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衝孩子大吼大叫?也許你該正視自己

2020-08-29 春生夏長

讀《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有感——

每一次衝孩子吼叫,看著她懵了的眼神和無可奈何,感覺自己吼叫的樣子是多麼醜陋!然後開始懊悔為什麼衝一個天真的孩子發脾氣。

「你不準,你不許再玩這個了,這個危險!」

「你為什麼又把衣服弄髒了!」

「你怎麼把吃的弄了一地!」

「你為什麼又尿褲子了,不知道蹲下嗎?」

……

這似乎是每一位媽媽遇到過的情況。當看了這本書的標題後,每次想要衝她吼的時候,就暗示自己要不吼不叫的解決問題。試用了幾次,確實管用。也希望新手媽媽也試試。


01 長遠來看,吼叫對於減少孩子的失當行為並沒有什麼效果

我們吼叫一方面想制止孩子的某種行為,一方面是想表達自己的憤怒。但是對於一個無知的孩童來說,我們易怒的脾氣需要改一改,在爆發前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緒。

換一種語氣溝通往往效果會好。用堅定認可的語言告訴她這樣那樣的行為並不妥當,孩子可能會認真的聽你講,以改變自己的行為。

02 不要讓你的吼叫成為習慣

孩子不聽話、淘氣是常事。哪個孩子又肯好好的規規矩矩的待著。不是去那搞破壞就是去這裡。

我家寶寶經常去花盆裡摸土,撿土坷垃吃,每天都要跟她抗爭好幾回。她一到花盆前,我就開始衝她吼,後來終於奏效了,但是她每次爬到花盆前就回頭看看媽媽。我感覺到對她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使她自己不敢去嘗試了。她只知道要得到媽媽的允許才能去摸花盆。

還有很多情況,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寶寶一淘氣我就用吼叫的方式解決問題。

事實確實如此。她的淘氣觸發了我的發脾氣吼叫。我開始正視自己的問題。其實有時候可以好好的說。

身邊有個朋友,一次去她家裡做客。正在聊天的時候,她的兒子正在娓娓道來,她立馬尖聲厲氣的衝孩子嚷嚷。等她們說完了,我說幹嘛衝孩子那麼大聲說,她說你不了解情況,跟孩子好好的說不起作用,只能大聲的說,已經成為習慣。遇到這樣的情況,已經形成吼叫習慣的媽媽,首先要正視問題、正視孩子,正視自己。要用平和的心態去解決問題。用愛和尊重與孩子溝通才能彼此理解。

