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培養操作流程

2021-02-23 實驗室設計與建設

【實驗原理】

細胞培養技術與其他一般實驗室工作的主要區別在於要求保持無菌操作,避免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因素的影響。一般標準的細胞培養室應包括配液室、準備室和培養室。三室既相互連接又相對獨立,各自完成培養過程中的不同操作。

【實驗目的】

①了解培養室的設置和設備。

②學習無菌概念和無菌操作要領。

【操作步驟】

1.實驗室設置

(1)配液室

(2)準備室

(3)培養室

培養室內要完全密閉,保持恆定的溫度,在設計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培養室的位置最好設在陰面,陽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防止室內溫度增高。

②天花板的高度不要超過2米,以保證紫外燈的有效殺菌效應,

③門一般用拉門,以防止空氣流動。

④天花板、地板和四周牆壁要光滑無死角,要鑲瓷磚或塗油漆,這樣設計,一是便於清洗和消毒,另外也不易在牆角堆積灰塵。

2.實驗室常用設備

1)準備室的設備

①雙蒸餾水蒸餾器:製備雙蒸水。

②酸缸:盛洗液,浸泡玻璃器具。

③烤箱:洗滌完的玻璃器皿用烤箱烘乾。

④高壓鍋:玻璃器皿、解剖用具、部分液體、塑料器具等滅菌。不同物品其有效滅菌壓力和時間不同。

⑤儲品櫃1:放置未消毒物品。

⑥儲品櫃2:放置已消毒物品。

⑦包裝臺:滅菌前的包裝用。

準備室注意事項:

①預防蒸餾器被烤乾。

②放置水池中的水滲出。

③勿將酸液濺到衣物或地面。

④勿將高壓鍋排氣閥和安全閥堵塞。

⑤已消毒物品應與未消毒物品分櫃存放。

2)配液室的設備

①天平(扭力天平和電子天平):稱量用

②pH計:

③磁力攪拌器:

3)細胞培養室的設備

①超淨工作檯:

超淨工作檯的種類很多,有單面單人、單面雙人、雙面雙人或雙面四人等,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鼓風機,使通過高效濾氣的空氣,徐徐通過臺面,這樣使工作環境中具無菌而均勻的空氣。

根據層流方式的不同,超淨工作檯主要分為水平層流式和垂直層流式兩種,基本原理大致相同,都是將室內空氣經粗過濾器初濾,由離心風機壓入靜壓箱,再經高效空氣過濾器,由此送出的潔淨氣流從一定的均勻的斷面風速通過無菌,從而形成無塵無菌的高潔淨度工作環境。但兩種淨化臺的氣流方向不同。

使用超淨工作檯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A.淨化工作檯最好安裝在無塵的房間內,最好為隔離好的無菌間內,以免塵土過多易使濾器阻塞,降低淨化效果,縮短使用壽命。

B.新安裝的或長期未使用的工用臺,工作前必須對工作檯和周圍環境用真空吸塵器或不產生纖維的工具進行清潔工作,再採用藥物滅菌法或紫外線滅菌法進行滅菌處理。

C.每次使用工作檯時,應先用75%酒精擦洗臺面,並提前以30~50min紫外線滅菌燈處理淨化工作區內積累的微生物。在關閉紫外燈後應啟動送風機使之運轉兩分鐘後再進行培養操作。

D.淨化工作區內不應存放不必要的物品,以保持潔淨氣流型不受幹擾。

E.一般情況下,高效過濾器三年更換一次。更換高效濾器應請專業人員操作,以保持密封良好。要定期將粗過濾器中的過布(無紡布)拆下清洗,時間應根據環境潔淨程度而定,通常間隔3~6個月進行一次。

F.每次使用淨化臺要及時清除工作檯面上的物品,並用灑精擦洗臺面使之始終保持潔淨。

②4℃冰箱和低溫冰箱:

③CO2培養箱:

A.一定濃度的CO2對細胞生長,尤其是原代培養和單細胞培養有促進作用(5%)。

B.一定濃度的CO2可維持培養液恆定的pH。適用於開放培養,培養箱封口後,可在一般恆溫培養箱內培養,但是採用培養皿或多孔板培養時,則需要高溼度和高CO2含量的空氣。

C.它增加了溼度,箱體內裝有水浴,可以保證培養箱內的溼度。

D.培養箱內裝有紫外燈。

E.通過氣體流量計可以調節CO2和空氣的比例。

F.在水中可加入防腐劑(二氧乙酸)。可防止因CO2培養箱中溼度較高,易長黴菌。

④臭氧發生器:

④離心機:

⑤CO2鋼瓶:

⑥液氮罐:

⑦儲品櫃:用來存放雜物

⑧紫外燈:

⑨空氣淨化系統

⑩倒置顯微鏡

3.無菌操作

1)無菌室的滅菌:

①紫外燈無人時就要打開;

②進無菌室要穿無菌服、戴帽子和口罩;

