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讓每個孩子享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

2020-09-16 金臺資訊

陝西日報

8月23日,臨近開學,家住西安高新區的吳先生滿含期待,和愛人帶著孩子,來到孩子即將就讀的高新區第三初級中學參觀。一進校門,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所美麗的庭院式學校。校園裡,遊泳館、風雨操場、開放式圖書館、實驗室等教學和生活設施樣樣齊全;教室裡,多媒體智能黑板、新風系統、飲水機、空調、儲物櫃等一應俱全。吳先生忍不住稱讚:「現在的孩子學習環境真好。在這樣的學校上學,我們家長很放心。」

家長的放心來自學校看得見的變化,來自上學難的有效緩解。西安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努力尋求改革政策和群眾滿意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好學校在家門口

9月,家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校區的李女士,順利將孩子送入了幼兒園——西安高新區第二十一幼兒園。今年建成投入使用的西安高新區第二十一幼兒園,戶外有著平整寬敞的全塑膠運動場、跑道、戲水池、沙坑等活動區域,戶內的教學配套用房寬敞明亮,設有多功能廳、專用活動室等功能區室。

「教室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和教育教學需要,劃分為小廚房、小臥室、玩具房等區域,還設有小書房、美工區、科學探索區等,孩子們可以學習豐富多彩的課程。」西安高新區第二十一幼兒園園長李雯告訴記者。

同月,在西安曲江新區新開門南路以東、曲江池南路以南,建成開學的曲江第五小學,窗明几淨的教室迎來了第一批學生。「我們規劃開設48個班,現開設一年級8個班,在校學生有400多名。」曲江第五小學校長郝益群表示,學校有創新科技實驗室、多功能報告廳、開放式圖書館、視野開闊的二樓露臺等,構建了有利於身心發展的多彩空間,讓同學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今年以來,西安市學校建設開足馬力,今秋開學新投運學校195所,新增學位19.4萬個,比原計劃校建任務超額完成25所,數量之多,是西安歷史上新建學校、新增學位最多的一年,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列第一。195所學校中,新建學校144所;公辦學校171所。位於城六區、開發區等學位高需求區域的新建學校有113所。這一批新學校的投用,迅速擴大了區域教育優質資源,優化了布局結構。

195所學校的投入使用,離不開財政的大力支持。2020年,西安市財政教育經費預算203.13億元,較2019年增加37.68億元,增幅22.7%,為歷年之最。

好學校有好師資

「高新一中現已抽調精英組成管理團隊、選派特色課程老師來第三初級中學兼課,第三初級中學的教師也已在高新一中進行了長時間的跟崗學習和培訓交流。」西安高新一中校長王淑芳說。

「孩子小學是在私立學校上的。得知家門口建起第三初級中學,我們沒有參加搖號。這所學校的校長也是高新一中的校長,相信這種『公私合辦』,能給孩子帶來更好的發展。」家長吳先生說。

西安高新區第三初級中學是西安高新一中分校。「一長多校」的管理模式,實現管理對接、師資共建。這種模式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

「我們幼兒園的教師全部是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上崗前經過了統一培訓,重點是安全教育、師德師風和急救方面的培訓。」李雯說。幼兒園小一班的劉老師是今年新入職的,她告訴記者:「我們不僅要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教給孩子們,還必須做到多思考、多看書、多實踐,不斷地提升自己、積累經驗,更好地陪伴、帶動、教育孩子們。」

讓群眾滿意的好學校不僅要有優質的硬體設施,更要有優質的師資力量。「2020西安教育的關鍵詞之一就是『建強隊伍』,招錄了7833名教師,是過去3年招聘教師總量之和,有效滿足了教學需求。同時我們繼續加大教師培養和培訓力度,創新組建了市區校三級『名師 』教師研修共同體近千個,組織教師、校長園長線上線下培訓37.6萬人次。」西安市教育局教師工作處處長劉徵表示。

優質資源更均衡

作為高新一中校長,王淑芳也是高新區第三初級中學、第四初級中學等學校的校長。「這些學校將承接高新一中理念,合理的課程設置,將讓同學們自信陽光健康成長。」王淑芳說。

西安市「名校長 」工程的實施,讓名校長的示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據了解,目前,西安市首批60個「名校長 」領航研修共同體共吸納成員364名,吸納薄弱學校、農村學校、市級重點提質學校校長,「成長型、專家型、領航型」校長園長梯隊培養體系正在形成。

