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教師體罰學生,後被教育局解聘的新聞衝上熱搜,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那麼,老師到底能不能體罰學生?體罰的緣由和底線在哪?對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體罰是否存在合理性?
現如今,每個家庭都只有1--2個孩子,都是父母親人的心肝寶貝,在家都是寵著,尤其使隔代的長輩們,更是見不得自己的孫輩們受委屈,在這種情況之下,一旦發生教師體罰自己小孩的行為,後果可想而知:
一方面,如果體罰的不重,相信家長們的反應不會過分激烈,一般理性的家長會向老師問清相關情況,或者是與相關領導進行溝通,這種一般會妥善的解決。
另一方面,如果體罰較重,那麼,這種後果就不盡相同了。對於老師我們也應該多重考慮,我們不能否認,社會上有一些老師的教學方法和與學生交流的方式,是有問題的,他們中有一些人喜歡耍老師的威風,在學生家長面前趾高氣揚,一旦有學生犯了錯誤,他們的打罵行為就會出現,這種肯定是社會不允許的,一旦被查證屬實可能會受到相應的處罰,嚴重者會被開除,受黨政紀處分,甚至可能收到刑法的處罰!當然,我們相信這種情況是比較少見的。還有一些老師,他們真的是處於管教的目的,在過程中由於行為過激等產生了嚴重的後果,這種我們就要全面的看!
如果是全方面的否定:
這種會極大的損傷老師的教學積極性,而且他們也會比較為難,到底管不管,怎麼管?不管是不負責任,管了如果嚴重,就可能受到各方面的譴責,從而影響自己的工作與前途,這一點老師們肯定都不會接受。這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如果有所肯定:
其一,家長未必接受這種說法。本身自己孩子就被打了,家長就會向學校和主管領導和主管單位要說法,如果學校肯定老師的一些做法,家長勢必反對,極易引發學生家長與學校等部門的衝突,會在社會上造成不好的影響,不利於教育的健康發展。
其二,可能助長體罰不良之風。如果學校社會認可老師的體罰,那麼,如果老師們在體罰過程中把握不好度,就有可能出現大問題。例如,古時的教書先生都有戒尺,那一般打手心不會有嚴重的後果,萬一老師控制不住情緒,揮到臉上或是腦袋,這種就有可能比較麻煩!
其三,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一旦被體罰,一些承受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可能不能接受,內心可能產生陰影,家庭中父母的打罵也會使孩子們內心發生變化!還有就是,學生的情緒與心理難以全面把握,一旦某一時刻想不開,自殺、跳樓等行為,相信大家在日常行為中經常看到,這一點非常突出!
其四,有害於教師個體本身。中醫說「氣大傷身」,老師們日常面對那麼多的學生,如果不能好好的調控自己的情緒,長時間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體罰的緣由與底線?
如果說,法律賦予老師們一定的體罰權利,那麼,實踐中如何操作呢?這一點也比較難。因何體罰?如果說可以體罰,那麼什麼原因老師可以體罰,是學生不遵守紀律,不按時完成作業,與同學打架,還是不尊敬師長?很難有統一的答案,而且,就算是體罰了,底線在哪,打幾下,說多久,實在難以釐清!所以說,一旦出現體罰行為,或者是學生們一旦犯錯,實在是多方為難,管與不管是個難題,一般的說教有時確實不起太大作用,一旦打罵又會引發問題,這的確值得思考!
結語:老師的體罰行為,確實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我們不希望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有時又不可避免,立法也很難如此精細,因為情況有時特別複雜。所以說,對於體罰我們要客觀的看,老師們也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我們不能完全去肯定體罰行為!因為度不好把量,所以行為必須慎之又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