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新冠|新冠病毒|弗雷德裡克·唐吉|馬克·丹尼森|卡介苗

2020-12-20 騰訊網

眼下,疫苗被公認為抵禦新冠病毒的最佳方法,全球科學家都在馬不停蹄地加緊研發疫苗。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在距離疫苗問世至少還需一年多時間。而新冠病毒不等人,仍在全世界「野蠻」擴張。

為解燃眉之急,一些科學家提出一種「退而求其次」的替代方案——接種並不完美的疫苗,即安全性得到保證,但效果欠佳,未必能做到完全免疫。接種後或許仍會輕度感染新冠病毒,但是有限保護總比「裸抗」病毒好。

然而,一些反對聲音卻認為,情況再緊急也不能降低疫苗標準,仍需要充分的測試時間,否則帶有「副作用」的疫苗可能比病毒本身更危險致命。

有限保護總比沒有好?

據《南華早報》和美國《科學時報》(Science Times)報導,當地時間周二(4月14日),在一次關於疫苗的網絡討論會上,美國範德堡大學醫學中心兒科傳染病主任馬克·丹尼森博士表示,鑑於目前的嚴峻疫情,爭取獲得部分免疫將是一個更好的、也更容易實現的首要目標。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已超200萬,死亡人數逾13萬。美國情況最糟糕,病例數逼近64萬,3萬多人被奪去生命。與此同時,川普政府又急著重新開放經濟,可能會造成進一步擴大病毒傳染的風險。

丹尼森正在研究針對新冠病毒的抗病毒療法。他指出,即使Moderna公司(美國生物科技公司)的疫苗顯示出良好的效果,但是按照通常的監管審批程序,可能仍需要18個月才能獲得使用許可。因此,一種安全但效果欠佳的疫苗可能是最好的臨時解決方案。

「有證據表明,免疫不一定要做到『消毒滅菌』(sterilising),甚至也不一定非要是全面的。」他說,不完全的免疫有可能導致輕度感染,但是「聊勝於無」,有限的保護總比沒有好。

丹尼森的同事、兒科教授凱薩琳•愛德華茲博士表示,疫苗顯然是越有效果,越能吸引人們接種。但是,如果一種新冠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能達到50%,那也是相當可觀了。

生命科學產業戰略商業諮詢公司「阿特拉斯全球」(Atlas Global)執行長克恩·布裡格斯認為,只要被證明是安全的,那麼,加快審批速度,使一些候選疫苗至少在一年時間內能獲得緊急授權並非不合理。

Moderna公司首席醫療官塔爾•扎克斯博士也表示,「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本次大流行顯然是其中之一),可以設想使用緊急授權」。

但是,一些專家強調,不管情況有多緊急,也不宜降低疫苗標準。

「雖然處於緊急狀態,但不能降低疫苗審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標準,公眾對此非常關注。」中國生物製藥專家王軍志說。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疫苗創新實驗室主任弗雷德裡克·唐吉表示,免疫是唯一真正解決疫情大流行的辦法,「根據我們對新冠病毒傳染潛力的了解,60%到70%的人需要接種(疫苗)」,而社交隔離、自我隔離等措施只是「在裂開的傷口上貼創可貼」。

但是,唐吉強調,研究人員依然需要足夠的時間來測試疫苗是否有任何副作用,以便能夠預防或減輕這些副作用。抗病毒疫苗存在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即免疫反應,「這可能比疾病本身更致命」,而不受約束的疫苗是危險的。

疫苗研製走到哪一步?

那麼,全球新冠病毒疫苗開發,目前進入到哪一個階段?