③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④所用物品要以外科手術方式嚴格消毒;

⑤室內臺面要要保持潔淨,做完實驗後,用75%酒精或千分之三新潔爾滅棉球擦拭超淨工作檯的臺內、邊臺的臺面、倒置顯微鏡的載物臺等;

⑥所用物品要一次性準備好;

⑦瓶口要用酒精火焰消毒;

⑧儘量減少出入。

2)實驗人員的無菌準備:

①肥皂洗手

②穿好隔離衣

③酒精棉球擦手

 

細胞培養室必備的設備有:
1. 超淨臺;2. 二氧化碳培養箱;3. 倒置顯微鏡;4. 二氧化碳壓縮氣體;5. 液氮罐;6.低溫冰箱(-20度和-70度);7. 過濾裝置;8. 離心機;9. 酶標儀等等。
試劑和小的工器具也很多,如:培養基、培養瓶、培養板、移液槍、酸缸、滴管、離心管、血球計數板、DMO、PBS、胰酶等等。
細胞培養室,最好選擇獨立房間,超淨臺應放置在比較潔淨的房間,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按潔淨廠房要求設計細胞培養室,即使房間做不到空氣過濾,也至少應是專用的,進出時要更換工作衣。

相關焦點

  • 細胞培養基本操作要領
    細胞培養是生物醫藥科研工作者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決定實驗成敗的關鍵環節。因此,了解細胞培養基本操作要領對於生物醫藥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尤為重要。本文將從實際操作角度談談體外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操作要領。
  • 如何培養細胞?這套細胞培養新手入門指南送給你
    不論對於整個生物工程技術,還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術來說,細胞培養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細胞培養本身就是細胞的大規模克隆。細胞培養技術可以由一個細胞經過大量培養成為簡單的單細胞或極少分化的多細胞,這是克隆技術必不可少的環節,而且細胞培養本身就是細胞的克隆。
  • 細胞培養實驗室的環境設計
    一、實驗室設計 細胞培養是一種無菌操作技術,要求工作環境和條件必須保證無微生物汙染和不受其它有害因素的影響細胞培養室和設計原則是防止微生物汙染和有害因素影響,要求工作環境清潔、空氣清新、乾燥和無煙塵。細胞培養室的設計原則一般是無菌操作區設在室內較少走動的內側,常規操作和封閉培養於一室,而洗刷消毒在另一室。
  • 細胞原代培養——萬融實驗
    原代培養又稱初代培養,是指直接從機體內獲取組織或細胞,接種培養至第一次傳代階段。一般持續1~4周。原代培養的細胞有貼壁生長和懸浮生長兩種。貼壁培養是根據胰酶的消化原理,使細胞間的蛋白質水解,細胞離散,然後加入適量的培養液,置於合適的容器內,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培養。
  • 「實驗」細胞傳代培養
    移液器2.熟悉細胞培養過程中的無菌操作技術。3.掌握細胞傳代培養的基本方法。4.掌握貼壁生長細胞的一般形態和生長狀態。二、實驗原理1、細胞培養的概念細胞培養是指在體外模擬體內的生理環境,培養從機體中取出的細胞,並使之生存和生長。體外培養包括器官培養、組織培養和細胞培養(cell culture)。
  • 細胞培養基本常識
    細胞培養的一大優勢在於能夠控制細胞生長的物理化學環境 (即:溫度、pH 值、滲透壓、O2 和 CO2 壓力) 和生理環境 (即:激素和營養素濃度)。除溫度外,培養環境均由生長培養基控制。雖然細胞培養的生理環境不如其物理化學環境明確,但是通過對血清成分更好地了解、確定細胞增殖所需的生長因子以及更好地了解培養過程中的細胞微環境 (即:細胞間相互作用、氣體擴散、細胞-基質相互作用),現在可以採用無血清培養基進行一些細胞系的培養。
  • 「實驗」細胞增殖—培養細胞增殖動力學檢測
    二、實驗原理有絲分裂指數和生長曲線是細胞增殖動力學的主要指標。有絲分裂指數是指處於分裂期的細胞數佔細胞總數的百分比。MTT法的原理是活細胞 線粒體中的琥珀酸脫氫酶能使外源性MTT還原為水不溶性的藍紫色結晶甲臢(Zā)並沉澱在細胞中,而死細胞則無此功能。DMSO能溶解細胞中的甲臢(Zā),用酶連檢測儀在490nm處測定其光吸收值,可間接反映活細胞數量。
  • 細胞培養中的支原體汙染的預防及處理
    體外生長的細胞對微生物及一些有害有毒物質沒有抵抗能力,因此培養基應達到無化學物質汙染、無微生物汙染(如細菌、真菌、支原體、病毒等)、無其他對細胞產生損傷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質汙染(如抗體、補體)。對於天然培養基,汙染主要來源於取材過程及生物材料本身,應當嚴格選材,嚴格操作。
  • 細胞培養實驗技術大全(一)
