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右派」老師們

2021-02-08 手機鳳凰網

我1957年考入初中,那正是毛主席「引蛇出洞」,而後發動「反右」,擊退「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右派分子猖狂進攻」的年頭。沒想到,在我此後的學習生涯中,那些不幸中了「陽謀」的「右派」老師始終與我相伴。

初一的時候,新開了植物學。我對這一學科很感興趣。教我們植物學的劉道宸老師五十來歲,個頭不高,面目和藹,課講得很生動。他是外地人,把「雙子葉植物」讀作「方子葉植物」,所以我們都喊他「方子葉」劉老師。他聽見了眯著眼慈眉善目地笑一笑。

有一天,上植物學的時候,劉老師正指著黑板上的標本津津有味地給我們講「方子葉植物」,校長李明月來到教室門口,對劉老師說了聲:「你出來一下。」

劉老師出去了,教室走廊外邊站著兩個穿著公安制服的人,我們學生一起擠到窗戶跟前看,校長也沒有制止。那兩個公安局的人什麼也沒說,把一付錚亮的手銬銬到劉老師手上,我們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把劉老師從我們課堂上帶走了。我們當時只是十四五歲的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劉老師被帶走後,李校長不慌不忙地走到講臺上,說:「今天的植物課不上了,改上自習,大家自己看書吧。」然後他自己拿上劉老師的課本、備課筆記和標本走了。

此後我們再也沒有見過這位劉老師。因為沒有老師,我們的植物學從此也就被停掉了。

後來得知,這位劉老師說過:「我們學校的老師有吃業務飯的,有吃政治飯的。」被揭發出來,一分析便是「看不起黨的領導幹部」,當然是反黨言論了,加上他家庭出身不好,又有歷史問題,就被定為「歷史反革命加右派」。

後來,對我們這些未諳世事的學生來說匪夷所思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了。

一天,我們正在操場上體育課,突然看到在兩排楊樹中間的大道上,體育教研組的組長董大一老師雙手戴著銬子,正被兩個公安局的人押著帶走。董老師身材魁梧,穿著長大衣,昂著頭,一付無所畏懼的樣子,倒反襯出那兩個公安人員的矮小、齷齪。若干年後得知,這位董老師被判了重刑,最後死在勞改農場。我至今不知道他犯的什麼十惡不赦之罪,也不敢想像,他那高大偉岸的身軀何以竟然會死於牢獄之苦。

教我們文學課的段華庭是剛畢業的年輕老師,他帶著眼鏡,身材挺拔,上課的時候,雙腿站得筆直。他用標準的普通話講課,這使我們這些聽慣了地方話的學生感到新鮮,頓生景仰。他板書雋永而秀美,講課娓娓動聽,一般的語言,經段老師一講,就變得很美,很動聽,這給我這個喜歡文學的學生增添了濃重的興趣。段老師教過的牛郎織女、柳毅傳書的神話,魯迅先生的《社戲》,「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古代民歌,使我至今不忘。

段華庭老師性格耿直,嘴無遮攔。當時他正與師範學校的一位女老師談戀愛,挨了校長朱玉林的批評。有一天,他正在磨小刀,有人問他磨刀幹什麼,他隨口就說:「我要殺朱玉林!」實際上他磨的是削鉛筆刀。後來這件事被揭發了出來。按照安徽在中央劃右派的標準之外另加的一條「反領導就是反黨」,這是夠槓的「右派」。所以,段老師也被打成了「右派」。

初二到高三一直教我們物理課的陳滌新老師也是「右派」。

陳滌新老師視教書為命,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十分敬業。雖然那時餓著肚子,陳老師講課聲音洪亮。遇到需要強調的地方,他快速地眨巴著眼,用粉筆使勁地敲打黑板。

身為「右派」,陳老師批評學生當然不敢過於尖銳。看到哪個同學不認真聽課,他只有生氣的份兒,有時氣得渾身發抖,脖子上青筋直暴,說話也不連貫了,大概是欲言又止、有話不能講之故。一次物理課上,我的同學趙繼勤做小動作。陳老師看見了,氣得面部肌肉抽搐,跺著腳結巴著嘴說:「趙……趙繼勤,你能……能不能好……好好聽課?」

