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福跑斷腸,常說這四種話會讓你福報越來越少!

2020-12-22 凡心問禪

謂之福報,亦是我們種下善因,所獲之善果。如若種下惡因,亦不會得其善果,只會得其惡果與違緣。在佛教之中有這麼一句話「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又或古語云;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生而為人,行善積德,乃是本性,切勿亂了分寸,做出一些「天怒人怨」之事。這四種話語最折損福報,你平時有注意嗎?

一、妄言,心口相違,欺誑他人。

謂之妄言,又稱妄語、虛妄語、虛誑語、妄舌、虛偽、欺。俗指「以欺騙他人為目的而宣說的話語」。在佛教之中,妄語亦為五戒、十戒之一。在《大智度論》中雲;犯妄語戒而不思悔過,沒有慚愧心者,乃是自斷善根,亦會出現口臭,善神不待,善者難遇和遠離等現象。

常說妄語者,往往心中所想是一回事,但說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其目的就是欺騙他人。有的為了面子去欺騙他人,還有的是為了個人名利去欺騙他人。這就好比普遍誇大的廣告宣傳詞一樣,為達目的,什麼話都敢說,但卻無力承擔其所宣講的「後果」,不能做到一是一,二是二。

二、綺語,世俗浮辭,增長放逸。

綺語又稱「雜穢語、無義語」,通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話語」。這種話語,在當下可以說有非常非常多的人會去宣講,但卻並不會懂得「反思、反省」。但這些無意中所宣講的話,往往也就在內心種下了一顆「不正」的種子。在《瑜伽師地論》中載:綺語之別稱有非時語、非實語、非義語、非靜語、不思量語、不靜語、雜亂語、非有教語、非有喻語、非有法語等。

最好的例子就是,在遇到多年好友,或是工作相處之時,我們常聽聞的「一些沒有意義」的話語。在佛教之中,對於這種沒有意義的話,其實也並不是不能說,而是需要在「方便」之時才能說。那麼什麼是方便之時呢?就是為了解他人一時的煩憂,也就是逗他人開心,可以適當講一些笑話,但亦只是用於方便法中。如若進入寺院、進入清淨之所切記,不能亂講,更加不能大肆宣揚。

三、兩舌,離間兩頭,構起是非。

兩舌,又稱「離間語、兩舌語」。通指「挑撥離間,版弄是非,破壞彼此之和合」的話語。這種話切記少說最好不說,在諸惡語之中,惡口為一,兩舌為二。兩舌之話,不管是對生活、工作還是學修方面皆會得到弊惡眷屬與不和眷屬之果報。在《成實論》中雲;「兩舌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

在學修的路上,我們皆知「是非」之話聽了也就是過耳,轉瞬就忘。切不能宣講,更加不能聽了就到處宣講,這只能讓我們步入是非,成為他人宣傳是非的工具。不管是聽了是非,還是他人叫我們去宣說是非,切記萬不能參與。如若參與不僅會折損福報,還會擁有工業。

四、惡口,罵詈咒咀,令他不堪。

惡口,想必大家皆有聽聞,其就是用粗惡的話語言詞來辱罵他人,或是詛咒對方。這種話,可謂是天天都有發生,天天都能聽聞的到。但這種話,在佛教之中,卻是屬於造業最重,折損福報最重的一種話。在《法華經》中雲;「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

古語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用一次惡口,其實就在傷害他人一次,你說得越多,其傷人也就越多。但若懂得轉變思路,往往用於傷人之話,皆可轉換成「良言」,這不僅能勸他人「惡言」不說,還能時刻告誡自己不能惡口傷人。

古語云「厚德載物」,我們需要明白,當下容不下惡口的是我們「心量窄」。容不下我們就需懂得去適應去容下這些。譬如「惡口、兩舌」等等,如若不能容下,就不能載物。當我們心量寬了能夠容下,我們自然也就不會在去宣講,更加不會去提倡他人宣說「惡口、兩舌」之話語了。

