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錢罪與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有什麼不同,怎麼區分?

2020-12-14 法妞問答

作為贓物犯罪中較為常見的兩個罪名,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與洗錢罪往往因其客觀行為的表述上極為相似而在司法實踐中難以區分。那麼,洗錢罪與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有什麼不同,怎麼區分?

網友諮詢:洗錢罪與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有什麼不同,怎麼區分?

北京盈科廣州分所肖逸夫律師解答:

《刑法》第312條規定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一般認為,洗錢罪與該罪有著明顯的不同:

(1)犯罪客體不同。前者的客體是金融管理秩序和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而後者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不涉及到金融管理秩序。

(2)犯罪對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對象象僅限於刑法規定的幾類上遊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後著的對象包括所有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顯然從表面上看,行為人的洗錢行為也是針對贓物的,但其真正指向的對象是違法所得的性質和來源,而後者指向的對象是贓物本身

(3)主體不同。前者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後者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

(4)行為方式不同。前者採取的是提供資金帳戶等掩飾、隱瞞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質和來源的方式,使違法犯罪表面合法化,過程中也會有轉移贓物的行為,但這種轉移是一種性質上的轉移,改變了贓物的表現形態,如將財產轉換為現金或金融票據;而後者的行為方式包括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等,其中窩藏贓物僅僅是隱藏違法所得,行為方式較為簡單、原始、隱秘等。

【點擊下方小程序,直接諮詢法律問題】

肖逸夫律師解析:

總結來看,儘管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與洗錢罪之間在法條的表述極其相近,但是通過深入分析能夠看到,兩罪在犯罪客體、犯罪對象、行為方式以及明知的內容上存在極大的差異。

明確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與洗錢罪之間的界限問題,那麼我們能夠對司法實踐中如何適用兩罪進行類型化:

第一,如果犯罪對象不是法定的七種上遊犯罪,那麼行為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的行為只能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第二,如果犯罪對象屬於法定的七種上遊犯罪,那麼還要進一步看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是否對法定七種上遊犯罪的犯罪所得的來源與性質「合法化」以及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使法定七種上遊犯罪的犯罪所得的來源與性質「合法化」的目的。

如果行為人實施的行為「合法化」該法定七種上遊犯罪的犯罪所得的來源與性質並且行為人也具有「合法化」犯罪所得來源與性質的目的,那麼行為人應當構成洗錢罪;反之,行為人應當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不過,這裡還需要解決的疑問是,當行為人「合法化」法定上遊犯罪的犯罪所得的行為不是通過金融業務實施的時候,結合洗錢罪的犯罪客體,行為人應當認定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相關焦點