下午第三節自習時陳老師經常來給我們加課,有時才講了半截看看手錶無奈地說:「課只能上到這裡了,我……我得去勞……勞動改造,你……你們接……接著自習吧。」我們目送著陳老師的背影,心裡有說不出的酸酸的滋味。

下午課外活動的時候,我們常看到一隊「右派」老師在接受勞動改造。他們的任務是打掃廁所、清除糞便。那時學校的公用廁所不僅沒有抽水馬桶,連衝水的龍頭也沒有。他們要冒著惡臭把大便用糞勺子舀到糞桶裡,再抬到菜園的糞場上。

在這個「右派」群體裡,陳滌新老師是年齡最大的,也是身體最瘦弱的。他抬糞筐的時候,不得不雙手抱著槓子,一步一個趔趄。這時候,我們真恨不得上去把他肩上的糞筐接過來替他抬。但,這是不被允許的。「你們能替他幹活,但是不能代替他改造思想!」這是一位校領導警告過我們的。

聽說,陳滌新老師本來並不是「右派」。根據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論述,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是好的,壞人佔百分之五,所以上級就依據這個比例給每單位定指針:「右派」人數必須佔到百分之五。碭山中學的教職工最初打成的「右派」人數沒有達到這個指標,校長對上也交不了差,就開會鬥那些有過不滿言論的老師,直到該老師承認自己是「右派」為止。陳滌新老師出身不好,校長跟他談話,想把他定為「右派」。陳老師不服:「我……我又沒有任何言……言論,怎……怎麼是右派?」陳老師急的時候,口吃得更厲害了,眼皮上下眨巴。

校長說:「那麼我們鬥你一場吧,看你有沒有言論?」陳老師趕緊自認:「好……好了,別……別鬥了,我認了。」這樣,陳老師就成了「右派」。不過,他書教得好,也確實沒有「反黨」言論,校長就網開一面,把陳老師定位「中右」,一邊上課,一邊接受勞動改造。

進了大學,也遇到不少「右派」老師,最大的「右派」莫過於巫寧坤老師了。說他最大,一則因為他是「極右分子」——「右派」中最「反動」的一類,再則因為他聞名世界,他的《一滴淚》(A SINGLE TEAR)記載了他的「右派」經歷,用中英文兩種文本出版,風靡全球。

他教我們課的時候就是「戴罪之身」,被打成「極右分子」後被發配到東北興凱湖農場勞改,因病到我校師母這裡保外就醫,當時我系缺乏教高年級課的老師,就請他當臨時代課教師,不想遭遇到文革……不需要我多寫了,諸君去看他的書吧。所幸他現在定居美國,受到山姆大叔的百般呵護,得以安度幸福晚年。

