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古城扶貧事:內蒙古奈曼旗土城子鄉扶貧工作見聞

2020-12-20 奈曼旗新聞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1月2日電(李愛平 侯顯峰)「今年收入怎麼樣?明年打算發展點啥產業?」李延輝與張豔軍坐在炕上嘮起來。

「我想再買幾隻羊,還想把那林地利用起來,就是資金有困難。」

「我可以給你協調『領養』幾隻羊,這樣就不用拿資金了。栽扁杏的話,樹苗和技術我負責解決。」

作為土城子鄉脫貧攻堅的旗級包聯領導,奈曼旗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延輝多次到村走訪農戶,與村民懇談,對村裡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情況實地調查。

自結對幫扶以來,工作組第一時間就「沉」了下去,走家串戶,將村情民情摸了個底透。工作組成員多次聚集在土城子鄉,與鄉村幹部群眾一道分析困境,研究破解辦法。土城子鄉迅速「熱」了起來!

同樣在七家子村大壩村民組,工作隊長張海志再一次來到張顯仁家了解近況。這一次,老張不在家,老伴隋彩榮見到張海志就誇他工作負責認真,為她家解決了大事情。原來,張顯仁夫婦倆原本還可以的日子由於隋彩榮患大病做手術一下子變成了貧困戶,為此,村裡給他們申請了低保。

張海志駐村後考慮到建檔立卡戶的健康扶貧政策更有利於隋彩榮的後續治療,於是他找到老倆口建議他們退保:「你們倆人那點兒低保金根本解決不了啥問題。」老倆口聽了張海志的建議,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這以後再去複查,我這心裡也有底了!」隋彩榮說。「你們家這麼大院子,明年我給你弄點雞雛,你幹不了農活在家搞養雞,做好了也是一個致富產業。」張海志為她謀劃著來年的發展。

幫扶,要從經濟上幫,更要從志上扶,從「根子」上解決百姓的致富問題。為此,扶貧工作組這群村民眼裡的「熱心客」,在掌握第一手資料後,就開始緊鑼密鼓地「繪藍圖」,修梯田、栽扁杏、養土雞、育肥羊……開出了 一個個致富增收的「方子」

土城子鄉精準扶貧把養殖業作為脫貧致富產業之一,探索走出大戶帶動發展之路,創造幫、趕、超的脫貧氛圍,實行獎勵機制,鼓勵抱團取暖、合力攻堅。

平頂山村關家杖子村民組的許國華是個80後,頭腦靈活,雖不是貧困戶,但村裡人的日子過得都差不多,他多次找到鄉裡,總想著能搭上扶貧工程的「順風車」,實現自己的「養羊夢」,但鄉裡一句「先投後補」斷了他「借雞生蛋」的念想,他開始自籌資金「圓夢」。

去年,養羊已經小有成就的他果真得到了鄉裡支持的養殖貸款8萬元。如今,許國華育肥羊年純收入超過7萬元。看到許國華賺到了錢,村民們紛紛效仿。「現在他已經是我們村發展養羊業的帶頭人啦!」村組負責人李久文笑著說。「關鍵是我現在有經驗、有技術了,政府再支持,敢幹!」許國華接過李久文的話茬笑著說。在許國華的帶動和幫助下,僅關家杖子村組已有20多戶發展育肥羊產業。

無獨有偶,土城子村李樹龍本來靠著近百畝玉米的收入生活也不錯,可是,玉米價格的連續下跌引發了李樹龍「買幾十隻羊養養」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鄉裡的支持,給了他和許國華一樣的待遇。一年多過去,李樹龍樂得合不攏嘴,養羊收入是往年種玉米收入的兩倍還多。

在李樹龍的影響下,村裡人養羊的逐漸多了起來,一些有條件貧困戶也跟著「漁利」。李樹龍還建了一個全村養羊微信群。「現在可方便了,購買、銷售、防疫,包括養殖技術,在群裡一說,大家共享。」李樹龍說,他知道許國華帶動了許多農戶,但他也不差,10多個養殖戶羊存欄1000多隻。「其實發展的規模越大越好,現在都講產業化。」李樹龍坦言。

