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學校"4點就下課"重視素質教育
24日,日本伊丹市師生代表團在佛山市惠景中學開始了他們在佛山的行程。「我們每天下午4時就下課,4-6時是學生的社團活動時間。在社團活動時間裡,學生可以進行足球、籃球、棒球、劍道等的課餘活動。「只要是你喜歡的運動或項目都可以盡情地去做。」伊丹學生代表團團長、伊丹市教育委員會學校教育部教育施策企畫擔任主幹的花光潤一說。(3月26日《佛山日報》)
不僅課程少,而且下課早,下午四點就下課放學,這該讓多少中國的中學生羨慕嫉妒恨啊,日本教育對中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對孩子們天性的釋放可見一斑。
每天,日本的中學生有足足兩個小時的社團活動時間,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盡情享受自由自在的課餘生活,可以想見,日本的孩子們在這兩個小時的時間裡,是多麼愜意和幸福,沒有什麼教育能夠比釋放孩子的天性更能夠體現對於孩子的人格尊重。
儘管我們的教育一直在提倡解放孩子天性,釋放孩子們的學習壓力,但是在應試教育體制不改的前提下,要實現豐富的課餘生活難上加難,除了拿成績說話,除了拿重點中學說話,除了拿重點大學說話,再多的做人素養和綜合素質似乎都不重要,長此以往,我們的孩子和日本孩子乃至其他國外的孩子的綜合差距不言而喻。
數年前,著名中小學生教育專家孫雲曉曾經寫過一本書《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運用科學的教育數據,比較了日本孩子和中國孩子在身高、運動能力、體制健康、情商以及社會適應性等方面的差距,發出了「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感嘆,讓很多業內外人士感慨萬分,可是多少年過去了,這樣的境況並沒有改變,怪誰呢。
千萬不要小看日本學校兩小時的「社團活動時間」,千萬不要把日本中學生「4點就下課」不當中學生的時間福祉,一方面我們的孩子被無窮無盡的作業折磨的死去活來,另一方面我們的教育專家卻盲目樂觀,片面以為今日讓中學生只爭朝夕就是為了日後的不緊不慢,豈不知沒完沒了的作業和應試教育扼殺了孩子們天性,天性一旦被扼殺,體質下滑和情商低下就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問題。
解放孩子,改變應試教育的弊端,不妨就從學習日本教育兩小時的「社團活動時間」開始,就從「4點就下課」開始,還給孩子們兩小時的「社團活動時間」,雖然也許學習時間少了,但是孕育的卻是我們應試教育無法收穫的良好體質和情商,對於未來的競爭,沒有什麼比有一個好的體魄和有一個豐富的情商更重要,別把日本孩子比中國孩子高不當競爭力。(魏青)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