相關焦點

  • 左派與右派
    左派是平等派;左派致力於消除一切不平等,難免要打破社會上的固有秩序,影響穩定,這就會引起另一派的不滿,因此,右派是秩序派;左派是激進的,右派是保守的,左派是主動進攻,右派是被動防禦,所以要明白兩者的差異,必須從左派講起
  • 甘肅夾邊溝農場記事:「右派」勞改營50年
    「右派」們的遺骨被後來接管農場的坦克部隊集中掩埋在一個沙包裡。在現今的林場幹部陳蘇民看來,50年前「右派」們在夾邊溝的勞動為如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右派」們種下了新疆楊、沙棗樹,從花園水庫修大乾渠引水道夾邊溝,如今都蔭及後人。生於1960年代的他,在少年時代就跟隨部隊轉業的父親來到夾邊溝,他頗為懷念紅色年代勞動競賽的火熱幹勁:「那時人是多麼有力量,現在的人可吃不了這苦了。」「右派」在夾邊溝的勞動究竟是何種強度?
  • 左派和右派究竟是什麼?該如何向孩子解釋呢?
    但是,別說普通的成年人了,就連部分學者可能也很難解釋,左派與右派究竟是什麼意思?小時後關於「左右」的理解記得小時候針對這兩個名詞我分別請教過不同的人,得出的答案不同的。歷史老師給我的答案是「保皇派是右派,革命派是左派。」,政治老師給我的答案是「主觀大於客觀是右派,客觀大於主管是左派。」父親給我的答案是「國民黨是右派,共產黨是左派。」
  • 左派和右派是什麼意思?
    也是在這個時候,法國國內有關左派和右派的政治光譜概念開始流傳至歐洲各地。由於法國的大軍不斷攻克並強佔法國之外的領土,左派和右派的分界再次改變為對法國大革命的態度,這大部分是由在政治上的結盟所判定。隨著拿破崙的崛起,左派和右派的區分也變的更為複雜,因為這代表了在國外支持革命的黨派也必須決定他們是否支持拿破崙的獨裁政權。
  • 什麼是右派?
    左派和右派,通常被用來對政治立場、意識形態和政党進行分類。左派和右派通常用來表達完全對立的看法。左和右的概念起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1791年,制憲會議上辯論時,主張激進革命的人坐在議會的左邊,主張溫和的保守派(保王黨、立憲派)坐在右邊。
  • 左派和右派究竟是什麼意思?
    因為西方國家大部份政權都掌握在右派手裡,所以左派在資本主義國家是非常受敬重的群體。左派和右派是描述同一政治集團內持不同見解的派別,一般「左派」主張積極改革,主張把舊的意識形態和制度革除,從而建立新的意識形態和制度。激進者一般自認為左派;一般「右派」主張保守,主張穩妥、秩序、漸進、緩慢的改革方式,強調維護舊有傳統。保皇黨一般自認為右派。
  • 汪曾祺被定為右派臉帶微笑
    後來他的一首打油詩說:——————我事寫作,原因無他:從小到大,數學不佳。————————————1939年,汪先生到昆明考上西南聯大,在中文系讀書。他在這裡學了好多中外文藝理論,受沈從文先生的影響特別深。在沈先生的指點下,他開始發表小說。他的寫作很受教授們的讚賞。有篇作業,沈先生覺得給滿分還不夠,判了一百二十分。
  • 【乾貨】:如何正確區分真正的左派和右派?| 循跡曉講
    我自己想寫「什麼是左派,什麼是右派」這個話題蠻久了。我過去在教號稱「美國高考」的SAT考試,以及AP美國史這類課程時,會面對這個「左派和右派到底是什麼」的問題,於是我給我的學生認真地講過這些東西,還畫過嚴肅的思維導圖。
  • 反右良心債VS右派劃分標準
    抓不出「右派」,不僅烏紗帽難保,而且還會被扣上包庇「右派」帽子,以致被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那段時間,父親一回家就心事重重的樣子,陰沉著臉不說話,獨坐在一個角落裡一根接一根地抽菸……無奈之下,父親就從人事科調閱全廠所有知識分子和技術人員的檔案,要從檔案裡抓「右派」了。
  • 左派右派,對華人都是忽悠派
    競選期間,為了選票,我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承諾。只要你投我一票:待我上臺,廣施天下貧困之人,餓者得其食,弱者得其養,勤勤懇懇為社會做貢獻者,全家上下三代人,政府必當厚待之!真上臺了,汝當體恤政府窘境,我輩自有匡扶天下社稷之心,然苦於錢米匱乏、諸侯各自為政,地方陽奉陰違,故民眾難享其樂,江山社稷難上應有之色。
  • 孟祥才 | 馮友蘭為何能逃脫「右派」的厄運?
