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面南」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2020-12-13 譽家裝飾

一直覺得,農村裡的老人是很有智慧的一群人,他們嘴裡經常會說一些咋聽覺得莫名其妙的話,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又無意間神奇地一一驗證了。前面已經給大家陸續分享了一些,今天說的這一句農村俗語叫做「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面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生如夏花之絢爛

其實這句話說的就是農村建房坐北朝南的好處,只不過用了誇張的手法而已。好處大概有以下幾點:

1、採光好,太陽呢東升西落,坐北朝南向的房屋就具有採光優勢,光照時間也比較長,

2、通透性好,坐北朝南向的房屋住起來確實有冬暖夏涼的效果,人體舒適度很高,也能節省不少的能源消耗,

3、保暖避風,我國的地理位置決定著房屋建造坐北朝南的好處,在我國主要的冷空氣來自北風侵襲,如此可以有效地抵禦冷風侵襲,人會很少得病。

迷路的羊駝駝

為什麼在我國坐北朝南的房子這麼受歡迎呢?

這是因為我國的地勢決定了季風性氣候,一年四季風向不定。冬天有西伯利亞寒流,多刮東北風和西北風,夏天有太平洋涼風,多刮東南風,因此,坐北朝南的房子就會在冬天躲過寒風,夏天迎來涼風,這叫冬暖夏涼,所以十分地適合人們居住,十分地受歡迎。

另一方面,地球是圍著太陽轉的,在地球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節,受到太陽照射的日光強度也不同,我國地處北半球,太陽是不可能跑到頭頂上來的,太陽總是掛在南邊的天空。所以,坐北朝南的房子總是向陽。在冬天,陽光一樣能照射到房間的深處,既有紫外線滅菌的好處,又有明亮溫暖的感覺。而在夏天,當太陽升到接近頭頂的上空時,屋內也受不到強烈陽光的照射,因此,坐北朝南的房子陽光充足卻免受夏日強光照射,所以非常適合人們居住。

這樣既健康又敞亮的房子,人們自然千金不換了!也就是「寧舍錢財萬貫,不舍房屋朝南」這句俗語的道理了!

風依然

其實農村還有一句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跟這句是相對的。在我們現在新農村建設中,現在大都是村主巷是南北方向,而小巷就是東西方向了。家院大門大多是東南巽字門,西北乾字門,西南坤字門,東北艮字門。不管什麼大門,而北房都是每家必有的,眾所周知,太陽是中午照射在北房,這時候陽氣正旺,北房受的陽氣最多,如果一個房子沒有陽氣的話,那肯定陰氣就多了,如果陰盛陽衰的話,這樣對房主的身心健康是有影響的。

再說有錢不住東南房,夏天漫長的太陽照射東房最熱,冬天嚴寒天冷南房久不見陽光最冷,所以農村老一輩經驗都不住東南房。

其實這都是老一輩經驗吧,現在大都不講究了,房子都是四合院,二層樓,冬有鍋爐暖氣,夏有空調冷氣,想住那個房子就住那個房子。年青人更不講究什麼東四院西四院什麼命該住什麼房子了。

總結:

其實,從古到今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農村俗語,大多是幾輩人的經驗教訓總結,除了少數的糟粕外,大多閃耀著理性的光芒,雖然或多或少有些誇大其詞的成分,但從科學角度來說也不無道理的。