相關焦點

  • 經常衝孩子大吼大叫,其實是沒有解決兩件事
    有研究表明,90%的家庭都曾經都對孩子大吼大叫過,這說明無論我們有多麼高的知識水平,多麼好的工作,和收入,在孩子面前我們都不止一次犯過錯,失去理智。育兒過程中我們難免會留下一些傷痕,有時不是我們刻意要去傷害孩子,是因為壞情緒戰勝了理智,在衝動的情況下對孩子大吼大叫,事後又特別後悔自責,然後又加倍的對孩子好,來補償對孩子的傷害。更要命的是,這種暴力行為,周而復始的不斷循環。憤怒---吼叫---自責---討好。
  • 找到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原因,還孩子以溫柔
    我在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這就是美國作家羅娜雷納的《不吼不叫》,作為一個親手帶大了三個孩子的媽媽,以及專業的育兒師資歷,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對孩子大吼大叫是有很多原因的,造成的影響也是讓人心驚的,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 大吼大叫的父母,毀的卻是孩子!3招教你如何控制情緒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看過德國的經典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主要講的是一隻可愛的小企鵝孩子和企鵝媽媽之間的一些非凡經歷。「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衝著我生氣地大叫。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企鵝媽媽的一句「對不起」,孩子就原諒了我們。但我們可曾想過,有些傷害即便是修補好了,卻依然有傷痕存在。故事中,當小企鵝被媽媽的大吼大叫嚇得魂飛魄散,內心充滿恐懼與不安全感時,雖然想張口說話,表達自己的心聲和需要,卻又擔心沒有人聽。久而久之,小企鵝只能以「不說話」來迴避傷害。
  • 你衝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受到的傷害有多嚴重,超出你想像
    向孩子誠懇地表達歉意「對不起,是媽媽錯了!」放下大人的權威與架子,蹲下身來,溫柔地告訴孩子,你對他大吼大叫是錯誤的,你決心以後不再這樣對待他,請求孩子的原諒。花一些時間進行反思,進行深度覺察,你會發現,你之所以衝孩子大吼大叫,許多時候,是因為你的情緒出了問題,你的工作不順心,你的生活壓力大,你很累,你的身體不適……是你把你的情緒發洩到了無辜的孩子身上。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養育孩子的確很辛苦,尤其是當父母忙碌了一天精疲力盡的時候,孩子還在眼前調皮搗蛋,最快的解決方法就是衝孩子大吼一通,效果立竿見影。但是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長期用吼叫的方式來對待孩子,會給孩子的身心都留下不可磨滅的創傷。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滾出去,我不要你了!| 深析大吼大叫,做《不吼不叫》的父母
    我第一次做你的媽媽,你第一次做我的孩子,讓我們彼此關照,共同成長。隨著娃漸漸長大,與之成正比增長的是我的脾氣。原本溫柔恬靜的自己,面對兩歲多的女兒開始大吼大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探究大吼大叫,具體從吼叫的動機和深層原因來分析,認識大吼大叫,正視它,接納它,從而
  • 你衝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受到的傷害有多嚴重,超出你想像,現在停
    向孩子誠懇地表達歉意「對不起,是媽媽錯了!」放下大人的權威與架子,蹲下身來,溫柔地告訴孩子,你對他大吼大叫是錯誤的,你決心以後不再這樣對待他,請求孩子的原諒。告訴孩子,如果以後再出現類似的情形,希望孩子能夠提醒,你一定會及時改正。進行深度反思與覺察「孩子沒有問題,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
  • 大吼大叫」使親子關係更僵化
    有的家長經常對犯了錯的孩子大吼大叫,脾氣倔的孩子當時就會和家長頂嘴,以示自己對這種教育方式的不滿,而性格內向的孩子當時不敢說什麼,但心裡卻想,「媽媽(爸爸)真討厭!&34;的一聲響。聞聲而來的爸爸媽媽衝進廚房,看到女兒雲朵呆呆地愣在原地,緊張地看著地上的碎碗片。
  • 「大吼大叫」,聰明的媽媽都會這麼做
    二胎政策開放,很多家庭都是兩個孩子,而照顧孩子的重任就壓在了媽媽的身上,還要照顧家裡的飲食起居,課業輔導,真是心力交瘁。很多媽媽因為照顧家庭,與社會脫節,有時還會出現親密關係矛盾,此時,如果要求媽媽們每天都陽光燦爛的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們,我想,沒有幾個人能做到。有些媽媽會在發脾氣後自責,不應對孩子發脾氣,而有些就覺得只有大吼大叫,才能讓孩子「聽話」。
  • 對孩子大吼大叫,所造成的傷害,足以毀掉他們的人生
