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少淳|「頭搖尾擺」——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

2020-08-06 美育青少年

編者按:

在當今國內教育界,「核心素養&34;,以尹少淳教授《「頭搖尾擺&34;到「感覺&34;的豐富內涵,幫助廣大美術教師更好地理解並將其運用於教學活動中。

「頭搖尾擺」 ——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

導言:

中國的教育已經進入了核心素養時代,教育目標發生了根本改變,導致了教學關注點的挪移。美術學科也提煉出自己的五個學科核心素養,形成了新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美術課程目標的改變,美術教學方法「輒從之以移&34;。

尹少淳|「頭搖尾擺」——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

作者姓名:穆君喬(山東)

組別:小學二組

作品名稱:城市風景作品

其關鍵是在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選擇和獲取知識,並學會解決問題,進而形成學科核心素養。

課程專家崔允鄯認為,1949年以來中國的基礎教育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雙基」時期〈大約從1949年到2001年),第二個時期是「三維」時期(大約從2001年到2015年修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開始),第三個時期是 核心素養」時期(從2015年啟動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之後,實際普遍發生效應應該從2017年以後算起)。

對此,我是贊同的。所謂「雙基&34; 三個維度構成的目標體系。

尹少淳|「頭搖尾擺」——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

作者姓名:王文煊(山東)

組別:小學二組

作品名稱:中國夢

從實施情況看,我發現很多美術老師在表述「三維&34;目標作清晰的區隔。

如此,也就難以表述到位了。至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34; 。因此,在我看來,這一階段雖貌似「 維」,實乃「雙基」。「核心素養」 時期則是我們需要強光照射的。

01

最新的改變發生在2014年。為了啟動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的修訂,教育部開始著手制訂《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這一項目是由心理學家林崇德領銜,在暫未最後定稿的時候,普通高中各個學科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旋即上馬。

尹少淳|「頭搖尾擺」——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

作者姓名:王櫻茹(山東)

組別:小學二組

作品名稱:美麗煙臺

時至今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也尚未定稿,我們目前看到的依然是徵求意見稿。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九大素養,即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

所謂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實際上是未來中國公民的核心素養,代表著國家對公民人格、精神、身體和能力的基本構想和設計。基於這九大素養,各個學科需要在分析自身學科特徵和獨特育人功能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學科核心素養。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修訂工作組,經過周密思考、細緻研討和反覆斟酌,提出了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即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圖像識讀指對美術作品、圖形、影像及其他視覺符號的觀看、識別和解讀。

圖像識讀素養的表現是:能以聯繫、比較的方法進行整體觀看,感受圖像的造型、色彩、材質、肌理和空間等形式特徵;能以閱讀、搜索、思考和討論等方式,識別與解讀圖像的內涵和意義;能從維度、材料、技法、風格及發展脈絡等方面識別圖像的類別;知道圖像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與價值,辨析和解讀現實生活中的視覺文化現象和信息。

尹少淳|「頭搖尾擺」——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

作者姓名:閆耀崢(山東)

組別:小學二組

作品名稱:普通而又偉大的人

美術表現指運用傳統與現代媒材、技術和美術語言創造視覺形象。

美術表現素養的表現是:具有一定的空間意識和造型意識;了解並能運用傳統與現代媒材、技術,結合美術語言,通過觀察、想像、構思、表現等過程,創造有意味的視覺形象,表達自己的意圖、思想和情感;能聯繫現實生活,結合其他學科知識,自覺運用美術表現能力,解決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

審美判斷指對美術作品和現實中的審美對象進行感知、評價、判斷與表達。

審美判斷素養的表現是:能感受和認識美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形成基本的審美能力,顯示健康的審美趣味;能用形式美原理和其他知識,對自然、生活和藝術中的審美對象進行感知、描述、分析、評價和判斷;能通過語言、文字和圖像等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用美術的方式美化生活和環境。

尹少淳|「頭搖尾擺」——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

作者姓名:張梓童(山東)

組別:小學二組

作品名稱:年貨大集

創意實踐指由創新意識主導的思維和行為。

創意實踐素養的表現是:能養成創新意識,學習和借鑑美術作品中的創意和方法,運用形象思維,大膽想像,嘗試創作有創意的美術作品;能通過各種方式搜集信息,進行分析、思考和探究,聯繫現實生活,對物品和環境進行符合實用功能與審美要求的創意構想,並通過草圖、模型等予以呈現,與他人交流,不斷加以改進和優化。