相關焦點

  • 俗語「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面南」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人們蓋房子時非常有講究,都想蓋一座坐北朝南的房子。這種房子在農村被稱為陽宅,住上這種房子的人都會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因此還有這樣的一句話來形容陽宅的房子有多好:「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面南」!坐北朝南的房子會受到陽光的普照,因此很多人都覺得住在這間房間裡,人們就會家財興旺,人口也會很旺盛。拋開這種說法,住這種房子對人好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因為房間採光好,人們在明亮溫暖的環境下住著也會心情好。而且陽光還能將一些細菌殺死,這樣心情好了,人們就不會生悶氣,身體健康了,幹活也有勁兒了。這樣這個家的家業就會很發達,人丁也會很興旺。
  • 農村俗語「寧丟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有些俗語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有些俗語則發人深思,傳道受業,對於以下的二則俗語,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一、好男不鞭春,好女不觀燈在過去農村,有「鞭春」的習俗,每年新年過後,開春時節,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農民們都會用泥巴來塑造一頭耕牛,挑選村裡的青年才俊執鞭抽打,以求甦醒耕牛,開始春季的耕種。
  • 農村俗語「寧舍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看完明白了
    農村俗語「寧舍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看完明白了農村地區有很多民間俗語是跟房屋建造有關的。古人通過觀察自然現象,總結出來了一些帶有普遍規律性的認知,然後通過民間俗語的形式口口相傳,告訴自己的子孫後代,在蓋房子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具體應該怎麼做才能使房屋住得更加舒適。「寧舍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這句俗語,字面意思就是說,在自己家蓋房子的時候,寧可不要萬貫錢財,也不能捨棄坐北朝南的朝向。
  •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這是啥意思?
    為此,在農村地區也流傳著許多俗語,比如「寧丟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說即便不要萬貫家財,房屋也要向南,這是考慮到天氣原因。當然了,關於房屋建造的俗語不再少數,比如「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僅僅從字面上的意思就可以看出,是說我們的門前有墳地或者房子後方有水,就會出現家敗人散子不歸的現象。
  • 農村俗語:「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大家生活一般都比較簡單,不想城裡面可以有那麼多接觸新事物的機會,在村裡面人們的生活可以說是十分的平淡和簡單,每天天亮就下地幹活,天黑了就結束一天的工作,生活雖然忙碌但是沒有限制,樂的自由所以現在很多城裡面的人都想要回到村裡面去生活,他們會覺得農村的生活相比他們現在的來說會更加的閒適
  • 農村俗語:「兩樹夾一房,家財又人亡」說的啥意思,太有道理了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在我們農村有很多的俗語,有些俗語,聽著非常的有寓意,但是事實結果有並非我們所想的那樣,其實在農村有很多俗語,只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一些話,但是也彰顯了老祖宗的智慧。只不過到現在很多人對這些俗語還不太了解,比如說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俗語:「兩樹夾一房,家財又人亡」,那麼老祖宗留下的這句話,具體又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都知道,一般在農村我們都是自建房,所以農村人對於蓋房子風水非常的有講究,一般農村人蓋房的時候都會請風水師選一處好的地方。
  • 老人常說寧舍錢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老人常說寧舍錢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不過在農村,很多人在蓋房子的時候也是有講究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個關於蓋房子的俗語,看看你們在以前的時候有沒有聽過這些俗語,或者知道這些俗語的意思。
  • 農村俗語:賣了麥子買蒸籠,不吃饅頭爭口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賣了麥子買蒸籠,不吃饅頭爭口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眾所周知,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在以前的時候對農民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為現在農民的生活水平變好了,所以大部分農民每天都忙著賺錢,希望可以讓自己的家人可以生活的更好,這就導致大部分農民根本就沒有時間想起農村的俗語,所以農民的俗語也開始漸漸消失在農民的生活中了。
  • 農村人常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啥意思?想搞養殖的了解一下