    美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羅娜雷納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在家庭裡,父母的大吼大叫仿佛是「代代相傳」的,因為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或者時刻,而這些在我們長大之後,組建了家庭,當你的孩子不如意的時候,你或許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和情緒,衝著他們重複著「大吼大叫」。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或許來得及
    她收拾家沒一會,孩子就把家翻亂了,於是她就衝孩子吼;孩子在外面玩的髒兮兮的,她也衝孩子吼;孩子和小朋友打架了,她也衝孩子吼……她總是說這孩子太讓人操心了,為什麼不能讓人省心些呢!現在孩子已經要上幼兒園了,王女士也快解脫了,但她最近發現原來還比較活潑好動的孩子逐漸變得沉默、內向、膽小,有時孩子不小心弄壞了什麼,還沒等王女士批評呢,自己就躲在角落裡不敢出來了。
  • 媽媽大吼大叫不是孩子惹得禍,是自己腦海裡的遺留問題沒有被解決
    01 不懂孩子成長的內在規律,大吼大叫是情緒發洩,不是教育方法爸爸正在專注地拖地,三歲的小果突然興奮地繞著水桶轉圈,怪笑。憑經驗,小果應該是偷偷地幹壞事兒了。媽媽發現桌子上的手機不見了。「看我不揍扁你!」媽媽大吼一聲,一把拽過小果,噼裡啪啦的掌聲落在小果的屁屁上,小果的喜悅瞬間變成了眼淚。
  • 孩子犯錯時不要大吼大叫,要假裝「看不見」
    孩子身心成長的過程,我們可以看作是不斷犯錯誤又不斷改正的過程。也就是說,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犯錯。所以說,當家長看到孩子犯錯的時候,並沒有看到這是孩子成長的機會,錯失良機,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而有的家長,反而在孩子犯錯後大吼大叫,不僅氣壞了自己,還會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經常衝孩子大吼大叫,性格上造成的傷害,遠比父母想像的更嚴重
    一、衝孩子大吼大叫,後果真的很嚴重為人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保護孩子健康成長。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過,父母難免會有力不從心和焦慮的階段,這時憤怒上頭往往會消滅理智,從而對孩子大吼大叫,嚴重時還會動手教訓。她說:「你這死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再敢上課講話看老子還管不管你,直接給你丟到街上去!老子每天累死累活的賺錢供你上學,你要是不想學就給我趁早出來打工,省得浪費我的錢。」話語間粗俗狠戾,把老師都嚇了一跳,指責她這樣會傷害到孩子。可小穎根本就沒把老師的話放心上,她說:「孩子都是這樣的,你不罵他他就嘚瑟,我們家長都習慣了!
  • 孩子遇到事情就愛大吼大叫,家長的情緒很重要,先調整好自己
    前言:每個父母,最大願望就是讓自家寶寶能夠更加優秀,我們在培養孩子時,每個大家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難免會遇到有些寶寶不懂得體恤大人的辛苦,往往會和家長反著幹,遇到這樣的孩子,你會發現這類型的孩子大部分都會喜歡大吼大叫,如果你的孩子也喜歡吼叫吵鬧,那可能你要考慮一下你自己了,有些孩子吼叫吵鬧是來自於家長的溺愛,而有些孩子吼叫吵鬧是來自於家長的憤怒。
  • 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傷害的不僅是孩子的自尊,還有這個
    我家孩子7歲了,該上學前班了,但是對新環境牴觸心理特別強,現在連學也不去上。在家待著也不和我們說話,我們打也打了,訓也訓了,還是不行,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他爸爸氣的,差點把他關小黑屋讓他反省。」我沒有直接給出解決方案,而是問她:「你有沒有問過孩子為什麼不想去上學?」她一愣:「還真沒有問過。」
  • 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小男哥哥讓你告別「吼」
    可是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能聽到媽媽和孩子的尖叫聲。有一次忍不住去敲了他們家的門,我跟她說:「別這麼吼孩子,尤其是在睡覺前! "媽媽卻說:「不吼不行,好好跟她說,她一點都聽不進去。只有吼她,她才能行動起來。 聽到這裡,我問了她一個問題:「你吼她的目的是什麼? "這位媽媽回答說:「想讓她早點睡覺啊!」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你可知道?
    關注成長樹若是你問一個媽媽,孩子在什麼時候最省心?
  • 教育好孩子,從媽媽停止大吼大叫開始……
    很多媽媽在面對自己懷胎十月生下的寶貝時甚是沒轍,習慣了大吼大叫~儘管事後小有後悔,但當時卻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效的教育應該是以身作則,不吼不叫。媽媽即是孩子的朋友又是孩子的老師更是他的指路人,想要教育好孩子需要先從自己停止大吼大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