文化理解指從文化的角度觀察和理解美術作品、美術現象和觀念。

文化理解素養的表現是:能逐漸形成從文化的角度觀察和理解美術作品、美術現象和觀念的習慣,了解美術與文化的關係;能認識中華優秀傳統美術的文化內涵及其獨特藝術魅力,形成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理解不同國家、地區、民族和時代的美術作品所體現的文化多樣性,欣賞外國優秀的美術作品;尊重藝術家、設計師和手工藝者的創造成果和對人類文化的貢獻。

尹少淳|「頭搖尾擺」——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

作者姓名:邊貝潔(山西)

組別:小學二組

作品名稱:鬧元宵

「文化理解」主要是指從文化的角度看待美術作品和現象,認同中華優秀文化,尊重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我們看問題有不同的角度,如哲學的角度、歷史的角度、社會的角度等,文化也是一個特殊和重要的角度,有人稱之為文化視野。從具體的學科看問題,是一種「洞&34;,即透過當時當地的作品而感知當時當地的社會文化,也可以「以大觀小」 即透過對當時當地的文化特徵的認識,理解當時當地的具體作品的意涵。

需要說明的是,這五個學科核心素養不是只針對美術專業人才設定的,而是面向全體公民,儘管美術專業人士可能在五個學科核心素養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和優秀。

尹少淳|「頭搖尾擺」——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

作者姓名:陳昊然(山西)

組別:小學二組

作品名稱:膠囊列車

正因為如此,我們沒有將「美術創作&34;,而只能將「文字表達&34;是對美術作品和現實中的審美對象進行感知、鑑別、評價、判斷與表達,其中的含義和價值大家都清楚,這裡就不贅述了。

如此,由國家的教育方針、「立德樹人&34;的狀況。

02

中文的「素養&34;。

尹少淳|「頭搖尾擺」——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

作者姓名:靳鑫明(山西)

組別:小學二組

作品名稱:生活瑣事

比如 &34;,其意義是:①完成、實現;②成績、成就;③完成的工作;④(通常用於複數)才藝、技能、才能、本領、造詣和社交才藝(或風度等)。

再比如&34; 這一詞彙一般譯成識字、有文化、素養。

我曾讀過Deborah Curtiss寫的一本英文書籍《Introduction to Visual Literacy,A GuideVisua.Arts and Communication》,就可以譯為《視覺素養介紹一一一視覺藝術和交流嚮導》。因為&34; 有文化的含義,所以這本書又可以譯成《視覺文化介紹——視覺藝術和交流嚮導》。當然,這一「視覺文化&34;是完全不同的。

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美術教學指南》一書的英文原名是《The Conceptual Basis for Artistic Literacy—Context,Content,and Form》,應該譯成《美術素養的概念基礎:背景、內容和形式》。它同樣使用了&34;,其基本含義依然是「識字能力」,加上&34;。這一意義與此次高中課程標準修訂中提出的「素養」概念依然有區別。

尹少淳|「頭搖尾擺」——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

作者姓名:呂雯瑜(山西)

組別:小學二組

作品名稱:奇妙的冬至

還有一個單詞&34;也值得關注。這個單詞原來並不屬於教育學科的概念,而是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的概念,後來被廣泛運用於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教育政策中。

實際上,在搜尋引擎中輸入中文「素養&34;competence&34;。但現在國內也將其譯成「素養」。

我們在前面提及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定義,比較一下我們將要採用的「學科核心素養&34;中「素養&34;attamment&34;的定義吧,因為它關涉本文需要討論的問題。

楊向東對「學科核心素養&34; 「知識與技能」和「解決問題」。將這三個點連成句子,可以如此表述:在「問題情境中發現問題,運用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

尹少淳|「頭搖尾擺」——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

作者姓名:田雨桐(山西)

組別:小學二組

作品名稱:門框

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表現出的價值態度、思維方法、行為特徵和解決問題的綜合狀態就是「學科核心素養&34;,如語文的「文化理解與傳承」、音樂的「音樂文化理」。也就是說,美術學科提出的這三個學科核心素養,是很多學科共享的。

既如此,為什麼美術學科還要將其作為自己的學科核心素養呢?這是因為在美術課程中這三個核心素養是通過美術學科的立科之本「視覺形象"生發出來的,它們與從聲音文字或動作等生發源相比,具有自己的獨特性或自身獨有的通道。