據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報導,目前約有115種候選疫苗正在接受不同階段的試驗。

其中,3種疫苗「領跑」,已經在中國和美國的志願者身上進行早期測試,並取得快速進展。

第一種是中國康希諾(CanSino)生物股份公司的候選疫苗。現已進入第二階段測試,即在更多的人身上進行試驗。截至本周一,已有273名志願者接受了注射。美聯社稱,第二階段測試是一個關鍵步驟,能尋找疫苗預防感染的跡象。

第二種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美國生物醫療公司Moderna聯合推出的疫苗。目前仍處於第一階段測試,即臨床試驗,主要側重於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測試,需要嘗試不同劑量、不同類型的注射。一名志願者現已接受第二次接種試驗。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說,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現「危險信號」,他希望第二階段測試能在6月左右開始。

第三種是美國製藥公司Inovio的候選疫苗。上周在美國進行第一步安全測試的注射,未來將把研究擴展到中國。

此外,科學家還在研究一些現有疫苗是否能夠幫助抵抗新冠病毒。

比如對抗結核病的卡介苗。愛爾蘭和美國的傳染病研究人員對153個國家的新冠病毒數據進行研究後發現,在普遍接種卡介苗的國家裡,報告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病例的數字較低。數據顯示,接種卡介苗的國家中,新冠病毒日發病率,每百萬人中為0.8,而未接種卡介苗的國家為34.8。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分析顯示,在新冠病毒死亡率方面,未普遍接種卡介苗的國家是接種卡介苗國家的5.8倍。

又比如預防脊髓灰質炎的疫苗。美國病毒學家羅伯特·加洛正在領銜研究一個項目——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能否對新冠病毒帶來短期免疫效果。脊髓灰質炎疫苗可以激活人體內的臨時免疫系統,保護人們免受流感等RNA病毒的感染,而新冠病毒也是RNA病毒。

此外,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研究了預防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的MMR疫苗。他們發現風疹病毒和新冠病毒在胺基酸序列識別上有29%的相似性。這意味著風疹疫苗產生的免疫效果或許也可適用於對抗新冠病毒。研究人員還發現,接種風疹疫苗後似乎能改善新冠病毒患者的預後不良。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唐吉團隊也在測試一種改良的麻疹疫苗。唐吉說,減毒活疫苗在一次注射後可產生強勁持久的免疫力,而且製造成本低廉。此外,使用經許可的麻疹疫苗也意味著測試和申請專利的過程會更快。

(ylq@jfdaily.com)

