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和右派這兩個名詞經常出現在新聞中,同時也會出現在我們的歷史與政治課本中。但是,別說普通的成年人了,就連部分學者可能也很難解釋,左派與右派究竟是什麼意思?
記得小時候針對這兩個名詞我分別請教過不同的人,得出的答案不同的。歷史老師給我的答案是「保皇派是右派,革命派是左派。」,政治老師給我的答案是「主觀大於客觀是右派,客觀大於主管是左派。」父親給我的答案是「國民黨是右派,共產黨是左派。」母親給我的答案是「毛主席是左派,反對毛主席的都是右派。」
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如果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話,必然有三個人是錯的。如果答案是個多選題呢?那麼這肯定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左派和右派的稱呼最初起源於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在法國國民議會上,溫和派的保王黨人都坐在議場的右邊,而激進的革命黨人都坐在左邊,從此便產生了「左派」、「右派」兩種稱呼。
我們找到了詞彙的起源對於詞彙的理解就更加容易了,其實,坐在議會左邊椅子上的人成為「左派」, 他們的主張是激進的,革命的。坐在議會右邊椅子上的人稱為「右派」,他們的政治主張是保守的,溫和的。
那麼如果對年紀相對較小的孩子,我們解釋到這裡就完全可以了,這個答案不但正確,更能反應出這個詞彙的根源。
如果通過詞源能解釋清楚這個名詞的話,也許這個問題也就不會困擾胖某這麼多年了。當然,也就不會寫這篇文章了,以下是胖某整理了一些左派和右派的一些主要政治觀點差異。
革新為左;保守為右:
公平的結果是左;公平的程序是右
反對利伯維爾場造成的不均等為左;而接受之則為右:
偏好一個「更大的」政府為左;偏好一個「更小的」政府為右
平等為左;自由為右
一個世俗及政教分離的政府為左;一個宗教與政府不完全分離為右
集體主義為左;個人主義為右
法律支配文化為左;文化支配法律為右
支持跨國家團體為左;僅支持獨立國家和政府為右:
世界主義和國際主義為左;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為右:
認為人性和社會為可變性的為左;認為它們為固定性的為右:
社會主義為左;資本主義為右
左派右派真的能劃分清楚嗎?
其實,近代社會已經不存在一個非常明確的左派與右派的劃分,只是為了表明對方和自己不是屬於一類人或者同一個派系,就用某一種觀點的差異,將對方劃分為何自己對立的一個派系。比如支持自由貿易的是右派,反對自由貿易的是左派,那麼美國近期的一些反自由貿易的行為自然是左派行為,然而,美國屬於資本主義國家,傳統意義上屬於右派。那麼我們就不能因為他的某一個觀點把它劃分為左派。
什麼又是左傾與右傾?
有左派和右派又衍生出來兩個詞彙,左傾與右傾。這個名詞解釋起來就相對簡單一些。如果,一個人被劃分為右派,他本人在右派裡面的思想又相對比較激進一點(注意,他的只是在右派之中的人中,思想算激進),那麼我們就說這個人是右派中的左傾思想。相反這亦然。
結束語
左派和右派這個問題困擾著胖某許多年,在不同的年齡胖某對於這兩個詞彙的認知也是不同的,以目前三十歲之高齡對這兩個詞彙算是有了一個基本框架式的理解。希望,此文對一些家長朋友們有些啟示,以免在孩子問起這兩個名詞時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