    他們將這種情況反映到系裡,認為是教考古的老師抄襲了《中國史稿》的內容而沒有註明出處。翦作為系主任很重視學生反映的情況,就找編寫講義的教師核實。得到的回答是,不是北大歷史系的講義抄襲了《中國史稿》,而是《中國史稿》抄襲了北大歷史系的講義,因為講義印刷在前,《中國史稿》出版在後。翦了解這個情況以後,就將此事告訴了當時的北京市副市長吳晗。
  • 【三言兩語30】孫立平:想了想,我還是站在右派這一邊吧
    經常有人問,孫老師,您是左派還是右派?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並不是很好回答。倒不是因為這個問題敏感,而是因為這個問題複雜。
  • 獨在異鄉時——部分寓居孝義的「右派」中學教師軼事
    另外一次是由省教委主任陪同一位副省長到劉老師家裡慰問,當這位副省長知道劉老師是西南聯大畢業的,就說:「我是北大畢業的,我們還是校友,你是前輩。」劉自強老師說:「前兩年,我在孝義「七二五」印刷廠參加過學生們組織的一次聚會,我的中學生,有26人目前仍是孝義主要學校的英語骨幹教師,我送走的學生,有山四師大,山西大學英語系的。在呂梁師專出去的學生就有好幾百人。
  • 左派和右派,左翼和右翼的區別
    受法國的影響,歐洲的國家議會普遍以座椅為界,直到今天的資產國家普遍構成,也是這種形式,議員分成左右而坐,演變出了左派和右派的說法。不過對於左派和右派,左翼和右翼的區別:首先是左派站在地位等級較低,要求革命改變現狀;而右派等級較高,屬於既得利益方,因此希望維持現狀。
  • 我的啟蒙老師宗茂萼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我前前後後讀了十餘年書。十餘年間,教過我的老師算起來也得有幾十個吧。宗茂萼老師就是其中一個,且教過我時間應該是最長的一個。從小學二年級到四年級他一直是班主任,二年級、三年級的語文是宗茂萼老師教,到了四年級時語文、數學全是他一個人教。我記得剛剛到宗茂萼老師班級,他也應該是才調來當老師。宗茂萼老師好像不是師範專業,以前是農場的林業技術員。
  • 於澤遠:左派右派難影響主流派
    右派、左派等不同勢力和思潮近來都紛紛發聲,試圖影響這次決定中國未來政治走向的大會。但在中共政治紀律的約束下,右派和左派對中國政治主流派的影響十分有限。在中國,右派和左派已不像過去那樣定義明確,壁壘分明。人們一般把倡導西方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希望加快政治改革的人士說成是右派或改革派,而把推崇中共開國領袖毛澤東、懷念計劃經濟時代的人士看成是左派或保守派。
  • 25年「右派」錢偉長:曾對記者勃然大怒
    一篇文章稱,「我的大學只念了兩年多之後,就開始工作了。所以我見到錢校長的機會不多。準確來說,只有一面,我記得是我大一新生的開學典禮。記憶裡是一位很和藹又很有智慧的老人。」  上海大學的一位資深教授告訴本刊,在上大,無人能比錢偉長的影響力,從1983年來到上海工業大學(上海大學前身之一)任校長後,他以一己之力,為這所學校帶來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 政治光譜(常說的左派右派是什麼)
    本文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介紹政治光譜,第二部分是根據模型得出的三個練習,第三個部分是相關資源和我的思考政治光譜是以政治用縱軸和經濟用橫軸組成的二維矩陣,通常以左派和右派為主導劃分。自由)縱軸的上側是指威權主義,通常是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權威)縱軸的下方是指個人主義,通常是個體價值高於一切,個人權利優先國家權力(自由)三個練習一,區分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共和黨:右派
  • 美國為什麼是一個「右派國家」?
    2004年,供職於國際知名期刊《經濟學人》雜誌的米克爾思韋特和伍爾德裡奇合寫了《右派國家》一書,詳細分析了美國保守的右派勢力在過去半個世紀裡如何重塑了美國的政治圖景,展現了塑造美國政治生活的一個關鍵因素——保守主義。  《右派國家》追溯了從麥卡錫時代開始直到小布希的第二任期的保守主義運動史。
  • 左派、右派、左翼、右翼,指的是什麼?
    左翼和右翼、左派和右派,這四個詞,其實都是中國詞彙對於西方國家制度以及社會發展裡面的一種形象化的總結,在西方國家裡是沒有這樣的詞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