    我國農村養殖歷史悠久,幾千年的養殖也給子孫後代留下了很多養殖經驗,尤其到了現代社會科技突飛猛進,農村養殖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我國養殖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雖然我國養殖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在民間農村人流傳著一句話「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是什麼意思?有哪些講究?
    農村俗語「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講的是過去老人在一個家庭的院子住房安排問題,通過住房的安排,可看出兒孫對老人是否孝順。東屋、南房,西屋和北屋是我國傳統的四合院,北屋是正屋,也就是說,這種院子以北屋為準,坐北朝南。這是我國房屋中比較最傳統最普遍的格局。
  • 農村俗語「寧夜宿於荒墳,也不可旅居在古剎」啥意思?有道理嗎?
    小編相信大家對俗語一定很是熟悉了,俗語之所以流傳至今,是因為它不僅富有趣味性,而且更具有一定的道理性。俗語是人們對日常生活經驗的總結,但是隨著時代發展,可能有很多人已經將這些俗語忘記了,這不免讓人覺得有點可惜。作為新時代的一員,仍然需要我們去學習俗語,並將其傳承下去。
  •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分析,小編發現,農村的一些俗語大部分上都有一些告誡和鼓勵意味:告誡、警告我們什麼事不能做,鼓勵我們什麼事做了就可以交好運,交財運。感情色彩大於科學依據,因此,大家最好是可以帶著辯證的眼光去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話就是:「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寧借炕辦喪,不借炕辦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不同的地區有著不一樣的風俗習慣,可以說有些地方的風俗有自己的說法,但是到了其它農村的話就不行了。而「寧借炕辦喪,不借炕辦喜」這句話適用的範圍也是不一樣的,有的農村可以接受,有的就不行了。農村俗語「寧借炕辦喪,不借炕辦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寧睡孤墳,不進廟門」,說的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覺得俗語是最親切的民間文化,它不僅帶給我們許多樂趣,更是教會了我們許許多多的道理。在我小的時候,長輩們忙完農活,總喜歡坐在院子裡,家長裡短的無所不聊,時不時的說上一兩句俗語,讓人聽了讚不絕口。
  • 「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滴淚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土味龍】最近我們南方地區已經下了一個多月的雨,很多地區都出現洪澇,特別是農村的一些房屋,遇到大雨天一旦被淹,大家就要考慮其安全性。那麼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俗語吧,正好也能體現老一輩人對蓋房子的講究,不是迷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寧聽門前吵鬧鬧,不聽屋後腳板響」,是什麼意思?
    我們知道,有很多農村俗語,看似平淡無奇,但卻往往都是老一輩人智慧的結晶。它們有的告訴我們生活的經驗,有的告訴我們人生的道理,仔細回味,都是很有意義的。今天我們來看一句有關房子的俗語「寧聽門前吵鬧鬧,不聽屋後腳板響」,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喪人出棟梁,生人不寢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對農民來說,生老病死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的經歷,不管是新生兒降臨,還是有人去世,都是家裡的大事,不過這二者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喪人出棟梁,生人不寢房」,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農村一直有「喪人出棟梁」的說法,意思是如果願意把房子借給別人停喪,一場喪事過後,反而會帶走房子的晦氣,房屋主人的運氣就會因此變好,子孫後代中也容易出現棟梁之才。一些農村老人的解釋是,棺材的材既代表著錢財,又與人才的「才」字同音,如果別人在自家停喪,會給家裡帶來才氣,所以才有了「喪人出棟梁」一說。
  • 俗語「寧讓門前有橫路,莫讓豎路對著宅」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導語:俗語「寧讓門前有橫路,莫讓豎路對著宅」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想知道的可以跟著小編繼續往下看。農村裡的俗語可以說是代表著「一方水土」以及「一方文化」的標誌性話語了,很多人由於現在的生活節奏和氛圍的影響下開始對這些傳統的、守舊的東西不以為然,甚至是不太相信。
  • 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生活在農村,常聽到長輩們說一些口頭禪,其實這就是大家常說的俗語,而民間的這些俗語,雖說聽起來比較糙,但是細細品味的話,會有頗多的感受。記得多年前,回鄉下摸不到路了,就問到旁邊幹活的老伯怎麼走,當時由於著急,語氣稍微有點重,老伯直接說上了一句俗語,「問路不施禮,多走五十裡」,雖然是簡短的一句俗語,但是卻告訴了我一些道理,至此以後,但凡出門在外,我都以禮相待,語氣謙卑。其實俗語雖叫俗語,但是一點也不俗,只有我們細揣摩,深領悟才能深知之中的道理。比如下面的這則俗語,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男怕初一,女怕十五」, 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概括了農村人的生活百態,包羅著萬象的大千社會。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再教育後人的時候總少不了幾句俗語,所以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耳濡目染的總能說說上幾句,剛開始聽的時候,感覺也沒有什麼意思,可是,和生活結合起來慢慢品味,就會悟到其中蘊含的深刻的哲學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