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整理是5S的基礎,整頓是5S的關鍵,清掃是5S的核心,那麼清潔就是5S的固化。
清潔,可以說是企業能否持續做好5S的關鍵,也是企業之間5S差距的分水嶺。真正做好「清潔」的企業,他的5S是成體系的,是有章可循的,是在持續優化的。
今天就來談談5S的「清潔」。
WHAT-什麼是清潔?
定義:
維持以上整理、整頓、清掃的結果,使之制度化、程序化。
對象:
工作區域的人與物。
關鍵點:
1. 維持。即要把之前3S的成果保持住,不能做一次管一次,這肯定不是精益的做法。我們看到很多企業把5S當作一場運動來做,一段時間搞一下,不搞就打回原形,確實勞命傷財。維持的目的就是讓成果得以延續,並且還能持續優化。
2. 制度化。就是把維持的手段上升為公司的一項制度,而非簡單的個人或者部門行為,真正體現公司的意志和決心,同時更能實現全員參與,形成整體氛圍和文化。
WHY-清潔的作用
一般來講,清潔有這麼幾個作用。
1. 維持鞏固3S的效果。
保持好以前的戰鬥成果就是一種勝利。對於做5S也是一樣,能持續保持好前面3S的效果,就能讓大家的付出沒有白費,這也是對團隊的最好肯定和激勵。否則就會偃旗息鼓,讓大家對5S推行毫無興趣且失去信心。
2. 養成持久有效的清潔習慣。
當我們持續保持前面3S的效果時,其實變化最大的是人。可能現場的3S狀況還是之前的樣子,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但是「人」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人的意識、習慣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是5S的最大作用,也是5S的獨特魅力。因為人的改變,才會有後續一切的變化。
3. 使異常現象能立即消除。
這可能算是意外的收穫,即清潔能讓異常現象立即消除。怎麼做到的?還是回歸到兩個方面,一是制度化,讓大家知道應該怎麼做,然後馬上去做;二是人的改變,帶來做事的改變,員工已經把消除異常當成一件慣例和習以為常的事情來做,這也是習慣的力量。
HOW-如何做好清潔?
我想用我們的做法,來介紹下做好清潔的幾個步驟:
1. 頂層設計——制定程序文件
所謂「有法可依」,這是從公司制度層面把5S定位好,明確5S推行的架構和成員,明確權、責、利關係。這為後續推行奠定了制度基礎,也統一了大家的認識。
2. 制定標準——將5S的執行標準明確
要執行5S,要保持前面3S的成果,就一定需要把之前的做法固化下來,形成標準文件,放到各區域現場,便於有效執行。這裡需要明確清理的工具、方法、頻率和達到效果(效果一般用彩色圖片反映),這樣就非常直觀,便於員工理解和執行,同時也會後續5S打分評判定好了依據。
3. 定期檢查——各級分層自查和巡查
領導關注什麼,員工才會做什麼,定期檢查是很有必要的。我們的做法是分三級檢查,工序上員工自己每班檢查,班長每班巡查,公司管理層每周檢查,所有的檢查結果都目視化公開。
4. 不良整改——形成閉環
對於在每周5S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我們會匯總並把不良圖片和描述發給需要整改的部門,並限時整改(一般為一周內),整改完成後需要專人確認,以驗證整改效果。
5. 持續鼓勵——培育文化
對於每周5S檢查結果,我們會對各區域得分進行排序,每月匯總並評選出一名「月度5S優勝區域」,配以流動紅旗,總經理頒授,我們會拍照並全公司宣傳。
在年度CI大會上,我們會對一年表現最好的區域進行年度表彰。通過這一些列的鼓勵措施,對大家形成正向引導和激勵,不斷強化習慣和氛圍,逐步形成公司文化。
如果你還想學習更多關於精益工具、運營管理和個人成長的內容,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跟其他星友一道共同進化成長。(星球上有培訓的PPT內容,可加入下載學習)
問題思考:
【你在推行和運用「清潔」時還有怎樣的困惑,實際又碰到哪些問題呢?歡迎留言分享交流,分享的過程就是思考和進步的過程】
只有7%的公眾號還在堅持原創。如果文章對您有一點點啟發,那會讓我很愉悅,謝謝分享和點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