土城子鄉在發展養殖業上,實行農民投入為主、信貸補充為輔、誰幹支持誰的政策,充分調動了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積極性。通過培育產業大戶+農戶的形式,形成了以強帶弱、以富帶貧、以大帶小的合力發展氛圍,有效解決了農村農業產業發展過程,村級組織管不了,單家獨戶辦不了,政府部門包不了的問題。

「每月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不少於20天」這是旗委對駐村工作隊的要求。土城子鄉的12個駐村扶貧工作隊48名幹部通過大學習、大走訪、大調研、大督查,走村入戶,在脫貧攻堅一線當起致富項目「謀劃隊」、黨建工作「教導隊」、扶貧政策「宣傳隊」,著力在增強發展功能、轉變致富觀念、制定長效機制上精準發力。

秋收後,平頂山村徐秀春就一直關心著明年擴栽大扁杏面積的事兒。徐秀春表示,今年奈曼旗大旱,與耕地絕收減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扁杏有穩定的收成。

看到這情形,徐秀春打定主意要擴大種植規模,村裡好多人也有這想法。2017年秋,土城子鄉爭取到扶貧項目,修建了1.4萬畝梯田,按照規劃,全部用來栽植扁杏,全力打造仁用杏產業和旅遊開發。

每年四月中下旬,土城子鄉平頂山村萬畝杏林一片蔥蘢,杏花如雪滿山坡。引來賞花、攝影的大批遊人流連忘返。

土城子鄉借勢發揮,將山區地貌、古城遺蹟、杏林花海打造成吸引遊客的景點,興起農村新產業,帶出農家樂,帶旺鄉村旅遊。形成平頂山杏花、土城子古城址、燕北長城遺址、杏樹園子村農家風情、七家子野生魚宴等旅遊景點線路,以旅遊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提高群眾收入。

目前,該鄉正打造「產業+鄉村旅遊」模式,促進鄉村旅遊業發展,著力打造土城子杏花節等品牌。(完)

