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四川話教材出版 系百年前洋人學方言教材

2021-01-11 中國青年網

  你知道四川話裡的「好生抬起」、「把腳腳逗起」、「撈起」、「列宗活路」用英語怎麼說嗎?還記在被英語四、六級,託福、雅思、GRE等考試「虐」的日子裡,曾咬牙切齒說「有本事讓外國人來翻譯我們大四川的方言!」嗎?事實上,在百年前的蜀地,金髮碧眼的「歪果仁」們真的操著一口接地氣的四川話。

  兩年前,華西都市報曾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近百年前的「英譯川」中文教材進行了詳細報導(2013年10月05日),如今,這本外國人學說四川話的「歷史見證」重新走入人們身邊,正式出版銷售。

  10月8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在幾大購書網站發現,《民國四川話 英語教科書》一書已悄然上架,在沒有宣傳的情況下,這部百年前的四川話教科書躥紅網絡,相關微博轉發評論近5萬次,真真正正的火了一把。

相關焦點

  • 英文版四川話教材出版 或為四川方言對應英語的唯一出版物
    還記在被英語四、六級,託福、雅思、GRE等考試「虐」的日子裡,曾咬牙切齒說「有本事讓外國人來翻譯我們大四川的方言!」嗎?事實上,在百年前的蜀地,金髮碧眼的「歪果仁」們真的操著一口接地氣的四川話。兩年前,華西都市報曾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近百年前的「英譯川」中文教材進行了詳細報導(2013年10月05日),如今,這本外國人學說四川話的「歷史見證」重新走入人們身邊,正式出版銷售。
  • 英文版四川話教材出版 1002句翻譯"嘿巴適"
    原標題:英文版四川話教材出版 收錄32個專題1002句會話   四川話到底難不難學?在英文序言中,該書的作者,加拿大醫生啟爾德總結道,學習四川話的精髓在於詞彙和句子,而不是方塊字本身。所以他選取了很多四川人日常使用頻率較高、相對簡單的語言。
  • 英文版四川話教材出版 收錄32個專題1002句會話
    教材書影  你知道四川話裡的「好生抬起」、「把腳腳逗起」、「撈起」、「列宗活路」用英語怎麼說嗎?還記在被英語四、六級,託福、雅思、GRE等考試「虐」的日子裡,曾咬牙切齒說「有本事讓外國人來翻譯我們大四川的方言!」嗎?事實上,在百年前的蜀地,金髮碧眼的「歪果仁」們真的操著一口接地氣的四川話。  兩年前,華西都市報曾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近百年前的「英譯川」中文教材進行了詳細報導,如今,這本外國人學說四川話的「歷史見證」重新走入人們身邊,正式出版銷售。
  • 「做啥子」如何譯成英語 百年前「瘋狂川話」翻譯走紅
    ▲百年前的英文版「四川話」教材 掃描圖  「今天走得攏嗎?」、「今天橫順要走攏。」  就像現在的「瘋狂英語」,這本「瘋狂川話」教材,不僅記錄了百年前的四川方言,也有當時的外國人操著一口四川話跟當地人交流的有趣場景。  「川譯英」教程微博熱傳  「好洋盤,百年前的英文版四川話教材,漲知識了!」近日,微博草根大號「頭條成都」在微博上曬出了一本英語教材的照片,被大量轉發,並引發熱議。
  • 四川話英語怎麼說?民國有專門教材翻譯方言
    「這幾天,很多人來打聽《民國四川話英語教科書》的情況,相關微博轉發評論量已經超過5萬次。」10月11日,正為這本新書上架忙碌的四川人民出版社市場部副主任朱纓告訴記者。同時,她也為網友支招,要進入「四川方言大作戰」最後決賽,一定要參考這本98歲高齡的英語教科書。「活路」、「要得」、「跟到」、「把細」……這些四川方言,用英語該怎麼說?
  • 網傳1917年版四川話英文對譯教材 被指好洋氣(圖)
    四川話英語教材。  @華西都市報:「走得攏」、「落雨」、「跟到就抹灰」……昨天,一本關於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近百年前的「英譯川」中文教材的微博,點燃了網友們的興趣。大家驚呼「高端」、「洋氣」。  「走得攏」、「落雨」、「跟到就抹灰」……微博上曝光的這本關於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近100年前的「川譯英」中文教材,引發熱議。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宣傳部長廖志林介紹,這本教材是由華西醫院創始人啟爾德編寫的,1917年由華西協和大學出版。「由於當時有很多國外的醫生、學生來成都,他們聽不懂四川話,所以就專門編寫了這本方言教材。」
  • 看看百年前的川話英語教科書
    試問你知道「走得攏」「左手倒拐」「請巴倒左手坐」這樣的方言詞彙該咋翻譯嗎?翻開這本書,你會發現,早在一百年前,加拿大醫生啟爾德就進行了嘗試。因此,在書中他選取了很多四川人日常使用頻率較高的語言。  該書責編吳煥姣告訴記者,這本書是根據收藏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圖書館的原件,即1917年由華西協和大學印刷出版的教材為版本,影印出版,包括其中所使用的繁體字,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來。
  • 1917年四川話英文對譯教材 網友:好洋氣【6】
    原標題:1917年四川話英文對譯教材 網友:好洋氣   懷舊 老川話引發追憶   在這本教材中,有「今天落雨,路爛,又溜」、「掃歸一了,就把東西還原」、「跟到就抹灰」之類地道的四川話,每句話下還有英文翻譯以及拼音。「今天走得攏嗎?」