依據這一理解,我們還可以在「五環」的下面添加一個圓環,構成一個由六個環構成的倒三角形。這樣,最下面這個環即構成了我們思考問題的邏輯起點——通過對視覺形象進行欣賞、理解和解讀,並運用傳統和現代媒材與技術創造視覺形象,形成學科的基本素養。

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發展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素養,從而形成學科的衍生素養。美術學科素養正是由兩個學科基本素養和三個衍生素養所構成的。

尹少淳|「頭搖尾擺」——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

圖2——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綜合與指向

還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學科素養之間的關係並是非割裂的,而是綜合在某種教學行為之中。對此,我們可以用一個五角星表示(圖2)。

全部的學科核心素養均包含其中,只是每一種行為的指向不同而已。

比如,我們在讓學生進行欣賞活動的時候,可能主要指向是圖像識讀素養,但也會無可避免地涉及審美判斷素養和文化理解素養。我們在讓學生創作一件繪畫作品的時候,雖然主要指向是美術表現素養,但也必然會牽涉圖像識讀素養,因為我們需要借鑑包括大師在內的其他人的作品的樣式和方法。

還會牽涉審美判斷素養、創意實踐素養和文化理解素養,因為創作一件作品,要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滲入審美理想和趣味,也需要通過創新意識,激發創造思維和行為。五個學科核心素養構成一個整體,卻在不同的學習行為中各有指向和重點,這是我們理解和把握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之一。

本文源自:亞美中心CNU 如侵刪
本文配圖來源於全國少兒美術作品展入選作品
更多美育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青少年美育」