來源:中新網內蒙古新聞

相關焦點

  • 通州區財政籌措幫扶資金 助力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
    昨日,通州小布從通州區財政局了解到,按照市統一安排和要求,區財政積極籌措幫扶資金2545萬元,助力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幫扶資金主要用於支持對口幫扶地區內蒙古翁牛特旗、科右中旗、奈曼旗和西藏拉薩市城關區的產業項目;助力武當山特區、內蒙古翁牛特旗、科右中旗、奈曼旗和西藏拉薩市城關區扶貧支援工作;通過開展幫扶對接活動、組織扶貧宣傳、舉辦扶貧幹部人才培訓、聘請第三方公司自查評估、完善扶貧成效考核等。
  • 奈曼旗:金融騰飛添新翼 鄉村振興繪新卷
    為改變這一現狀,奈曼旗積極落實中央、自治區、市委的金融扶貧政策,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積極發揮基層組織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因地制宜挖掘產業發展潛力,相繼制定了《奈曼旗金融支持脫貧攻堅三年實施方案(2018—2020)》《奈曼旗扶貧小額信貸風險預警和處置方案》等相關文件,建立金融精準扶貧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宣傳,嚴格執行扶貧小額信貸政策要點,掛牌督戰扶貧小額信貸,摸清扶貧小額信貸底數,
  • 扶貧攻堅,渤海財險內蒙古分公司在行動!
    12月22日,渤海財險內蒙古分公司向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黃茂營鄉小淖爾村捐贈安全飲水工程專項資金籤約儀式如期舉行。儀式上,渤海財險內蒙古分公司負責人劉美珍與小淖爾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四毛分別代表捐贈和受贈方就《捐贈協議》現場進行了籤署,渤海財險內蒙古分公司向小淖爾村捐資壹萬元專項扶貧資金,主要用於新打機電井及配套項目實施,助力小淖爾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
  • 全國57個旅遊扶貧重點項目將獲國家金融支持
    人民網北京11月16日電 (李易)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深入推進旅遊扶貧工作。 《通知》要求,各級扶貧部門要加強對重點項目扶貧方案實施情況的檢查指導,並適時對項目扶貧帶動效果、經濟社會效益等進行評估。
  • 大新縣欖圩鄉發展扶貧特色產業工作見聞
    (原標題)特色產業託起小康夢想——大新縣欖圩鄉發展扶貧特色產業工作見聞□ 記者 李鴻熙 通訊員 梁桂花近年來,欖圩鄉堅持以「產業為根、基礎在村、核心在人」的理念,將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過「黨支部+能人、合作社+科技培訓、扶貧政策+培植產業」的理念,著力推進皇鴿養殖、甘蔗「雙高」、青梅、蜜本南瓜等特色產業發展,推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貧困戶持續增收。
  • 貴州冊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走訪見聞
    新華社貴陽8月2日電題:圖書館裡過暑假——貴州冊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走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鄭明鴻、施錢貴 參加完下午的英語興趣班後,李金梅來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建設的巧合圖書館。她從書架上取出一本作文集,找了個空位坐下,便沉浸在書裡。
  • 沙漠裡扶貧有高招 一隻豬就能賺1000元
    央視網消息:奈曼旗牧區有廣闊的沙地和荒漠草原,多年來,牧民們都是以放牧牛羊為主。五六年前,一種發源於內蒙古中南和東北部的紅山草豬,因為耐粗飼,耐寒耐熱,成為這裡牧區養殖的主要成員。這種紅山草豬也叫遼西黑豬。
  • 奈曼旗土城子人們為杏忙
    法制網記者顏愛勇2017年12月14日午夜,內蒙古自治區奈曼旗迎來了今冬的第一場雪,瑞雪兆豐年。離奈曼旗縣城近百公裡的土城子鄉儘管氣溫低至零下近20攝氏度,確絲毫沒有影響杜福明、徐秀春等平頂山村農民對土地謀劃、種植扁杏的熱情和熾熱的心。次日一大早,路上雪花飛舞,記者一路往南,一個多小時車程到達土城子鄉。
  • 小扁杏成內蒙古偏遠鄉村「致富果」
    2017年秋收過後,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土城子鄉平頂山村村民徐秀春原本為2018年是否增加扁杏樹的種植面積而糾結。沒想到,中央的政策解決了她的難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這個消息讓徐秀春的心不再糾結,「2018年開春,我要在原來的玉米地裡種上扁杏。
  • 「新春走基層 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小小燕麥的扶貧之旅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光明日報記者孟歆迪曹繼軍一斤燕麥價格1~2元,加工成葡聚糖之類的功能產品價格高達幾千元——為內蒙古武川縣燕麥鍍金的是上海理工大學教授管驍。從內蒙古農村地頭到上海的高校實驗室,從武川縣的企業走向市場——小小的一粒燕麥完成了一次扶貧之旅。以前,武川人手握「黃金」卻過著苦日子,戴著國貧縣的帽子。這主要是由於燕麥精深加工技術及裝備的缺乏,高附加值燕麥產品匱乏,行業經濟效益差,當地人不知如何變「廢」為寶。
  • 「文化扶貧在行動:內蒙古篇」科爾沁草原傳奇老太:63歲網絡帶貨...