相關焦點

  • 卡介苗有助於抵禦新冠病毒?多個團隊正在聯合驗證
    最近的一些研究顯示,人們在嬰兒期就會接種的卡介苗,也許能夠抵禦新冠病毒。如果這是真的,那麼無疑是個好消息,因為卡介苗已經應用多年,而且生產工藝已經很成熟,可以快速製造出來。但最關的問題是,卡介苗真的能夠幫我們抵禦新冠病毒嗎?
  • 打過卡介苗的人,對新冠病毒有較強抵抗力?這個報導是在抹黑中國
    這個新聞是國外媒體的報導,簡直讓大家看到曙光一樣,但是轉念一想,這個卡介苗不是預防結核病的嗎,怎麼又和新冠病毒扯上關係了?而且還描述的有鼻子有眼的?所以,不能光看新聞報導的標題,不藥博士給大家科學的分析分析。
  • 卡介苗能夠抵禦新冠病毒感染嗎?未必!
    這些研究預計共招募2萬名以上存在新冠病毒感染高風險的醫護人員進行隨機雙盲實驗,驗證卡介苗是否能對保護醫務工作者免受新冠病毒感染起到一定作用。 在安全性上,與其他新近研製的疫苗相比,有著全球數十億接種者的「百年」卡介苗似乎更勝一籌。不過,在對於新冠疫情的防控上,卡介苗到底有沒有作用仍然需要更多研究一步步驗證。 為何想到卡介苗?
  • 嬰兒期接種的卡介苗,能夠抵禦新冠病毒?假的!
    傳言:嬰兒期接種的卡介苗,能夠抵禦新冠病毒。科普解讀:說起卡介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中國,每個寶寶出生後打的第一支疫苗,就是卡介苗。近日有說法稱:嬰兒期接種的卡介苗,能夠抵禦新冠病毒。
  • 接種卡介苗國家感染新冠病毒概率較低
    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轉化生物醫學研究所所長拉烏爾·蓋伊涅特季諾夫說,那些大規模接種卡介苗疫苗的國家,其居民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比那些取消了接種此疫苗的國家低。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新聞處原引蓋伊涅特季諾夫的話稱:「說到與現在疫情有關的相關性,根據此說法,那些居民必須接種卡介苗的國家,包括俄羅斯、前華約國家、東南亞國家、特別是中國、日本和韓國以及其他非洲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死亡率和發病率比居首位的一些國家少了數十倍。現在這些死亡率和發病率居首的國家要麼從沒有接種過卡介苗,要麼已經取消了。」
  • 卡介苗助力抗擊新冠病毒?尚需研究
    古老的卡介苗與新興的新冠病毒間究竟有啥深層聯繫?  之所以強調深層,是因為從表面看,二者堪稱「風馬牛不相及」。卡介苗作為一種疫苗,主要作用是針對性提高人體對結核桿菌的防禦能力;而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與結核桿菌相比,從結構到遺傳物質都有天壤之別,不會被卡介苗激發的抗體「誤傷」。
  • 研究表明卡介苗使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率降低十倍
    此觀點一經提出立即引起了國際醫學界人士的關注和熱議,與此同時,WHO在第一時間也發表了聲明「沒有證據表明卡介苗保護人們免受新冠病毒感染」(參見今天發表的文章)。卡介苗或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是一種預防結核病的疫苗。在一些不發達國家和地區,例如印度,嬰兒出生時進行接種。
  • Science:四國隊開展卡介苗對新冠病毒的隨機試驗
    卡介苗的接種已是一種減輕結核感染的主要手段,但與其他疫苗不同,卡介苗並不能預防結核,只能減輕結核感染的症狀,降低結核的嚴重程度,尤其是新生兒的致死性結核,但其限制結核的傳染能力是有限的。近日,來自四個國家的研究團隊將很快開始針對新冠病毒採取非傳統方法的臨床試驗。
  • 百年疫苗老將出徵!接種卡介苗可以預防新冠病毒嗎?臨床試驗即將啟動
    在結核病防治中已有百年歷史的「老將」——卡介苗,最近將出徵抗擊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戰場。 據《科學》等媒體的最新報導,一組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非常規」臨床試驗即將在荷蘭等四個國家啟動,受試對象為感染呼吸疾病風險較高的兩大人群——醫護人員以及老年人,檢驗卡介苗是否能夠起到對抗新冠病毒、甚至完全防止感染的效果。
  • 感染率和死亡率低10倍 卡介苗或對新冠病毒有效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爆發之際,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研發疫苗,但即便「加速」,疫苗還是得等上12到18個月。近日,一項最新發現表示,抵禦新冠病毒感染的方法或許近在眼前。迄今為止,已有至少4國的科學團隊開始對肺結核疫苗進行調整,使之更迅速地對抗新冠病毒,這樣一來,我們或許不必等到12-18個月後才能擁有抗擊新冠病毒的疫苗。什麼是卡介苗?據今日俄羅斯報導,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n,又稱BCG)是一個世紀前發明的,通常用來預防結核病(TB)。
  • 「寶寶出生第一針」卡介苗能預防新冠病毒,是真的嗎?
    近期,有說法稱讓不少人胳膊上留下過「卡疤」的那針疫苗可預防新冠病毒,這到底是真的嗎?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尚無確切研究數據支持4月14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哈薩克斯坦24KZ電視臺記者提到:「有一些國家說,打卡介苗可以減少得新冠肺炎的可能性。請問中國是否有做相關的研究?」
  • CELL:卡介苗接種對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具有保護作用
