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被高考刷屏了,萬千學子苦讀10幾載,終於迎來了「上岸」的機會……
不過,有些家長就憂心了:自家孩子從小就不聰明,學習成績也不好,不知道高考能不能考上啊!怪自己沒早些給他補補腦啊!
那麼,孩子補腦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呢?怎麼給孩子補腦最好呢?
人的一生中有三個階段,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
第一階段:孕3~6個月
這個時期我們稱之為大腦「長數量」階段,腦細胞以每分鐘增長25萬個快速增加。
第二階段:寶寶出生後6個月~3歲
這個時期是大腦的「長質量」階段,寶寶的腦神經細胞體還在不斷增大,腦神經細胞迅速分裂和增殖,組成大腦傳送信息的神經通道。
第三階段:3歲~6歲
這是人體大腦發育最後一個黃金期,人體腦部發育會在這一時期進行衝刺。
隨著年齡的增大,我們人體的吸收功能也會減弱,所以各位粑粑麻麻們還是要抓準時機,及時給孩子補充身體所需營養。
1.蛋白質
蛋白質是兒童生長發育的最佳「建築材料",缺乏蛋白質的孩子往往身高、體重、智商都要比同齡孩子低。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瘦肉、魚肉、禽肉、蛋奶類、豆類及其製品
蛋白質的補充可以通過「食補」,例如我們平時所吃的肉類、豆製品等,每天合理飲食,均衡膳食,保證上面提到的來源都吃一些,就可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Tips:有些家長會糾結要不要給孩子吃蛋白質粉,其實按照我們日常的食物攝入量來說,身體所需的蛋白質是足夠的,無需再額外補充了。
2. 維生素
科學家認為在所有的維生素中,對智力影響最大的是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D和維生素E。人體的大腦神經系統對B族維生素尤為敏感,缺乏維生素B1,極有可能導致大腦神經細胞衰退,記憶功能減弱。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豬肉、魚肉、穀類、豆類、蔬菜、水果
大麥、小麥、小米、糙米、玉米、豬肉這些食物中含維生素B1較多;水果、蔬菜中含維生素C較多;魚肉、魚肝油中含維生素D較多。
3.碘
碘對人體神經系統的發育非常重要,長期缺乏「碘」的孩子智商比同齡孩子要低很多。
富含碘的食物:海帶、紫菜和各種海味
孕婦的生理需碘量是常人的兩倍左右,哺乳期的寶媽也是缺碘的敏感人群,一旦缺碘極易影響新生兒的大腦發育水平。因此,補碘從準媽媽懷上寶寶開始,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對富含碘的食物的食用了。
4. 脂肪
脂肪中有亞油酸和a-亞油酸兩類脂肪酸,是構造我們人體神經細胞膜和視網膜的重要組成成分,能夠促進大腦細胞發育。
例如我們所知的DHA也是屬於脂肪的一種,但人體對DHA的需求量是極低的,在給寶寶補DHA的家長們可千萬別補過頭喔~
富含脂肪的食物:
前面我們提到人體所需的脂肪是指其中的亞油酸和a-亞油酸,亞油酸我們一般可以從動物油和植物油中獲取,a-亞油酸則可以從豆油、菜油中獲取。
Tips:切記無論哪種油,一旦有異味就不要食用,因為可能是其變質了。而大腦吸收了變質的食用油,各項功能極有可能受到影響。
5. 微量元素
對智力來說,鋅、鐵、銅這三種微量元素是尤其重要的。
鋅被譽為「智慧元素」,是提高兒童IQ必需的營養素。孩子缺鋅會導致智力發育遲緩、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功能減退等問題。
鐵是人體合成血紅細胞的主要元素,孩子愛哭鬧、睡中驚醒、睡中腿抽筋而醒、精神萎靡、厭食、挑食、生長發育遲緩、經常頭暈、膝蓋疼、抽筋、失眠、感冒、發燒、咳嗽、腹瀉、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記憶力差、學習成績差,都是缺鐵的常見表現。
銅元素的主要功能是輔助人體造血,即催化血紅蛋白的合成。孩子體內銅元素不足,會影響鐵的吸收,繼而影響到大腦和身體的生長發育。
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含鋅高的食物有牡蠣、蘋果、動物肝臟、瘦肉、粗糧、乾果以及豆類等;含鐵高的食物有動物肝臟、腎臟、蛋黃、魚蝦、貝類以及菠菜、海帶、山藥等;含銅高的食物有紅色肉類、粗糧、堅果、大豆、土豆、蘋果等。
最後,想要提高孩子的智力,除了要合理攝入促進腦力發育的食物外,還應讓孩子加強鍛鍊、養成獨立思考能力,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智力,讓他們的未來更有保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