    奧藍 攝個頭不高、嗓門卻很高的白秀枝今年63歲,是內蒙古科爾沁草原上的傳奇人物,熟悉她的人都尊稱她傳奇老太。在外人看來,白秀枝有兩個人生標籤。一是會掙錢。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白秀枝的創業故事眾所周知。從最初下崗創業時的一間小作坊,到如今固定資產2800萬餘元,年生產牛肉乾、牛肉辣醬、蒙古鹹菜、奶製品等達1500噸的地方龍頭企業,她用了17年。
  • 扶貧工作紀實
    ———扶貧工作系列>扶貧工作紀實 算 帳「老大爺,你看你一個人有一畝三分地「委 屈」王婭這些天憋屈得很,5月上旬縣裡組織「推磨式」檢查中,外鄉的檢查人員在徐貴民家進行調查,在與他訪談中徐貴民說他自己只有一畝地,且自己沒有耕種,但對照愛心袋內裝的扶貧明白卡,發現上面寫著1.3
  • 父親扶貧路上那些事
    今天,曲靖一中高三文科(14)班同學的文章《父親扶貧路上那些事》,從女兒的視角講述了父親駐村扶貧背後的故事,行文流暢、情感真摯,胸懷的大愛和情懷,令人動容,被國務院扶貧辦官方微信轉載。現將此文分享給大家。
  • 民革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精準扶貧 醫療百縣行」 在東土城衛生院...
    9月19日,民革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開展 「精準扶貧 醫療百縣行」義診活動,在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分會場東土城衛生院由民革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副主委、市政協副主席、市民革主委孫清賓帶隊,民革呼和浩特市委會副主委段八旺及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7名專家為當地居民進行免費診療和醫療諮詢服務。副縣長李迎春,縣衛計局負責人出席了本次義診活動。
  • 高校扶貧工作特色及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14所部省合建高校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統籌人才、學科等優勢資源,精準對接貧困縣實際需求,舉全校之力把先進的理念、人才、技術、經驗等落地到貧困地區,推動各類資金、項目、管理等要素向貧困縣聚集,探索形成了教育扶貧、智力扶貧、科技扶貧、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消費扶貧、文化扶貧等具有「高校品牌」的中國特色扶貧路徑
  • 安新家又能「換窮業」——湖北十堰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新華社武漢9月9日電 題:安新家又能「換窮業」——湖北十堰易地扶貧搬遷見聞新華社記者李偉、陳俊「建自家的房子,一天還能賺一百塊錢,這簡直不敢想啊!」45歲的張玉和,說起搬遷建新房,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在建房時一邊監督,一邊做小工。」
  • 桃源縣全力推進扶貧攻堅見聞
    當然這些脫貧致富的活生生的例子,主要來源於桃源縣實施精準扶貧的生動實踐。桃源縣從一開始就把扶貧工作作為一號民生工程來抓。由27名縣級領導帶隊,135個後盾單位參與,組建了34個縣委駐村幫扶工作隊,並抽調68名高素質幹部長期駐村工作。同時,明確了3453名縣鄉幹部按要求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原來結對的村組幹部也統一調整為縣鄉幹部,基本實現了幫扶力量均衡全覆蓋。
  • 【中國新聞網】著眼未來 中科院部署教育扶貧和心理扶貧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該院著眼未來,部署教育扶貧和心理扶貧工作。  白春禮說,目前,中科院在內蒙古庫倫旗和貴州水城縣,幫助當地共建了4所小學和幼兒園,提升當地教育水平;中科院還在內蒙古庫倫旗開展各類心理幫扶活動,覆蓋當地1500多個家庭以及教師、一線扶貧幹部等人群;中科院所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發揮教育特色,在貴州六枝特區開展的教育培訓、教育扶貧和科普方面都做出品牌。
  • 扶貧日裡匯眾力 精準扶貧再動員 中國航空集團2019年定點扶貧工作...
    10月15日,在第6個國家扶貧日來臨之際,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國航總部大樓召開「人文中航用心扶貧」——2019年定點扶貧工作會。國務院扶貧辦和國資委相關部門領導到會指導,中國航空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蔡劍江,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宋志勇,中國航空集團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中國航空集團脫貧攻堅合作單位的嘉賓,定點扶貧地區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中國航空集團扶貧掛職幹部、員工代表,以及各京外單位相關工作人員等約500人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共同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航空集團黨組副書記曹建雄主持。
  • 內蒙古地理標誌助力精準扶貧宣講活動開班
    8月22日,內蒙古地理標誌助力精準扶貧宣講活動(興安盟站)開班。 內蒙古地理標誌助力精準扶貧宣講活動(興安盟站)為期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