    CELL:卡介苗接種對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具有保護作用 2020-09-03 1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用流感疫苗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據美國《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接種流感疫苗可能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研究者稱,流感疫苗可能激發人體製造更多的「抗感染分子」,對抗新冠病毒。荷蘭奈梅亨大學醫學中心傳染病免疫學家米哈伊·內提亞及其同事們,對該中心醫院2019年至2020年間接種流感疫苗的員工和未接種流感疫苗的員工進行了調查。
  • 新冠疫苗十問,為你解疑釋惑|新冠疫苗|疫苗|滅活疫苗|新冠病毒
    境外新冠疫情加速蔓延,新冠疫苗研發正在與病毒賽跑。近日,個別國家已經批准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在我國,也有令人振奮的消息傳出:至今已有6個國產新冠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研究。有專家表示,「疫苗推廣之時,就是世界重啟之日」。
  • 你來到世上的第一針疫苗,也許能幫你抵抗新冠病毒
    新研究:普遍接種卡介苗的國家新冠病死率更低?這次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各國科研人員都在爭分奪秒地研發新冠疫苗。畢竟初步控制疫情可以靠國家的嚴格隔離和做好個人的衛生工作,但長遠來看,還是需要依靠疫苗。從原理上說,卡介苗預防的是結核桿菌,而結核桿菌是一種細菌,跟病毒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所以一開始,沒人會把卡介苗跟新冠病毒聯繫在一起。然而最近流行病學統計出來的一些數據,讓人們不得不著重關注這個發明了一個世紀的老疫苗。
  • 「創建慢病示範區專欄」科普:卡介苗能否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新冠疫情還在蔓延,多國都在研發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效疫苗。與此同時,專家也注意到一些「老」疫苗也可能發揮預防作用,原本用於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就是其中一個。多項調查和研究認為,卡介苗很可能發揮了減緩新冠病毒傳播的作用,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新成果進一步支持了這項結論。
  • 中外競跑新冠疫苗研製 投用還要過哪些難關?
    科興控股董事長尹衛東5月10日對媒體表示:「科興研製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已經完成I期II期臨床試驗,預計7月份試生產。」此前,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團隊領銜聯合多個研究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科學》(Science)發布了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試驗結果,研究證實,科興生物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在恆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
  • 卡介苗也能預防新冠感染?《柳葉刀》:別濫用
    原標題:科普:卡介苗能否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記者張瑩)新冠疫情還在蔓延,多國都在研發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效疫苗。與此同時,專家也注意到一些「老」疫苗也可能發揮預防作用,原本用於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就是其中一個。
  • 較真丨接種了卡介苗就可以無懼新冠病毒?別大意,該戴口罩還得戴
    卡介苗能不能抵禦新冠病毒尚在臨床試驗階段。即便試驗證明卡介苗有效,由於不是真正的新冠疫苗,接種者還是需要注意防護。卡介苗是否可以抵抗新冠病毒,尚需臨床試驗來證實 上述的研究,只是一個流行病學的調查。流行病學的研究數據,只能說明注射卡介苗與新冠肺炎感染率、死亡率的減少有相關性,並不能說明卡介苗肯定就可以抵抗新冠肺炎。 上述的流行病學研究也有局限:該研究中新冠肺炎的確診數和死亡數截止於3月21日。
  • 新冠病毒變異會造成多大威脅?張文宏午夜髮長文解析|疫苗|張文宏|...
    【國內首個mRNA新冠疫苗生產車間在雲南開建】12月21日,我國mRNA新冠病毒疫苗生產車間在雲南省玉溪市高新區疫苗產業園奠基。該基地擬生產的mRNA新冠病毒疫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目前即將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階段。(新華網)【全球已有40多個國家發布英國旅行禁令】據英國廣播公司21日報導,出於擔心變異新冠病毒的傳播,世界上已經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布了英國旅行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