本文引自;《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成實論》《法華經》

相關焦點

  • 佛說:福報大的人,身上往往有這4大特質,你有嗎?
    一個人最大的貧窮不是沒錢,而是沒福報,沒有福報的人不僅物質拮据、窮困,而且運勢平平,難成大事。沒有福報,做任何事往往障礙多,諸事不順遂,難以有所成就。就如那句話說得: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有福報,所求所願皆可稱心如意;沒有福報,再努力,也沒有那個緣分。
  • 佛教:想要命好福報深,這四種話要少說!
    佛教:想要命好福報深,這四種話要少說!導讀:想要命好福報深,這四種話要少說!學佛之人非常重視因果業力,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因果業力三世循環,終有一天會應驗到自己身上。想要學佛,就一定要持戒修行,這是為自己積福報、攢功德的保障。而那些自損福報的行為,破戒的行為,往往容易將之前積累的福報與功德都消散,最終淪回到苦楚的境地。佛門中的五大戒律之首就是「不妄語」。不妄語的意思是指,不說惡語,不指責他人,不說騙人的話。想要福報深,一定要管往自己的「口業」。這麼說吧,「口業」稱得上是一個人的「風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的命運。
  • 經常說這四種話,因果報應很重,最好不要說了
    我們此時的遭遇,是我們過去行為來帶的結果,如果你過去經常說這四種話,此時就會諸事不順。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白說的一句話,我們說過的話,都會成為一個善惡之因。如果經常說這四種話,很容易招來災禍,要想自己越活福報越大,一定要學會清淨自己的口業,不要說造下惡業嚴重的話,就可以減少災禍的發生。
  • 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聽聽星雲大師、南懷瑾教你如何守住福報
    佛語有言:「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 在佛家,福報比世間所有的金錢名利都要珍貴,有福報的人,好運自當如影隨形,而沒有福報的人,再如何哀求祈禱,也一樣不會有好運加持,還有可能招來禍端。既然在佛教觀念裡,福報如此重要,我們生活中又該如何獲取福報呢?
  • 佛說:「命苦福薄」之人,做好這3件事,增福無量!
    常言道: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人這一輩子不容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命好有福的人會過的相對容易,沒有福氣的人則一生辛勞困頓。人的命一出生就基本定下,無法改變,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需要努力,只等命運的安排,這就愚昧了。
  • 佛說:一個人能吃多少苦,就會有多少福!(經典)
    老話說得好: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我們大家可能都只想享福,不想吃苦受累,可是人生本就是苦的,我們來此世界不是來享福的,而應是修行消業、了脫六道輪迴的。我們可以在苦中作樂,但不可執著於樂的假相。佛說,一切眾生福報皆有定數,我們前世種下多少善因、積下多少善業,今生就會有多少福氣供我們享用。
  • 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忙斷腸!有福之人,身上往往有兩個特徵
    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忙斷腸。做人,有福氣的人,往往事業興旺,財運亨通,做什麼事都很順,那麼,福氣從何而來呢?其實,人的福氣完全是靠自己積累的,即所謂「命由天定,福由己求」。具體而言,有福之人,身上往往有以下兩個特徵,你有嗎一、高行言微老子在《道德經》中講,「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意思就是說,君子之道應該高行言微,通俗理解就是我們常說的少說多做。
  • 99歲老僧的忠告:這四種話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
    老僧的忠告:不管你是否信佛,這四種話都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只要你能護住口業,不亂說話,就能事事逢兇化吉。老僧對我說:口業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阻力,口業也是一個人墮入惡道的主要業力,如果你信佛,就一定要去清淨口業,不要亂說這四種話。第一、妄語。
  • 高僧告誡:少說這三類話,福運自然來
    所以,生活中少說這三類話,遲早會迎來福報。第一、騙人的話,也就是謊話孔子在《論語》中說:人無信,不知其可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無信不立」。說謊話,就是欺騙別人。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即便能騙得了一時,又豈能騙得了一世。當謊言戳破之時,就是說謊的人失去信用之時。佛家也說:戒妄語,不打妄語。
  • 「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一起聽聽老祖宗怎麼說
