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日報
8月23日,臨近開學,家住西安高新區的吳先生滿含期待,和愛人帶著孩子,來到孩子即將就讀的高新區第三初級中學參觀。一進校門,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所美麗的庭院式學校。校園裡,遊泳館、風雨操場、開放式圖書館、實驗室等教學和生活設施樣樣齊全;教室裡,多媒體智能黑板、新風系統、飲水機、空調、儲物櫃等一應俱全。吳先生忍不住稱讚:「現在的孩子學習環境真好。在這樣的學校上學,我們家長很放心。」
家長的放心來自學校看得見的變化,來自上學難的有效緩解。西安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努力尋求改革政策和群眾滿意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好學校在家門口
9月,家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校區的李女士,順利將孩子送入了幼兒園——西安高新區第二十一幼兒園。今年建成投入使用的西安高新區第二十一幼兒園,戶外有著平整寬敞的全塑膠運動場、跑道、戲水池、沙坑等活動區域,戶內的教學配套用房寬敞明亮,設有多功能廳、專用活動室等功能區室。
「教室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和教育教學需要,劃分為小廚房、小臥室、玩具房等區域,還設有小書房、美工區、科學探索區等,孩子們可以學習豐富多彩的課程。」西安高新區第二十一幼兒園園長李雯告訴記者。
同月,在西安曲江新區新開門南路以東、曲江池南路以南,建成開學的曲江第五小學,窗明几淨的教室迎來了第一批學生。「我們規劃開設48個班,現開設一年級8個班,在校學生有400多名。」曲江第五小學校長郝益群表示,學校有創新科技實驗室、多功能報告廳、開放式圖書館、視野開闊的二樓露臺等,構建了有利於身心發展的多彩空間,讓同學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今年以來,西安市學校建設開足馬力,今秋開學新投運學校195所,新增學位19.4萬個,比原計劃校建任務超額完成25所,數量之多,是西安歷史上新建學校、新增學位最多的一年,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列第一。195所學校中,新建學校144所;公辦學校171所。位於城六區、開發區等學位高需求區域的新建學校有113所。這一批新學校的投用,迅速擴大了區域教育優質資源,優化了布局結構。
195所學校的投入使用,離不開財政的大力支持。2020年,西安市財政教育經費預算203.13億元,較2019年增加37.68億元,增幅22.7%,為歷年之最。
好學校有好師資
「高新一中現已抽調精英組成管理團隊、選派特色課程老師來第三初級中學兼課,第三初級中學的教師也已在高新一中進行了長時間的跟崗學習和培訓交流。」西安高新一中校長王淑芳說。
「孩子小學是在私立學校上的。得知家門口建起第三初級中學,我們沒有參加搖號。這所學校的校長也是高新一中的校長,相信這種『公私合辦』,能給孩子帶來更好的發展。」家長吳先生說。
西安高新區第三初級中學是西安高新一中分校。「一長多校」的管理模式,實現管理對接、師資共建。這種模式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
「我們幼兒園的教師全部是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上崗前經過了統一培訓,重點是安全教育、師德師風和急救方面的培訓。」李雯說。幼兒園小一班的劉老師是今年新入職的,她告訴記者:「我們不僅要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教給孩子們,還必須做到多思考、多看書、多實踐,不斷地提升自己、積累經驗,更好地陪伴、帶動、教育孩子們。」
讓群眾滿意的好學校不僅要有優質的硬體設施,更要有優質的師資力量。「2020西安教育的關鍵詞之一就是『建強隊伍』,招錄了7833名教師,是過去3年招聘教師總量之和,有效滿足了教學需求。同時我們繼續加大教師培養和培訓力度,創新組建了市區校三級『名師 』教師研修共同體近千個,組織教師、校長園長線上線下培訓37.6萬人次。」西安市教育局教師工作處處長劉徵表示。
優質資源更均衡
作為高新一中校長,王淑芳也是高新區第三初級中學、第四初級中學等學校的校長。「這些學校將承接高新一中理念,合理的課程設置,將讓同學們自信陽光健康成長。」王淑芳說。
西安市「名校長 」工程的實施,讓名校長的示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據了解,目前,西安市首批60個「名校長 」領航研修共同體共吸納成員364名,吸納薄弱學校、農村學校、市級重點提質學校校長,「成長型、專家型、領航型」校長園長梯隊培養體系正在形成。
同時,西安市深入實施「名校 」工程。去年,臨潼區康復路小學與陝西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攜手,成為「名校 」教科研合作校。兩校建立了「青藍發展共同體」,從校長到教師分層拜師,青年教師跟隨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學習,跟課堂、跟作業、跟班級管理,同時教師通過聆聽專家講座、名校聽課等多種方式,提高專修能力。「2020年6月全區思政課大練兵中,我們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4個;在西安市第二十屆中小學電腦製作大賽上,我們獲多項創客及程序設計大獎,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臨潼區康復路小學校長宋劍秋說,「現在學校基礎設施完善,教師年輕優質化,附近的家長都放心把孩子送來。」
截至目前,西安市區兩級「名校+」教育聯合體共1052個,交流管理人員、教師1.36萬人,覆蓋學生達107萬人。新城、碑林、蓮湖、雁塔、高新、閻良、航空基地等7個區縣、開發區實現了「名校 」工程對薄弱學校的全覆蓋。
西安市還精心實施「名師 」工程,從全市正高級、特級教師,省市級教學名師中遴選出市級「名師 」研修共同體主持人,吸納薄弱學校同學科教師作為核心成員組成「名師 」研修共同體。目前,全市已組建市級「名師 」研修共同體100個,共吸納成員1857人,累計開展教研活動798場次。「三名 」工程疊加放大效應明顯,讓優質教育資源更加均衡,基礎教育發展日趨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