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了教育方式,但改變不了教育的本質,人永遠是教育的主體

2020-09-05 令狐老老師

科技改變世界,當然也改變了教育。但是教育是一個特殊行業,科技改變的是教育的方式,改變不了教育的本質。作為老師的人,永遠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永遠是教育的主體。

科技的發展,使教育方法和教學手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回想那些年,我們用過的教學工具,再看看今天所用的,恍如隔世。

一,油印機的時代,我差點為它哭。

往事不堪回首。那一次,我們學校要舉行統一考試,試卷要用油印機印出來。那天我上完課,回家又不得不去幹農活,一直到晚上才有時間刻蠟紙,印試卷。今天的年輕人可能都不知道什麼是刻蠟紙,那是一種相當講究技術的活。把蠟紙放在鋼板上,再用鐵筆在蠟紙上刻。由於自己不太會刻,一不小心就弄壞蠟紙。結果印出來的試卷又髒又亂,手上身上到處是油墨,滿屋臭不可聞。

看著那麼糟糕的試卷,又想想自己筋疲力盡,要重新刻印又無時間和精力,不重新刻又實在拿不出手,我那時真是想哭。

每當看到今天印刷試卷,那麼快那麼乾淨那麼好,我就想起那次印試卷的事情,真是感慨。

二,用了幾十年的粉筆丟了,代之以電子黑板,方便實用。

沒有想過,一直「吃」粉筆灰過來的老教師,在沒有退休的時候,就和粉筆說再見,讓自己從又髒又對身體有害的粉筆灰中解放出來,這完全是得益於科技的進步。從今以後,粉筆又成為歷史,只能留在人們的記憶裡了吧。

三,網絡的發展,讓教育走進了線上教學的時代,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這次疫情,讓原本還深藏宮中人未識的線上教學走了出來,讓廣大教師和學生應用線上進行教學,這才是迄今教育對科技最大的應用。它基本上打破了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坐在家裡就能上課。

在線上教學期間,我上了一個實驗班的課,一個普通班的課。事實證明,只要認真學習的學生,線上學習效果還是不錯的,基本上達到了課堂教學的效果。但是那些不認真學習的學生,上了就如同沒有上過一樣。我上的那兩個班,實驗班效果還可以,我上過的內容到學校複課後都可以不再上了,而那個普通班的,就基本沒有效果。線上教學,學生沒有自覺性一點作用都沒有,這是大概是線上教學無法解決的問題。

不管怎樣,線上教學確實能夠部分地代替課堂教學,這應該是到今天為止科技改變教育的最大之處。

四,智慧機器人會代替教師嗎?

隨著科學的發展,科技的應用,在教育方面,教師與人工智慧協作共存逐漸成為新的趨勢,中國教育正在迎接「人機共教」新時代,以知識傳授為主體的傳統課堂已經發生轉變。「人工智慧+教育」將從技術上推進教育形式大變革,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者成為主動學習者,「以學定教」、「個性化教育」逐漸成為趨勢。

但是不管科學技術如何發展,機器人始終取代不了人。如果智慧機器人能夠代替老師,那麼可以說,那將是科技對教育的最大的改變。但是我認為,智慧機器人永遠也不會完全取代老師的工作,它可以大大地方便老師的工作,減輕老師的負擔,甚至減少部分老師,但是它不會完全代替老師。

因為,教育是一個特殊的行業,教育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學生,學生情況各不相同,需要老師具體細緻的工作。

五,科技對教育確實有很大的改變,但是不管怎麼改變,教育的本質始終沒有變。

科技的應用,沒有改變教育的本質,只是方便教師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減輕教師的教學強度。教學的本質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這些任務,不可能通過科學的發展,用科學去解決,它還是需要教師去做具體的工作。

教育的關鍵是育人,這是教育行業和其它行業不同的地方,科技的發展對育人這一方面的正向影響是很有限的。

六,面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怎樣面對。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些行業的人工勞動最終將要被機器人取代,教師也會相應減少,但是教師是不會完全被取代的。教師要面對的是如何運用科技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的問題,所以從今以後,教師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掌握科學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使科學的發展為教育教學服務。

結束語:在教育教學上,科技改變了教育的,只是時間效率,只是教學方式,但是改變不了教育的本質。作為教師,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教師的工作是沒有減少的,教師是不會被科學技術取代的。但是,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己,利用科技的發展來提高教學效率,以適應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


