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了學習心理諮詢的艱難旅程。
因為沒有其他經濟來源,只能邊工作邊學習。
不過自己選的路,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因為今天所寫的內容,皆是聽講座、聽課得來的。
❖
今天的內容來自心理諮詢師柴媛的介紹。
10位試圖走向心理諮詢師道路的同學們所走的路。
1、A同學,科班出身,心理學本科,諮詢應用能力不強,現在在做行政和諮詢助理工作,入不敷出,主要靠家裡養活。
2、B同學,非科班出身,2013年考了心理諮詢師二級、三級證書,開始做諮詢助理工作。非常捨得投入、學習,到2015年有來訪者通道,現在已是某平臺的成熟諮詢師。
3、C同學,科班出身,應用心理學研究生畢業,研究生階段就一直在找實操的機會,一直接受督導和分析,畢業之後進入註冊系統(註:一般小白進入註冊系統要花20-30萬),就職於某心理工作室,上來就做諮詢師的工作(而不是諮詢助理之類的工作),現在以諮詢養活自己。
4、D同學,非科班出身,十多年其他行業經驗,出於想要有更多時間照顧家庭的目的想做心理諮詢師,讀了在職研究生,但寫不出論文,因而拿不到學位證。辭職期間靠老公養活,但老公的經濟條件也一般。後來被迫轉去做培訓工作,不斷經歷試講而不成功。現在的狀況是一邊已經離職兩年,另一邊心理諮詢還沒有入行。
5、E同學,非科班,十多年其他行業經驗,讀了壹心理朝陽計劃(壹心理一為期兩年半的諮詢師培養課程)類似的課程,存夠了五年左右的生活積蓄,開始全職做諮詢,目前是全職的第三年,諮詢時長穩步增加,每周接受三次個人體驗,督導。
6、F同學,非科班出身,考過了心理諮詢師二三級證,但做了情感行業,也就是分手之後挽回的業務之類。該行業諮詢老師每小時收費上千元,還有的高達三四千元一小時。她現在可以養活自己,但工作期間需要隨時注意客戶的需求,而不像做心理諮詢,對客戶引導的成分很少。據她說,有時也感到鬱悶,身不由己。
7、G同學,對創業感興趣,之前就開過培訓機構,學了心理諮詢之後,開始開設心理方面的培訓,家人朋友有心理問題,他也可以自己去給他們做疏導,或者介紹別人。他不打算靠諮詢謀生。
8、H同學,是國外讀的大學,專業無關心理學,但英語非常好,她想入行做心理諮詢師的時候,國家已經取消了心理諮詢二三級證書。她就規劃了一部分資金,家裡也支持,就報名了國外一些培訓項目,主要是流派相關(CBT、動力學),學費非常高。也找了個人分析師(一周三到四次)、督導,現已開始自己招募個案,收支尚不平衡,但未來可期。
9、I同學,心理學研究生,但在校期間的課程對學生臨床能力提高無關。她畢業後進入了學校當心理老師,還參與一定行政工作,很耗神。她現在一邊進行學校工作,一邊學習相應流派知識,計劃以後能進駐大的心理諮詢平臺,脫離學校。
10、J同學,是醫學生,不喜歡體制內的生活,一邊參加心理諮詢培訓,一邊在醫院的心理科工作,用了兩年時間,通過了各大心理平臺的面試,目前個人執業,在各大心理諮詢平臺接個案,收入穩步提升。
寫了這麼多同學的故事,無非就是給大家做個參考,也給自己一個借鑑。
這條路不好走,但長長的路我們慢慢走,未來可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