相關焦點

  • 怎樣培養學生學科能力向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轉變
    學生熟練掌握美術學科的基礎知識、技能後,對於學生來說基礎知識、技能依然是刻板的,不鮮活的,那麼怎麼才能把基礎知識、技能轉化為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我們大家都明白基礎知識、技能只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體現出其本身的價值,只有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實現基礎知識技能向核心素養的轉變。以核心素養為本位的美術教學,是教學改革中非常重要的觀念變革。古人說「技進乎藝,藝進乎道」,這裡的「技、藝」在美術學科教學中指美術學科中一小部分的技術知識與技能,它不能很好的與別的學科知識聯繫在一起,兼容性不夠強。
  • 美術核心素養是什麼
    ZAKER瀟湘直播預告 美術核心素養是什麼 2018年7月20日     直播時間:7月20日15:00    核心素養時代,美術該怎樣教?湖南美術出版社推出了《美術核心素養大家談》一書,讓老師、家長們可以「一站式」了解美術核心素養。該書出版後,引起美術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的熱議,「核心素養」再次成為美術教育圈的熱點詞彙。    第28屆全國圖書教育博覽會之際,本書主編、教育部高中美術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尹少淳先生,攜部分重要專家、作者一道做客深圳,聚焦核心素養下的美術教育,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
  • 麗景小學舉行基於美術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專題培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文君 通訊員 王芳 楊錄西為了提高學校美術課堂的教學水平,落實「基於思維能力提升」的課堂教學改革宗旨,8月25日,東營市教科院美術教研員卞全照老師「基於美術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專題培訓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麗景小學成功舉行
  • 核心素養本位學習觀的內涵與價值
    編者注本文內容主要整理自張紫屏《論素養本位學習觀》、陳佑清《「核心素養」研究:新意及意義所在》等,其中也參考了其它網絡文章,特此鳴謝,供大家參考。「素養本位的學習觀」的目的,如茅于軾先生所說「是為了受教育者本人,不是為了別人。……教學生會考試,會解題,將來能在社會上立足,謀生。這就是現在教育的終點。
  • 構建核心素養本位的思想政治學科問題情境
    本文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課教學》2018年5期   摘要:基於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離不開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
  •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與地理學科的四大傳統
    地理核心素養與地理學四個傳統的關係和價值[1][摘要] 該文簡單介紹了地理核心素養的提出、基本內容和影響,以及地理學四個傳統的內容和後來的討論和發展,最後歸納了地理核心素養和地理學四個傳統的關係,強調了這種認識在高中教學,特別是高三備考複習過程的實際指導意義。
  • 核心素養本位的測評情境及其設計
    (上海 200062)  內容提要:情境關聯,是核心素養本位測評的關鍵工作和質量基礎。2014年,伴隨《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的頒布,我國學術界對「核心素養」的關注急劇上升。目前,《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已正式發布,可以預計,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核心素養」仍將成為我國教育政策和學術話語的關鍵詞。國內外經驗表明,測試與評價是教育實踐變革進程中無可替代的重要推力和關鍵抓手。本文嘗試圍繞情境及其設計這一具體維度,對核心素養本位的測評進行初步探討。
  • 美術教師如何上好主題化活動課程
    在以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為本位的今天,如何將美術知識、技能轉化為美術學科核心素養,這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美術教師更是任重而道遠。如何認清「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學科核心素養」的關係,以一種全新的方式操作「雙基」,達成「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之目的?美術課標組組長尹少淳先生曾借「司馬光砸缸」這一故事告訴我們:知識、技能必須置於問題情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實現其價值,並轉化為學科核心素養。
  • 美術教師如何上好主題化活動課程?
    在以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為本位的今天
  • 鄭州57中進行集中主題教研,讓學科核心素養成為教學落點
    各備課組圍繞「學科核心素養」進行研討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研究,加快教師專業發展,落實培養「核心素養」的教育指導方針,3月21日,鄭州57中圍繞「聚焦核心素養 落實立德樹人」這一主題,通過集中研討的形式對全體一線教師進行從
  • 核心素養的美術課程如何體現
    原標題:核心素養的美術課程如何體現   作為20多年從事基礎美育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和美術教師培訓的培訓者,2015年我們提出了學生核心素養這個教育理念,這個教育理念並不是中國獨創,在歐洲的一些發達國家,也做了相關自己國家學生的核心素養。
  • 「千課萬人」第二屆核心素養下的小學美術「新常態課堂」研討觀摩會圓滿落幕
    描峰塗湖  繪製未來「千課萬人」第二屆核心素養下的小學美術「新常態課堂」研討觀摩會圓滿落幕「核心素養」時代背景下,如何通過自主、合作與探究方式獲得知識與技能,如何引導兒童進入問題情境、解決問題,將「知識技能」轉化為素養和能力,是「新常態課堂」面臨的一大革命性變革。
  • 課程教學當以核心素養為導向
    在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核心素養被置於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一些專家學者把核心素養培育作為素質教育再出發的起點,把基於核心素養的學力模型構建當作尋求國民教育基因改造的關鍵DNA。就學校教育而言,核心素養如何指導和引領學科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如何有效落實到具體的學科課程教學中去,這顯然是當下迫切需要研究與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 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依託
    新課標更關注育人價值王康(義烏市教育研修院副院長兼教研部主任):新課標最大的亮點是新增學科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要求兩個部分,其內容更為全面,結構更加完整,更重要的是注重引導學科教學更加關注育人價值。新課標提煉了每一學科的核心素養,揭示了核心素養與學科之間的有機聯繫;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精選、重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並提出考試評價的建議。這種變革將切實促進學科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科思維方式、情感態度等方面,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新增「學業質量」部分,以新的質量觀為標杆研製學業質量標準,把學業質量劃分為不同水平,既有利於因材施教又有利於考試評價的科學化和人性化。
  • 打破學校「圍牆」 回歸素養本位
    核心素養的提出,體現了教育目標從知識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價值本位的變遷,是深化課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高質量且適應其個性化發展的教育機會,成為現代學校變革的方向。
  • 在學科教學中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我們知道,核心素養是跨學科素養,任何核心素養的培養都不是一門單獨學科可以完成的,任何學科都有其對於核心素養發展的共性貢獻與個性貢獻。學科的育人價值主要在於對特定核心素養的貢獻,這需要一個不斷明晰的過程。只有明晰本學科在特定核心素養形成和提升上的教育意義,揭示學科與核心素養的內在關聯,才能發現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及學科核心素養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 數學抽象 、邏輯推理 、 數學建模 、 直觀想像 、 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
  • 在學科融合中發展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時代,我們要將人的發展置於整個教育的中心。學科教學不能過分追求學科體系自身的純粹和完備,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成長規律。因此,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建設必然會出現學科融合。那麼,我們如何進行有效融合呢?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拼音教學是重點,也是難點。如jqx和ü相拼時,ü上兩點要去掉。這一看似簡單的問題許多學生一落到筆頭上就會忘記,怎麼辦?於是我們換了一種學習方式,將枯燥的語文知識編成了歌曲,讓孩子們在歌唱中學習。
  • 核心素養統領下,課程教學如何變革
    第一,要選擇與確定落實到學科層面的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關鍵要點;第二,要結合課程的特色,深入細化與豐富學科層面的核心素養要點內涵,即遵循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基本內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表現—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學科要點與內涵這樣一個脈絡,層層細化,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落實到學科;第三,將核心素養學科要點與學科學習領域建立聯繫,研製基於核心素養的學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