相關焦點

  • 科技改變教育?路漫漫其修遠兮
    對此,教育方針也有明確的闡述,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教育的方式遠古教育暫且不去探討。近代教育,只是書籍記載和某些影視劇給人留有印象,最為深刻的當數「私塾」「長袍馬褂先生」和「戒尺」。
  • 科技改變教育方式,但教與學的中心一直都是人
    科技的進步,無數次地推動了社會甚至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而在教育上,因為科技的加入,也將從前「老師-學生」的模式,變得更為多元,學生不是必須坐在教室裡、面對教師才能學到新的知識。教育傳播的介質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些是我們感同身受,最容易感知到的變化。
  • 科技改變教育,人工智慧讓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人工智慧不斷在各行各業進行創新和改造,教育行業就是其中一個。  中國基礎教育有著數億學生群體數量,想要滿足如此大群體的教育需求,技術是關鍵,以「教」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雖積弊已久,卻始終沒能顛覆和改變。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人工智慧與教育產業逐漸深度融合,「以教定學」的時代將會成為過去。
  • 清涼室:不是科技改變教育,能改變教育的只有教育專業化本身
    不是科技改變教育,能改變教育的只有教育專業化本身,教育要改變了,教育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教育要實現智能化了,教育要離不開科技了……等等,等等,眾說紛紜,究其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近段時間信息技術平臺助力線上教學順利開展。
  • 科技改變教育,改變孩子的未來
    如果說教育的目的在於重視每一個學生引導並幫助其塑造成他值得的樣子,那麼科技作為教育的一種手段在其中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它能解決教育的什麼問題?科技的進步,無數次地推動了社會甚至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從單純的「教師-學生」模式,到越來越多科技因素的加入,可以說,科技正在漸漸改變教育的模式。在這裡我們不談教育體制的問題,因為這是科技改變不了的。
  • 科技正在改變教育,教育正在帶動科技
    從教育資源上來說,一線城市的教育資源確實要比其它城市的資源要好!傳統教育其實對很多農村孩子是不公平的,讓一些農村孩子想要獲得相對優質的資源是難上加難,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讓很多農村的孩子在網上就能觀看到全國的一線師資視頻和習題,我們應該感謝這個時代,讓我們能看到科技的變革對於教育的改變!
  • 【教育悟語】改變學習方式:教育4.0時代的必然選擇
    這八個關鍵點,體現了「教育4.0時代」的核心要素。      這個框架為未來教育作了預測性的設計,提出一些教育的目標和實現轉軌的方式。結合這個時代存在的諸多不確定性和中國教育的現實,聯繫「教育4.0」所進行的設計,教育者應當進行深入的思考,以未雨綢繆的積極心態,進行教育的變革和創新,以更好地培養適應未來發展的人才。
  • 科技改變教育?改變的是「教書」,而對「育人」問題無能為力
    科技好像對教育正在產生極其巨大的影響,尤其是現在「停課不停學」的疫情防控時刻,網上直播課堂轟轟烈烈,好不熱鬧。 誰也不會否認,現代科技在教學工具、教學方法方式、教學效率等方面對教學工作產生的巨大的積極影響,促進了教學工作的改變。 但需要提醒的是,現代科技對教學的改變僅僅是從「教學工作」、從「教書」層面、從「知識技能傳授」方面而言,而幾乎不涉及「育人」問題――教育的另一個核心問題。
  • 科技改變教育(二)
    如果課堂教學不夠生動形象,教師再怎麼苦口婆心,學生也是滿臉倦意……也許有人認為一直以來不都是這麼沿襲下來的嗎?當今時代是一個全新的時代,科技和社會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光靠教師的一支粉筆和一張嘴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信息量的需求了。 傳統教學是一種注入式的教法,強調教師的灌輸、學生的被動接受。
  • OKAY賈雲海:科技改變教育,關鍵是教育思維的轉變
    OKAY賈雲海:科技改變教育,關鍵是教育思維的轉變 教育不僅僅發生在學校教室裡,更顯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當中。家長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差別,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 科技改變教育,比較三種教學結構形式,闡述科技發展對教育的影響
    那麼,我們如何看待科技發展對教育帶來的影響呢?也就是說:科技改變教育。就此,通過比較三種主要教學結構形式,闡述科技發展對教育的影響。我們知道:現代教學系統是由教師、學生和教材(教學內容)、教學媒體這四個要素組成的。
  • 科技改變教育:疫情期間實現了停課不停學
