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書記提出「反對為考試加分學奧數」,引起社會廣泛討論
奧數瘋 瘋在哪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反對「奧數與升學掛鈎」的言論一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不少網友對這一問題給予熱情關注,網絡再次掀起奧數存廢之爭。
早前叫停奧數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奧數卻「瘋」勁依舊,如今省委書記的明確反對能否給「奧數成瘋」現象帶來致命一擊?帶著許多備受奧數折磨的家長們的良好期待,羊城晚報記者30日進行了多方採訪,試圖再次探尋迷離的奧數現象背後的真相。
一位小學校長的直白:
不希望學生在考試中吃虧
廣州的奧數水平其實挺高。有例為證,今年2月,廣州派隊參加了第四屆世界少年奧林匹克賽(中國區)總決賽,第四次蟬聯總成績第一,金牌總數和團體總分都是第一。今年8月,中國將派出四名小選手到韓國參加第四屆世界少年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全球總決賽,其中,有兩名選手來自廣州。
這兩名選手中,有一名來自廣州農林下路小學,記者採訪了解到,在這所省一級學校裡,數學學得好的同學還真不少,但因為教育部門明令禁止學校開辦奧數班,所以,包括農林下路小學在內的絕大多數學校裡,不存在所謂的奧數班。這些奧數「牛娃」都是業餘成才———上課外輔導機構輔以自學。
「奧數成了一個社會問題,根本沒辦法解決。」農林下路小學校長吳瓊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坦率地說,民校聯考時承諾不會考奧數題,但實際上並不會完全遵守承諾,奧數風靡的根源就在於考試和選拔制度,家長和學校對此都很無奈。
作為一名孩子的母親,吳瓊說自己也很反對奧數,所以她不主張孩子盲目地學奧數。但要面對考試的時候,她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不讓孩子學奧數肯定是吃虧的。
一名農林下路小學六年級學生的母親向吳瓊訴苦,她的孩子英語學得非常好,但在參加一所學校英語特長生的考試中,卻在文化課考試上受挫,因為數學考試中,有部分奧數題,但孩子接觸奧數少,所以數學考得很差,這樣,她就沒有機會參加下一輪面試,英語特長也得不到展示。
記者通過採訪了解到,雖然教育部門明令學校不得開辦奧數班,但為了讓學生能在面臨擇校考試時不太受挫,很多小學都會在二、三年級時將一些奧數的題目滲透到數學教學裡,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學或者到機構去培訓。
另外,還有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去所就讀學校的數學老師家裡學習奧數,或者到一些別的家長推薦的老師家中學習。記者了解到,有些口碑很好的奧數老師,因為精力和場地有限,家長還要走後門、託關係才能把孩子送去輔導。
一位中學校長的無奈:
我也想爭取更好的生源
在批評奧數的聲音一邊倒的時候,有些網友將奧數定性為一種「平民運動」,認為它在爭奪教育資源的戰爭中,成為了那些沒有權勢背景的普通學生的「武器」。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家長表示,平民百姓只能通過相對公平的渠道去競爭有限的資源,所以,他並不贊成要掐斷類似奧數這樣的有限途徑。網友「植竣媽媽」發帖認為,封殺奧數的後果很可怕—————這樣下去,不是奧數「瘋」,而是關係「瘋」了錢「瘋」了!