  • 上海《數學》教材英文版出版發行 進入歐美學校
    這也是我國中小學教材第一次成系統、大規模進入歐美發達國家的國民教育體系,在中國的出版史和教育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  「儘可能忠實於原文」  《真正上海數學》是上海《數學》(1-6年級)紙質教材英文版。英國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引進的這套教材,原版由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課程改革委員會組織編寫,特級教師黃建弘擔任一至五年級教材主編,特級教師邱萬作擔任六年級教材主編,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下屬少年兒童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已在上海使用近20年,凝聚了上海課程教學改革的成果。英國教育界對它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為「世界領先的數學教程」。
  • 男子家傳百年前英文教材 用粵語方言為英文注音
    早在100多年前,作為國內唯一通商港口,為了和洋人做生意,廣州全城就已經興起「英語熱」;之後,在美國等地打拼的粵籍華人為融入當地生活,也早早捧起華英教材學說英語。日前,廣州街坊秀出家藏「寶貝」——祖輩留下的有上百年歷史的幾冊英文教材。從這些用粵方言注音的「教科書」,於百年前粵人初學英語和初出國門的生活,可窺一角。
  • 分享 民國四川話英語教科書躥紅:羅馬拼音標註「嘿巴適」
    當川話10級碰撞到英語4級!恐怕沒得點造詣也是看不懂的哦。你知道四川話裡的「好生抬起」、「把腳腳逗起」、「撈起」、「列宗活路」用英語怎麼說嗎?還記在被英語四、六級,託福、雅思、GRE等考試「虐」的日子裡,曾咬牙切齒說「有本事讓外國人來翻譯我們大四川的方言!」嗎?事實上,在百年前的蜀地,金髮碧眼的「歪果仁」們真的操著一口接地氣的四川話。
  • 韓媒:韓國釜山方言教材日本大熱
    據了解,隨著韓國電視劇、綜藝節目和電影等中的方言出鏡頻率增多,韓流在日本掀起一股學方言熱潮,甚至在當地書店還出現用日語撰寫的釜山方言教材。 今年7月出版的《說說看!釜山話》由釜山出身的在日韓裔金世一(音)和白上喜(音)共同執筆。該書由日本知名外語書籍出版社「HANA」負責推廣,共168頁,並附有CD,價值2200日元(約合人民幣128元)。
  • 奇書丨民國時期四川話英語教科書網絡躥紅:羅馬拼音標註「嘿巴適」
    當川話10級碰撞到英語4級!恐怕沒得點造詣也是看不懂的哦。你知道四川話裡的「好生抬起」、「把腳腳逗起」、「撈起」、「列宗活路」用英語怎麼說嗎?還記在被英語四、六級,託福、雅思、GRE等考試「虐」的日子裡,曾咬牙切齒說「有本事讓外國人來翻譯我們大四川的方言!」嗎?事實上,在百年前的蜀地,金髮碧眼的「歪果仁」們真的操著一口接地氣的四川話。
  • 讓小囡開口說方言 滬語有了小學教材
    由滬語專家、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錢乃榮編寫的首部小學滬語教材《小學生學說上海話》,將於7月底由上海大學出版,今年9月初的新學期有望進入課堂。錢乃榮說,上海方言需要拯救。目前盧灣一中心小學、虹口區教育學院實驗中學等多所學校均有意向引進這本教材。
  • 清華大學將線性代數教材改為英文版
    IT之家 11月4日消息 據梨視頻文化消息,近日清華大學將線性代數教材改為英文版引發網友熱議。英文版線性代數教材的作者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Gilbert Strang,其主要內容包括行列式、矩陣、線性方程組和向量等,並且每章都配有習題。
  • 英文版教材更通俗易懂?清華將線性代數改英文教材,網友:扎心了
    昨晚(3日),「清華大學將線性代數教材改為英文教材」的話題衝上熱搜,引發關注。據梨視頻報導,剛剛參加完該課程期中考試的清華大學大一新生介紹,這個英文版教材是2019年新生入學時開始換的。之前除了電子系使用過英文版教材之外,其他系使用的都是中文版教材。據悉,英文版教材作者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其主要內容包括行列式、矩陣、線性方程組與向量等,且每章都配有習題。該學生表示,剛開始會有語言障礙,但是經常閱讀適應了體系之後,感覺還可以。
  • 清華把線性代數教材改為英文版!原因竟然是:通俗易懂!
    昨晚,「清華大學將線性代數教材改為英文教材
  • 清華把線性代數教材,改為通俗易懂的英文版,網友們是這樣看待的
    近日,清華把線性代數教材改為英文版的話題,引發學生和社會人士的熱議。對於清華把線性代數教材改為英文版的熱議,學生們認為更加通俗易懂,網友則認為此項改變早該實施了。不久前,剛參加完此項課程期中考試的清華大一新生,還接受了梨視頻的文化採訪。
  • 中國小學數學教材英文版在法蘭克福書展首發
    中新社上海10月11日電 記者11日獲悉,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於當地時間10月10日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舉行《真正上海數學》(Real Shanghai Mathematics)新書首發儀式,宣布該套教材正式出版發行。資料圖:小學教材。