同時,西安市深入實施「名校 」工程。去年,臨潼區康復路小學與陝西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攜手,成為「名校 」教科研合作校。兩校建立了「青藍發展共同體」,從校長到教師分層拜師,青年教師跟隨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學習,跟課堂、跟作業、跟班級管理,同時教師通過聆聽專家講座、名校聽課等多種方式,提高專修能力。「2020年6月全區思政課大練兵中,我們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4個;在西安市第二十屆中小學電腦製作大賽上,我們獲多項創客及程序設計大獎,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臨潼區康復路小學校長宋劍秋說,「現在學校基礎設施完善,教師年輕優質化,附近的家長都放心把孩子送來。」

截至目前,西安市區兩級「名校+」教育聯合體共1052個,交流管理人員、教師1.36萬人,覆蓋學生達107萬人。新城、碑林、蓮湖、雁塔、高新、閻良、航空基地等7個區縣、開發區實現了「名校 」工程對薄弱學校的全覆蓋。

西安市還精心實施「名師 」工程,從全市正高級、特級教師,省市級教學名師中遴選出市級「名師 」研修共同體主持人,吸納薄弱學校同學科教師作為核心成員組成「名師 」研修共同體。目前,全市已組建市級「名師 」研修共同體100個,共吸納成員1857人,累計開展教研活動798場次。「三名 」工程疊加放大效應明顯,讓優質教育資源更加均衡,基礎教育發展日趨均衡。

