線上爭取利益,這樣孩子才有勇氣去面對。
  • 「媽媽,我被打了」,孩子被欺負別讓他說沒關係,要讓他「還手」
    說著眼淚又掉了下來,小虎媽媽趕緊安慰孩子:「小虎乖,咱別哭,沒關係的,讓他玩一會就是了」,原來是打人的孩子搶了小虎的玩具。現在的小孩子真是越來越厲害了,小小年紀就知道欺軟怕硬,對小虎這樣的軟茬總是欺負,我走過去,先和小虎的媽媽打了聲招呼,然後問小虎怎麼回事。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家長教會孩子這樣做
    不僅非常沉默,而且遇到別人欺負,也從來都不敢反抗,不管是比他大的,還是比他小的孩子打了他,他都不還手。家長往往戲稱這樣的孩子是「家裡的老虎」,但沒有哪個家長是能夠看著自家的孩子被人欺負而無動於衷的。 看到自家孩子被打,家長的心裡一定很不是滋味,擔心這樣一味地忍讓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長大以後也會到處受人欺負,但也總不能教他還手吧,以牙還牙、以暴制暴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 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困惑,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到底怎樣才是合理的解決方法呢?
  • 心理學:當孩子被欺負時,父母要不要讓孩子還回來
    由於孩子內心的委屈無處釋放,一直藏在心裡的話,容易養成懦弱自卑的性格,以後再被欺負了也不會告訴父母的,就自己一個人扛著,將會形成一生的烙印。。當我們第一時間得知自己的寶貝被欺負時,自己先要穩住情緒,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再做下一步決定。2.家長千萬不能錯誤引導性地問孩子。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別只會教「告訴老師」,這樣做更好
    其實現如今很多這樣的案例,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都會被父母教導要把這件事情告訴老師。那麼告訴老師對於孩子受欺負而言真的有用嗎?因為當孩子受欺負的時候做出這樣的做法,其他的小朋友也很可能會把孩子當做一個愛打小報告的人。即便是最後解決了這樣的問題,孩子也很有可能被別人給孤立。
  • 當孩子受欺負時,別再忍氣吞聲,教會孩子說這句話,孩子自信倍增
    當孩子受欺負時,別再忍氣吞聲,教會孩子說這句話,孩子自信倍增教育孩子對每一位父母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往往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難題,這就需要父母善加引導了。當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家長的表現,往往就決定著孩子未來的性格。
  • 李玫瑾:孩子在校被欺負,別只說「告訴老師」,家長還可以這樣做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彬彬有禮,謙虛懂事的好孩子,很多時候父母都會教育孩子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但是很少有家長教導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後該如何處理。對於這點,李玫瑾教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孩子小的時候缺乏是非觀念,不懂得孰是孰非,他們做任何事情的目的都是單純的覺得好玩,如果孩子遭受到同齡人的無端欺負後選擇默默忍受,那麼這樣的欺負就會常態化。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要出頭嗎?家長這樣做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
    如何判斷孩子可能遭到欺凌孩子如果剛開始在學校被人欺負甚至欺凌,是不敢或者不好意思跟家長直接開口的,這就需要家長注意觀察孩子回家後的言行,及早判斷,以便於正確介入。當孩子被欺負了,家長們應該怎麼做呢?01我們要摒棄最可怕的處理方式,那就是不問緣由,先批評自己家孩子。
  • 「媽媽,我被人欺負了!」聰明的家長該教會孩子這些事
    那麼,當孩子被人欺負了,家長要怎麼做呢?很多家長都認為「君子動口不動手」是一種傳統美德,即使孩子被人欺負了,也要學會隱忍,讓孩子少招惹麻煩。家長作為大人,對小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威懾,不要以恫嚇或者訓斥的方式教育對方的小孩,只要清楚的告訴對方這樣做是不對的。
  • 兒子被大孩子踢臉,爸爸應該這樣做,而不是教孩子去說「沒關係」
    一時間沒有人回答,他又再次不斷向身邊人詢問,終於,對方家長看在他這個架勢,敗下陣來,也帶著自己的孩子向在場的孩子誠懇道歉。這位家長在事後和我們解釋,自己為什麼要喊叫。「我要的是他們難受,要他們面對到另一個家長的怒氣,要他們成為眾人的焦點,要他們難堪,不自在,要熊孩子在下一次想踹別人時,想起今天后果。 有的家長,只要吃虧的不是自己孩子,就裝看不見。
  • 孩子受欺負家長怎麼辦?教會孩子如何不被欺負!
    父母可以通過適當舉措事先預防孩子被欺負以及由此受到的傷害。  如果家長用掌摑等體罰來管教孩子,孩子或者會學到暴力即是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或者會變成懦弱膽怯的人;如果家長習慣用權力來強壓孩子,孩子或者學會仗勢欺人,或者會變得習慣屈從於強勢。  2.
  • 孩子被人欺負,除了打回去,這些辦法家長也要教給孩子,值得借鑑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擔憂,孩子平時性格比較軟弱,被人欺負了,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也不敢告訴家長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培養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呢?奶油媽媽給大家提供幾點建議。1、讓孩子懂得拒絕不少的父母平時教育孩子,要學會謙虛、禮讓、懂得分享,但是卻沒有教會孩子怎樣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請求,孩子一昧的退讓,無條件的妥協,被人欺負了也不敢還手,性格會越來越懦弱。
  • 父母要教孩子一件事:別人說了「對不起」,不一定回答「沒關係」
    父母要教孩子一件事:別人說了「對不起」,不一定回答「沒關係」每當孩子在一起玩耍打打鬧鬧之時,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要是無意之舉,我們可能會教孩子要學會道歉,或者在別人道歉的時候要禮貌地回應:沒關係。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真的是有利的嗎,又會給孩子的認知造成哪些影響?有些人的道歉,確實不值得我們回答「沒關係」很多父母對於孩子做錯事的態度,基本都是告訴孩子要道歉,沒有說過態度要誠懇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