  • 準確把握洗錢罪與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競合關係
    對於符合洗錢罪構成要件的行為如何定罪處刑,存在爭議:一種意見認為,關於洗錢罪的規定屬特別法條,關於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的規定屬一般法條,應當優先適用特別法條,以洗錢罪認定;另一種意見認為,當洗錢犯罪數額達到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情節嚴重的標準,洗錢罪與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是想像競合關係,應當擇一重罪,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來認定。
  • 無錫刑事|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20條裁判規則
    四、此罪與彼罪11、【與洗錢罪的區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與洗錢罪在犯罪客體、犯罪對象、行為方式、明知內容、直接目的等五個方面存在區別。12、【與盜竊罪的區別】明知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人正在盜賣他人或者自己家中財物,仍然上門幫助轉移並予以收購的,應成立盜竊罪而非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 幣圈OTC場外交易,為何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而近期的幣圈從業人員屢屢涉嫌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場外交易的法律風險也越來越大。場外交易的刑事法律風險:- 共犯的從犯,如「事前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等犯罪分子通謀,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的,以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等犯罪的共犯論處」。
  • 如何區分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李四雖幫助張三用自己的銀行卡轉帳,客觀上實施了幫助張三詐騙的行為,但其並不知該筆轉帳是張三詐騙而來,其也不知張三到底是何人,二人沒有共謀共同實施詐騙犯罪的共同故意,因此李四不構成詐騙罪。那麼李四有可能觸犯的罪名還剩下兩個: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 無錫刑事律師淺析洗錢罪的8條裁判規則
    6、洗錢罪與隱瞞毒贓罪及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等罪的區別。來源:《刑事審判參考》第286號指導案例——汪照洗錢案。三、此罪與彼罪6、洗錢罪與隱瞞毒贓罪及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等罪的區別在於將犯罪所得和收益的非法性質和來源予以合法化,並非簡單的隱藏,洗錢罪所指對象未必是財物本身。
  •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收益解釋》的理解與適用
    關注本公號後,查看歷史消息繼續閱讀《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裁判要旨大全》6.與國際上對洗錢罪的零容忍態度並不矛盾。本罪在國際上屬於洗錢罪的大範疇,依國際公約對定罪不要求數額。但是,我國刑法立法定罪加定量的模式與英美刑法立法定性的模式不同,而且我國對不構成本罪的輕微行為仍然會予以行政處罰,符合國際公約對於洗錢行為廣泛開展打擊的要求。  《解釋》對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入罪標準分三類,即基本標準、特殊標準和兜底條款。
  •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量刑意見分析【刑事審判參考】
    犯罪對象的特殊性對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定罪量刑的影響【第1091號】裁判理由: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在國際上屬於洗錢罪的大範疇,我國刑法通過限定上遊犯罪的種類和犯罪手段,將本罪與洗錢罪進行區分。換言之,本罪的上遊犯罪範圍很廣,除刑法有特殊規定的之外,所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均可能成為本罪的犯罪對象。
  • 案例分析 |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是犯罪!
    案例近日,南昌市西湖區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一起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件,法院判決:被告人喻某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一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八千元。◆◆法院認為◆◆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喻某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幫助轉移,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其具有認罪認罰、坦白等量刑情節,據此依法作出上述判決。關於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你需要知道這些
  • 劉某剛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辯護詞 楊漢卿
    劉某剛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辯護詞審判長、審判員:北京廣森律師事務所接受被告人劉某剛的委託,指派楊漢卿律師擔任其辯護人,出庭參加訴訟,依法履行辯護職責。一、辯護人對於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劉某剛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沒有異議。二、本案被告人劉某剛具有以下法定或酌定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1、被告人劉某剛認罪態度較好,具有悔罪表現。
  • 洗錢罪是否是經濟犯罪
    洗錢罪是經濟犯罪。【法律依據】《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洗錢罪,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汙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為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沒收實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洗錢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洗錢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罰金:
  • 這幾種行為,可能會構成洗錢罪
    一、洗錢罪洗錢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汙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為其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的行為。必須明知在為七種上遊犯罪進行洗錢。只要知道來源不正即可推定存在明知。在這七種犯罪中將其中一種犯罪誤認為另一種犯罪仍屬於明知的範圍。【提示】如果行為人以為一般犯罪(比如盜竊)所得,但實際上是七種上遊犯罪之一所得的,成立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與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對上遊「犯罪」標準的差異
    從上述司法解釋對於兩個罪名規定,可以看出對上遊「犯罪」查實程度存在差別,具體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是以上遊犯罪事實成立為前提;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以被幫助對象實施的犯罪行為可以確認即可。
  • 《刑法》洗錢犯罪法條競合問題研究
    312條「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第349條「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例如,對於清洗毒品犯罪所得的行為,既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又同時構成「洗錢罪」和「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
  • 涉嫌犯非法採礦罪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滁州這16人出庭受審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鳳陽縣人民法院消息:11月11日,鳳陽縣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李某紅等16名被告人涉嫌犯非法採礦罪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一案,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旁聽了案件庭審。被告人石某海、劉某虎、秦某、沈某坤、徐某志、饒某、廖某和、周某、楊某、邵某峰、劉某春、趙某華,明知李某紅非法採礦而與其相互配合幫助非法採礦,總價值33925.04萬元,應以非法採礦罪追究刑事責任。被告人韋某娜、楊某、張某,明知其銷售的石料是李某紅非法開採礦石所得,而予以購買銷售獲取利潤,應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追究刑事責任。控辯雙方圍繞案件事實與證據,進行了舉證、質證。
  • 大學生因涉嫌隱瞞、掩飾犯罪所得被刑拘的背後說明了什麼
    據媒體報導:近日,福建泉州南安市反詐騙大隊以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對八名在校大學生採取了刑事拘留的強制措施。初讀到這個新聞時,我很不解也很震驚。因為近幾年我們國家一直將個人隱私、個人信息作為保護重點,甚至都用「入刑」來震懾犯罪分子。
  • 如何認定洗錢罪?
    在今年全國檢察長會議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強調要加大洗錢犯罪打擊力度,要求各級檢察機關要從反洗錢國家戰略和金融安全高度,改變「重上遊犯罪、輕洗錢犯罪」,以及對證明有難度的下遊犯罪習慣性適用其他罪名的問題,加大洗錢犯罪打擊力度。
  • 接受他人騙來的機動車做抵押是否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分歧意見:對本案的性質,王某、史某是否需承擔刑事責任,存在兩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王某、史某主觀上無犯罪故意,其接受抵押的行為是被韓某欺騙所致,本身也是受害者;借錢抵押車輛是一種民間借貸擔保關係,且抵押車輛時附有車輛的行駛證、保險單、養路費憑證。所以王某、史某接受抵押的行為不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不能追究其刑事責任。
  •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罪名解析丨鞠律說法
    概念與構成要件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行為。本罪為選擇性罪名,可拆分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收益罪。2、犯罪分子自用的犯罪物品,如殺人、傷人所用的兇器,撬門扭鎖的鉗子、棍子或其他各種用品都不是贓物,窩藏這類物品的,不能構成本罪。因為這類行為實際上起了湮滅罪證、包庇罪犯的作用,所以,可以視情況的不同,或者定為包庇罪或者偽證罪。3、違禁品是否可以成為本罪的對象。
  • 最高法就審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刑案司法解釋答問
    一方面,由於法律條文中沒有規定相應的數額,有些法院認為只要存在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為即構成犯罪,對數額很小,情節顯著輕微的,不敢依法宣告無罪,另一方面,因「情節嚴重」的標準沒有明確,極少有罪犯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到七年有期徒刑的刑罰,造成輕重失衡;有些案件,對本罪與其他犯罪的界限把握不恰當,等等。各地法院希望最高人民法院儘快出臺司法解釋,規範審理此類案件的相關問題。
  • 「過一手」幫助他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一男子獲刑!
    近日,沙縣法院審結了一起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被告人楊某被依法判處刑罰。 楊某此前認識的網友「小陳」(另案處理)私聊楊某,自稱手上有一些「不乾淨」的錢想請楊某「過一手」,每「過」一萬元給予楊某一定的好處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