    這句「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俗語便是,有人說按照表面意思翻譯,意思就是有福的人不用努力都可以衣食無憂,而沒有福氣的人就算是跑斷了腿,終究是命苦之人。可這句話並非如此淺顯,接下來我們就來解釋解釋,這句話真正的含義。
  • 佛教:擁有這十大特徵的人,往往福報最大,看看你佔了幾個?
    佛教徒常說:有福的人不必忙碌,無福的人跑斷腸。這是在告訴我們,如果你有福報,你就不需要忙碌。如果你沒有福報,無論你再怎麼忙都沒有用。福報是每個人的積累的,誰經常積累福報,就會有這十個特點,看看你自己身上有沒有呢?第一個,知足常樂。
  • 善因結善果,惡因皆惡果;這五件事,切勿再做,因果不饒人!
    福報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若沒有福報,那麼必然會煩惱重重。俗話講「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這就是對於有福報和沒有福報的最簡單的區分。如當下是否有福報,除了往昔自己所造下的諸多惡因有關,其實大部分還是跟當下的所作所為密不可分。古人云:「行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 俗語: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老祖宗的話飽含深意
    關於福,古人對其的解釋是「佑也」為保佑之意。我國先賢古籍還曾給出不同的解釋,例如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韓非子曾認為「全壽富貴謂之福」。在古籍《禮·祭統》中記載:「福者,備也。」等等。古人常說的五福更是包含了長壽、富裕、康寧、修好品德、考終命盡享天命這五大方面。
  • 佛說:什麼樣的人最有福報,無非這四種,看你在不在其中
    一個從善之人,這樣的人從來都不缺少福報,好人有好報嗎。佛說 :什麼樣的人最有福報,無非這四種,看你在不在 其中一:和善之人做人太精明了 ,朋友會遠離他,斤斤計較的人很難處到好朋友。所以說,要想有福報,不要做小人,背後說人壞話,沒有不透風的牆,總有一天,會傳到當事人的 耳朵裡。靜坐常思已過,閒談莫論人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句話,大家一定要記住,只有好處對大家。
  • 禍從口出,這4種話,千萬不要說!
    口業分為四種: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現在大家都在造口業,習以為常,如果你不造口業的話,反而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很奇怪,很呆板,這確實是社會的悲哀。佛說經常說這四種話的人,非常損害福報,大家要特別注意!一,妄語。就是說話不誠實,存心欺騙眾生。
  • 佛說:這三種話,最好不要掛在嘴邊,有損福報,看看你曾說過嗎?
    但是,福報很難眷顧到每一個人的身上,好運更難無緣無故地降臨到你的頭上。人生在世,你唯有多加努力奮鬥,堅持不懈,才能修福培福,好運才有機會降臨在你身上。要想自己福報滿滿,便要學會克己修身,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正如佛說:這三種話,最好不要掛在嘴邊,有損福報,看看你曾說過嗎?
  • 佛說: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
    我們古老的文化中,早就有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一個人的行為,就會產生因果,只有種善因才會有善果,而有些事絕對不去要去做,會受到因果嚴厲的懲罰,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一個也不要去做。一、不孝父母。
  •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常做這兩件事,福報多
    就像播種一樣,你可以收穫豐富的果實。如果你不積累福報,你反而會做壞事,生活自然會很難順利進行。至於如何積累福報,我們的祖先對這個世界有許多告誡,《易經》:「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福報和禍事都是被自己的言行所吸引。善行有善報,惡行有惡報。
  • 佛教:福報來臨之時,往往會出現這三個徵兆!
    福報到來之時會有感應嗎?他是否會和算命先生所說的「你幾年之內會走財運,幾年之後能娶妻生子。」會有感應,但和算命先生所說的卻不相同。其就算算命先生所說的是正確的,但在此中亦有諸多因素能夠幹擾「善果」的結成。佛教講「欲得善果,必種善因。」
  • 佛說:這四條原則,讓你的福報越來越多!
    要想知道來世自己會如何,那就要看自己此生的善惡業了。我們來這世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過得幸福,不用受苦受罪,不用為了錢財奔波勞累。甚至總是一度羨慕別人的奢華與富足,為什麼別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而自己卻享受不到這樣的福呢?難道只能安於現狀嗎?我們該怎樣做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才能讓自己的福報越來越多呢?記住這四條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