    真的是拜網絡科技所賜,讓自己省時,省力,還省鈔票。停課不停學,都是科技在助力教育啊!,是科技改變了教育,從而改變了命運。網絡課堂,是科技對教育的極大貢獻,讓學生可以在線上學習很多知名高校的課程,甚至外國名校的課程也可以學習到。網絡科技,使更多的人實現了自己的教育夢想。科技改變教育,讓知識的獲取變得越來越容易,越快捷。如今多媒體教學,覆蓋了很多的大中小學教室,讓學生學習更直觀,更全面,學習的興趣和樂趣也更大。
  • 改變世界,以教育的方式
    「但是,除非我們能不斷學習和成長,否則我們會不可避免地陷入遠遠低於我們應得水平的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如果你不存在以上兩個問題,不妨看一看這本書。裡面的文章,寫作的時間跨度長達八年,每一篇文章都是我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寫成的。
  • 觀點|顧明遠:教育信息化改變人才培養方式
    日前,以「教育未來因A.I.而能」為主題的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表示,今年春天,一場突然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降臨,使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受到損失,教育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但抗疫期間居家學習,也給教育改革帶來了契機,促進了教育信息化。許多教師在網上教學,創造了許多經驗,學校在教育管理上也創造了新的經驗。居家學習促進了教育信息化、個性化,是教育信息化一次大演習。
  • 科技改變教育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當今教育的另一大主流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不在以課堂為中心,以老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教學活動的範圍不再受限制,而且滿足「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的需求。
  • 改變英語教育模式,開創雙贏局面
    在漢語主體地位受到衝擊的情況下,必須反對英語學習,必須對現行英語教育模式做變革。1、學習英語越來越低年級化。深圳為例,一年級就開始下發英語課本,配有作業本光碟。英語是一門語言,對科技和創新發明沒有本質的提升,好多優秀人才因為英語成績偏弱沒有進入好大學,沒有在自己的特長領域繼續發展,造成了大量人才的埋沒,也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因素。3、全民過度學習英語,但是我國現行語言是漢語,學了不實用。就是在國家交流貿易頻繁的地方,也是漢語交流為主,也有各種語言翻譯軟體,不必進行全民英語教育。這樣造成人物物力的大浪費,典型的形式主義。
  • 李斌:改變世界,以教育的方式
    ,以教育的方式原創作者|李斌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在北京市十一學校媒體與出版中心和學生閒聊,這時候,李希貴校長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十一學校在她「非常理想,特別現實」的學校轉型之路上,不止一次創新,接連不斷地影響和改變著教育世界。她在學校治理、課堂變革、國家課程校本化、教學改革等方面的創新,有的被寫進了有關文件,有的將會塑造未來的學校。「把十一學校建設成為一所受人尊敬的偉大的學校」,「和我們一起改變世界,以教育的方式」。
  • 科技改變教育,教育發展經歷哪些時代?線上智能教育等發展如何
    科技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對教育也產生了一次次劃時代的變化。科技對教育的影響,可從教育的輔助工具及教學方式等方面的變化來掌握。 為更好地了解科技對教育的影響,從輔助工具及教學方式方面入手,將教育的發展分為如下幾個時代,並感知不同時代科技對教育發展影響的脈搏。
  • 為什麼網際網路改變不了教育?
    操碎了心的家長、報名現場老淚縱橫的母親,託關係找資源的關係戶、無憂無慮的孩子們…這一幕好似魔幻現實主義的電影題材真切的出現在身邊並成為常態,翻看著朋友圈裡「網際網路時代到來」的文章,我竟有點說不出話來。顛覆式的網際網路顛覆了購物,顛覆了出行,顛覆了社交,顛覆了人類生存方式,怎麼卻沒能給基礎教育帶來更好的改變?
  • 2019學習力大會 | 鴻合科技創始人王京:科技改變教育方式
    2019學習力大會上,鴻合科技創始人兼CEO王京結合公司的發展經驗,詳細闡述了其對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行業觀察,以及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機遇與挑戰。在沒有這樣的培訓實驗之前幾乎這是不可能的,能夠讓大學是這些區域孩子們的一個夢想,但是現在已經實現了。屏幕右邊的,如果大家在網上看過《一塊可以改變命運的屏幕》這篇文章的話,右邊的照片就是雲南祿勸中學。通過這個案例,我想說的是,教育可以改變命運,信息化後的教育,同樣可以改變命運,而且可以使這個命運改變的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