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正式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新建北京至雄安新區至商丘高速鐵路雄安新區至商丘段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發改基礎〔2020〕1740號)。
根據批覆,項目正線全長552.5公裡,全線設14個車站:任丘西、肅寧東、深州東、衡水南、棗強南、清河西、臨清東、聊城西、臺前東、梁山、鄆城、菏澤東、曹縣西、商丘,其中新建車站11個。項目總投資827.1億元,其中資本金為413.6億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出資155.2億元,佔37.5%;河北省出資114.8億元,佔27.8%;山東省出資124.2億元,佔30.0%,河南省出資19.4億元,佔4.7%。建設工期4年。
批覆全文如下:
雄商高鐵可研批覆全文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發展改革委: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和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報送新建北京至雄安新區至商丘高速鐵路雄安新區至商丘段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函》(鐵發改函〔2020〕401號)收悉。經研究,現批覆如下:
一、為進一步完善鐵路網絡,加快構建京港(臺)高速鐵路通道,更好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服務雄安新區建設,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同意新建北京至雄安新區至商丘高速鐵路雄安新區至商丘段(項目代碼:2019-000052-48-01-002549)。
二、主要建設內容和技術標準
(一)主要建設內容。線路起自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經河北省雄安新區、滄州市、衡水市、邢臺市,山東省聊城市,河南省濮陽市,山東省濟寧市、菏澤市至河南省商丘市,接入商合杭高鐵商丘站,正線全長552.5公裡,全線設14個車站,其中新建車站11個。同步建設本線與石濟客專北東、西南聯絡線18.5公裡,雄安站至津保鐵路天津方向聯絡線11.9公裡,雄安動車所增設檢查庫線、存車線,改建商丘地區相關既有線。
(二)主要技術標準。鐵路等級:高速鐵路。正線數目:雙線。設計速度:350公裡/小時。最小曲線半徑:一般地段7000米(困難地段5500米)。最大坡度:一般地段20‰(困難地段30‰)。牽引種類:電力。到發線有效長度:650米。列車運行控制方式:CTCS-3列控系統。調度指揮方式:調度集中。其他技術標準執行《高速鐵路設計規範》(TB 10621-2014)。
規劃遠景年輸送能力:單向5000萬人/年。
三、投資估算、資金來源及建設安排
項目總投資827.1億元,其中工程投資767.1億元,動車組購置費60億元。項目資本金佔總投資的50%,為413.6億元。其中,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出資155.2億元,由企業自籌解決(中央預算內投資另行研究確定);河北省出資114.8億元(含徵地拆遷費用42.7億元),由河北省和沿線地市按照相關要求安排財政資金等出資;山東省出資124.2億元(含徵地拆遷費用53.9億元),由山東省和沿線地市按照相關要求安排財政資金等出資;河南省出資19.4億元(含徵地拆遷費用6.7億元),由河南省和沿線市(區、縣)按照相關要求安排財政資金出資。徵地拆遷費用依照國家及地方政府有關規定,經出資各方認可後計入項目地方股份。資本金以外使用國內銀行貸款。
項目由雄安高鐵公司負責項目建設和經營管理,建設工期4年。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嚴格按照批覆要求落實各方出資,涉及地方政府財政資金支出的,應分年度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支出計劃,建立持續穩定的機制,確保項目資金及時足額到位。項目籌資模式,資金來源不得隨意調整,切實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二)深入做好地質勘察工作,確保項目建設運營安全可靠。
(三)深化方案研究。抓緊完成黃河橋位論證、通航論證、防洪評估等專項評審工作,穩定黃河橋位及橋跨布置。做好本項目與京雄城際、雄忻鐵路等建設、運營對接,推動北京至雄安新區段儘快穩定方案並實施建設。統籌城市公交換乘設施建設,實現鐵路客站與城市建成區及其他重要樞紐之間的快速連接、便捷直達,提高綜合交通整體效率。
(四)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做好本項目建設涉及的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等環境敏感點的防護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進一步優化工程措施,有效預防或控制不良環境影響。儘快辦理相關行政許可手續及專項認證,堅持主體工程和環保工程同步實施。
(五)合理確定鐵路客站周邊開發建設規模、邊界和功能定位,做好規劃預留和控制,突出產城融合、站城一體,規範有序推進開發建設。
(六)強化社會穩定風險防範、化解措施。
五、請國家電網公司同步安排外部電源電力工程,確保與本項目同步建成。請工業和信息化部、軍委聯合參謀部在通訊遷改等方面給予支持配合。
六、如需對本項目審批文件所確定的內容進行調整,請及時以書面形式向我委報告,並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20年11月18日
雄安至商丘高鐵線路平面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