相關焦點

  • 楊瓊英:追求有質量的教育公平
    十九大代表、雲南省玉溪第一小學校長楊瓊英:  追求有質量的教育公平  在現場,我是含著熱淚聽完整個報告的。習近平同志3個半小時強有力的發言,展現了大國的自信和人民的福祉。
  • 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教育怎樣讓人民更滿意?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代表委員們表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推進教育公平,補齊民生短板,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蘭迪少兒英語:「網際網路+教育」讓孩子享受教育公平
    原標題:蘭迪少兒英語:「網際網路+教育」讓孩子享受教育公平   寧夏致力於打造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中小學校網際網路接入率已達100%。學生們人手一個平板電腦,向總理展示上面的優質教育課件和彼此分享的學習心得。
  • 南陽市西峽縣陽城鎮葛榮選:讓每個孩子享受公平優質的教育
    在校生470餘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孩子50餘人。葛榮選作為陽城鎮中心校校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始終堅信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把學校辦好,培養更多人才是助力脫貧攻堅的有效途徑。 前幾年,學校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後,葛榮選把工作的思路首先放在改善學校辦學條件上。
  • 為了讓每個孩子就近享受公平而優質的教育,寧鄉這麼做……
    「現在『大班額』問題正在逐漸解決,小班化教學已成趨勢,老師的精力能更好地分到每個學生身上。」提起孩子上學問題,市民張勇喜上眉梢。同樣開心的,還有市民謝紅。「寬敞明亮的教學樓、橡膠防滑運動場、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現在教育條件越來越好了。」玉潭街道兆基君城小區附近新建了一所現代化小學,讓周邊市民對寧鄉教育的未來充滿信心。
  • 促進教育公平 提升教育質量努力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三五」以來,鄭州堅持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位置,加大教育投入,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努力打造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提起女兒的學習環境,高朝霞連聲讚嘆:「別看我們孩子的學校是一所新學校,又是第一年招生,可老師配備特別『高水準』,一年級總共6個班,每個班、每個學科的老師都認真負責,每間教室都寬敞明亮,各種教學設施完備……身為家長,真是讓人打心眼兒裡替孩子高興。」
  • 曹永鳴代表:調控投入縮小差距,辦好更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
    就如何「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這一問題,曹永鳴接受了國際在線採訪。全國人大代表曹永鳴 攝影 呂丹丹多措並舉 大力發展基礎教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曹永鳴表示,這體現了國家對於發展教育的巨大決心和投入支持力度。
  • 陽光分班,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優質的教育
    為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優質的教育,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8月27日下午,金昌市三中在黨建教室召開了七年級陽光分班現場會。18名教師代表大家齊聚一堂,懷著激動興奮的心情期待著、見證這個讓每個新入學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
  • ...發問:什麼是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所有人考上北大清華復旦嗎?
    研討主題:向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再出發倪閩景以在金山多所學校的調研為例,朱行幼兒園開設極具鄉土氣息的「田園課程」,錢圩小學邀請滬劇名家「戲曲進校園」,山陽中學讓每個孩子學種樂器「藝術育人」。田間課堂戲曲進校園在他看來,公平有質量的教育,不是通過政府簡單投入實現,而是通過一名一名老師、一節一節課堂實現,在於教師的專業素養,包括對於教育的理解、對於學生的大愛,在於全社會對於教育的支持和理解,以及孩子身上被點燃的夢想和拼搏的精神。
  • 習總書記談教育公平: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2015年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會議指出,大力發展鄉村教育,支持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把貧困地區教育搞好,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防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  三要強化對民族地區教育的投入力度。
  • 以融合教育為「起跑線」 讓每個特殊孩子享有優質公平的教育
    資源中心與縣醫療、衛生系統攜手,為特殊孩子制定送教上門的康復計劃和方案,並為其制定、實施個別化教育計劃,為家長提供專業康復培訓;通過完善督導檢查和問責制度,讓送教上門形成常態化有效機制,同時創新送教上門模式,藉助在線教育等現代科技,推動「送教上門」的創新發展…… 為了滿足每個學生的發展需求,大邑縣建立了「資源中心—資源室—行政—資源老師—班級教師—家長—學生」為主的隨班就讀支持體系
  • 讓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貴州著力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讓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貴州著力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十三五」以來,貴州不斷加強安置點配套學校規劃建設,累計投入資金180億餘元,完成新建、改擴建安置點配套學校669所,新增學位43萬餘個。在去年12月30日舉行的貴州省脫貧攻堅教育保障新聞發布會上,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說,這一舉措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子女公平享有教育資源,為助力搬遷群眾逐步過上幸福美好生活、徹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奠定了堅實基礎。  貴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補齊民生保障短板,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教育工作,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讓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 教育會客廳|航天基地教育局張佩:一校一策 確保孩子充分享受公平教育
    左)合影留念  陽光訊(記者 張晶/文 梁萌/圖)當前,西安航天基地正在開啟「2.0版」建設徵程,航天基地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努力方向,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力推進教育現代化,紮實推進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舉全區之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質量公辦教育。
  • 長沙將推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
    原標題:長沙將推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   構建「學有優教」的高質量教育體系(奔向現代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特別報導
  • 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享受教育陽光(二)
    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享受教育陽光(二)根據規劃,冠縣要實現每個鄉鎮都建成一處高標準的中心中學和中心小學,18個農村學校全部消除危房;全部農村初中和鄉鎮中心小學、60%的完全小學的教學儀器設備基本達到國家配備標準;每年拿出100萬元專項用於教師培訓,新補充教師一律充實到農村中小學第一線。「我們正在努力構建城鄉一體化、資源均衡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冠縣教育局長董建國說。
  • 胡平平:創新教育評價體系——為了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2019年12月14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全國教育局長研究聯盟首屆學術年會在華東師範大學科學會堂拉開帷幕。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第七、八屆國家督學胡平平在會上做了主題發言。各位嘉賓:大家好!今天的題目是「創新教育評價體系——為了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我們首先來對近年來關於教育評價的政策進行簡單回顧。
  • 沒錢送孩子上培訓班就舉報機構,普通家庭如何享受教育公平?
    不由聯想到暑假的新聞,一對教師夫婦暑假給孩子在家補習作業,被家長舉報說「這太不公平了」,並建議教師子女中考應該更高分才能錄取,或者也給自己的孩子無償上課。有家長抱怨說:「教育機構貴,學校老師又不好好教,所以我家孩子比不上別人」。明明是對學校教育不重視、家庭教育不到位、經濟能力也跟不上,這是一名老師給出的看法。雙方各執己見,局外人也很難分清對錯。
  • 成績造假,西安交大學生保研遭取消,追求教育公平
    西安交通大學作為全國重點大學,發生成績造假案例確實讓人大跌眼鏡。6月12日,西安交大官網通告,2016級陳玉鈺同學因成績存在弄虛作假行為,保研資格取消。可以說這樣的結果還比較讓公眾滿意,但是,類似的案例真的是少數嗎?
  • 陶西平:讓每一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學前教育歷史使命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第五屆中國幼教年會名譽主席 陶西平中國網訊(通訊員 劉奎)近日,主題為「學前教育公平與質量(全球經驗,中國焦點)」的第五屆中國幼教年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隆重召開
  • 關於關注超常兒童培養,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提案
    這場角逐的關鍵人物,有大量曾經的「天才少年」,或者是「奇才」「怪才」,應作為「超常兒童」來教育。「超常」兒童,往往在某一方面有強烈興趣,出類拔萃,應這些特殊人才必須用特殊的方式加以培養。建議:1.創建專門培育「超常」兒童的「特色學校」等。2.政府主管部門要把「超常」教育作為份內工作、重要工作。要像抓義務教育、抓「雙一流」那樣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