    >    第七節 培養物的汙染及防止第四章 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技術含 第一節 大規模培養技術應用簡介    第二節 大規模培養常用方法    第三節 大規模培養技術的操作方式    第四節 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用生物反應器簡介    第五節 微載體培養技術(microcarrier culture technique
  • 細胞培養攻略:細節決定成敗
    Q:細胞培養板及培養皿或培養瓶如何選擇?A:根據不同的應用選擇不同的培養皿或容量板,如MTS用96孔板,細胞爬片用24孔,流式分析用6空等,具體應用可參見下表:而選擇培養皿還是選擇培養瓶,就細胞培養狀態來說差別不大,主要是培養瓶的安全係數更高一些,數量也會大一些,但是成本也相對較高,因此沒有特殊要求時,一般用培養皿即可。
  • 細胞培養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如何選用特殊細胞系培養基?   培養某一類型細胞沒有固定的培養條件。在MEM中培養的細胞,很可能在DMEM或M199中同樣很容易生長。總之,首選MEM做粘附細胞培養、RPMI-1640做懸浮細胞培養是一個好的開始。   2. 何時須更換培養基?   視細胞生長密度而定, 或遵照細胞株基本數據上之更換時間,按時更換培養基即可。   3.
  • 細胞傳代培養的原理及實驗步驟
    傳代培養是指需要將培養物分割成小的部分,重新接種到另外的培養器皿(瓶)內,再進行培養的過程。對單層培養而言,80%匯合或剛匯合的細胞是較理想的傳代階段。   傳代培養中的細胞傳代培養(subculture),當原代培養成功以後,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和細胞不斷分裂,一則細胞之間相互接觸而發生接觸性抑制,生長速度減慢甚至停止;另一方面也會因營養物不足和代謝物積累而不利於生長或發生中毒。
  • 康寧生命科學:3D細胞培養和2D細胞培養的區別
    3D(三維)培養細胞是目前非常火的細胞培養方式,可以彌補很多傳統2D細胞培養的局限。康寧生命科學旗下的Matrigel等細胞基質、Transwell細胞小室和全新超低附件表面的3D球型微孔板是適用於3D細胞培養的有效工具。多年來,無數用戶使用這些產品取得卓越研究成就。
  • 原代細胞培養的技巧
    如果接種的細胞密度過大,會導致營養物質供應不足,代謝廢物積累較快需要經常換液和傳代。2)適當增大原代培養接種的細胞密度,給培養的細胞提供更多的類似於在體內時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會極大提高原代培養的細胞在體外存活率。待細胞適應體外環境後進行傳代培養時再以較低的密度接種和培養。3)儘快使接種的細胞貼壁,是決定培養能否成功的關鍵。
  • 黏附依賴型細胞的大規模培養_鄭大中科博生
    具中科博生研究表明,黏附細胞與懸浮細胞相比更難以大規模培養,因為需要提供大量的黏附額外表面,在儘可能利用空間的同時還要保持整個系統的勻質性。懸浮培養容量為1L的撞拌式容器與容量為1000L的容器相比各種參數極為類似,因此,懸浮培養常常是優先選擇的方案。中科博生。
  • 細胞培養的一般步驟
    一、細胞復甦將凍存細胞從液氮中取出後,在37℃水浴鍋內不斷搖動促進其融化。
  • DC細胞培養SOP
    13、吸去上清,細胞沉澱用含1% FBS的RPMI-1640培養基重懸,計數後調整細胞濃度為4*106/ml,接種到T175培養瓶中,置孵箱中孵育2h。二、DC培養:1、2h後取出培養瓶,鏡下觀察有細胞貼壁,吸去懸浮的細胞,並加入少量培養基衝洗瓶底兩次,將洗液與懸浮細胞混合,計數後離心後用於培養CIK細胞。
  • 細胞培養支原體汙染:發生率,來源,效果,檢測,消除,預防
    支原體的汙染仍然是細胞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支原體對感染的細胞可以產生幾乎無限多的影響。 支原體對細胞培養中通常使用的大多數抗生素都具有抵抗性。
  • 實用操作RAW264.7細胞傳代處理
    4、RAW264.7細胞生長時喜歡結伴。正常生長狀態應該是一小片一小片的生長,片片之間不連接,等到長到更多更密的時候會連成大片,併疊加成層。疊加成層的細胞需要更多的營養,一旦營養跟不上,細胞也會長個角給你瞅瞅,所以需要在細胞疊加的時候進行操作。
  • MTT實驗測定細胞增殖詳細操作手冊
    因此,可以稱取MTT 0.5克,溶於100 ml的PBS或無酚紅的培養基中,用0.22 μm濾膜過濾以除去溶液裡的細菌,放4℃ 避光保存即可,兩周內有效。在配製和保存的過程中,容器最好用鋁箔紙包住。實驗的時候一般關閉超淨臺上的日光燈來避光,這樣操作比較好。注意:1、MTT法只能用來檢測細胞相對數和相對活力,不能測定細胞絕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