然而也有不少人認為,奧數是極少數孩子的特權,所以自己才提出反對意見。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家長不是恨奧數,恨的是奧數為虎作倀,成了分配優質教育資源的工具。
網友「小宇的老媽」提出另一個角度:為什麼沒人反對「英語瘋」、「藝術瘋」、「體育瘋呢」?「俺小孩沒有藝術和體育特長,俺強烈要求封殺這兩樣特長生政策,俺也堅決反對廣州市每年一考的小學生英語競賽。」「小宇的老媽」在帖子裡寫道。
為什麼學校喜歡選擇奧數作為選拔工具?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採訪了廣州市二中校長羅俊峰。羅俊峰表示,該校每年都要招收30到40名奧數學生。他認為,與一般學生比較,這些學生會在邏輯思維、逆向思維、形象思維等方面略勝一籌。在日常的教學中,他也發現這些學生在其他學科的培養上更有競爭力。「奧數不純粹是敲門磚,只是現在被異化了。」羅俊峰說。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中學校長對羊城晚報記者說,除了派位生之外,學校也希望在擇校生裡挑選比較好的生源。他表示,雖然是在義務教育階段,但教育部門對學校的考評裡,學生的中考成績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考評指標,作為校長,當然希望自己的學校能考評得優。「我們很多校長都私下交流過,奧數成績好的學生通常各科都學得很好。作為選拔優質生的標準,奧數可以說還比較靠譜。」
專家孫雲曉的忠告:
僅5%孩子適合學奧數
作為當代中國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專家之一,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反覆向公眾強調,僅有5%的孩子適合學習奧數。
農林下路小學六年級的餘智仁即將參加第四屆世界少年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全球總決賽,接到無數家長「取經」的電話時,餘智仁的媽媽都不厭其煩地重複一個觀點:希望家長尊重孩子的興趣,不要強迫孩子學他們不喜歡的東西。
立尚教育總經理馮頤表示,她從2004年開始舉辦奧數培訓班,見證了奧數培訓全盛時期的狀況。當時的奧數熱起源於民校入學考試,40%的考題是奧數題,奧數就一夜之間熱了起來,大部分孩子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參加奧數培訓。家長大把花錢,孩子密集上課,可是並非出於對數學的熱愛,而是為了在小升初考試中佔得先機。
看到大部分孩子被家長逼著來學習,馮頤及時「剎車」,主動放棄了奧數培訓。馮頤說,學奧數本來沒錯,應該反思的是奧數與加分、保送等升學優惠聯繫在一起。廣大家長也應該反思,讓孩子為了走捷徑學奧數,在本質上違背了素質教學的本意。
是什麼導致了奧數風越演越烈?孫雲曉認為,罪魁禍首是學校將奧數等作為一種人才選拔的工具。他回憶,早年在北京曾有過一段時間的「公共外語熱」,最多的一年有5萬名小學生報考。其原因,就是好中學喜歡招收通過這一考試的學生。
孫雲曉認為,在一個供求兩旺的市場下,奧數熱在所難免:「對於學校來說,這個選拔方式簡便可行;對家長來說,如果能藉此上名校,這個投資也是值得的。」
廣州教育局表示:
反對將奧數與升學掛鈎
羊城晚報訊 記者採訪了廣州市教育局辦公室負責人柳恩銘,他表示,教育局與汪洋書記的態度是一致的,廣州市教育局一直都反對將奧數與升學掛鈎,但教育局也不會搞「一刀切」。現在社會上辦的奧數培訓機構都是民營的,學生和家長可以選擇自願學習,學校是堅決不能辦奧數班的。(薛江華)
廣東省教育廳回應:
亂考奧數 學校將受處分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29日接受小記者採訪時反對中小學生為考試加分而學奧數,建議取消奧數這門課。30日廣東省教育廳對此作出回應表示,將嚴禁學校將各類學科競賽成績或奧賽成績作為編班、轉學和升學的依據,嚴禁將奧賽等非課標內容列入考試內容;並將建立問責制度,對違規的單位和個人將給予處分。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說,中小學生學奧數以及中小學校考試考奧數題的現象在有些地區、部分學校的確存在。奧數出題範圍往往超出了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課程標準,只適合極少數在數學領域有興趣且有天賦的學生。而奧數普遍強行要求大部分不感興趣的學生學習奧數,不但提高不了數學思維,反而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扼殺了學生的真正興趣,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均明確反對舉辦奧數班,尤其反對將奧數列入招生考試內容。
「我們將進一步加大規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力度,規範學科競賽,嚴禁學校將各類學科競賽成績或奧賽成績作為編班、轉學和升學的依據,嚴禁將奧賽等非課標內容列入考試內容。」該負責人說,下一步廣東將建立和完善問責制度,對存在有關違規行為的單位和個人,按管理權限進行問責,並視情節輕重給予處分。同時,逐步建立有利於實施素質教育的評價標準,引導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夏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